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來秋往季節更替,很多動物都有著獨特的專屬於自己的習性。大雁春天北去,秋天南往,周而復始,從不改變。
大雁屬於候鳥,候鳥一般都有遷徙的習性,是一種可以隨著季節的變化而有規律的來往于越冬和繁殖地之間的鳥類。由於冬天,北方寒冷,大雁沒有食物無法生存,就會在冬天來臨之前,成群結隊的飛往比較溫暖的南方,而它們在遷徙的過程中往往會整齊的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型,非常神奇也非常壯觀。
知道為什麼大雁南遷時為什麼會排成一字形和人字形嗎?
那麼為什麼它們會排隊形甚至會變換隊形呢?難道它們也是認字的嗎?
原來大雁排列隊形的原因是有兩個的:
一是有利於防禦敵害,大雁在成群飛往南方時,路程遙遠耗時較長,途中會發生偶遇天敵的情況一點也不奇怪,所以它們會由有經驗的老雁當隊長飛在最前面,而幼鳥和體弱的鳥則在隊伍中間,保證它們不會被敵害吃掉。
知道為什麼大雁南遷時為什麼會排成一字形和人字形嗎?
二是大雁遷徙時一直在天空中飛翔非常耗費體力,而需要加速飛行的時候會自動排成人字形,當飛在最前面的頭雁的翅膀在空中划過時,在其身後會形成一個低氣壓區,而後面的大雁飛行時就會利用這個低氣壓區減少空氣阻力,從而減少體力的消耗。
但是頭雁卻沒有這樣的便利氣流可以進行利用,就很容易體力不支,飛行時會產生疲累,所以在整個遷徙的過程中需要定時的更換頭雁,確保隊裡的成員都得到相應的休息,不會因疲勞而掉隊。
每當更換頭雁的時候,就會變換隊形,所以在我們看來,大雁遷徙時,總是會時而一字形時而人字形。
知道為什麼大雁南遷時為什麼會排成一字形和人字形嗎?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經常可以看見的場景的是這樣的:大雁好像不怕累似的,飛翔在那湛藍的天空中,越飛越高,越飛越遠,它們會穿過茂密的森林,越過清澈的河水,飛過高聳的山峰,拂過遼闊的草原,一直飛著,到達目的地之前從不停歇。
動物總是有動物的智慧。
當我們小時候對世界有強烈的求知慾的時候,當我們長大後可以通過科學了解事物神奇的真相的時候,在我們感嘆世界的神奇的時候,我們真的很慶幸可以透過現象了解事物的本質,充實我們的大腦。當知識滿足我們的興趣的時候,這些知識就會成為我們自己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