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撿三隻東方角鴞 送救護站後兩隻直接飛走 (1/3)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市民撿三隻東方角鴞 送救護站後兩隻直接飛走 (1/3)

"← →"翻頁

9月8日消息,鄭州市民閆先生在鄭東新區龍子湖公園的湖邊,發現一個紙箱。打開一看,裡面竟然裝著三隻小貓頭鷹。9月7日上午,他向金水區經八路辦事處的巡防隊員求助。

9月5日晚上10時許,市民閆先生與朋友一起到龍子湖公園遊玩。在湖邊的步道上,他們發現一個紙箱,聽到箱子裡不時傳出「撲通、撲通」的聲響,他們打開箱子查看,裡面竟然裝了三隻小貓頭鷹。等了半個小時不見有人來取,便將紙箱帶回了家。閆先生表示:「本來,我打算在家裡餵養幾天,等它們長大後再放飛,可這幾隻小貓頭鷹牴觸情緒很大,除了喝點水外,什麼也不吃。我擔心它們會餓死,就求助了巡防隊員。隊員立即幫我聯繫了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

9月7日上午9時許,巡防隊員郭峰與閆先生一起,帶著三隻小貓頭鷹來到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救護站工作人員看了看這三隻一臉萌態的小傢伙後,確定這是東方角鴞。救護站的董朝偉站長說,這三隻東方角鴞是兩個月大的雛鳥,羽翼已經豐滿,沒有外傷,精神狀態良好,已經具備飛行能力。

董朝偉站長打開紙箱,準備把三隻東方角鴞放進救護站的籠子裡。不料,紙箱剛一打開,其中一隻角鴞突然騰空而起,拍打著翅膀飛上了救護站門口的一棵大樹上,稍作停留後,便消失在空中。緊接著又有一隻角鴞從救護站的籠子縫隙裡鑽出,向空中飛去。

「既然它們已經具備飛行和捕食能力,就應該讓它們飛走。剩下的這一隻角鴞,我們對它進行驅蟲、防疫、餵食後,晚上會讓其自行飛走。」董站長說,這些角鴞幼雛能飛走,說明它們翅膀的羽毛已經豐滿,可以在野外生存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字來源:大河報

發布時間:2017-09-08 15:55:21 【編輯:富宇】

市民撿三隻東方角鴞 送救護站後兩隻直接飛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東方角鴞「擅闖民宅」|東方|擅闖民宅|工作人員|貓頭鷹_網易財經
    (原標題:東方角鴞「擅闖民宅」) 信息時報訊(記者
  • 領角鴞突闖小區 眾市民護其平安
    鄒發生看了這些貓頭鷹的照片後告訴記者,領角鴞不像其他動物在森林或者大自然中棲息,而是喜歡與人親近,在城市農村的樹枝上安窩。「不少人初次見到,以為它們是從森林裡跑出來的。」鄒發生笑著說,其實,這都是對它們的誤會。「這類領角鴞不算罕見,但熟悉它們的人也不多。」鄒發生幽默地說,「我在中山大學裡面,經常見到它們。它們喜歡茂密的樹枝,還經常唱歌。」
  • 被粘鼠板粘住,東方角鴞幸被村民救下
    4月25日,在古藺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工作人員趙中國家裡,已經「療養」了幾天一隻「袖珍貓頭鷹」的體力終於得到恢復,這隻國家二級保護珍稀動物——東方角鴞(xiāo),最終被放歸山林,重回大自然的懷抱。孔令元知道貓頭鷹屬於國家保護動物,趕忙喊來愛人劉女士協助,小心翼翼地把這隻「小不點」從粘鼠板上取下來。劉女士還用菜油、麵粉等,將粘滿膠液的貓頭鷹清洗乾淨。貓頭鷹成功獲救後,孔令元隨即聯繫到古藺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工作人員。東方角鴞為古藺首次發現的鴞類品種聞訊而來的工作人員趙中國對孔令元及時救助受困野生動物的善舉表示肯定和讚揚。
  • 大嘴烏鴉翅膀受傷落難鄭州街頭 熱心市民送救護站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嵐 文圖 1月28日早上,一隻受傷的大嘴烏鴉墜落在鄭州市金水路與政一街交叉口附近的綠化帶裡,一名過路的熱心市民發現後,及時將其送到了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今天上午10時,記者救護站的隔離房內,見到了這隻被市民送來的受傷烏鴉。它通體黝黑,嘴尖而長。它的左翅膀耷拉著,羽毛有些凌亂,在隔離房裡跑來跑去,卻飛不起來。 「這隻大嘴烏鴉左翅膀受傷了,是貫通傷,很可能是在飛行中遭到了彈弓的襲擊,傷情比較嚴重。」
  • 安徽寧國連續救助兩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領角鴞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6月18日,記者從寧國市公安局河瀝森林派出所獲悉,該所近日分別在河瀝溪辦事處境內救助兩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領角鴞。
  • 領角鴞最後的眼淚
    上一次,在殷女士撿到領角鴞的第二天。又有一位學生在湖大法學院相距不到10米僅一路之隔的位置撿到了同樣大小的領角鴞。
  • 見過東方角鴞嗎?他撿到一隻!
    見過東方角鴞嗎?他撿到一隻!當他下樓準備騎車時,發現不遠處草地上有一隻「小鳥」,出於好奇他放下車子走了過去,走近後發現這隻「小鳥」從來沒見過,有點像貓頭鷹,感覺很珍貴,就想把它放生,結果發現它的翅膀折斷了。不知所措之時,張巡南想到了林業部門,他打電話將相關情況告訴了林業部門工作人員。大約過了10分鐘,縣林業局野保站工作人員就來到了現場。
  • 棗強警民接力,救助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東方角鴞
    5月30日,棗強縣一群眾發現一隻受傷的鳥,向民警求救,民警積極奔走聯繫,為其找到了合適的歸宿,經鑑定,這隻鳥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東方角鴞。5月30日上午,在棗強縣肖張鎮經營飯店的姚先生拎著一隻紙箱來到肖張派出所。
  • 愛鳥周前深圳放飛野生猛禽,呆萌領角鴞不肯走,蒼鷺腿傷治癒飛走
    受傷涉禽極度消瘦,修養月餘成功放生 記者了解到,此次活動中放生的成年蒼鷺是在1月25日,由大鵬森林消防隊的森防員在巡邏時發現的。當時其在河邊久久停留無法飛行,入場之後檢查發現這隻蒼鷺雙腿脛骨—跗蹠骨關節有創傷面,身體虛弱,極度消瘦,根本無法站立。
  • 每日一鳥(137期)——東方角鴞
    東方角鴞:鴞形目 > 鴟鴞科 > 角鴞屬 體小(19釐米)而褐色斑駁的角鴞。眼黃色,胸滿布黑色條紋。分灰色型及棕色型。
  • 快遞員撿只「斑鳩」 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隼
    快遞員撿到二級保護動物12月20日下午14時許,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董朝偉站長接到家住金水區燕莊新區北院的鄭先生的求助電話:他的兩位快遞公司的朋友在黃河灘邊撿到一隻黑黃相間的鳥,酷似斑鳩,但非常兇猛。經過查看照片,董站長一眼認出,該鳥並非斑鳩,而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紅隼,森林益鳥。
  • 陝西男子救活凍僵貓頭鷹 系「國保」領角鴞(圖)
    市民撿到的領角鴞市民撿到的領角鴞,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華商報記者 王警 攝  昨晚8時,公安碑林分局南大街派出所民警處了一個特別的警,是為了一隻貓頭鷹。  晚9時,華商報記者在西安市南大街東木頭市路南農行家屬院門房內,見到了這隻小傢伙。說是小傢伙,其實並不小,渾身呈灰色,頭部呈貓頭形狀,喙部短而下勾,體長約20餘釐米。看到有人來看它,也懶得睜眼,似乎很疲憊,但在大家的逗弄下,眼睛會突然睜大溜圓,眼睛大小仿若成人的手指頭肚兒一般,十分警惕。  實際上,這個小傢伙是落難後被人救起的。
  • 鄭州市民撿到4隻貓頭鷹寶寶 喜歡的話可以認養
    ,送到了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經過救護站董朝偉站長鑑定,這幾隻可愛的小鳥初步認定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雕鴞幼雛,它們可能是在販賣轉運途中被人丟棄。昨日中午,在鄭州市野生動物救護站隔離區,記者見到了4隻呆萌可愛、一點不認生的小傢伙。「這是上午市民張先生送來的,經過檢查,這4隻幼雛是俗稱大貓頭鷹的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雕鴞,以田鼠為食,是益鳥。送來的塑料筐裡是5隻,而其中一隻已經死亡,非常可惜。」
  • 白頭翁把陽臺當「產房」 小白頭翁長大飛走兩隻
    原標題:白頭翁把陽臺當「產房」 小白頭翁長大飛走兩隻   早前,劉女士在自家的陽臺上發現了這窩鳥蛋   最近,家住福州市福馬路陽光城小區的劉女士意外發現,她家裡的陽臺上,有野生鳥類來築巢,還在裡面孵出了三隻雛鳥。
  • 三隻貓頭鷹回「家」了
    本報訊 (記者遊靜 實習生熊佳鳳)4月9日18時,南昌市經開區蛟橋鎮向陽水庫旁,一隻領角鴞和兩隻紅角鴞從籠子中撲騰而出、飛進不遠處的灌木叢,重新回到大自然。這是今年以來,省林業科學院野生動植物救護繁育中心成功放飛的第七批野生動物。
  • 在洛陽發現兩隻這種鳥,轟動全國觀鳥圈!
    近日,兩隻貓頭鷹在欒川縣被相關調查人員意外發現,這一發現轟動了洛陽乃至全國的觀鳥圈!被發現的貓頭鷹叫黃腳漁鴞(xiāo),是首次在我市野外被發現。之所以引起觀鳥圈的轟動,是因為黃腳漁鴞十分罕見且神秘,全國只在廣東、四川、陝西、湖北和浙江少數地方有發現。黃腳漁鴞喜歡棲於海拔1500米以下山區茂密森林的溪流畔,夜間覓食,主要捕食溪流中的魚、蛙等。「這次欒川發現的兩隻黃腳漁鴞,應該為一對。」王文博說,按照現在的時間推算,它們的孩子已經孵化出來,現在正是兩隻黃腳漁鴞頻繁捕食、養育幼鳥的時候。
  • 熱心市民從流浪貓口中救出長嘴鳥 有人說長得像「藝術家」
    映象網訊(記者 邱延波 文/圖)5月5日下午,鄭州一熱心市民從流浪貓口中救下一隻漂亮的長嘴鳥。在古代,這種鳥叫「鵁鶄」(jiāo jīng),現在俗稱池鷺。市民救下長嘴鳥,交給民警5月5日下午,鄭州中原區028公路一幹休所小區附近,市民連先生騎車帶女兒出門遊玩,無意中看見一隻暗紅色的長嘴鳥正被兩隻流浪貓襲擊。連先生見險情忙跑上前趕走流浪貓,救下翅膀受傷的長嘴鳥,撥打110報警求助民警救護。
  • 「bo、bo、bo」 海口市民家中飛來5隻鳥,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5隻貓頭鷹住進我家裡了。」隨即向相關部門求助 當天,海南公益慈善聯合會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心主任李波前往市民家中救助,確認這5隻鳥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領角鴞。據了解,這5隻領角鴞是「一家人」,推測是一對領角鴞親鳥在市民家中油煙管道內繁殖,沒想到順著管道掉進屋內,它們便在屋內「安家」。 18日下午,李波到市民家中看到了領角鴞「一家五口」,領角鴞長得十分可愛,身上的羽毛呈灰白色,成鳥身長有近20公分,眼睛又大又圓,分別蜷縮在客廳茶几和陽臺的角落裡。
  • 愛心市民守護了1個月 終待烏鶇幼鳥展翅飛!
    孵化出的幼鳥飛走前不時地回望窗內,似不舍離去。窗臺外放的有米、水、水果。6月4日,本報報導了《3隻烏鶇寶寶破殼而出!愛心市民守護了1個月》。10多天過去了,這些烏鶇寶寶怎麼樣了?昨天,記者進行了追蹤採訪。
  • 市民撿到7隻夜鷺幼鳥送動物園 結果好心辦壞事
    因為,這麼小的幼鳥需要母親的餵養,人工餵的飼料,無法替代『母鳥』的胃液,不能滿足幼鳥的生長需求」,11日,鎮江世業洲開心動物園負責人王金龍告訴記者,面對丹陽好心市民送至動物園的7隻夜鷺幼鳥,動物園方也有點束手無策,「其中有一隻幼鳥,已經快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