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線熱播的網劇《鬼吹燈之龍嶺迷窟》,胡八一(潘粵明飾演)和王凱旋王胖子(姜超飾演)的兩人,在黃河中大戰黃河水怪鐵頭龍王,在第三集中,鐵頭龍王現出了原形,但眾多看客表示,大戰水怪這一幕看得不過癮,笑稱鐵頭龍王特效太差,不是心中理想的水怪造型,下面,且聽小編為大家解開鐵頭龍王之謎。
黃河是中國最神秘的母親河,孕育了中華最古老的文明。但黃河歷史上又多次改道,中國很多歷史又被它吞沒,在黃河淤泥下埋藏著太多的秘密。黃河水怪就是其中一類傳說,而黃河岸邊老輩跑船人也一直流傳著鐵頭龍王的傳說。
黃河作為淡水河,其中水族多為魚鱉蝦蚌蛇。蝦蚌自古為龍族口食,古人也不會將其誤看成龍族;而,大蛇若長角已近於龍,北方自古不多產蛇類,古人若看見黃河大蛇,會直呼其為龍王,不會冠以「鐵頭」;所以鐵頭龍王只會是魚鱉類。
龜鱉類,統稱黃河巨龜,古代巨龜為黿(yuan)。這種龜,可不是普通的大小,是能翻江倒海,掀翻巨舟的大物。傳說在1965年黃河裡發現了一個比卡車還大的烏龜,這個消息曾經轟動一時,不過後來不知道為何,關於巨龜的消息都徹底消失了。
據胡八一和王胖子,在船上聽船老大講古:「一年黃河泛濫,水漲得快退得也快,有一副特別大的魚骨架子就被衝到了岸上,迷信的人認為這是鐵頭龍王,大家就想用它的魚骨建個廟,魚頭當廟門,用魚骨做房梁,用來祭祀龍王爺。」
從這點來看,鱉甲頂多能做個屋頂,沒辦法做廟門,鐵頭龍王不是龜鱉。
這樣看,那鐵頭龍王龍王就是巨魚了,且是能頂翻舟船的巨魚。黃河巨魚一直有三種,黃河鯉魚、黃河黑魚、黃河鯰魚。
鯉魚屬於雜食性魚類,攻擊性不強,紅燒黃河鯉魚也是一道名菜,從這點,從食物變成掠食者的可能性不大。
黑魚(又稱烏魚、烏棒等)是一種兇猛的肉食性魚類,素有「水中霸王」之稱。成魚黑魚捕食時,並不追趕,而習慣隱藏在水草或其他隱蔽物附近,看到有魚蝦蛙類等經過時,便迅速出擊吃掉獵物。
從這種補食習慣來看,雖然看似危險,但在大江大河等寬闊水面,對行船人並不危險。
黃河鯰魚,平均壽命為30年以上,異種的壽命可能更長。古代黃河魚類資源豐富,遇到乾旱年份,鯰魚可以躲在淤泥中求生,漁民捕捉不易。據此來看,巨型黃河鯰魚長到與小車大小極有可能,歷史黃河漁民也捕撈過近兩米的巨鯰魚。
鯰魚作為底層魚類,喜食底層水生物,一般也很少看到鯰魚像小黑魚、翹嘴一樣浮出水面,追逐小魚小蝦等活物,看似並不危險。
但在江河漲水、下雨天時,巨型鯰魚則改變習性,紛紛出來遊動、覓食。由此可見,在黃河泛濫時,巨型鯰魚極有可能冒出江面覓食,這個時候,被人誤認為鐵頭龍王。
而,胡八一和王胖子這一行人,也是運氣不好,河中突降暴雨,他們的一條小船,正好成了鐵頭龍王捕獵的對象。
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下方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