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父親正抱著女兒觀賞鳥類
要讓一個孩子學會保護自然的最好方式是什麼?重慶市林業局的相關人士認為:「要讓一個孩子保護自然,首先你得讓他愛上自然。以鳥類為例,讓孩子親自觀鳥學習的效果,肯定好過看類似書籍。」3月26日,來自市林業局的消息,作為重慶市林業局、重慶市生態文化協會2017「國際森林日」主題宣傳活動之一,「鳥瞰新世界」觀鳥活動在照母山森林公園舉行。20多名孩子在家長的陪同和自然介公益發展中心自然導賞員的專業帶領下,以「觀鳥、認鳥、學鳥」等形式度過了一段別具意義的親子時光。
在照母山森林公園活動現場,大渝網看到,不少家長帶著孩子,他們身著衝鋒衣,頭戴遮陽帽,背包上一側是水壺一側是麵包類乾糧,行頭著實「專業」。
在賞導員的帶領下,一組組家庭走進林間尋找鳥類
隨著活動的正式開始,在自然介公益發展中心自然導賞員的教導下,孩子們開始學習基礎的觀鳥方法,如望遠鏡的使用、觀鳥圖鑑的查詢方法以及照母山常見的鳥類知識。
隨後,親子家庭跟隨自然導賞員沿著鏡湖,走入林間,運用望遠鏡觀察湖上與枝頭的鳥兒,從鳥類的大小、顏色、嘴型、身體結構甚至叫聲等,確認著每一隻的名字,如果有不清楚的鳥類,就通過現場查詢鳥類圖鑑得到答案。
「哇,快看,水面上有野鴨子在飛!」一名小朋友發出了驚呼。導賞員在確認該鳥類的種類後,笑著對小朋友作出解釋:「這可不是野鴨子,它的名字叫小鸊鷉,你們可以叫它『小PT』,它很擅長潛水,剛剛那樣的飛行像不像是在表演『輕功水上漂』呀?」 通過導賞員的講解,這些常見的鳥兒各種各樣的姿態讓孩子們興奮不已,並開始興致勃勃地與家長和導賞員分享自己觀察到的鳥類。參與者不僅認真記錄鳥種和鳥類特性,有些孩子還拿出了紙筆畫下看到的鳥兒,邊觀察記錄邊探究思考。
小鸊鷉
31歲的李女士說到:「周末帶孩子參加這樣的活動是有意義的,本來森林公園鬱鬱蔥蔥的環境就能讓孩子呼吸上新鮮空氣,再加上觀鳥活動,可謂是寓教於樂,既得到了休息又學到了知識。」而思思(化名)小朋友則說,她從活動中了解到了重慶鳥兒的種類:「我之前猜有上千種,原來只有不到500種,要好好對待它們。」 導賞員也表示,鳥兒是生態環境的指示燈,它們的特徵與數量能反映出生態環境的狀況,人類與環境的關係也決定著鳥類的生存環境。
據悉,照母山森林公園舉行的「鳥瞰新世界」觀鳥活動是繼3月19日(周日)彩雲湖國家溼地公園水鳥觀察活動的又一場觀鳥活動,接下來的4月9日(周日)、4月16日(周日)還將分別在照母山森林公園和彩雲湖國家溼地公園開展。「國際森林日」觀鳥活動以我市常見鳥類為基礎,以公園為活動場所,引導公眾學習觀鳥技巧與知識,希望藉由對鳥類的實地觀察,將觀鳥這一綠色、時尚、健康的森林體驗活動推廣給公眾,讓公眾建立起愛鳥護鳥的意識以及保護棲息地的理念,並引導公眾成為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