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徐州故黃河驚現水雞成群嬉戲 以魚蝦為食
「水雞」在河面嬉戲
昨日上午10時許,徐州市民張先生經過故黃河壩子街橋時無意中看到了一幅「群鳥戲水圖」。「大概有十多隻像鴛鴦一樣的鳥正在水上玩,有很多人站在河邊看。」張先生說。
現場記者隨即來到故黃河壩子街河段,果然看到水面上遊著十多隻水鳥,時而分散,時而聚集,時而漂浮,時而扎猛。河邊垂釣的市民和橋上經過的行人紛紛駐足觀看。不少人拿出手機對著可愛的群鳥拍個不停。「媽媽,你快看這隻鳥多可愛,它在撲騰,濺起那麼大的水花。」一個四五歲模樣的小男孩指著水中的小精靈興奮地說。
記者觀察到,這種水鳥上半身呈深棕色,肚皮腹部顏色較淺,接近白色。嘴部尖銳,有時候在水面下扎猛長達半分鐘不出來。
河兩邊垂釣者和橋上的行人與水中嬉戲的水鳥相映成趣,鬧市區中罕見的一幅「人與自然」的和諧美景。
釋疑記者就故黃河上出現成群水鳥的現象諮詢了故黃河打撈隊胡隊長。胡隊長說,他在故黃河上打撈十幾年了,以前還真沒有這種水鳥,也就是從去年冬天才開始出現的。「沒想到今年冬天它們又來了,說明黃河的水質確實變好了。」胡隊長解釋道,這些水鳥土名叫「水雞」,是一種遷徙水鳥,是從北方來徐過冬的。「它們對選擇過冬的水域水質要求比較高,只有水質好了,水中才會有大量的小魚小蝦,才能保證一個冬天的進食不成問題。」胡隊長告訴記者,這些「水雞」一直要在故黃河待到春天才離開,這個冬天會在黃河古道上生活。除了壩子街河段,其餘各個河段均會出現,一般成對嬉戲,雄性的脖子稍微有點紅色,雌性的脖子上有點綠色。
江蘇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馮教授表示,這種水鳥確實是「水雞」,該鳥為遷徙候鳥,以魚蝦為食,冬季選擇水質較高、氣候溫暖的地方過冬。它們能來到故黃河過冬,說明故黃河的水質好。建議廣大市民愛護環境、愛護這些小生靈,不要破壞它們的生存環境。
新聞連結水雞學名白胸苦惡鳥,又名白胸秧雞或白面雞,善奔走,在蘆葦或水草叢中潛行,亦能遊泳,偶作短距離飛翔,以昆蟲、小型水生動物以及植物種子為食。在繁殖期間雄鳥晨昏激烈鳴叫,音似「kue,kue,kue 」,故稱「姑惡鳥」或「苦惡鳥」。白胸苦惡鳥夏季在中國長江流域以南的東部地區繁殖,偶見於河北省和山東省。(蘆青)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