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兩隻貓頭鷹在欒川縣被相關調查人員意外發現,這一發現轟動了洛陽乃至全國的觀鳥圈!被發現的貓頭鷹叫黃腳漁鴞(xiāo),是首次在我市野外被發現。
黃腳漁鴞:
體長可達60釐米,有蓬鬆的白色喉斑,腿上無毛
市林業局保護區管理處鳥類專家王文博介紹,黃腳漁鴞是鴞形目鴟(chī)鴞科鳥類,體形碩大,體長可達60釐米,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不同於其他貓頭鷹腿上有毛,黃腳漁鴞腿上無毛,並且爪子長而鋒利,能夠更好地抓魚。
之所以引起觀鳥圈的轟動,是因為黃腳漁鴞十分罕見且神秘,全國只在廣東、四川、陝西、湖北和浙江少數地方有發現。黃腳漁鴞喜歡棲於海拔1500米以下山區茂密森林的溪流畔,夜間覓食,主要捕食溪流中的魚、蛙等。
「這次欒川發現的兩隻黃腳漁鴞,應該為一對。」王文博說,按照現在的時間推算,它們的孩子已經孵化出來,現在正是兩隻黃腳漁鴞頻繁捕食、養育幼鳥的時候。
加上此次發現的黃腳漁鴞,我市已發現10種貓頭鷹,其他的有領鵂鶹(xiū liú)、斑頭鵂鶹、縱紋腹小鴞、東方角鴞、短耳鴞、長耳鴞、領角鴞、灰林鴞和雕鴞,最小的領鵂鶹體長只有15釐米,是黃腳漁鴞體長的1/4。
短耳鴞:
體長約38釐米,耳短小而不外露,捕食老鼠等
▲灰林鴞:
體長約43釐米,頭圓,全身灰褐色,夜晚捕食老鼠、鳥等
長耳鴞:
體長約36釐米,耳羽簇長,豎直如耳,夜晚捕食老鼠等
雕鴞:
體長約64釐米,全身黃褐色,有兩個長耳羽,捕食小型哺乳動物
東方角鴞:
體長約19釐米,全身灰褐色,夜晚捕食老鼠、蜥蜴等
縱紋腹小鴞:
體長約23釐米,下體為棕白色而有褐色縱紋,捕食老鼠、昆蟲等
領角鴞:
體長約24釐米,全身褐色,有兩個明顯耳羽,夜晚捕食老鼠、蜥蜴等
▼斑頭鵂鶹:
體長約24釐米,全身棕褐色,腹白色,捕食老鼠、鳥及蜥蜴等
大多數貓頭鷹都是夜行性動物,因此人們經常「只聞其聲不見其影」,但是像短耳鴞和斑頭鵂鶹也會白天覓食。體小的領鵂鶹主要以昆蟲和爬行動物為食,而跟黃腳漁鴞大小差不多的雕鴞多以野兔等哺乳動物為食。其他幾種貓頭鷹主要以老鼠為食。這些貓頭鷹雖然神秘,但都是益鳥,是人類的好朋友,希望大家都能愛護它。
洛陽晚報記者 杜卿 通訊員 秦向民 文/圖
編輯 李鵬鵬
老闆說了!
您點一個
,
小編的工資就漲五毛!
·洛陽網·
·洛陽網· ·洛陽圈兒· ·兩摻兒·
·河圖網· ·同舟河洛· ·洛陽統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