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尾海雕在遠處窺視雁群(央廣網發 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供圖)
央廣網琿春11月27日消息(記者於中濤 通訊員魏靜 李軍俊)旭日東升,幽幽鳥鳴穿透薄霧傳得格外悠遠。冰封的湖面上,突然有一隻大雁起飛,隨即周圍的大雁也跟著飛起來,然後是更遠處的大雁也振翅而起。成千上萬隻大雁飛掠過天空,如同黑色的風暴、黑色的潮水,呼嘯著奔湧向前,席捲而過。
這一幕發生在吉林省琿春敬信溼地。11月末,這裡迎來候鳥遷徙高峰,數十萬隻候鳥在龍山湖上空盤旋飛舞。南遷越冬的候鳥大軍主要由雁類組成,其間夾雜著白鷺、白尾海雕、虎頭海雕等。溼地的農田、草叢、湖泡中隨處可見它們覓食的身影。
在雁群的不遠處,一些猛禽在小心潛伏著,密切注視著大雁的一舉一動。大雁的天敵是白尾海雕、虎頭海雕等猛禽。雁群中的「老弱病殘」是它們的獵物。隨著大雁的增多,敬信溼地的猛禽也多了起來。
「今年敬信溼地的大雁數量比往年明顯增多,數量最多時大約有30萬隻左右。我在敬信溼地監測大雁近十年,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壯觀的鳥潮。」琿春東北虎保護區管理局野生資源保護處處長高大斌說。
敬信溼地位於吉林省延邊州琿春市境內,主體連片面積5874公頃。作為西伯利亞南遷越冬候鳥進入中國停留的第一站,這裡江河貫穿,湖泡連片,被譽為候鳥遷徙的「五星級驛站」。
自10月初以來,敬信溼地集結的候鳥越來越多。對於候鳥來說,敬信溼地不僅是有著豐富食物的「大食堂」,同時也是一處「訓練場」。大雁的南遷旅程山高路遠,充滿各種艱險。在休整期間,它們要訓練如何協調一致,如何藉助氣流飛行。
敬信溼地的雁群中唯一一隻雪雁格外顯眼。高大斌說,「據這幾年觀察,最後到來的雁群裡才有雪雁,它的到來標誌著候鳥即將離開敬信溼地開啟南遷之旅了。候鳥遷徙的季節,我們對重點鳥類繁殖地、停歇地、遷徙通道採用SMART巡護模式,對疫情及盜獵等情況實施監測信息網絡直報。敬信溼地如今的繁榮景象,是延邊林業部門、地方政府與民間保護志願者三方合力推動形成的。林業和公安部門不斷升級監控設備,加大巡護力度,當地民眾也轉變思想,積極加入保護行列」。
大雁群在敬信溼地上空形成候鳥風暴(央廣網發 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供圖)
大雁在冰封的湖面上停歇(央廣網發 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供圖)
敬信溼地的湖泊沼澤裡遍布候鳥(央廣網發 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供圖)
起飛的大雁群像黑色的潮水(央廣網發 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