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港溼地候鳥總數已達32萬隻

2020-11-04 光明網

本報訊(記者 王睿)又到候鳥遷徙季,北大港溼地拉開候鳥遷徙序幕。連日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天鵝、疣鼻天鵝、大天鵝、灰鶴、白枕鶴等鳥類陸續來報到。目前,北大港溼地候鳥總數已達32萬隻,預計本月中旬將迎來候鳥遷徙高峰期。

最新觀測數據顯示,現有東方白鸛500多隻、天鵝600多隻、白琵鷺400多隻……這些鳥類一部分會留在北大港溼地越冬,一部分將停歇1至2個月,待水面封凍後繼續南遷。據了解,為了給候鳥創建安全、溫馨的棲息環境,北大港溼地實行全封閉式管理,同時巡護人員通過「人防+技防」的立體巡護方式,加強管護力度。「人防方面,專職保安人員在溼地24小時巡護;技防方面,80處點位設有監控,信號會實時傳送到監控室。並且成立了應急指揮中心,處理應急突發事件。」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野保科工作人員孫洪義介紹,他們還配置了巡護無人機,用來監測人工難以進入的區域,擴大巡護半徑。

此外,今年以來,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管理部門在獨流減河區域啟動植被恢復工程,根據北大港溼地實際情況,種植蘆葦和鹽地鹼蓬,保護溼地生態環境。眼下,植被長勢良好,鹽地鹼蓬已是一片深紅,猶如美麗的「珊瑚海」,形成了北大港溼地特有的「紅海灘」景象。

來源: 天津日報

相關焦點

  • 北大港溼地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
    按照生態功能和環境效益的重要性,溼地分為國際重要溼地、國家重要溼地、省級重要溼地和一般溼地,採取建立溼地自然保護區、溼地公園等方式對溼地予以保護。根據《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溼地公約》,我國於今年2月3日指定天津北大港等7處溼地為國際重要溼地。
  • 50餘萬隻候鳥飛臨北大港溼地,誰在守護候鳥天堂?
    現在,正是候鳥南遷的時候,據最新數據,北大港溼地已迎來候鳥50餘萬隻,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700餘只,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疣鼻天鵝、大天鵝、小天鵝總共約2500餘只,白琵鷺500餘只。當時有幾隻東方白鸛留在了北大港溼地,池塘已經上了凍,工作人員擔心它們沒有辦法覓食,就幾個人日夜輪班,觀察東方白鸛降落到了哪裡,他們就趕到那,用鎬把冰破了,用鐵鍁把魚鏟上來,然後人退得遠遠的。直到看見東方白鸛飛下來吃魚了,他們才放心離開。隨著保護區內生態環境越來越好,有一些東方白鸛就留在了北大港,春天就在此築巢。
  • 天津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野生鳥類已達452種
    從本月開始,本市迎來候鳥遷徙季。近日,在北大港溼地巡護的工作人員觀測到,已有一些東方白鸛來到溼地。「東方白鸛屬於遷徙候鳥,每年途經北大港溼地,會停留一個月左右,一些鳥類從最初短暫停留變成現在會選擇留下越冬或繁殖。」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野保科的孫洪義說。
  • 天藍水清百鳥飛|北大港溼地繪製美麗生態畫卷
    隨著北大港溼地生態環境逐年改善,過境候鳥種類和數量明顯增加,部分過境候鳥在此繁衍,成為「留鳥」。  生態修復不斷升級  走進北大港溼地,深紅的鹼蓬草和金黃的蘆葦叢首先映入記者眼帘。「原來這片都是荒地,現在溼地內的不少植被都是近幾年新栽植的。」
  • 生態宜居 | 天津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野生鳥類已達452種
    從本月開始,本市迎來候鳥遷徙季。近日,在北大港溼地巡護的工作人員觀測到,已有一些東方白鸛來到溼地。「東方白鸛屬於遷徙候鳥,每年途經北大港溼地,會停留一個月左右,一些鳥類從最初短暫停留變成現在會選擇留下越冬或繁殖。」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野保科的孫洪義說。
  • 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秋冬季數十萬候鳥過境 5000餘只東方白鸛遷徙來津
    天津北方網訊:從市政府新聞辦日前舉行的「保護野生動物和森林資源 建設生態宜居天津」新聞發布會獲悉,隨著本市生態環境不斷改善,越來越多的候鳥將天津作為遷徙的必經之地。今年10月以來,本市共監測到5000餘只東方白鸛遷徙至本市。
  • 「十三五成就」每年經停天津候鳥多達百萬 種類多達452種
    津雲新聞訊:11月18日,記者從天津市政府新聞辦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天津生態環境不斷好轉,目前,共觀測記錄鳥類已達452種,每年春秋兩季經本市遷徙、停歇的鳥類數以百萬計。(東方白鸛)天津野生動物種類、數量逐年增加2015年以來,每年過境北大港溼地候鳥數量都達數十萬隻
  • 99種467686隻水鳥棲息北大港
    天津市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天津堅持生態優先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天津北方網訊:2018年至今,由保爾森基金會和河仁慈善基金會支持的《天津北大港溼地生態環境及候鳥資源監測項目》在一年多的調查期間,共記錄到99種467686隻水鳥在北大港溼地停歇、繁殖或越冬,其中不乏世界易危或瀕危物種。
  • 蘿北縣嘟嚕河溼地生態功能提升 每年遷徙駐腳候鳥達25萬隻
    胡振輝 邵國良 攝黑龍江日報4月26日訊 春歸候鳥回。近日,記者在蘿北縣嘟嚕河溼地看到,歸來的東方白鸛又開始佔巢孵卵。通過給幼鳥安裝的GPS全球跟蹤儀觀測軌跡得知,去年在嘟嚕河溼地孵化的幼鳥,也陸續飛回出生地。生態修復工程實施以來,候鳥在嘟嚕河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駐腳的丹頂鶴、東方白鸛、白枕鶴、蓑羽鶴、白頭鶴等珍稀鳥類逐漸增多,每年遷徙駐腳的候鳥達25萬隻。
  • 「生態文明@溼地」天津溼地 鳥類天堂
    全球有8條候鳥遷徙路線。天津,則是東亞到澳大利亞候鳥遷徙途中的必經之路。天津海岸線魚草豐美的潮間帶是候鳥棲息的理想場所。天津地處九河下梢,溼地資源豐富,根據第二次全國溼地資源調查,天津各類溼地總面積29.56萬公頃,陸域溼地佔全市國土面積的17.1%。
  • 最美候鳥季!35萬餘只候鳥飛抵江西,快來一睹為快!
    最美候鳥季!35萬餘只候鳥飛抵江西,快來一睹為快!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鄱陽湖保護區」)監測顯示,目前遷徙到保護區的冬候鳥總數達35萬餘只,其中雁鴨類最多,有27萬餘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