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鳥南飛不是怕冷是怕餓

2020-12-05 人民網

「候鳥飛到南方見到白雪皚皚並不會蒙圈。」業內有名的鳥類觀測學者、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科考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瀋陽理工大學環境學院生態研究室主任周海翔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候鳥往南飛,本質是食物的問題。」它們遷徙不全是貪戀南方的溫暖,而是因為南方溫暖天氣下有比北方更豐富的食物。以水鳥為例,北方冬季河水冰封,水鳥們只得望著被凍住的水生植物和肥魚興嘆。相反,南方再冷,湖面就算結冰也會迅速融化。對於以漿果為食的林鳥來說溫度就更無所謂了。「而且鳥類不會等死,它們很容易感知溫度,飛速達一天幾百公裡,北方暖和候鳥會推遲南飛,南方太冷候鳥會繼續往南尋找合適的越冬地。越冬季異常寒冷最多讓候鳥在遷徙地的停留時間變長,繁殖季縮短,有可能對來年的繁殖成功率有一定影響。」周海翔說。

南方冬天的驟然寒冷對於鳥類來說也許並不算事兒,但是鳥類最怕的是產卵以後北方夏季溫度的降低。周海翔等人持續監測白鶴遷徙9年,他們統計了1800多隻東北遷徙地夜宿點種群,數量約佔該物種總數的一半,發現往年秋季幼鳥都在15%左右,而剛剛過去的秋季,卻不可思議地低至2%,原因是白鶴繁殖地俄羅斯遭遇夏季有史以來最低溫。「最擔心它們回北方築巢時溫度正好,夏天溫度卻上不來,小鳥孵出來就被凍死,導致繁殖成功率降低。」

候鳥不再遷徙與人為因素有關

據介紹,我國有將近1500種鳥類,候鳥遠多於留鳥。候鳥隨季節遷徙,秋天往南飛以越冬,

春天往北飛以繁衍。遷徙時,候鳥以南北遷徙為主,不過,高海拔山區的候鳥有的也垂直遷徙。

太平洋的夏天消逝,冰封的北極被極夜吞沒,候鳥的南遷之旅便開始了。「一種鳥的遷徙終點可能是另一種鳥的遷徙起點。」 周海翔表示,北有鳥類在我國北方越冬,南有鳥類遠渡重洋到澳大利亞越冬。

不過,雖然候鳥類老祖宗傳下「冬天南飛」的基因,但是有的候鳥還真在北方越冬了。近年來,日本北海道野生丹頂鶴就不往南飛了,類似的還有我國北方一些候鳥。候鳥不南飛是因為南方太冷,導致候鳥習性有變嗎?

專家表示,像今年冬季,北方該冷不冷、南方該暖不暖的這種偶然氣候變化,實際上並不會左右候鳥基因中形成的遷徙習性,這其中更多的因素與人的生產生活相關。

周海翔說,日本北海道丹頂鶴種群不再遷徙是因為人類長期投餵食物導致的。一些城市汙水排放口和電廠附近的水域不結凍,也會使得赤麻鴨、秋沙鴨和綠頭鴨等本應往南遷徙的候鳥因此就不再遷徙了。不過,這種改變並不穩定。「一旦電站維修不發電沒有熱水,人類不再投食缺少食物,鳥類就會繼續遷徙,尋找到合適的地方越冬了。」 周海翔說。 (唐 芳)

(責編:鄭浦麗、胡洪林)

相關焦點

  • 候鳥為什麼要遷徙?只是因為怕冷?
    候鳥:候鳥是那些有遷徙行為的鳥類,它們每年春秋兩季沿著固定的路線往返於繁殖地和避寒地之間。在不同的地域,根據候鳥出現的時間,可以將候鳥分為夏候鳥、冬候鳥、旅鳥、漂鳥,如果鳥類,在它避寒地則視為冬候鳥,在它的繁殖地(或避暑地)則為夏候鳥,在它往返於避寒地和繁殖地途中所經過的區域則為旅鳥。
  • 候鳥南飛?別扯了,你以為動物像你一樣傻!
    來源:廣州日報 「六月的一個晌午,有幾隻小烏鴉在炎熱的太陽下飛來飛去。鳥窩裡有一隻老得飛不動了的烏鴉,正仰著頭、張著嘴,等著兒女們一口一口餵食……」這課文你小學時也學過吧?生活中,我們常聽到「候鳥向南飛」這句話,甚至連歌詞裡都唱「勇敢的候鳥往南飛,跨過千山的重圍」。但小新不服,候鳥總是一股腦往南飛嗎?
  • 南飛候鳥鬧西湖
    眼下,不少南飛的候鳥陸續飛抵杭州,讓西湖水域變得更加熱鬧。
  • 半月談評「捕販野生鳥」:候鳥南飛路上不應有「死亡之網」
    半月談評「捕販野生鳥」:候鳥南飛路上不應有「死亡之網」 「半月談」微信公號 2020-11-18 17:10
  • 你以為候鳥遷徙只是怕冷?其實我們至今都沒搞清楚原因
    但並不是所有的鳥都具有遷徙行為。根據鳥類遷徙活動的特點,我們可以將鳥類分為留鳥和候鳥兩大類。顧名思義,留鳥指的是一年四季都停留在同一個地方,不進行遷徙。比如飛行能力較弱的雞形目鳥類。大多數留鳥都生活在氣候較為溫暖的地帶,但在高寒地區也同樣有留鳥, 比如生活在喜馬拉雅上的雪雞、南極的帝企鵝等。
  • 「候鳥老人」南飛「貓冬」注重啥?航企如何保駕護航?
    」們也陸續開啟了從北到南的避寒遷徙之旅。  航企加大投放運力  助力候鳥老人南遷避寒  今年冬季,超六成赴海南旅客仍舊選擇三亞。根據中國在線旅遊平臺去哪兒網的數據顯示,老年遊客量已經超過去年同期八成以上。除了疫情得到控制、民眾渴望出行的因素外,今年氣候提早入冬,也促使「候鳥老人」提前來南方「貓冬」。
  • 為什麼有人怕冷,有人怕熱,有人又怕熱又怕冷?老中醫說出了秘密
    對於溫度的感知,每個人是不盡相同的,有人怕冷,也有人怕熱。但怕冷和怕熱,並不都是由於對溫度的感知而引起,也會是身體存在隱患。具體是什麼原因?今天就來了解一下。一般認為胖的人更加怕熱,由於體內脂肪層過厚,能夠維持體溫,外界溫度高了就會怕熱。
  • 秋天來了,大雁成群往南飛~
    秋天來了,大雁成群往南飛~ 2020-09-03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幾十萬隻大雁集結南遷 敬信溼地形成候鳥風暴
    冰封的湖面上,突然有一隻大雁起飛,隨即周圍的大雁也跟著飛起來,然後是更遠處的大雁也振翅而起。成千上萬隻大雁飛掠過天空,如同黑色的風暴、黑色的潮水,呼嘯著奔湧向前,席捲而過。大雁在冰封的湖面上停歇  攝影:李軍俊這一幕發生在吉林省琿春敬信溼地。11月末,這裡迎來候鳥遷徙高峰,數十萬隻候鳥在龍山湖上空盤旋飛舞。
  • 護鳥南飛!廣東三大舉措確保候鳥安全遷徙
    每年秋冬季 大量候鳥遷徙途經廣東 正是觀鳥、賞鳥的最佳時機! 12月初,9隻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鶴飛抵江門,這是廣東省歷史上首次觀測記錄到白鶴。
  • 記者暗訪:南遷候鳥正遭殘忍捕殺販賣
    隨著候鳥南遷季節的到來,在候鳥遷徙的路線上,被人們豎起了一片片天羅地網。被捕捉的候鳥,叫聲好聽、模樣好看的會在鳥市上售賣;其他的或被送進餐館,或被賣給鳥販。遷徙,成了候鳥的一場生命搏鬥。公園總有人賣放生鳥周末的八大處公園門口,人頭攢動。
  • 幾十萬隻大雁集結南遷 吉林敬信溼地形成候鳥風暴
    冰封的湖面上,突然有一隻大雁起飛,隨即周圍的大雁也跟著飛起來,然後是更遠處的大雁也振翅而起。成千上萬隻大雁飛掠過天空,如同黑色的風暴、黑色的潮水,呼嘯著奔湧向前,席捲而過。這一幕發生在吉林省琿春敬信溼地。11月末,這裡迎來候鳥遷徙高峰,數十萬隻候鳥在龍山湖上空盤旋飛舞。南遷越冬的候鳥大軍主要由雁類組成,其間夾雜著白鷺、白尾海雕、虎頭海雕等。
  • 怕冷又怕熱的金屬——錫
    它還有著極特別的化學性質,既怕冷又怕熱,這種奇特的金屬就是錫。錫作為「五金」(金、銀、銅、鐵、錫)之一,早在公元前2000年,它就已經開始被人類使用了。目前,錫依舊在我們的生產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主要被用於製造焊錫、鍍錫板、合金、化工製品等,產品被廣泛應用於電子、信息、電器、化工、冶金、建材、食品包裝、機械及航天工業等領域。
  • 50餘萬隻候鳥飛臨北大港溼地,誰在守護候鳥天堂?
    現在,正是候鳥南遷的時候,據最新數據,北大港溼地已迎來候鳥50餘萬隻,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700餘只,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疣鼻天鵝、大天鵝、小天鵝總共約2500餘只,白琵鷺500餘只。這些年來,飛臨北大港水庫的候鳥逐年增加,是誰在守護著它們的家園呢?
  • 今日文案:就像候鳥南飛 萬河歸海 我希望你是為我而來
    就像候鳥南飛,萬河歸海 我希望你是為我而來 6.
  • 向南飛:鳥類遷徙的故事
    但有些只是簡單地移動高度,飛到更低的海拔,那裡的溫度更高。這種鳴鶴的飛行距離約為4000公裡,有些物種從加拿大的馬裡泰姆一路直飛到南美洲。然而,藍松雞、水鳥、黑鳥、北方白松雞和韁山雀則呆在離家很近的地方。
  • 又是候鳥南飛時深圳最棒的觀鳥點在這裡
    近日,有市民在大沙河口見到珍稀候鳥黑臉琵鷺的蹤跡,又喚起了深圳人對這類可愛生靈的記憶。令人期待的是,深圳觀鳥協會將舉辦市民觀鳥的公眾活動,這個周末,帶上裝備去和鳥兒們邂逅吧! 深圳觀鳥協會秘書長董江天告訴記者,深圳位於 " 東亞-澳大利西亞 " 侯鳥遷飛的路線上,每年 9 月到次年的 5 月,大量的水鳥會在這條線路間遷徙,其中一部分在深圳渡過冬季,這也讓深圳市民有機會邂逅遠道而來的候鳥,更為秋冬的南國大地增添了無限活力。去年冬天,一批超百隻的黑臉琵鷺突然出現在深圳河口棲息,這一珍稀鳥類幾十年未有的出現讓人驚喜萬分。
  • 候鳥南遷 我們護航
    近日,隨著氣溫逐漸降低,位於鎮沅和平鎮的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鎮沅管護局金山埡口鳥類環志檢測點陸續迎來南遷候鳥,紅尾伯勞、藍歌鴝、小杜鵑、三寶鳥等幾十種鳥類在這裡停歇、覓食。
  • 大雁為什麼要南飛? 大雁南飛有什麼寓意?
    大雁為什麼要南飛? 大雁南飛有什麼寓意?時間:2017-05-21 12:46   來源:學習啦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雁為什麼要南飛? 大雁南飛有什麼寓意? 每到秋天,北方的嚴寒氣候不再適合大雁生存,大雁便會飛往溫暖的南方。
  • 娃怕冷還是怕熱?家長可別犯糊塗,護理知識還是要懂!
    而有經驗的長輩就會避免這些問題,他們明白應該怎樣照顧孩子,甚至通過寶寶的哭聲就能夠判斷孩子是不是餓了。那就是明明長輩們十分疼愛孩子,照顧孩子也很有經驗,可是卻就是怕孩子冷,所以總是層層包裹,明明很熱的天氣,卻仍舊給孩子包得嚴嚴實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