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陽拿出4萬元買鳥食 不讓過冬候鳥餓肚子

2020-12-06 四川在線

德陽市民與鳥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日報記者 王域西)12月15日,記者從德陽市林業局獲悉,為解決德陽冬季候鳥食物短缺的問題,德陽財政日前下撥4萬元用於購買冬季候鳥鳥食,幫助候鳥過冬。

260多種野生鳥類聚集德陽

近年來,選擇到德陽過冬的候鳥種類和數量不斷增加,據德陽市觀鳥愛鳥志願者會初步統計,從初冬到春季,德陽聚集了包括留鳥、冬候鳥和旅鳥在內的260多種野生鳥類。「鳥兒越來越多,現有的食物可能出現短缺。」協會會長李小剛表示。

據了解,該4萬元款項將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下撥至德陽市觀鳥愛鳥志願者協會,再由協會根據不同鳥類對食物的偏好,採購不同的鳥食。「有的候鳥愛吃穀物,有的候鳥愛吃專門的鷗糧,有的候鳥還要『開葷』。」德陽市觀鳥愛鳥志願者協會會長李小剛告訴記者,協會已經開始準備玉米、鷗糧、泥鰍等不同種類的食物,滿足不同鳥類的覓食需求。

德陽正打造中國鳥語城

而除了下撥專款解決候鳥食物問題外,記者還從德陽市林業局了解到,德陽正在打造中國鳥語城,相關規劃的編制還在前期準備中。「以旌湖為主軸,輻射東山、東湖山、葳螺山、戚家堰等丘陵綠地和諸多城市廣場,愛鳥、觀鳥文化已經滲透到了德陽市民的生活中,甚至吸引到包括北京、河南、山東等國內愛鳥人士以及美國、英國、德國等十多個國家愛鳥者的目光。」李小剛說。

相關焦點

  • 不讓過冬候鳥餓肚子 德陽財政掏4萬元保鳥食
    (原標題:不讓過冬候鳥餓肚子 德陽財政掏4萬元保鳥食) 本報訊 (
  • 時隔6年 「鳥中大熊貓」黑鸛再現德陽旌湖
    曾可嘉 四川在線記者 餘如波「鳥中大熊貓」黑鸛現身旌湖記者12月4日從德陽觀鳥愛鳥志願者協會獲悉,時隔10年,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琵鷺再度現身德陽旌湖後,近日,兩隻享有「鳥中大熊貓德陽觀鳥愛鳥志願者協會副會長李濤介紹,前幾天鳥友在旌湖上遊拍攝候鳥時,發現了在蒼鷺當中有兩隻體型更大的水鳥,經過辨別拍攝的照片,竟是有「鳥中大熊貓」之稱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2014年10月,旌湖有過兩隻黑鸛的觀察記錄,而最近幾年就沒有在此觀察記錄到黑鸛了,這也是時隔6年後,鳥友再次在旌湖拍攝到黑鸛。
  • 越來越多「德陽籍」小候鳥出生,它們選擇留下的原因是……
    留在旌湖裡的冬、夏季候鳥數量較往年明顯增多,從4月起到現在,旌湖裡幾乎每天都有『德陽籍』小候鳥陸續出生,旌湖現在已經成為了這些雛鳥們的樂園。」今天上午,在青衣江橋至黃河橋東岸邊,德陽觀鳥愛鳥志願者協會的鳥友指著旌湖河道內人工鳥島上的一窩雛鳥興奮地說。自今年4月份開始至今,旌湖鳥島上已陸續孵化出數百隻各種野生鳥類。
  • 大批量、多種類候鳥下月抵泰過冬
    白骨頂、鷸鳥、鴨類已來「打前陣」大批量、多種類候鳥下月抵泰過冬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雪」,隨著北方氣溫的逐漸降低,一些「老朋友們」又拖家帶口來泰州過冬了。溱湖的秋色多姿多彩,成群結隊的過冬候鳥,不時傳來陣陣鳴叫聲。溱湖溼地公園野保宣教員夏惠告訴記者,10月中旬,溱湖湖面出現了第一批冬候鳥——三隻白骨頂。白骨頂每年10月中下旬,遷離北方繁殖地到南方越冬。除繁殖期外,它們常成群活動,特別是遷徙季節,常出現數十隻、甚至上百隻的大群,偶爾可見單只和小群活動,這三隻白骨頂可能是「打前陣」來了。
  • 行攝候鳥求偶的春天 推薦4個拍鳥好去處
    每年冬天,雅魯藏布江中遊的河谷地帶都會迎來大約8000隻過冬的黑頸鶴,而到了4月,這些藏民心目中的神聖大鳥,就會越過青藏高原北部的萬水千山,飛回水草日漸豐茂的藏北溼地,在那裡休息繁衍。而想拍到林周縣的黑頸鶴,攝影師就要在4月到來前動身。內蒙古 騰格里沙漠 候鳥拍攝時間:每年3月下旬至4月初,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
  • 人類設羅網,候鳥「天地劫」
    繡眼鳥、普通朱雀、金翅雀、黃雀、白腰朱頂雀(蘇雀)……數十種野生鳥類陸續準備南遷過冬,北方的太平鳥、松雀則從密林或草原中飛到這裡,尋食種子和漿果。鳥類的遷徙季,也是捕鳥人非法獵捕的爆發期。這些捕鳥人在天蒙蒙亮就上山入林,為候鳥們架設密網。石家莊市野生動物救護站高瓊告訴記者,誘捕機是最常用的手段。「它們像小音箱一樣,可以遠程操控,定時播放鳥類的叫聲。
  • 禁令之下仍有人捕販野生鳥?專家:遷徙候鳥或攜帶傳染性病毒
    循聲望去,只見一張高約4米、長約20米的捕鳥網,正靜靜地佇立在不遠處的玉米地裡,在逆光下現出灰白色。記者走近,眼前的景象慘不忍睹:捕鳥網上懸掛著已經慘死的二十多隻小鳥,部分已風化成「乾屍」,另有兩隻小鳥正在掙扎逃命。天氣轉冷,候鳥開始翩翩南飛。
  • 把德陽水鳥全部手繪成冊是什麼感覺?德陽觀鳥,這份圖譜必備!
    「妹兒,我那天在旌湖邊看到那個鳥好漂亮哦,你曉不曉得叫啥子啊?」 「今天我帶娃兒去看鳥,娃兒問我曉不曉得這些鳥都是從哪裡來的,妹兒幫我問問專業人士哇?」
  • 吸引大批候鳥遷徙過冬!
    近幾年,隨著大亞灣生態環境的改善,越來越多的鳥類選擇在大亞灣過冬或是從大亞灣過境遷徙,在河岸或溼地棲息,成為大亞灣冬日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也吸引了眾多觀鳥大人前來觀鳥、拍鳥。為深入了解大亞灣海岸線溼地自然生態保護現狀,通過識鳥觀鳥,呼籲人們愛鳥、護鳥,保護生物多樣性。1月9日下午,大亞灣藍色海灣公益協會7名志願者第五次來到大亞灣澳頭渡頭村水閘處開展觀鳥監測活動。
  • 動物怎樣過冬教案
    動物有很多種,也有不同的過冬方式。鳥類兩種,有候鳥和留鳥。候鳥,會飛到南方去過冬。如天鵝、杜鵑,黃鸝,小燕子、丹頂鶴等,它們是隨著氣候變化而遷徙的鳥。留鳥,留鳥有麻雀、烏鴉、白頭翁、喜鵲、畫眉、魚鷹、啄木鳥、鷹等(冬天到了,它們本來就不容易找到食物,我們可以在窗臺上,地面上放一些小米,麵包渣 等食物)青蛙是兩棲動物,它的身體表面光滑,沒有毛和羽毛。它是變溫動物,身體體溫調節能力很差,隨著氣溫變化而變化,如果它不冬眠,它就會凍死的。儘量用已有的養分來生活,不吃也不喝。直到了春天再醒來。
  • 大批量、多種類候鳥下月抵泰過冬
    溱湖的秋色多姿多彩,成群結隊的過冬候鳥,不時傳來陣陣鳴叫聲。溱湖溼地公園野保宣教員夏惠告訴記者,10月中旬,溱湖湖面出現了第一批冬候鳥——三隻白骨頂。白骨頂每年10月中下旬,遷離北方繁殖地到南方越冬。除繁殖期外,它們常成群活動,特別是遷徙季節,常出現數十隻、甚至上百隻的大群,偶爾可見單只和小群活動,這三隻白骨頂可能是「打前陣」來了。
  • 候鳥遷徙季來臨!小天鵝首次來安吉過冬啦
    在安吉的青山綠水間度過漫漫冬季   來看看   安吉來了哪些「小可愛」   小天鵝   小天鵝來安吉過冬為首次記錄,但也有不少鳥種已到安吉,如中華秋沙鴨、鴛鴦、豆雁、普通鸕鷀、鷸類等,其中美麗的小天鵝為首次記錄到。
  • 南飛過冬的鳥兒抵達南京 罕見候鳥現身沿江溼地
    8月份,中國的大部分地區都在驕陽的烘烤下,然而在遙遠的西伯利亞,冷空氣已經聚集,候鳥們早已感受到大自然微妙的變化,它們整裝待發,只待9月西北風吹響集結號,上百萬隻候鳥就開始離開繁殖地陸續往南遷移。眼下,不少冬候鳥已經飛抵南京,或是路過,或是留下越冬。因為對這些不遠萬裡辛苦遷徙的鳥兒來說,南京的冬天溫暖而慷慨。從即日起,本報開設南京冬候鳥系列欄目,讓我們一起欣賞這些大自然美麗的精靈吧。
  • 北鳥南飛 花城過冬
    進入秋冬時節,溫暖如春的花城廣州,就成了各種候鳥南遷過冬的好地方。據了解,廣州共有鳥類251種,分屬18目54科,佔廣東省鳥類總種數的45.80%。南沙溼地景區、海珠國家溼地公園、白雲山風景名勝區、大學城灣咀頭溼地公園、流花湖公園等五處,是目前廣州市觀鳥的主要場所。南沙溼地位於全球候鳥遷徙的8條路線中的一條,每年逾10萬隻候鳥來這裡過冬,也為人們提供了絕佳的觀鳥時機。
  • 候鳥遷徙時 石獅拍鳥季
    秋末冬初,候鳥遷徙又迎來了高峰。10月14日,本報刊登《第五季!西伯利亞候鳥再赴「石獅之約」》,用鏡頭記錄了從西伯利亞來石獅過冬的環頸鴴、黑腹濱鷸、黑尾塍鷸等候鳥展翅高飛的壯景,再次引來社會的無數關注。其實,除上述幾種鳥類,「約會」石獅的候鳥還有很多。候鳥遷徙時,正是石獅拍鳥季。在石獅,能拍到哪些候鳥?哪個時段是拍鳥的最佳時間?拍鳥又該注意些什麼?
  • 候鳥為什麼要遷徙?只是因為怕冷?
    春天,燕子從南方飛回北方,秋天,又帶著子女到南方過冬,這種鳥叫候鳥,如大雁、燕子、杜鵑、黃鸝等。有的鳥長年留在出生地,這種鳥叫留鳥,如麻雀、喜鵲、鷹等。———小學語文課本《候鳥的遷飛》歷史上,人類也很早就注意到鳥類的遷徙現象,戰國時期《呂氏春秋》中「孟春之月鴻雁北,孟秋之月鴻雁來」,及《禮記·月令》「仲春之月元鳥至,仲秋之月元鳥歸」句,分別描述了鴻雁和家燕南北定期遷飛的現象,是對鳥類遷徙特性的生動概括。根據鳥類遷徙的行為,可以將鳥類分成不同的居留類型。
  • 候鳥南飛不是怕冷是怕餓
    對於以漿果為食的林鳥來說溫度就更無所謂了。「而且鳥類不會等死,它們很容易感知溫度,飛速達一天幾百公裡,北方暖和候鳥會推遲南飛,南方太冷候鳥會繼續往南尋找合適的越冬地。越冬季異常寒冷最多讓候鳥在遷徙地的停留時間變長,繁殖季縮短,有可能對來年的繁殖成功率有一定影響。」周海翔說。 南方冬天的驟然寒冷對於鳥類來說也許並不算事兒,但是鳥類最怕的是產卵以後北方夏季溫度的降低。
  • 留鳥與候鳥
    一年都生活在一個地區,不隨季節遷徙的鳥,叫做留鳥,我故事裡的麻雀、喜鵲、大斑啄木鳥都是留鳥,還有我常見的烏鴉也是留鳥。在一個地區生寶寶、養育寶寶,而到另外一個地區過冬,每年定時進行有規律地遷徙的鳥,叫做候鳥。候鳥又分為夏候鳥和冬候鳥。
  • 動物怎樣過冬教案-百家號 - 百度經驗
    動物有很多種,也有不同的過冬方式。鳥類兩種,有候鳥和留鳥。候鳥,會飛到南方去過冬。如天鵝、杜鵑,黃鸝,小燕子、丹頂鶴等,它們是隨著氣候變化而遷徙的鳥。留鳥,留鳥有麻雀、烏鴉、白頭翁、喜鵲、畫眉、魚鷹、啄木鳥、鷹等(冬天到了,它們本來就不容易找到食物,我們可以在窗臺上,地面上放一些小米,麵包渣 等食物)青蛙是兩棲動物,它的身體表面光滑,沒有毛和羽毛。它是變溫動物,身體體溫調節能力很差,隨著氣溫變化而變化,如果它不冬眠,它就會凍死的。儘量用已有的養分來生活,不吃也不喝。直到了春天再醒來。
  • 徐州故黃河驚現水雞成群嬉戲 以魚蝦為食
    原標題:徐州故黃河驚現水雞成群嬉戲 以魚蝦為食   「水雞」在河面嬉戲  昨日上午10時許,徐州市民張先生經過故黃河壩子街橋時無意中看到了一幅「群鳥戲水圖」。「大概有十多隻像鴛鴦一樣的鳥正在水上玩,有很多人站在河邊看。」張先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