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鳥遷徙時 石獅拍鳥季

2020-11-27 騰訊網

編者按:當前,石獅正全力打造全域旅遊。為了讓更多的攝影及旅遊愛好者了解石獅、感知石獅、走進石獅,即日起,石獅市文體旅遊局、石獅市文旅集團聯合石獅日報社推出「石獅·我行我攝」攝影旅遊線路推介系列報導,開啟行攝石獅的光影之旅,用鏡頭記錄美麗的風景,用心靈感受奇妙的旅程。

秋末冬初,候鳥遷徙又迎來了高峰。10月14日,本報刊登《第五季!西伯利亞候鳥再赴「石獅之約」》,用鏡頭記錄了從西伯利亞來石獅過冬的環頸鴴、黑腹濱鷸、黑尾塍鷸等候鳥展翅高飛的壯景,再次引來社會的無數關注。其實,除上述幾種鳥類,「約會」石獅的候鳥還有很多。候鳥遷徙時,正是石獅拍鳥季。在石獅,能拍到哪些候鳥?哪個時段是拍鳥的最佳時間?拍鳥又該注意些什麼?小編就此整理了一份石獅拍鳥旅遊線路攻略,請收好!

1 第一站 水頭外線溼地

如果從沿海大通道水頭外線進入石獅,那麼,水頭外線溼地便是不得不「打卡」的拍鳥點。鳥類對空氣、水等生存環境的要求較高。得益於石獅生態環境的日益改善和市民群眾愛鳥護鳥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候鳥選擇來石獅越冬。如今,水頭外線溼地已成為西伯利亞候鳥在石獅的主要越冬地。2019年,石獅市委、市政府在短短3個月即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內141.67公頃海域的所有圍墾圍堰拆除和清理整頓工作,使水頭外線溼地生態環境得到更好的休養生息。生態環境好、氣候溫宜以及生物多樣性帶來的充足食物,讓水頭外線溼地成為萬千候鳥的「伊甸園」,不少來越冬的「候鳥」直接在石獅「安家落戶」,變成「留鳥」。

【最佳時間】每年的11月、12月至次年的1月,一般漲潮前後為最佳時間。

【拍攝鳥類】除了常見的大白鷺、小白鷺、蒼鷺,還有反嘴鷸、青腳鷸、紅腳鷸、綠翅鴨、白腰杓鷸、黑翅長腳鷸、北紅尾鴝等數十種鳥類的身影。若運氣好的話,還有機會看到小天鵝、卷羽鵜鶘、黑臉琵鷺的蹤影。候鳥季節,環頸鴴、金斑鴴、黑腹濱鷸、翻石鷸、紅嘴鷗等也是常客。

2 第二站 石獅溼地公園

和水頭外線溼地一樣,位於蚶江鎮環灣橋頭片區的石獅溼地公園,也是一處難得的拍鳥佳地。在這裡,無論是在藕塘、魚塘、土坎,還是在田埂、叢林、空中,處處都有鳥兒的蹤跡。它們或聚集成群,或孤寂單飛,或成雙成對,讓溼地公園變得多樣、生動。據泉州市觀鳥學會及石獅資深觀鳥愛好者的監測統計,出現在石獅溼地公園的有候鳥、留鳥和過境鳥,種類至少有40多種,其中不乏紅隼、黑翅鳶、鹰鵰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等珍稀鳥類的「身影」。

【最佳時間】常年有鳥,每年冬季品類更多。

【拍攝鳥類】有小白鷺、池鷺、牛背鷺、夜鷺、蒼鷺等鷺類;反嘴鷸、林鷸、黑翅長腳鷸、黑腹濱鷸、磯鷸、鶴鷸、彎嘴濱鷸等鷸類;紅喉歌鴝、藍喉歌鴝、北紅尾鴝等鴝類;金眶鴴、環頸鴴等鴴類;綠翅鴨、斑嘴鴨、赤頸鴨、鳳頭潛鴨、白頭鵯等小型鴨類;還有扇尾沙錐、白骨頂雞、黑水雞、小 等鳥類。

3 第三站 梅林漁港

沿著沿海大通道繼續往永寧鎮方向行駛,即可來到梅林漁港。當海水退潮後,梅林漁港露出水面的灘涂上,總有大群的海鳥在這裡嬉戲。它們有的行走在灘涂上低頭覓食,為身體補充能量;有的駐足於水中或船上休憩,盡情地享受著溫暖的陽光;有的則成群飛起,你追我趕,奔向下一個目的地……對了,這裡還是石獅觀賞日落的最佳場所之一。當夕陽西下,火紅的太陽從遠處的海岸線上漸漸落下,滿天紅霞輝映水面,頗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之感。

【最佳時間】每年12月至次年的2月,一般是海水退潮後為最佳拍攝時間。

【拍攝鳥類】以多種海鷗為主,成群結隊,也可看到白鷺、蒼鷺、杓鷸、藍嘰鶇等鳥類。

4 第四站 古浮海灣

在古浮海灣,最大的拍攝亮點要數古浮澳口正對面的大山嶼。近年來,大山嶼已成為石獅境內乃至泉州灣南岸白鷺等鳥類的主要棲息地,種群數量已達萬餘只,在福建省內實屬罕見。除了氣候條件、食物資源等因素外,更加重要的還是大山嶼無人驚擾的海島環境。由此,大山嶼成為一座以白鷺為主的、名副其實的「白鷺島」。

【最佳時間】一年四季都可觀賞,其中,每年的4至6月為繁殖季,可觀看到白鷺幼鳥初飛的情景。

【拍攝鳥類】以白鷺為主,時機好的話能看到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巖鷺,還有牛背鷺、蠣鷸、夜鷺、環頸鴴、黃腿鷗、斑胸濱鷸等多種鳥類。

溫馨提醒:廣大遊客及市民在拍鳥或觀鳥時要儘量保持安靜,從遠處拿著望遠鏡觀賞,不能為滿足好奇心,對小鳥窮追不捨。尤其當看見鳥類繁殖時,如築巢、育雛等,要儘快離去,以免雀鳥受到驚擾棄巢離去。禁止一切引誘、驅趕或驚嚇鳥兒等行為。

茅羅平/攝 林富榕/文

相關焦點

  • 候鳥遷徙季 東灘溼地成為候鳥棲息天堂
    眼下正值一年一度的春季候鳥遷徙季,南匯東灘溼地也熱鬧了起來,時不時可以看到蘆葦叢中飛起大批的野生鳥類。近期正是春季候鳥遷徙高峰。 據了解,整個遷徙季會持續至
  • 第五季!西伯利亞候鳥再赴「石獅之約」
    在泉州灣南岸石獅水頭外線溼地,從西伯利亞來這裡過冬的環頸鴴、黑腹濱鷸又一次展開了翅膀,被記者的相機鏡頭所定格。從2016年冬首次被本報報導算起,西伯利亞候鳥石獅過冬已進入「第五季」,其足跡也從最初的石湖紅礁,延伸至如今的水頭外線、溼地公園等區域。10月以來,本報記者多次前往水頭外線等地,趕赴與西伯利亞候鳥的「一年之約」。
  • 候鳥遷徙季,上海市區常見的五種鳥你都發現了嗎?
    候鳥遷徙季,上海市區常見的五種鳥你都發現了嗎?在上海植物園裡常見的冬候鳥有北紅尾鴝、紅脅藍尾鴝、灰背鶇、白腹鶇、懷氏虎鶇、黃雀、黃腰柳鶯、灰頭鵐等。截至目前,有超過百種鳥在園內棲息繁衍或過境,其中最常見的「五大金剛」深受遊客們的喜愛。快來看看這5種鳥,你都認識嗎?
  • 候鳥遷徙季來臨!小天鵝首次來安吉過冬啦
    隨著氣溫漸低,季節轉換   一年一度的候鳥遷徙季   又拉開了序幕   它們有的將繼續南飛   有的便就此停留   在安吉的青山綠水間度過漫漫冬季   來看看,但也有不少鳥種已到安吉,如中華秋沙鴨、鴛鴦、豆雁、普通鸕鷀、鷸類等,其中美麗的小天鵝為首次記錄到。
  • 石獅多部門聯合開展觀鳥護鳥行動 部分候鳥變留鳥
    4月13日下午,春光明媚,海風吹拂,泉州灣河口溼地水頭村段的灘涂上,一隻只大小白鷺或低頭覓食,或展翅高飛,或駐足休憩,而這些美麗的「倩影」,被灘涂邊上的幾個高清照相機鏡頭一一記錄下來……原來,以福建省第38屆「愛鳥周」為契機,石獅市直城建系統黨委聯合福建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志願者委員會、泉州林業局
  • 密雲水庫上遊迎來大批遷徙候鳥
    眼下正值候鳥遷徙季,密雲水庫上遊清水河迎來大批候鳥。本地多年「保水」形成的優美生態環境,為遷徙候鳥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初冬時節,清晨的清水河面已結上了一層薄冰。社會志願者宋會強今年聽鳥友說清水河又來了䴉嘴鷸,因為䴉嘴鷸在北京比較稀少,好像只有這個山清水秀的水系中才能發現。所以我希望能夠拍攝,現在終於拍到它了!然後除此之外,還拍到了長嘴劍鴴、白腰草鷸、冠魚狗。闊別兩年,䴉嘴鷸重現清水河讓攝影愛好者們激動不已。
  • 萬羽競飛 泉州迎來最佳觀鳥季「圖」
    來源:泉州網珍稀白鶴首次入閩,出現在石獅溼地公園,來泉越冬、過境的候鳥種群和數量越來越多,不少候鳥從「遊客」變成「居民」——萬羽競飛 泉州迎來最佳觀鳥季白鶴首次入閩,圖片攝於石獅溼地公園。據泉州市觀鳥學會及石獅資深觀鳥愛好者的監測統計,出現在石獅溼地公園的有候鳥、留鳥和過境鳥,其中不乏紅隼、黑翅鳶、鹰鵰、黃嘴白鷺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珍稀鳥類,有記錄到鳥類超80種。
  • 遷徙季北大港「稀客」不少 疣鼻天鵝等紛紛現身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每年的春秋兩季都是候鳥的遷徙季,本市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的重要通道,而北大港溼地則是候鳥遷徙途中的重要
  • 物種日曆:城市成為候鳥遷徙時的驛站,你見過這些可愛的肥啾嗎?
    圖片:南川木菠蘿國慶節後,大院裡又多了一種喜歡成群結隊邊飛邊「啾—啾—」叫的小綠鳥,這是紅脅繡眼鳥。夏季,它們在東北和俄羅斯地區繁殖,如今從我這路過,在樹上找些蟲子補充下能量。像這些小型鳥類,遷徙時一般不會刻意避開城市,所以我們遇到它們的機會比遇到那些大傢伙們要多得多。紅脅繡眼鳥。
  • 候鳥為什麼會遷徙?
    一種是「能量消耗論」,持這種觀點的科學家認為候鳥遷徙是自身「能量消耗」驅動的。遷徙需要耗費許多能量。鳥從北方遷飛南方,晝夜所消耗的能量比在30℃定居條件下要多6倍。所以,在越冬季節,「遷徙」所消耗的能量比「定居」多得多。此外,在北方「定居」的鳥類夏末秋初必須換上一身厚厚的羽毛,以抵禦寒潮,而準備羽毛需要的能量與候鳥每年遷飛所需的能量相當。不過,這僅僅是就能量消耗而言的。
  • 萬羽競飛 泉州迎來最佳觀鳥季
    珍稀白鶴首次入閩,出現在石獅溼地公園,來泉越冬、過境的候鳥種群和數量越來越多,不少候鳥從「遊客」變成「居民」——萬羽競飛 泉州迎來最佳觀鳥季白鶴首次入閩,圖片攝於石獅溼地公園。(茅羅平 攝)小天鵝,攝於泉州灣水頭外線。(吳東塔 攝)雉雞,攝於安溪。
  • 黑龍江省自然教育課堂上線專題課 解讀「候鳥的遷徙」
    龍頭新聞訊(王珊)24日,黑龍江省自然教育課堂上線《候鳥的遷徙》專題課程,解讀候鳥知識、關注鳥類資源、呼籲護鳥愛鳥。3月初,東方白鸛開始北遷,回到它們的繁殖地三江平原,配對,營巢,孵化,育雛。黑龍江省遷徙候鳥約350種,佔全國候鳥種類的一半以上,為人們所熟知的大天鵝、鴻雁、東方白鸛、中華秋沙鴨、丹頂鶴、白頭鶴、布穀鳥等都屬於候鳥,並有各自的習性特徵和不同的遷徙通道、停歇地和繁殖地。候鳥每年春秋兩季都沿著固定的路線往返於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間有規律地遷徙。根據候鳥在不同地域出現的時間,可分為冬候鳥、夏候鳥、旅鳥、漂鳥四個不同類型。
  • 愛鳥影廊 | 2020世界候鳥日:鳥類連結世界
    但個別拍鳥地由於經營者的行為不當,也曾造成過幼鳥死亡的悲劇,愛鳥一貫呼籲:只有好好愛鳥才能好好拍鳥,任何傷害鳥類的行為都只會得到廢片。丹頂鶴每年夏候鳥季從中國南方和日本遷徙北上,到達中國北方和東北繁殖,黑龍江扎龍保護區是最著名的丹頂鶴繁殖地。
  • 珍稀白鶴首次飛臨石獅 全球僅存4000隻
    秋冬時節 越來越多的候鳥來到石獅棲息過冬 前兩天,我市觀鳥愛好者就發現心情是非常高興,因為白鶴這種鳥,在石獅以前從來沒見過,在福建省以前也沒有人見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清晰的影像記錄過它在福建省的出現。
  • 組圖:初春青島進入候鳥遷徙季 群鳥練飛欲北遷
    而在膠州灣畔,數以千計的礪鷸、濱鷸、杓鷸在陽光下飛翔。▲遷徙過境青島的黃腳銀鷗(上)與蒙古銀鷗(中)在紅嘴鷗群中棲息。(「青島觀」攝影師 王海濱/攝)據了解,青島市目前記錄的鳥種近400種,每年從沿海過境的候鳥數量多達數百萬隻。
  • 護鳥南飛!廣東三大舉措確保候鳥安全遷徙
    每年秋冬季 大量候鳥遷徙途經廣東 正是觀鳥、賞鳥的最佳時機! 12月初,9隻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鶴飛抵江門,這是廣東省歷史上首次觀測記錄到白鶴。
  • 候鳥為什麼要遷徙?只是因為怕冷?
    春天,燕子從南方飛回北方,秋天,又帶著子女到南方過冬,這種鳥叫候鳥,如大雁、燕子、杜鵑、黃鸝等。有的鳥長年留在出生地,這種鳥叫留鳥,如麻雀、喜鵲、鷹等。———小學語文課本《候鳥的遷飛》歷史上,人類也很早就注意到鳥類的遷徙現象,戰國時期《呂氏春秋》中「孟春之月鴻雁北,孟秋之月鴻雁來」,及《禮記·月令》「仲春之月元鳥至,仲秋之月元鳥歸」句,分別描述了鴻雁和家燕南北定期遷飛的現象,是對鳥類遷徙特性的生動概括。根據鳥類遷徙的行為,可以將鳥類分成不同的居留類型。
  • 候鳥遷徙之路亟待保駕護航
    胡欣紅每逢候鳥遷徙季節,「圍網捕鳥」現象都令人有揪心之痛。據新華社報導,因為地處世界候鳥遷徙通道之一的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大通道,京津冀地區境內的沿海地區、內陸溼地和燕山—太行山山脈,成為候鳥重要停歇地和集中活動區域。儘管今年初多部門出臺措施禁止獵捕、交易、運輸、食用野生動物,但利用捕鳥網等工具非法獵捕後販賣野生鳥類行為仍十分猖獗。網捕成風,野生鳥風化成「乾屍」,慘不忍睹。
  • 禁令之下仍有人捕販野生鳥?專家:遷徙候鳥或攜帶傳染性病毒
    然而,記者近日在河北、北京等地採訪發現,正值候鳥遷徙季節,獵捕野生鳥類的行為仍十分猖獗,非法交易活躍。專家表示,遷徙的候鳥來源於世界各地,存在攜帶傳染性病毒的可能,捕獲流入市場後將帶來不少隱患。記者走近,眼前的景象慘不忍睹:捕鳥網上懸掛著已經慘死的二十多隻小鳥,部分已風化成「乾屍」,另有兩隻小鳥正在掙扎逃命。天氣轉冷,候鳥開始翩翩南飛。因為地處世界候鳥遷徙通道之一的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大通道,京津冀地區境內的沿海地區、內陸溼地和燕山—太行山山脈,成為候鳥重要停歇地和集中活動區域。
  • 行攝候鳥求偶的春天 推薦4個拍鳥好去處
    春季,是一大批候鳥交配繁衍的季節,如果不是呆在過冬地度過最後幾天悠閒的時光,那它們就已經飛回了自己的「愛情聖地」,在那裡築巢、求偶。這時節不僅能拍到鳥兒休憩的靜美,在有的地方還能拍到候鳥辛勤築巢、求偶交配的生動畫面。看看筆者的推薦,扛起大炮出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