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故黃河驚現水雞成群嬉戲 以魚蝦為食

2021-01-15 東方網

原標題:徐州故黃河驚現水雞成群嬉戲 以魚蝦為食

  

「水雞」在河面嬉戲

  昨日上午10時許,徐州市民張先生經過故黃河壩子街橋時無意中看到了一幅「群鳥戲水圖」。「大概有十多隻像鴛鴦一樣的鳥正在水上玩,有很多人站在河邊看。」張先生說。  

現場
  
  水鳥嬉戲與垂釣者行人相映成趣

  記者隨即來到故黃河壩子街河段,果然看到水面上遊著十多隻水鳥,時而分散,時而聚集,時而漂浮,時而扎猛。河邊垂釣的市民和橋上經過的行人紛紛駐足觀看。不少人拿出手機對著可愛的群鳥拍個不停。「媽媽,你快看這隻鳥多可愛,它在撲騰,濺起那麼大的水花。」一個四五歲模樣的小男孩指著水中的小精靈興奮地說。

  記者觀察到,這種水鳥上半身呈深棕色,肚皮腹部顏色較淺,接近白色。嘴部尖銳,有時候在水面下扎猛長達半分鐘不出來。

  河兩邊垂釣者和橋上的行人與水中嬉戲的水鳥相映成趣,鬧市區中罕見的一幅「人與自然」的和諧美景。  

釋疑
  
  土名「水雞」 去年開始在故黃河過冬

  記者就故黃河上出現成群水鳥的現象諮詢了故黃河打撈隊胡隊長。胡隊長說,他在故黃河上打撈十幾年了,以前還真沒有這種水鳥,也就是從去年冬天才開始出現的。「沒想到今年冬天它們又來了,說明黃河的水質確實變好了。」胡隊長解釋道,這些水鳥土名叫「水雞」,是一種遷徙水鳥,是從北方來徐過冬的。「它們對選擇過冬的水域水質要求比較高,只有水質好了,水中才會有大量的小魚小蝦,才能保證一個冬天的進食不成問題。」胡隊長告訴記者,這些「水雞」一直要在故黃河待到春天才離開,這個冬天會在黃河古道上生活。除了壩子街河段,其餘各個河段均會出現,一般成對嬉戲,雄性的脖子稍微有點紅色,雌性的脖子上有點綠色。

  江蘇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馮教授表示,這種水鳥確實是「水雞」,該鳥為遷徙候鳥,以魚蝦為食,冬季選擇水質較高、氣候溫暖的地方過冬。它們能來到故黃河過冬,說明故黃河的水質好。建議廣大市民愛護環境、愛護這些小生靈,不要破壞它們的生存環境。  

新聞連結

  水雞學名白胸苦惡鳥,又名白胸秧雞或白面雞,善奔走,在蘆葦或水草叢中潛行,亦能遊泳,偶作短距離飛翔,以昆蟲、小型水生動物以及植物種子為食。在繁殖期間雄鳥晨昏激烈鳴叫,音似「kue,kue,kue 」,故稱「姑惡鳥」或「苦惡鳥」。白胸苦惡鳥夏季在中國長江流域以南的東部地區繁殖,偶見於河北省和山東省。(蘆青)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紅冠水雞怎麼養殖?
    紅冠水雞,是屬於野生鳥類的一種。既能飛,也能跑。而且跑起來速度還是挺快的。因為它天生就長著一雙能跑的長腿,腿的顏色為青黃色。經常出沒在稻田間,魚塘邊、草田間。還有蘆葦蕩裡。它還一項特殊的技能,就是還能遊泳。每當傍晚時分的時候,在農村的魚塘裡,有時候就能看到紅冠水雞遊泳的畫面。
  • 江蘇徐州居民區向故黃河排澇 河面漂死魚白花花一片
    江蘇徐州居民區向故黃河排澇 河面漂死魚白花花一片2013-07-09 09:1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彭城晚報        瀏覽量: 1573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近日,有市民反映,從故黃河漢橋至和平橋段,河面上漂浮著大量死魚,都是個頭不大的魚苗。
  • 徐州一小區驚現神秘動物!
    徐州一小區驚現神秘動物!灌木叢裡的一棵大樹下,有居民擺放的一個石板,上面放著一個食盆,旁邊的草叢裡還有一個喝水的小盆。食盆裡有一大截吃剩的骨頭,還有一些剩飯。「這些都是小區居民平時給它投餵的食物,有時是吃剩的肉或骨頭,有時是貓糧、狗糧……這些它都吃。白天基本見不到它,到了晚上7:30左右,它會過來進食,然後還在小區裡散步。」
  • 徐州海洋極地世界科普館將在徐州鼓樓區動工
    景區位於素有「黃河水鄉、濟南後花園」之稱的山東齊河縣黃河國際生態城域內,總佔地10.3平方公裡,由山東蓬萊八仙過海旅遊集團旗下山東省坤河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傾力打造包涵「旅遊休閒、康養、生態、文化、藝術、體育」等功能於一體的全域旅遊度假目的地。
  • 黃河改道有多恐怖?清朝時期黃河改道淹沒了兩個千年古城!
    黃河,中國第二長河,全長約5464公裡,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但在中國歷史上,黃河下遊的改道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也曾使千萬百姓受苦。黃河下遊泥沙沉積太多,河床年年增高,已經超過了兩岸的地面,黃河成了名副其實的「天河」,即「地上河」。
  • 下周,徐州氣溫或將升至兩位數
    近日,我國大部地區遭受了寒潮的「侵襲」徐州也是嘎嘎冷!走遍彭城,不管是雲龍湖、故黃河,還是九龍湖、荊馬河,大湖小塘、長河短渠一律結冰。朋友圈裡也有段子手說了個事兒,「家裡的冰箱停了,不是為了省電,而是東西放在裡面還沒放在外面凍得快!」雖然今日(9日)我市的氣溫已經由「雙零下」恢復到了「單零下」,但是最低氣溫仍在「負兩位數」上(最低氣溫出現在邳州,為-11.8℃)。不過,10日我市氣溫將有較為明顯的回升。
  • 黃河驚現巨龜曾經風靡一時、這事件的真實性可見堪憂
    眾所周知黃河是中國第二條長河也被譽為母親河,當然這裡可能會說水質雖然非常的渾濁不堪,傳說中黃河裡卻生活著令人稱奇的生物,並且還是一頭體型巨大的巨龜,傳說當年在黃河邊生活的人們在黃河邊發現它之後驚嘆不已,部分膽小的都被驚呆了,自小以來從未見過如此巨大烏龜,沒想到此生這次卻遇見了,當地老者提到不枉此生
  • 玉林:兩人非法獵捕收購白面水雞被查處(圖)-廣西新聞網
    繳獲的12隻白面水雞  放飛白面水雞  近日,玉林市森林公安局福綿分局與自治區森林公安局六萬派出所聯手,打碎了一條以非法獵捕、非法收購野生動物的利益鏈,收繳非法獵捕和非法收購的野生動物白面水雞(又名白胸苦惡鳥)共12 只,強力震懾了涉林違法犯罪分子的氣焰
  • 絕跡的巨水雞能再次出現,那野生華南虎會被重新發現嗎?
    然而致力於巨水雞研究的傑弗羅伊·奧爾貝爾博士始終沒有放棄尋找巨水雞,最終在1948年聽到了一陣熟悉的清脆鳥叫聲,奧貝爾博士非常開心,尋聲趕去,在一處隱蔽的草叢中發現了正在孵蛋的巨水雞。
  • 隕石中驚現嗜石未知實體微觀生命化石-以吃食超細粒基質為生
    原創圖文碳質球粒隕石中驚現一種以吃食隕石超細粒基質為生的未知微生命化石!嗜石的未知微觀實體生命全貌 近日吉象谷隕石與星系生命研究工作室,在對獵獲到的發現碳質球粒隕石進行薄片觀察工作中發現了未知實體微生命化石影像,生命體剖面完整,可以看到它們的組織結構,它們似乎已吃食隕石中的超細粒基質來維持生命
  • 海裡的魚蝦比淡水魚蝦更安全?並不是!
    很多患者和患者家屬不解的問我:不是說海產品比較安全,海裡的魚蝦比淡水魚蝦更安全嗎?答案是否定的,海魚並不比淡水魚更安全,海產品同樣存在嚴重的汙染問題。大家認為海產品比較安全,只是一種錯覺而已。 姑且不論各種海鮮是易過敏食物,僅就人類對海洋的汙染來說,也是觸目驚心的。人類在陸地上生活中產生的大量的垃圾,最終都是要通過溪流和河道流入大海的。
  • 《鬼吹燈之龍嶺迷窟》中,黃河水怪鐵頭龍王之解密
    黃河是中國最神秘的母親河,孕育了中華最古老的文明。但黃河歷史上又多次改道,中國很多歷史又被它吞沒,在黃河淤泥下埋藏著太多的秘密。黃河水怪就是其中一類傳說,而黃河岸邊老輩跑船人也一直流傳著鐵頭龍王的傳說。黃河作為淡水河,其中水族多為魚鱉蝦蚌蛇。
  • 日軍進攻鄭州,蔣介石炸毀花園口堤壩,曾親眼目睹炸出黃河蛟龍?
    有傳言稱,當今世界上僅存三條蛟龍,其中一條在蔣介石炸黃河的時候就被發現了,當時稱為花園口慘案。花園口慘案,是中國抗戰史上與文夕大火、重慶防空洞慘案並稱的三大慘案之一。1938年5月19日,侵華日軍攻陷徐州,並沿隴海線西犯,鄭州危急,武漢震動。
  • 洛陽孟津黃河溼地驚現「極危」物種——黃胸鵐
    近日,河南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孟津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在野外監測時,發現80餘只珍稀野生鳥類黃胸鵐(wú)(俗稱「禾花雀」),這種鳥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極危」物種。「前幾天,我在稻田裡發現了這群黃胸鵐,大概有80多隻。」說起發現經歷,該管理中心高級工程師馬朝紅還很激動。「我經常進行野外監測,遇到黃胸鵐不是稀罕事,但是第一次遇到這麼多。」
  • 湛江特呈島驚現珊瑚礁!
    湛江特呈島驚現珊瑚礁!目前,特呈島發現的珊瑚種類有海葵和海綿,其中海綿有紅、藍、綠、紫、白等顏色…海灘中漸漸露出的海珊瑚,形態各異,色彩斑斕,煞是可愛,偶爾還可見活潑的魚蝦遊來遊去,紅怪石中除了有大量的魚蝦、貝殼外,
  • 宜興驚現淡水水母
    宜興驚現淡水水母  出現水母的鏡湖位於宜興湖氵父鎮省莊村竹海公園內,這裡湖水清冽,總庫容10多萬立方米,曾混養魚蝦和蚌。幾天前,竹海公園一艘遊船沉沒其中,相關人員試圖排放部分湖水後打撈船隻。湖水通過省莊主山澗排洩到下遊的崗下、城澤、油車等支澗,人們在清淺的澗水中第一次發現有許許多多通體接近透明、身體如傘狀伸縮的「小東西」,當地農村老人也「不認識」。
  • 黃河的形成與河道變遷
    季節性的冰川融化加大了河川的徑流,為黃河的貫通奠定了水動力的基礎。距今約60萬年,黃河切穿李家峽,黃河上遊發展到李家峽以上地區。距今約15萬年前,黃河切穿龍羊峽進入共和盆地。末次間冰期氣候變暖,使冰川融化加劇,黃河上、中遊從各自獨立的內流水系逐步相互連通,因而幹流水量增加,這些巨大的水量匯集於古三門湖,使得古湖水位升高。
  • 洛陽孟津黃河溼地驚現「極危」物種
    近日,河南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孟津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在野外監測時馬朝紅對黃胸鵐比較關注,她說:「黃胸鵐屬於雀形目鵐科鳥類,因其胸部羽毛為黃色而得名」馬朝紅介紹,黃胸鵐經常棲息在草叢、蘆葦叢和稻田裡,以草籽、稻穀為食,繁殖期也吃大量昆蟲,黃河溼地環境優美,它們把這當作南遷時的「驛站」。
  • 黃河的瀕危魚類,除了刀魚、銅魚外,黃河鯉魚也上榜了
    1、黃河刀魚:它的學名為「刀蠐」,生活於河海交匯處,產卵時洄遊至黃河。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黃河頻繁斷流,加上人為捕撈的因素,導致黃河刀魚數量銳減。如今狀況雖有所好轉,但由於大肆捕撈,加上受到經濟利益的趨勢,人為炒作等因素,黃河刀魚在未來的生存狀況仍舊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