南都訊 記者孫雅茜 攝影記者霍健斌 3月12日,廣東省第39屆「愛鳥周」前夕,深圳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處和深圳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在深圳壩光溼地園舉行了一場野生鳥類放生活動,提高公眾愛鳥護鳥,科學放生的意識。此次活動中放生的野生鳥類均屬於猛禽。活動中,一隻成年蒼鷺和一隻亞成體領角鴞被成功放飛。一隻成年領角鴞在放生後遲遲未能展翅,出於安全考慮,工作人員將帶回基地,對未成功放歸的原因進行排查,並進行相應處理。
成功放飛蒼鷺。
未成功放飛的成體領角鴞。
受傷涉禽極度消瘦,修養月餘成功放生
記者了解到,此次活動中放生的成年蒼鷺是在1月25日,由大鵬森林消防隊的森防員在巡邏時發現的。當時其在河邊久久停留無法飛行,入場之後檢查發現這隻蒼鷺雙腿脛骨—跗蹠骨關節有創傷面,身體虛弱,極度消瘦,根本無法站立。深圳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的救護人員立即對其傷口進行清創、消毒並進行了營養補充等常規處理。經過一個半月的精心救護,這隻成年蒼鷺已經恢復了健康,達到了放生要求。
此次挑選壩光溼地園作為放生地,也是充分考慮了蒼鷺的生存習性。深圳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工作人員介紹,蒼鷺屬於水鳥,也是涉禽,溼地園中有豐富的食物來源,非常適合其生存。
據了解,蒼鷺屬於我國的三有保護動物,在深圳的壩光、深圳灣一帶有分布,適合其生存、繁衍的壩光也是蒼鷺留鳥的棲息地之一。
「未成年」領角鴞學飛不順,反被熱心市民「救走」
此次放生活動中,成功放飛的另一隻猛禽——領角鴞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據深圳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工作人員介紹,這隻領角鴞是在1月11日,由梅林派出所的民警移交至深圳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接收時,這隻幼鳥無外傷,體況良好,能夠自主進食。
工作人員表示,這隻領角鴞被救助時屬亞成體,還在學習飛行的階段,被熱心市民誤以為受傷而帶走救助,此舉並不必要,「以後遇到這種情況,可以從外觀判斷野生動物是否存在外傷,沒有外傷的野生動物可以不必救助,沒有外傷的野生動物可以自己生存」。
記者了解到,深圳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在接收這隻領角鴞後,也針對性的制定了救助辦法,給予其一定的空間單獨飼養,利於其飛行。
在放生現場,這隻「青少年」領角鴞也充分展示了其「突擊培訓」後的飛行能力,在工作人員打開放生紙箱的一瞬間,振翅高飛,一眨眼便消失在了排牙山層巒疊嶂的樹影之中。
粘鼠板放置不慎誤傷野生鳥類
此次放生活動中,唯一一隻未成功放飛的野生鳥類是一隻已經成年的領角鴞。儘管工作人員小心翼翼的打開放生紙箱,輕輕地將領角鴞連同箱底的人工草皮一起取出,放在林間。但小傢伙仍然瞪大了眼睛,警惕的看著四周,一動不動。等待許久,這隻成年的領角鴞仍舊站在山間地面,不肯離去。出於安全考慮,工作人員只得將其帶回基地,對未成功放歸的原因進行排查,並進行相應處理,另尋時機放歸自然。
據深圳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工作人員介紹,這隻成年領角鴞是因為被粘鼠板粘住而「入住」救助中心,而這種情況,在救助中心救助的野生鳥類中頗為常見。工作人員表示,如果市民家中需要放置粘鼠板,請將其放在比較隱蔽的位置,老鼠是猛禽的食物來源之一,放置在陽臺或開闊位置的粘鼠板很容易「誤傷」覓食的猛禽。
儘管頂著「猛禽」的頭銜,站裡不動,眼睛大大圓圓的領角鴞看起來十分惹人愛,可以在家裡養一隻嗎?工作人員表示,隨意飼養野生動物觸犯法律,生活中如果遇到需要救助的野生動物,請儘快撥打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的電話0755-23737770,不建議市民隨意餵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