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多。」4月19日上午,市圖書館,一首耳熟能詳的《春曉》伴著「百鳥爭鳴」的音樂,拉開了「愛鳥新時代 共建好生態」主題講座的帷幕。
濱州市第39屆「愛鳥周」即將到來之際,市森林保護中心主任曾現春受邀走進濱州文化大講堂,圍繞本屆「愛鳥周」主題,帶領大家走進精彩紛呈的「鳥類世界」。
在我們身邊有那麼多或蹦噠覓食、或翩然飛翔、或快樂鳴唱的美麗的鳥兒,它們分別叫什麼名字?濱州珍貴的鳥類有哪些?濱州鳥的種類有所變化嗎?這些鳥兒的存在有什麼價值?種種關於鳥的問題與疑惑,在曾現春老師的講座中一一獲得解答。而現場,眾多精美的鳥類圖片、聲聲鳥鳴與生動講述有機融合,讓在場眾人既開闊視野、學習知識,也獲得身臨其境的美妙享受。
在濱州生活的鳥類有266種,其中26種是近年來新發現鳥類
春暖花開,鳥兒歡唱。當我們漫步在綠地、公園、鄉村、灘涂,會發現鳥兒離我們越來越近,鳥的種類也越來越豐富。
「中國現有鳥類109科1445種,而在我們濱州生活的鳥類就有17目49科266種,其中26種是近年來新發現的鳥類。」曾現春介紹。
這些生活於濱州的鳥類中,國家I級保護鳥類7種(東方白鸛、中華秋沙鴨、白尾海、丹頂鶴等),國家II級保護鳥類40種,山東省重點保護鳥類42種,國家「三有」(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保護鳥類177種(不含省重點);留鳥51種,夏候鳥67種,冬候鳥38種,旅鳥110種。而牛背鷺、白琵鷺、雉雞、棕頭鷗、灰斑鳩、小星頭啄木鳥、牛頭伯勞、震旦鴉雀、戴菊、黑翅鳶、紅脅藍尾鴝、白秋沙鴨、烏鶇、太平鳥、紫翅椋鳥、黃腹山雀、中華攀雀、灰鶺鴒等則是近年來新發現的鳥類。
野生鳥類移動性強,對環境的變化非常敏感,因此鳥的種類、種群數量以及個體行為上的變化都可以作為評價當地環境質量的依據。近年來,濱州市全面實施「林水會戰十年行動」,並積極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不斷加大森林、溼地等生態保護力度,生態保護力度加大,綠化空間、溼地面積不斷增大,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30%以上、溼地面積達到17.63萬公頃。特有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生態環境為鳥類的繁衍生息和遷徙越冬提供了比較理想的場所,因此鳥類種群及數量日益增多。
鳥類是生態環境的重要指標計,有著重要生態、科學和社會價值
美麗的身姿、清脆的鳴叫,富有靈性的鳥兒以聲聲啁啾喚醒春天,也帶給人們無限生機與希望。而作為人類最親密的朋友之一,這些可愛的鳥兒可不只是令人「賞心悅目」,它們還有著重要生態、科學和社會價值。
「鳥類是生態環境的重要指標計,它們的狀況能客觀地反映出生態環境的細微變化。從某種意義上說,鳥對生態環境的挑剔近乎『苛刻』,優良的空氣、清潔的水質、豐富的魚蝦水草等都是它們賴以生存的基礎,簡單細小的改變,都可能對其產生影響。」曾現春表示,鳥類可以消滅害蟲、害獸,在維持生態平衡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據統計,1隻灰喜鵲1年消滅松毛蟲15000條;1對杜鵑1天可以吃掉柳毒蛾幼蟲180條;1隻啄木鳥1天能消滅蛀幹害蟲300多條,1對啄木鳥可以使500畝楊樹不受蛀幹害蟲危害; 1隻燕子1個夏天可吞食蚊、蠅等害蟲100多萬隻;1隻貓頭鷹1年可捕食老鼠1000多隻,相當於保住了1000公斤糧食……
飛機的發明,就是科學家弄清了鳥類定翼滑翔的機理。鳥類特有的生理結構和功能,也為機械系統、儀器設備、建築結構和工藝流程的創新,提供了仿生科學的研究課題。特別是靈敏而精確地定向、導航、探測、控制調節的技術處理,多為仿生的運用。如「鴿眼雷達系統」便是仿生製造的。此外,鳥類還是一個巨大的遺傳基因庫。
鳥類可以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並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傳承。在我國,很多鳥都被賦予象徵意義,如鶴代表延年益壽,燕子是春天、愛情的象徵,喜鵲是好運與福氣的象徵等。古往今來,鳥類更是眾多文人墨客筆下的寵兒,像「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自來自去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等等。也有諸多和鳥兒有關的俗語,如「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等。」還有以鳥類為意象創作的各類文藝作品,如《天鵝湖》、《孔雀東南飛》、《百鳥朝鳳》 等,豐富著人們的生活。
濱州處於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通道,倡議市民攜手行動、愛鳥護鳥
據悉,根據生境(生物居住的地方,或是生物生活的生態地理環境)不同,鳥類一般分為林鳥和水鳥兩大類。
林鳥生活在森林、草原等生態環境中,包括猛禽、攀禽、陸禽、鳴禽。濱州的林鳥種類有143種,主要分為隼形目(21種)、鴞形目(8種)、雞形目(2種)、鴿形目(6種)、鵑形目(3種)、夜鷹目(1種)、雨燕目(1種)、佛法僧目(3種)、形目(5種)、雀形目(93種)等。
水鳥是指生態上依賴於溼地的鳥類,包括遊禽、涉禽,其生活史過程離不開溼地。濱州水鳥種類達123種,主要分為鸊鷉目(3種)、鵜形目(3種)、鸛形目(15種)、雁形目(31種)、鶴形目(11種)、鴴形目(47種)、鷗形目(13種)。它們絕大多數羽毛豐滿緊密,趾間有蹼,善於涉水或遊泳。
鳥類根據居留類型,還分為留鳥、夏候鳥、冬候鳥、旅鳥和迷鳥。
對於留鳥、候鳥的概念大家並不陌生。而旅鳥是指,春秋遷徙時旅經此地,不停留或僅有短暫停留的鳥類。迷鳥則是指,遷徙時偏離正常路線而到此棲息的鳥類。
每年的春秋時節,成千上萬的候鳥沿著有規律的、相對固定的路線、定時地在繁殖區和越冬區之間進行長距離的往返。全球8條候鳥遷徙路線中,有3條經過我國境內。濱州處在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通道上。
「勸君莫打三春鳥,子在巢中望母歸。」4月23日至29日,我市將迎來一年一度的「愛鳥周」。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也發出「倡議書」,呼籲大家攜手積極行動起來,愛鳥護鳥,保護生態,共建美好綠色家園。
(本文與鳥兒有關圖片由劉傑提供)
(記者 李淑霞 康曌 通訊員 劉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