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鳥影廊 | 2020世界候鳥日:鳥類連結世界

2020-09-05 愛鳥國際

遷徙物種公約(CMS)、非洲-歐亞水鳥協定(AEWA)和美洲環境組織(EFTA)共同努力,加強了全球對遷徙候鳥的認識和關注。2020年,世界候鳥日的主題是「鳥類連結世界」,強調保護和恢復全球生態系統的貫通和完整,這對全球鳥類的遷徙至關重要。————世界候鳥日官網www.worldmigratorybirdday.org

候鳥遷徙是這顆星球上最為壯觀的生命現象之一,僅僅在中國,每年就有上百萬隻候鳥,在各大棲息地之間輾轉飛行上千公裡。在2020世界候鳥日,藉助愛鳥人在愛鳥上傳的拍攝地數據,我們得以選出大家在國內拍攝的12種比較有代表性的夏候鳥作品,這就是數據的力量——為保護生物多樣性、建設生態文明貢獻我們自己的一份力量,就從填寫正確的拍攝地信息開始吧。

蓑羽鶴 作者:由甲_wh燕子 拍攝地:內蒙古,克什克騰旗

蓑羽鶴是我國二級保護動物,也是著名的夏候鳥,每年夏候鳥季從南亞遷徙至內蒙繁殖,深受廣大愛鳥人喜愛。但個別拍鳥地由於經營者的行為不當,也曾造成過幼鳥死亡的悲劇,愛鳥一貫呼籲:只有好好愛鳥才能好好拍鳥,任何傷害鳥類的行為都只會得到廢片。

丹頂鶴 作者:守株待鳥 拍攝地:黑龍江,扎龍保護區

丹頂鶴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雖然我國尚未確定國鳥,但在國家林業局和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2003年舉行的國鳥評選活動,丹頂鶴獲得了500萬網民64.92%的選票,成為了呼聲最高的國鳥。丹頂鶴每年夏候鳥季從中國南方和日本遷徙北上,到達中國北方和東北繁殖,黑龍江扎龍保護區是最著名的丹頂鶴繁殖地。

黑頸鶴 作者:紫蘇 拍攝地:西藏,山南


黑頸鶴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是唯一在高原繁殖的鶴類,每年夏候鳥季從喜馬拉雅山脈南麓遷徙至青藏高原繁殖,在拍鳥觀鳥經濟的推動下,當地人的保護意識與日俱增,已經與黑頸鶴結下了深厚友誼。


東方白鸛 作者:拾玖 拍攝地:山東,東營


東方白鸛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是與丹頂鶴、白鶴齊名的明星物種,每年夏候鳥季從江南遷往華北和東北繁殖,經常在視野開闊的高壓線塔上營巢。


黑鸛 作者:妞妞爹 拍攝地:河北,石家莊


黑鸛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這種美麗的大鳥完美詮釋了什麼叫「五彩斑斕的黑」。相對於其他幾種國一鳥類,黑鸛的分布比較廣,夏候鳥季在北方很多地方都能拍攝到這些「五彩斑斕的黑」。


斑頭雁 作者:周豐 拍攝地:西藏


斑頭雁是我國三有保護動物,它們是世界飛行高度第三高的鳥類,最高飛行記錄達到8800米,僅次於黑白兀鷲(11300米)和灰鶴(10000米)。斑頭雁每年夏候鳥季從南亞飛越喜馬拉雅山脈,遷徙至我國繁殖,最著名的繁殖地是長江源沱沱河。


中華秋沙鴨 作者:從容山東 拍攝地:吉林,長白山


中華秋沙鴨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是從冰河時代生存至今的活化石鳥類,有水中大熊貓之稱,「中華」的名頭和肋下的祥雲紋也賦予了它很多美好的寓意。中華秋沙鴨每年夏候鳥季從我國南方遷往北方繁殖,最著名的繁殖地是長白山。


遺鷗 作者:竹林山水 拍攝地:河北,康保


遺鷗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該鳥種直到1971年才被確定,所以取名遺鷗,意為「被遺忘的鷗」。遺鷗的主要分布範圍是蒙古高原,但我國有一個7000隻的種群每年夏候鳥季從天津遷往張家口康保溼地繁殖。


中華鳳頭燕鷗 作者:軍長 拍攝地:福建,福州閩江河口溼地


中華鳳頭燕鷗是我國二級保護動物,IUCN極危物種,全球數量不超過100隻,被稱為「神話之鳥」。人們對中華鳳頭燕鷗的了解很少,它們每年夏天遷徙至我國東南沿海繁殖,但越冬地至今仍是一個迷。


草原雕 作者:由甲_wh燕子 拍攝地:內蒙古,海拉爾


草原雕是我國二級保護動物,是大型猛禽中比較能遷徙的那種,每年夏候鳥季從南亞和我國西南遷徙至新疆、黃土高原和蒙古高原繁殖,相對比較常見,很多地方都能拍到它們的身影。


白尾海雕 作者:知青老李 拍攝地:河北,秦皇島


白尾海雕是我國二級保護動物,相對比較常見的海雕,每年夏侯鳥季在我國黃、渤海沿岸和東北都能拍到它們。


黃胸鵐 作者:青天有月 拍攝地:山東,青島


遷徙不是大型鳥類的專利,小型鳥類一樣會遷徙,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物種就是黃胸鵐了。黃胸鵐俗稱禾花雀,是我國三有保護動物,IUCN極危物種,這種比麻雀還小點的鳥類分布範圍極廣,每年夏候鳥季會從南亞、東南亞、我國嶺南地區北遷至整個歐亞大陸北部,我國出新疆西藏外都有它們鋪天蓋地遷徙過境的身影,但由於我國一些地區有嗜食「炸禾花雀」的習慣,導致全國在遷徙季對黃胸鵐層層截殺、無節制濫捕,造成這個分布範圍極廣、數量巨大的物種,僅用13年就從近危減少到極危,幾乎被吃絕。

把黃胸鵐放在最後,也是為了強調2020世界候鳥日的主題:鳥類連結世界。候鳥的遷徙把世界連結,遷徙季的保護尤其要有全局意識和大局觀,如果各地聯合圍堵、層層截殺,即使是黃胸鵐這種數量巨大的鳥類,依然會遭遇滅頂之災。


什麼是世界候鳥日?

世界候鳥日(WMBD)是一項旨在提高環保意識的年度活動,著重強調對候鳥及其棲息地保護的必要性,具有全球影響力,是幫助提高人們認識全球對候鳥面臨的威脅、候鳥棲息地生態重要性、國際合作必要性的有效工具。

每年,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會採取行動並組織一些公益活動,例如鳥類節、教育計劃、展覽和觀鳥遊覽,以慶祝WMBD。所有這些活動也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時候進行,因為各個國家或地區迎來候鳥高峰的時間不同,但是國際慶祝活動的主要日子是在每年5月和10月的第二個星期六。——世界候鳥日官網www.worldmigratorybirdday.org


什麼是守護候鳥遷徙路?

「守護候鳥遷徙路」是由愛鳥國際、佳友在線發起的公益環保活動,旨在通過攝影師的鏡頭,展現候鳥如何在遷徙的壯舉中繁衍生息,又是誰在為它們保駕護航。

相關焦點

  • 2020世界候鳥日冬季篇:鳥類連結世界
    2020年,世界候鳥日的主題是「鳥類連結世界」,強調保護和恢復全球生態系統的貫通和完整,這對全球鳥類的遷徙至關重要。這也與不久前習主席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關於全球應「增強責任、凝聚合力、堅持生態文明、保持綠色發展」的講話不謀而合。候鳥遷徙是這顆星球上最為壯觀的生命現象之一,僅僅在中國,每年就有上百萬隻候鳥,在各大棲息地之間輾轉飛行上千公裡。
  • 「雲視角」國際愛鳥日|讓愛鳥成為一種習慣
    為了普及愛鳥知識,提高人們保護鳥的意識,《世界保護益鳥公約》規定,每年的4月1日為「國際愛鳥日」。賀凱 攝觸,雲南守護生物多樣性的堅決態度據統計,雲南的1116個種和亞種鳥類中,有295個種和亞種在雲南全省或不同地區為冬候鳥和旅鳥,如在雲南記錄的32種雁形目鳥類中,就有29種為來此地越冬的冬候鳥,使雲南成為鳥類的重要越冬地。
  • 國際愛鳥日|為你講述一隻白琵鷺的故事!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國際愛鳥日」如約而至!這是赤山湖溼地裡最後一隻白琵鷺尋常的生活片段,也是來赤山湖越冬的數以萬計的候鳥們非比尋常的遷徙季。在這片溼地之外,南極血冰、澳洲山火、超級大流感、禽流感、東非蝗災、新冠肺炎疫情......大自然的規則永恆而公平,以往被人類忽略的全球生命共同體正承受著一次又一次焦灼的考驗。這些恐龍的後裔們擁有脊椎動物中最為寬廣的生存空間和最為自由的行動方式。
  • 我國現有鳥類1445種 約世界六分之一
    人民網北京4月2日電(初梓瑞)記者4月2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近年來,我國積極建立鳥類自然保護區,實施瀕危鳥類拯救保護行動,嚴厲打擊非法獵捕野生鳥類違法犯罪活動,持續加大鳥類保護力度。我國有鳥類1445種,約佔世界鳥類種數的六分之一,是世界上鳥類種數最多的國家之一。
  • 到重慶的候鳥已有218種 除了紅嘴鷗,還有好看的
    其實,不僅僅是紅嘴鷗,重慶日報記者從11月10日舉行的2020年「愛鳥護飛」專項行動啟動儀式上獲悉,截至目前,重慶能夠觀察到的鳥類已達502種,其中有218種為候鳥。11月10日上午,在江津幾江長江大橋下、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域內,許多紅嘴鷗在此休憩。它們或是三五成群在鵝卵石上曬太陽,或是展翅飛翔,或是在江中嬉戲,吸引了許多居民駐足觀看。
  • 「高清組圖」在國際愛鳥日徜徉盈江「鳥類天堂」
    4月1日是國際愛鳥日。鳥作為人類的親密朋友,不僅維持著生態平衡,還有助於農業生產,更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靚麗的色彩。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縣是祖國西南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被譽為「中國鳥類資源第一縣」,在這裡,流傳著許多人與鳥的故事。
  • 國際愛鳥日 讓愛的翅膀自由飛翔
    4月1日 國際愛鳥日《世界保護益鳥公約》規定每年的4月1日為「國際愛鳥日」。世界上很多國家為了普及愛鳥知識和提高人民對護鳥的認識,也根據本國的季節氣候規定了愛鳥日、愛鳥節或愛鳥周、愛鳥月。鳥類是大自然的精靈,是自然界無法複製的新鮮色彩……《飛鳥中國》公益宣傳片鳥類是自然生態中不可缺少的最活躍的生靈,它們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鳥類是森林的守衛者,是綠化環境的播種能手,是最權威的環境鑑定師。
  • 濱州鳥兒知多少 一場科普講座帶大家走進精彩紛呈的「鳥類世界」
    4月19日上午,市圖書館,一首耳熟能詳的《春曉》伴著「百鳥爭鳴」的音樂,拉開了「愛鳥新時代 共建好生態」主題講座的帷幕。濱州市第39屆「愛鳥周」即將到來之際,市森林保護中心主任曾現春受邀走進濱州文化大講堂,圍繞本屆「愛鳥周」主題,帶領大家走進精彩紛呈的「鳥類世界」。
  • 雲南官民攜手營造「鳥類天堂」
    楊東明 攝中新網昆明4月2日電 (記者 刀志楠)1日,正值「國際愛鳥日」,在位於中緬邊境的雲南省德宏州,一場「愛鳥周」活動正式啟動,當地森林公安、林草局、鳥類保護志願者等將在接下來的一周,在德宏進行鳥類攝影,向沿途村民宣傳鳥類保護知識。
  •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關於開展2020年保護候鳥志願者「護飛行動...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官網:微信公眾號「野趣上海」(帳號主體:上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3.3發布:《今天,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維護全球生命共同體》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關於開展2020年保護候鳥志願者「護飛行動」的通知
  • ...愛鳥日】永泰縣檢察院在「鷳來谷」設立野生動物(鳥類)保護聯繫點
    鳥類,維護生態平衡、防治蟲害保護自然界綠色植物《世界保護益鳥公約》將每年4月1日定為「國際愛鳥日」保護益鳥,並不是個隨便提提的笑談於是,我們為它們「愛鳥日」當天舉辦了掛牌儀式,永泰縣檢察院鄭小波檢察長、池文瑾副檢察長和鷳來谷(福建)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林參加儀式,嵩口鎮黨委書記張承煜、鎮長湯炎燈出席,部分鳥類保護社會愛心人士參加現場觀摩。簡短的儀式之後,鄭小波檢察長一行實地參觀了「鷳來谷」開展的農村生態恢復情況和部分鳥類觀測保護設施,並進行了座談交流。
  • 滬郊鳥類猛禽集結半月後北返 愛鳥市民要抓緊時間觀鳥
    東方網2月18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每年的11月中旬至次年的二三月份是申城候鳥最多的時節。近一段時間,滬郊鳥類猛禽集結,半月後將陸續北返,愛鳥的市民要抓緊時間觀鳥了。  2月15日,觀鳥愛好者張航在奉賢沿海發現2群共計7隻普通鵟,分別形成4隻和3隻的小群,集結盤旋於天空。
  • 德陽拿出4萬元買鳥食 不讓過冬候鳥餓肚子
    德陽市民與鳥四川在線消息(四川日報記者 王域西)12月15日,記者從德陽市林業局獲悉,為解決德陽冬季候鳥食物短缺的問題,德陽財政日前下撥4萬元用於購買冬季候鳥鳥食,幫助候鳥過冬。260多種野生鳥類聚集德陽近年來,選擇到德陽過冬的候鳥種類和數量不斷增加,據德陽市觀鳥愛鳥志願者會初步統計,從初冬到春季,德陽聚集了包括留鳥、冬候鳥和旅鳥在內的260多種野生鳥類。「鳥兒越來越多,現有的食物可能出現短缺。」協會會長李小剛表示。
  • 重慶鳥類已達502種 佔全國鳥類總數40%
    重慶市林業局供圖人民網重慶11月10日電(劉政寧、周小平) 由重慶市林業局主辦的重慶市2020年「愛鳥護飛」專項行動今日在江津區拉開序幕,活動通過鳥類生態攝影展、科普普法展板、發放保護鳥類知識宣傳冊等方式,向現場群眾普及野生鳥類保護的法律法規,以及重慶本土野生鳥類知識。
  • 鳥類的艱苦生存,保護鳥類,勢在必行!
    而鳥類作為生物鏈不可或缺的一環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某個物種的鳥類出現瀕危,不光是這一個物種的問題,與其相關的生物鏈都將遭到嚴重的破壞,從而造成生態失衡的一系列連鎖反應。今天看到了幾則報導是和捕獵野生鳥類相關的,從而感慨萬千。特發此文呼籲大家愛護野生鳥類,保護我們共同的生存家園。首先我們聊一下鳥的繁殖情況鳥類作為世界上飛行的物種,能避開很多地面上危險。
  • 古浮村成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共建愛鳥護鳥文明鄉村」
    新京報訊(記者 景嘯塵)10月12日,新京報記者從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獲悉,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與福建省泉州石獅市祥芝鎮古浮村「共建愛鳥護鳥文明鄉村」籤約儀式於近日在古浮村舉行。據悉,目前全國已經有171個鄉村與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籤訂了《共建愛鳥護鳥文明鄉村協約》。
  • 愛鳥周 |玩轉「愛鳥助飛趣味遊戲」,為愛鳥護鳥打call
    愛鳥周 |玩轉「愛鳥助飛趣味遊戲」,為愛鳥護鳥打call 2020-04-16 16: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不讓過冬候鳥餓肚子 德陽財政掏4萬元保鳥食
    (原標題:不讓過冬候鳥餓肚子 德陽財政掏4萬元保鳥食) 本報訊 (
  • 第37屆「愛鳥周」啟動 青島境內已記錄鳥類398種
    」青島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會長、青島森林野生動物世界總經理齊曉新說,特別是東部沿海山區森林、膠州灣大沽河溼地、淄陽河水庫流域等每年春秋季節有數以百萬計的遷徙候鳥過境,是亞太地區候鳥遷徙線路上的重要「驛站」。這些鳥類對保護和維持島城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美化環境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 50餘萬隻候鳥飛臨北大港溼地,誰在守護候鳥天堂?
    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是世界八大重要候鳥遷徙通道之一,每年春秋兩季,大量候鳥把這裡當做驛站雖然近年來沒有發生過盜獵鳥類的現象,但是隊員們也不敢掉以輕心。他們還要監測、記錄鳥的種類和數量,隨時觀察有沒有受傷等需要救助的情況。徐建平做巡護隊員有近三年時間,通過保護區管理中心日常組織的培訓,加上人手一冊的鳥類圖譜,讓他從對鳥類保護一無所知,到認識200多種北大港溼地常見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