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觀鳥拍鳥,鳥人們無法抵禦的誘惑

2021-01-16 自然使者

文:董江天/麥茬

本文分兩次發布,此為盈江、瑞麗篇。原題:滇西魔性鳥坑(上)

先看一組數據: 雲南省鳥類987種,其中怒江州371種、保山市604種、大理州604種、德宏州667種(參考資料是雲南滇西四州市鳥類名錄 2017.2,百花嶺大劉、曾祥樂、張浩輝、張煒 修訂,2017年5月),依據為IOC V7.2。 2018年1月,新出版的鄭光美《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第三版),列明雲南鳥種945種,亞種1162種。無論是新銳鳥類學家推崇的DNA分類系統(與IOC關聯更密切),還是老一輩鳥學泰鬥傳統分類學給予的數據,雲南在中國鳥類分布的地位都妥妥地排名第一,遠遠超出位列第二的四川(鄭光美名錄第三版四川鳥類691種,亞種798種)。

無論哪種分類方法,雲南都佔據了中國鳥類的三分之二強。彩雲之南,是中國鳥類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

藍綠鵲,盈江洪崩河,攝影:麥茬

對於鳥友而言,雲南這塊寶地是觀鳥、拍鳥聖地、是加新魔境(指鳥友個人新增目擊記錄/lifer)。

首先雲南所處的地理位置實在奇妙。雲南地處青藏高原的南部,整個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而西部為橫斷山脈縱谷,西北有最高的梅裡雪山主峰卡瓦博格峰6740米、西南有最低的滇緬邊境南溪河76.4米,不能說把中國境內的高原、低地鳥類一網打盡,也搜羅得七七八八。

純藍仙鶲,盈江洪崩河,攝影:麥茬

其次,雲南與緬甸、越南、寮國接壤,有4060公裡邊境線,在這個區域發現中國鳥種新記錄的機會大大增加。

比如黑背燕尾(楊嵐等1979)、棕頦噪鶥(Dymond & Thompson 1999)、藍腰短尾鸚鵡(林劍聲2005)、斑翅椋鳥(中國鳥類學會,2005)、亞歷山大鸚鵡(Holt 2005)、線尾燕(Holt,2006)、鉗嘴鸛(王奕天2006)、暗背雨燕(中國鳥類學會 2006)、棕臀噪鶥(He et al. 2007)、瑙蒙短尾鶥(Jesper Hornskov 2008)、大長嘴地鶇(羅平釗等2008)、褐喉食蜜鳥(吳飛等2010)、白頸鸛(韓聯憲等2011)、長尾鸚雀(江波等2013)、白腹鷺(韓聯憲等2015)……其中大多記錄於雲南西部。

灰頭鸚鵡,盈江盞達河,攝影:麥茬

緋胸鸚鵡,盞達河,攝影:麥茬

花頭鸚鵡,盞達河,攝影:麥茬

滇西,就像一個充滿魔性的巨大鳥坑,每年吸引著無數鳥類攝影愛好者和觀察者前往一探究竟(2018年1月,保山百花嶺村的農家客棧平均每天接待近300人)。

滇西觀鳥,也是有章可循的。

特別是對於剛開始觀鳥拍鳥的鳥友而言,由於鳥種太過豐富,要麼是撲面而來的鳥浪,弄得手忙腳亂不分東西,要麼叢林密集不見鳥影一頭霧水。因此有經驗的老鳥人會提醒新人,反正滇西也不會只來一次,可以先觀察常見鳥,下次觀鳥時放過上次已經看好拍好的種類,重點找自己的新種,這樣反而效率比較高更有樂趣。

這個經歷可略作參考:筆者自2002年開始觀鳥,2007年12月8-22日滇西之行自潞西(芒市)-瑞麗-盈江-騰衝-百花嶺-怒江貢山-楚雄-昆明,共記錄鳥種360種(依據《中國鳥類野外手冊》)。

白喉短翅鶇雌鳥,洪崩河,攝影:麥茬

2017年末,第九次以觀鳥為目的走滇西線,目標集中在瑞麗、盈江和百花嶺,仍然能夠收穫6個lifer。這個魔坑,總能帶來驚喜。

總結筆者滇西路線的收穫,可以劃分為幾個片區。

一、 盈江、瑞麗

傳統路線根據盈江、瑞麗與騰衝形成的三角形為基準輻射周邊。騰衝和芒市都有機場,目前騰衝至瑞麗高速已經通車,但選擇高速爭取了時間和舒適度的同時,也會遺漏一些沿途鳥點,比如盈江至瑞麗沿線的戶撒東山、潞西(芒市)至瑞麗沿線的勐嘎等地,都是比較好的觀鳥點,個人印象最深的是2009年3月在東山的斑胸噪鶥(Spot-breasted Laughingthrush)記錄比較罕見,可惜當年未能拍下照片,此後未有機會再見。

大交通的舒適度與沿途鳥種記錄的數量似乎是個反比,這個特點大概在各地都差不多。許是因為拍鳥者多數選擇點到點的交通方式,專心拍鳥精益求精更能獲得賞心悅目的攝影作品;觀鳥者喜歡走傳統路線邊走邊看,常年累積的數據對當地鳥況的變化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觀鳥與拍鳥,由於個人愛好、設備靈活性、對影像質量的要求和交通等諸多因素影響,對於選擇的地點也有所區別。

比如盈江,拍鳥者較多集中在盞達河、紅崩河和那邦一帶,觀鳥者的足跡會加上昔馬古道、銅壁關、平原鎮和北部的蘇典等國道或省道周邊。

白尾藍仙鶲,盈江洪崩河,攝影:麥茬

盈江特別的鳥種不少,除了以犀鳥、啄木鳥、鶥類等見長,還有銅壁關的慄頭八色鶇、那邦的綠胸八色鶇、三趾翠鳥、鸛嘴翡翠、種類眾多的椋鳥和織布鳥(夏季)等……鳥坑業務的發展,讓這些以前在野外難得一見鳥種的觀察變得比較容易。(編者認為,適度投餵誘鳥來的鳥坑僅適於偏遠貧瘠山區,目前暫沒有其他收入來源,鳥坑給坑主帶來收入,但此種方式不適合推廣到有多種替代致富方式的地區,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暫時選擇。因為坑主們之前是獵鳥的,從獵鳥到鳥坑,兩害取其輕)

然而,也有一些不「下坑」的鳥種,仍然是觀鳥者尋覓的目標,比如紅崩河電站的黑頭黃鸝、紅腿小隼,昔馬的黃腳綠鳩、竹啄木鳥,銅壁關的棕腹樹鵲、黑額樹鵲、榕樹王的黑頂蟆口鴟、蘇典的寬嘴鶲鶯等……到了盈江的鳥友,一般都會去一趟瑞麗。瑞麗在早年以姐告的線尾燕、瑞麗江的黑頸鸕鷀、莫裡的長嘴地鶇和短尾鷦鶥、畹町植物園出現過金冠樹八哥聞名,南京裡則是歪果鳥人到滇西必然報到的地方,相信日後這些地方仍然會持續受到鳥友的關注。

白頭鴡鶥亞成鳥,盈江洪崩河,攝影:麥茬

白頭鴡鶥,盈江洪崩河,攝影:麥茬

白尾藍地鴝亞成鳥,盈江洪崩河,攝影:麥茬

灰喉柳鶯,盈江洪崩河,攝影:麥茬

黃腹冠鵯,盈江洪崩河,攝影:麥茬

灰眼短腳鵯,洪崩河,攝影:麥茬

黑冠黃鵯,洪崩河,攝影:麥茬

黑胸鶇雌鳥,盈江洪崩河,攝影:麥茬

峨眉鶲鶯,洪崩河,現場經由張浩輝博士和劉陽教授探討,認為其外側尾羽白色長過淡尾鶲鶯,得以確認。攝影:麥茬

峨眉鶲鶯,洪崩河,攝影:遙遠

黃冠啄木鳥,洪崩河,攝影:遙遠

白腹鳳鶥,洪崩河,攝影:遙遠

灰翅鶇,洪崩河,攝影:遙遠

古銅色卷尾,這張為野拍,在洪崩河也下鳥塘了,很是意外。攝影:遙遠

灰卷尾,洪崩河,攝影:遙遠

大盤尾,盈江洪崩河,攝影:麥茬

藍眉林鴝雄鳥,洪崩河,攝影:遙遠

紫嘯鶇,洪崩河,攝影:麥茬

短尾鷦鶥,盈江洪崩河,攝影:麥茬

黑喉噪鶥,盈江洪崩河,攝影:麥茬

白尾藍仙鶲雄鳥,盈江洪崩河,攝影:麥茬

大仙鶲雄鳥,盈江洪崩河,攝影:麥茬

大仙鶲雌鳥,盈江洪崩河,攝影:麥茬

小仙鶲雄鳥,洪崩河,攝影:麥茬

小仙鶲雌鳥,洪崩河,攝影:麥茬

黑頭黃鸝,洪崩河,攝影:麥茬

紅頭鴉雀,洪崩河,攝影:遙遠

小黑領噪鶥,洪崩河,攝影:麥茬

金頭穗鶥,洪崩河,攝影:麥茬

白喉扇尾鶲,洪崩河,攝影:麥茬

金頭縫葉鶯,洪崩河,攝影:麥茬

暗綠柳鶯,洪崩河,攝影:麥茬

淡眉柳鶯,盈江洪崩河,攝影:麥茬

黑鷳雄鳥,洪崩河,攝影:麥茬

黑鷳雌鳥,洪崩河,攝影:麥茬

原雞,洪崩河,攝影:麥茬

肉垂麥雞,那邦,攝影:麥茬

線尾燕,那邦,攝影:麥茬

距翅麥雞,那邦,攝影:麥茬

綠喉蜂虎,那邦,攝影:麥茬

紅嘴椋鳥,那邦,攝影:麥茬

林八哥,那邦,攝影:麥茬

白領八哥,那邦,攝影:麥茬

斑椋鳥,那邦,攝影:麥茬

鸛嘴翡翠,那邦,攝影:麥茬

紅腿小隼,洪崩河,攝影:麥茬

棕胸雅鶥,洪崩河,攝影:麥茬

黑頭穗鶥,洪崩河,攝影:麥茬

棕胸藍姬鶲,洪崩河,攝影:麥茬

棕胸藍姬鶲雌鳥,洪崩河,攝影:麥茬

棕頦噪鶥,洪崩河,攝影:麥茬

棕頭鉤嘴鶥,洪崩河,攝影:麥茬

紅嘴鉤嘴鶥,洪崩河,攝影:麥茬

長嘴鉤嘴鶥,洪崩河,攝影:麥茬

棕腹仙鶲雄鳥,洪崩河,攝影:麥茬

草原雕近成年羽色,太平鎮,攝影:麥茬

草原雕亞成鳥,太平鎮,攝影:麥茬

慄頸噪鶥,盞達河,攝影:麥茬

沼澤大尾鶯,盞達河,攝影:麥茬

綠嘴地鵑,盞達河,攝影:麥茬

紋胸巨鶥,洪崩河,攝影:麥茬

藍翅葉鵯,洪崩河,攝影:麥茬

慄腹磯鶇,洪崩河,攝影:麥茬

白冠燕尾,洪崩河,攝影:麥茬

斑背燕尾,洪崩河,攝影:麥茬

黑背燕尾,洪崩河,攝影:麥茬

褐臉雀鶥,洪崩河,攝影:麥茬

紅眉松雀,盈江蘇典,攝影:麥茬

鉗嘴鸛,瑞麗弄莫湖,攝影:遙遠

翹鼻麻鴨,瑞麗弄莫湖,攝影:遙遠

黃腹鶲鶯,瑞麗南京裡,攝影:麥茬

慄背奇鶥,瑞麗南京裡,攝影:麥茬

紋胸啄木鳥,瑞麗南京裡,攝影:麥茬

小盤尾,瑞麗南京裡,攝影:麥茬

盈江的犀鳥、蜂虎和啄木鳥、織布鳥、猛禽等在3.4月或夏季具備更好的拍攝條件,因此沒有作為本次行程的重點,例如:

大灰啄木鳥,洪崩河,攝影:麥茬

三趾翠鳥,那邦夏季,攝影:麥茬

黃胸織布鳥雄鳥,那邦夏季,攝影:麥茬

紋胸織布鳥,那邦夏季,攝影:麥茬

雙角犀鳥,洪崩河六月,攝影:麥茬

冠斑犀鳥,洪崩河六月,攝影:麥茬

花冠皺盔犀鳥,那邦一月,攝影;麥茬

慄鴞,銅壁關六月,攝影:麥茬

長尾闊嘴鳥,銅壁關夏季,攝影:麥茬

黑頸鸕鷀,瑞麗弄莫湖,攝影:麥茬

此行前,獲得深圳鳥友宣夏良、盈江觀鳥會小班、小樂、瑞麗呼老師、張浩輝博士、大理蝸牛、深圳高熹等鳥友提供最新鳥況信息,並本篇獲得遙遠提供同期照片支持,在此一併感謝!

關於作者

麥茬是自然名,實名董江天。2002年放棄金融業的工作,跳入觀鳥大坑。深圳觀鳥會創始人,也是該會的超級志願者。《兩岸三地50種柳鶯折頁》的手繪圖作者。

相關焦點

  • 2018滇西拍鳥、觀鳥攻略(一)
    白喉扇尾鶲,卜紅馨攝前言: 中國有1400多種鳥類,雲南省的鳥類種數大約佔全國的六、七成,是鳥類資源的第一大省,眾多的鳥類資源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乃至世界觀鳥拍鳥者。筆者曾28次到過雲南拍鳥觀鳥,最近一次是在2018年的春節前,此行還能拍到將近10種沒有見過的鳥種,回味無窮,特此寫此文,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滿心的歡喜。
  • 探秘百花嶺觀鳥旅遊之路
    在觀鳥界,滇西是公認的國際觀鳥「金三角」,滇西高黎貢山中的百花嶺又是公認的「觀鳥聖地」,聲名遠揚。於我們,百花嶺的大名早有耳聞,惺惺念念,久久期盼,只為能一睹尊容,探個究竟。驀然回首,觀鳥聖地就在家門口百花嶺是觀鳥聖地,這是我在7年前從一位萍水相逢的鳥友口中聽說的。2012年元旦,我興致衝衝從昆明跑到西雙版納參加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第二屆觀鳥節。
  • 捕風捉影 拍鳥者也
    黎天澍 文/圖        我認為鳥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動物!        從初入觀鳥世界至今已7年有餘,對觀鳥也有了進一步理解,我越來越發現一個事實,曾經滿足於拿著望遠鏡欣賞鳥類的姿態,如今卻更想用相機把它們活動的瞬間捕捉下來。
  • 小區裡的觀鳥人:記錄北京城的「鳥跡」
    他不怎麼追求「鳥片」的美感,更在乎圖拍得清不清楚、能不能看出是什麼鳥種。這是他觀測和記錄小區鳥種的重要手段。  小區0.33平方公裡的範圍,是王曉波6年來固定的觀鳥「寶地」。到目前為止,他在小區記錄到的鳥種已達174種,今年新增36種。大鴇(bǎo)、黑鸛(guàn)、草原雕等國家保護動物,被他稱為小區的「明星鳥」。
  • 觀鳥觀出鳥們的一些趣事
    觀鳥攝鳥是一項有意義的活動,觀察自然生態條件下的鳥類活動狀況能夠增長自然科學知識。觀鳥首先要認識所觀察的鳥種,從書本和電腦上查閱相關鳥類知識,觀鳥的過程也是學習實踐掌握鳥類知識的過程。各種不同鳥的生態習性也不相同,正確辨認鳥種是觀鳥先決條件,特別是那些珍稀鳥種和本地發現的新鳥種。
  • 八月馬來西亞(西馬)觀鳥拍鳥活動火熱報名中
    7天6夜拍鳥觀鳥行程(2018年)(吉隆坡國際機場 - 吉隆坡 -美麗島 -烏魯冷嶽森林 -武急丁宜山 - Krau Forest - Merapoh國家公園-福隆港- 吉隆坡國際機場 - 中國)日期:2018年8月18-25日(8天)第一天(18日)22:00廣州白雲機場集合,辦理登機手續
  • 首屆高黎貢山國際觀鳥節活動12月8日來襲
    12月8日至9日,由保山市人民政府、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中國鳥網主辦的首屆「中國鳥類與環境」國際攝影藝術節、首屆高黎貢山國際觀鳥節,將在保山市隆重舉辦。屆時,來自加拿大、韓國、蒙古國的鳥類專家和攝影愛好者齊聚高黎貢山百花嶺觀鳥拍鳥。
  • 觀鳥故事丨紅尾水鴝添幼鳥,鳥爸鳥媽忙飛天
    在居住的小區、周邊的農田、回家的路旁、洱海的溼地,聽到鳥叫聲,或者有黑影掠過,我總會駐足,靜聽,看看是什麼東西;如果能拍下來當然更好。第一次見它——紅尾水鴝雌鳥,也是這樣偶然。除了譁譁的流水聲,我還聽見連續的鳥叫。莫殘溪兩邊,有高高的河堤,聲音是從河堤下的溪邊傳來的。
  • 雲南盈江石梯村:春意滿林拍鳥忙
    「灰孔雀雉小崽出來了,想拍的各位老師,請電話聯繫。」他的一條微信朋友圈視頻,吸引來了數十個鳥類攝影愛好者。如今做了「鳥導」3年多的何正中,目前在觀鳥攝影圈已是小有名氣。  除了掙錢,村裡人還肩負起了愛鳥護鳥的職責。據何正中回憶,去年6月到9月,持續的降雨天氣,使得來村裡拍鳥的人很少。但為了保證鳥兒順利覓食,他們還是堅持每天投食。  「觀鳥旺季的時候,鳥兒給我們大家帶來了收入。淡季可不能虧待它們。
  • 英國「鳥神」在中國護鳥近十年 繪製北京觀鳥地圖
    與十年前剛來京相比,唐瑞早已不是孤獨的觀鳥人,如今外出他常常會遇到其他陌生的鳥類愛好者。他覺得,這意味著在北京喜歡、關注鳥的人更多了,「只要不驚擾、傷害到鳥類,總體上就是好現象。」  作為一名無國界環保人士,唐瑞在中國已經觀鳥、護鳥近十年。合作夥伴陳姝說:「那些貧困的、極少有人關注的地方,他一個人默默無聞地做著這些事情。他對中國真的很有感情,他的事業就在這兒。」
  • 2018廣西龍州弄崗觀鳥賽,鳥浪第一波
    廣西崇左市在2018年3月14-18日舉辦「2018中國龍州第二屆秘境弄崗國際觀鳥節暨觀鳥賽」,委託朱雀會承辦此次賽事。朱雀會發出通知不久,這裡收到鳥友們的多條留言,有人要去參加觀鳥比賽,卻沒去過龍州觀鳥,希望自然使者能介紹一下龍州的鳥兒。
  • 鳥種數量居全國第二 四川最佳觀鳥地指南速來收藏
    人們通過看特徵、辨種類、聽聲音、記行為等方式走進鳥類世界,以此親近自然、學習知識、獲得美感並陶冶性情。長期的觀鳥活動也成為人們掌握生態科學知識、了解生態環境狀況、開展科學調查研究、培養生態環境意識、引導綠色消費的重要手段。觀鳥是一張人們融入大自然的終身門票和打開博物啟蒙之門的萬能鑰匙。
  • 還不收拾行囊,動身去滇西拍鳥去?
    圖文:宣夏良(深圳觀鳥會)林中小鳥歡唱,地上雉類橫行,空中猛禽盤旋,水中鴨子成群……此時不來滇西,你還是鳥人嗎?近日,老夫我鑽入密林,奔跑於曠野,化了不少氣力弄來盈江,百花嶺第一手鳥訊。你不來,對得起我嗎?下次別怪我,有好鳥不告訴你!盈江縣城周邊,有大片馬鈴薯種植基地。
  • 家裡飛來「小客人」 拍鳥「專業戶」拍下南山140多種鳥兒的身影
    今年的愛鳥周,對「拍鳥專業戶」文偉而言,顯得特別有意義。因為,最近他家陽臺上飛來一對美麗的客人——領雀嘴鵯,每天在紫藤花的花葉間啼叫覓食,一有空閒時間,文偉就支起三腳架和相機,守在窗口拍攝這兩個可愛的「小客人」,兩隻鳥兒有時甚至飛進窗口,讓文偉零距離拍了個過癮。
  • 當窗外飛過一隻鳥
    □本報記者 張紅霞 秦勇 何勤華 餘如波 魏馮  鳥類是人們在這個星球上研究得最多的生物類群,人們賦予鳥兒最細緻的觀察、最狂熱的記載、最動情的書寫……人們關注鳥類,因為它們喚醒了我們深藏心底的歡心怡悅。  ——《窗外飛過一隻鳥》[英]西蒙·巴恩斯「老外」寫下成都觀鳥札記  還沒走到水邊,已聽到熱鬧的鳥叫,嘰嘰喳喳。
  • 勐侖中學觀鳥俱樂部舉辦「鳥的繁殖」觀鳥活動---中國科學院
    勐侖中學觀鳥俱樂部舉辦「鳥的繁殖」觀鳥活動 2017-03-22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字體:大 中 小】 3月18日,勐侖中學觀鳥俱樂部在版納植物園科普人員的帶領下舉辦了以「鳥的繁殖」為主題的系列觀鳥活動。  版納植物園科普人員在室內講座階段向勐侖中學觀鳥俱樂部的成員介紹了築巢、求偶、交配、產卵、孵卵和育雛等鳥類繁殖的基本情況。在介紹鳥類求偶行為時,為了更直觀地表現求偶行為的趣味性,穿插播放了鳥類求偶行為紀錄片的片段。
  • 武漢光谷觀鳥地圖:十幾個觀鳥點,200餘種鳥,還有「水中鳳凰」
    其實,四月除了看風景、賞繁花與新綠,也是觀鳥的好時機。湖北省的「愛鳥周」是在每年4月份的第一周。這段時間,枝頭上、小河旁到處都是鳥的蹤影,唧唧喳喳的鳥鳴終日不息。無論你是一位想尋找稀有品種的發燒級愛鳥者,還是只想用鳥鳴潤潤耳朵,都不妨嘗試用觀鳥的方式來親近自然。
  • 圖說66天《滇西川西自然生態攝影之旅》(6-4)美麗西雙版納
    於是,我們就慢慢邊開車邊觀察路邊的鳥況,走走停停。偶爾看到有飛行的小鳥,一閃即逝,非常不好拍,也拍到近10種鳥,尤其驚喜的是拍到了「藍喉擬啄木鳥」。路過「犀鳥谷」,駛進心目中的鳥類聖地「洪崩河」。一個超出想像的、悽涼的小村,長300米左右的一條街,道路兩邊排列了十幾家客棧和餐廳,路的盡頭就是中緬邊境口岸,竟然沒有一個人影。先前聯繫的住店老闆關門去了盈江縣城,頓覺孤獨感!
  • 候鳥遷徙時 石獅拍鳥季
    候鳥遷徙時,正是石獅拍鳥季。在石獅,能拍到哪些候鳥?哪個時段是拍鳥的最佳時間?拍鳥又該注意些什麼?小編就此整理了一份石獅拍鳥旅遊線路攻略,請收好! 1 第一站 水頭外線溼地 如果從沿海大通道水頭外線進入石獅,那麼,水頭外線溼地便是不得不「打卡」的拍鳥點。鳥類對空氣、水等生存環境的要求較高。
  • 40名觀鳥大咖新繪南京鳥「家譜」
    昨天,南京城市觀鳥大賽在紫金山、六合溼地、魚嘴公園等地開展。南報融媒體記者 張華攝本報訊(融媒體記者李子俊通訊員陳園園)今年「震旦杯」南京城市觀鳥大賽於4月17日—18日開展,全國40名頂尖觀鳥大咖新繪了南京的鳥類「家譜」,共觀測到140種鳥,鵲鷂、半蹼鷸被首次記錄。上周六上午7點,在中山植物園,背著望遠鏡、單眼相機,帶著水和乾糧的「觀鳥小分隊」集合出發了。他們步行在鬱鬱蔥蔥的山林、溪流之間,沿途觀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