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暗訪:南遷候鳥正遭殘忍捕殺販賣

2021-01-09 環球網

隨著候鳥南遷季節的到來,在候鳥遷徙的路線上,被人們豎起了一片片天羅地網。被捕捉的候鳥,叫聲好聽、模樣好看的會在鳥市上售賣;其他的或被送進餐館,或被賣給鳥販。遷徙,成了候鳥的一場生命搏鬥。

公園

總有人賣放生鳥

周末的八大處公園門口,人頭攢動。每逢農曆初一、十五,來這裡的香客特別多。在公園停車場路邊,一些鳥籠子引人注目。不到10釐米高的鐵籠子裡關著不少的鳥,而站在一旁的男子一邊警惕地環視著四周,一邊高聲招攬生意,「放生啊,放生」。

三隻鐵籠子裡關著不同的鳥,一隻鐵籠子裡關著一隻黑喜鵲,因為體型較大,黑喜鵲只能趴在籠中。看到有人靠近,黑喜鵲驚恐地往籠子上撞。另一隻籠子裡關著一對棕灰色羽毛中夾雜著白色斑點的珍珠鳥。第三隻籠子裡則關著20來只黑黃羽毛的小鳥,有兩三隻羽毛蓬鬆萎靡不振。男子稱,黑喜鵲100元,珍珠鳥也是100元,小鳥是10元一隻,如果整籠購買可以便宜些。那麼這些鳥是從哪兒來的呢?面對記者的詢問,男子回答得極其含糊:「這鳥都是從鳥市上收來的。」

最終,記者經過討價還價,以50元的價格購買了那隻黑喜鵲。在一處僻靜的小路上,記者將它輕輕放在路上,愣了幾秒鐘之後,這隻羽毛凌亂的黑喜鵲,驚慌失措地撲扇著翅膀,飛到了距離自己最近的樹上,似乎並沒有重獲自由的欣喜。半小時後,記者再回到這處攤位時,這裡又多出了兩籠鳥……

「讓候鳥飛」北京項目負責人谷軒告訴記者,這些鳥販子盤踞在八大處公園很長時間了,因為這裡香火盛。「他們賣的除了本地鳥類外,還有一部分是南遷候鳥,這些候鳥不僅是從北京抓來的,還有一部分來自天津和唐山。」

鳥市

有不少野生鳥類

上午9點半,通州上營市場已經開門營業。很多攤位前擺放著裝滿各種小鳥的大籠子。三四十隻鳥擠在籠子裡,雖然有水有食,但它們卻無暇吃喝,瞪著驚恐的眼睛看著駐足的顧客。籠子裡的鳥大部分是藍點頦,也叫藍喉歌鴝。這種鳥的叫聲很好聽,據了解,普通的藍點頦一隻要三四十元,而好一點兒的要價可以達到數千元。有的攤位上還立著一個架子,上面有8根支棍,每根支棍上用紅繩拴著一隻黑尾蠟嘴雀,這種鳥買走後會被訓練著叼各種東西供人娛樂。

「鳥販子一眼就能看出來你是不是懂鳥的。」 谷軒說,一般看到不懂鳥的顧客,鳥販子不會主動搭理,因為他們也有自己的圈子,會把鳥賣給更為保險的熟客。鳥市裡,除了文鳥、玉鳥和虎皮鸚鵡等能夠人工繁殖的鳥類外,還有不少被非法捕捉的野生鳥類,有的鳥甚至是國家級和北京市級的保護動物。

在北京,類似上莊市場非法銷售南遷候鳥的鳥市並不少,朝陽區的十裡河、小武基、高碑店以及海澱區的北沙灘、豐臺區的南沙窩橋、昌平區的半截塔等,很多原本應該飛到南方越冬的鳥兒都在這裡明碼標價。

郊區

盜獵者支起大網

天剛蒙蒙亮時,是捕鳥的最佳時機,在昌平十三陵、海澱上莊、大興北臧村、朝陽孫河鄉、通州大運河、次渠等地區的稻田、玉米地以及蘆葦蕩裡,經常可以看到數十張由竹竿子撐起的大網。剛剛從漫長黑夜裡甦醒的小鳥還沒來得及踏上南下的歸途,就被柔韌的絲網纏住。

這種網,網眼並不小,但是鳥一旦撞上去,越掙扎就會被纏得越緊。用這種方法捉鳥,極其殘酷。曾有愛鳥的志願者看到,一些鳥在掙扎中,舌頭被網線絞斷,滿口是血,最終死亡。

追問

被抓的鳥去了哪

除了賣給玩鳥人,還有一些被捉的小鳥進了餐館。在志願者的巡查過程中,就遇到過捕鳥者將粘在網上的活鳥取下後直接擰死的情景。

還有的捕鳥者會把捉到的朱雀等小型鳥集中到一個養殖場裡,餵它們油性大的飼料,待鳥兒的脂肪層變厚,再將它們裝進袋子裡悶死,褪毛後冷凍裝盒賣給餐館。近年來,因為這樣的大肆捕捉,有些鳥類,例如在廣州餐館裡叫賣到五六十元一隻的禾花雀,已經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瀕危,瀕於滅絕的邊緣。

探因

高額利潤在驅使

在大肆捕捉的背後,是高額利潤的驅使。谷軒告訴記者,盜獵者的成本其實很低,幾十塊錢的電遊子(模擬鳥叫聲吸引同類),十幾塊錢到二十多塊錢一張的粘網以及幾塊錢一根的竹竿,這些都能夠重複使用,成本幾近於零。而他們捕捉的鳥,少的五六塊錢一隻賣給餐館,多的數十塊錢甚至數千元賣到鳥市。

追隨著南遷候鳥而來的還有一些大型猛禽。再過幾天,在百望山一帶,就會有人在樹上下網捕捉鷹隼等大型禽類。「這些盜獵者更加隱蔽和狡猾。」谷軒說,與捕捉小鳥的盜獵者不同的是,這些捕捉者行蹤不定,設備甚至帶有夜視功能。而玩猛禽的圈子更加隱蔽,不是熟人介紹,很難混進去。

處罰力度不夠大

捕捉候鳥之所以會屢禁不止,不僅僅是背後藏著巨大利潤。處罰力度不夠,也是瘋狂捕鳥的原因之一。「以前小武基市場還有門臉房的時候,執法人員去了,商販就把門一鎖,人消失得無影無蹤。」谷軒說,隔著玻璃門,大家都能看到在籠子裡不斷撲騰的小鳥,但是因為沒有進屋搜查的權力,執法人員和志願者們無可奈何。而被抓現行的盜獵者,十有八九能拿出殘疾證,以此來逃避法律對他們的處罰。而一些執法人員的懈怠也是捕鳥者有恃無恐的原因之一。「9月20日,我們在孫河鄉扣住了一名捕鳥人,他抓了60多隻鳥,而接受的處罰就是去學習法律。」 谷軒說,10月初他們又遇到了這個捕鳥人,還在張網粘鳥。」(記者 李環宇 張林)

相關焦點

  • 洪澤湖畔數百水鳥遭捕殺販賣,「野保特攻隊」阻擊
    每年秋冬,在美麗的洪澤湖畔,都有扇動著翅膀從遠方飛來的候鳥。這些可愛的小生靈,有的停在這裡越冬,有的在短暫的休息之後繼續飛到南方……對於鳥兒來說,這原本是一場愉快的旅行,但卻有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它們,用種種方法捕殺它們,這讓許多愛鳥人士心痛不已。近日,這些不法分子的瘋狂行為遭到了愛鳥志願者組織的阻擊。
  • 春季候鳥遷徙期將至 我省嚴打捕殺販賣候鳥行為
    龍頭新聞訊 14日,記者獲悉,省林草局以視頻形式舉辦了全省春季候鳥等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保護管理工作培訓,省林草局提前啟動我省候鳥遷徙路線和棲息地保護管理及疫源疫病監測監控工作。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進入關鍵時刻,特別是我省即將進入春季候鳥遷徙期,任何一種野生動物都有攜帶傳播病毒的可能,將對人們生命和身體健康、對經濟和社會發展造成重大危害。省林草局提前啟動了我省候鳥遷徙路線和棲息地保護管理及疫源疫病監測監控工作。
  • 候鳥南遷 我們護航
    近日,隨著氣溫逐漸降低,位於鎮沅和平鎮的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鎮沅管護局金山埡口鳥類環志檢測點陸續迎來南遷候鳥,紅尾伯勞、藍歌鴝、小杜鵑、三寶鳥等幾十種鳥類在這裡停歇、覓食。
  • 普洱鎮沅為南遷候鳥護航
    近日,隨著氣溫逐漸降低,位於普洱市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和平鎮的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鎮沅管護局金山埡口鳥類環志檢測點陸續迎來南遷候鳥,紅尾伯勞、藍歌鴝、小杜鵑、三寶鳥等幾十種鳥類在這裡停歇、覓食。
  • 幾十萬隻大雁集結南遷 吉林敬信溼地形成候鳥風暴
    白尾海雕在遠處窺視雁群(央廣網發 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供圖)央廣網琿春11月27日消息(記者於中濤 通訊員魏靜 李軍俊)旭日東升,幽幽鳥鳴穿透薄霧傳得格外悠遠。冰封的湖面上,突然有一隻大雁起飛,隨即周圍的大雁也跟著飛起來,然後是更遠處的大雁也振翅而起。
  • 幾十萬隻大雁集結南遷 敬信溼地形成候鳥風暴
    11月末,這裡迎來候鳥遷徙高峰,數十萬隻候鳥在龍山湖上空盤旋飛舞。南遷越冬的候鳥大軍主要由雁類組成,其間夾雜著白鷺、白尾海雕、虎頭海雕等。溼地的農田、草叢、湖泡中隨處可見它們覓食的身影。起飛的大雁群像黑色的潮水 攝影:李軍俊在雁群的不遠處,一些猛禽在小心潛伏著,密切注視著大雁的一舉一動。
  • 盜獵者下載鳥叫聲誘捕鳥兒 候鳥遷徒之路越發艱難
    10月14日下午,南國早報記者看到,20多隻白鷺停歇在池塘邊的幾棵樹上,還有3種不知名的候鳥在魚塘上空盤旋,不時俯衝到水裡捕食。「候鳥最多時,飛過上空遮天蔽日。」上林縣林業局林政股工作人員韋先生說,多年前有大批候鳥從上林遷徙,那時捕殺候鳥的行為比現在更瘋狂。  一名正在放牛的村民說,前些年捕殺候鳥的情況一度猖獗。
  • 黑龍江團夥捕殺候鳥:活的百元一隻 死了9元一斤
    ­  200餘只珍稀候鳥之死——黑龍江一起非法毒殺販賣候鳥事件追蹤­  新華社哈爾濱5月8日新媒體專電(記者許正)4月到5月是候鳥遷徙季,黑龍江省東升自然保護區附近日前陸續發現200餘只珍稀候鳥被毒殺。警方調查發現,三個犯罪團夥在當地毒殺、販賣候鳥數百隻,藉此非法獲利萬餘元。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破中。
  • 候鳥南飛不是怕冷是怕餓
    「候鳥飛到南方見到白雪皚皚並不會蒙圈。」業內有名的鳥類觀測學者、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科考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瀋陽理工大學環境學院生態研究室主任周海翔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候鳥往南飛,本質是食物的問題。」它們遷徙不全是貪戀南方的溫暖,而是因為南方溫暖天氣下有比北方更豐富的食物。
  • 人類設羅網,候鳥「天地劫」
    繡眼鳥、普通朱雀、金翅雀、黃雀、白腰朱頂雀(蘇雀)……數十種野生鳥類陸續準備南遷過冬,北方的太平鳥、松雀則從密林或草原中飛到這裡,尋食種子和漿果。鳥類的遷徙季,也是捕鳥人非法獵捕的爆發期。這些捕鳥人在天蒙蒙亮就上山入林,為候鳥們架設密網。石家莊市野生動物救護站高瓊告訴記者,誘捕機是最常用的手段。「它們像小音箱一樣,可以遠程操控,定時播放鳥類的叫聲。
  • 候鳥北遷繁殖季,崇明東灘迎來「鴴鷸大軍」(多圖)
    時值四月,春意盎然,在南方度過了一整個冬天的鳥兒又開始了北遷繁殖之旅。這是崇明全域禁獵後的首個候鳥北遷繁殖季,工作人員預計,今年過境的鴴鷸類鳥類數量將達3萬餘只,大多數將停留到春末夏初。金偉國告訴記者,東灘保護區一年四季都很「熱鬧」,這幾年更是越來越「熱鬧」了——不是人多,而是鳥多。在東灘這個「驛站」,每年秋冬季會有雁鴨類候鳥成群結隊從北方「遠道而來」,每年有約3萬隻雁鴨在東灘越冬,去年保護區還記錄到了「國寶級」物種中華秋沙鴨。每年7月到9月,則是完成繁殖的候鳥朝南飛的季節,成群的鳥從新疆、黑龍江、美國阿拉斯加甚至是西伯利亞最北邊來到東灘棲息補充體力。
  • 候鳥遷徙高峰來臨!陽江多地成候鳥天堂
    每年冬季,候鳥南遷,我市地處候鳥遷徙路線上,當前,海陵島、山外西海岸、陽西北寮村灘涂等地也迎來了候鳥遷徙高峰。隨著我市生態環境的持續向好,越來越多的候鳥和一些珍貴的鳥類選擇來陽江「做客」。近日,記者來到海陵島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看到,大大小小的魚塘邊聚集了前來覓食的候鳥,往裡走,灘涂、溪流邊、水庫等區域都不時有白鷺起飛。
  • 冬候鳥白琵鷺率先抵達洞庭湖
    嶽陽廣電全媒體訊(記者 嚴欽海)又到了冬候鳥由北向南的遷徙時節,今年率先飛抵洞庭湖的冬候鳥是白琵鷺,這批先行者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它們的到來拉開了今年候鳥到洞庭湖越冬的序幕。前段時間的低溫陰雨天氣暫告結束,久違的太陽溫暖地照在洞庭湖上。
  • 知道為什麼大雁南遷時為什麼會排成一字形和人字形嗎?
    大雁屬於候鳥,候鳥一般都有遷徙的習性,是一種可以隨著季節的變化而有規律的來往于越冬和繁殖地之間的鳥類。由於冬天,北方寒冷,大雁沒有食物無法生存,就會在冬天來臨之前,成群結隊的飛往比較溫暖的南方,而它們在遷徙的過程中往往會整齊的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型,非常神奇也非常壯觀。
  • 「候鳥老人」南飛「貓冬」注重啥?航企如何保駕護航?
    」們也陸續開啟了從北到南的避寒遷徙之旅。  她告訴記者,今年由於疫情原因,在家憋了大半年,以往要立冬後才出發,今年提早10月就迫不及待地出來「旅居」。且相對於與子女一同出遊,她更願意和老伴兒或是姐妹們一起出行。像李女士這樣的「銀髮族」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跨省遊,據了解,「50後」「60後」在國內跨省度假人群佔比已高達35%。
  • 小販當街公然兜售雉雞 森林公安:捕捉販賣違法
    「野雞」被繩子拴著  昨日,周口市民致電大河報稱,有人在沙潁河周口大道橋南頭公然兜售「野雞」。記者暗訪後將此情況通報給周口市森林公安部門,但當民警前去查處時,兜售「野雞」者卻不見了蹤影。對此,森林公安民警表示,「野雞」學名叫雉雞,是河南省重點保護動物,捕捉、販賣均是違法行為。而市民們則為這些「野雞」感到惋惜:「本來它們可以自由自在生活在田野裡,卻慘遭不法分子捕捉殺害,太令人心痛了!」  昨日上午10時許,在熱心市民的指引下,記者在沙潁河周口大道橋南頭找到了兜售「野雞」的攤點。記者看到,這個攤位是臨時的,緊挨著幾家賣魚的攤點。
  • 記者一月暗訪還原化石倒賣產業鏈 幾人格分裂
    用暗訪還原化石盜賣產業鏈  持續15年的古生物化石盜賣,珍惜化石流落海外。記者喬裝化石販子,深入追蹤還原整個盜賣鏈條。一個月的暗訪,不停的身份轉換,記者幾乎人格分裂。  新聞背後:最初的考慮應該是由兩篇報導組成。一篇講當地挖掘和販賣市場的情況;另外一篇報導講海外市場,貴州以外的化石情況以及購買化石的客戶。
  • 捕殺野生候鳥案 非法獵捕國家保護動物應受什麼處罰
    近日,一則捕殺野生候鳥案的新聞引起網友的關注,據悉,警方已立案,現已抓獲一名涉嫌捕殺野生瀕危鳥類嫌疑人並將其刑拘,案件還在進一步審理中。在民警和護鳥志願者的配合下,120隻珍稀候鳥重獲新生。捕殺野生候鳥案 【警方回應"捕殺野生候鳥案"新聞:已立案,120隻珍稀候鳥重獲新生】昨天,一則《天津、唐山現萬米獵捕鳥網:滿地都是腐爛死鳥》的新聞熱傳,天津濱海新區公安局生態城分局回應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