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攝候鳥求偶的春天 推薦4個拍鳥好去處

2021-01-15 蜂鳥網

  春季,是一大批候鳥交配繁衍的季節,如果不是呆在過冬地度過最後幾天悠閒的時光,那它們就已經飛回了自己的「愛情聖地」,在那裡築巢、求偶。這時節不僅能拍到鳥兒休憩的靜美,在有的地方還能拍到候鳥辛勤築巢、求偶交配的生動畫面。看看筆者的推薦,扛起大炮出發吧!


林周的黑頸鶴 攝影師:雪狐瑩天

西藏 林周的黑頸鶴

春季行攝時間:2月至3月

  黑頸鶴,是世界上唯一一種生活在高原地區的鶴類,也是世界上15個鶴種中最晚被發現記錄的。每年冬天,雅魯藏布江中遊的河谷地帶都會迎來大約8000隻過冬的黑頸鶴,而到了4月,這些藏民心目中的神聖大鳥,就會越過青藏高原北部的萬水千山,飛回水草日漸豐茂的藏北溼地,在那裡休息繁衍。


林周的黑頸鶴 攝影師:卓瑪看山

  距離拉薩70公裡的林周縣是黑頸鶴過冬的天堂,那裡寬闊的農田和河谷是拍攝這些美麗精靈的絕佳條件。


林周的黑頸鶴 攝影師:一片雲

  黑色的頸羽像黑絲絨製成的圍巾,紅色的頭頂光鮮奪目,黑色翅膀搭配上雪白的身體,好像一位身著禮服的淡雅紳士。而想拍到林周縣的黑頸鶴,攝影師就要在4月到來前動身。

內蒙古 騰格里沙漠

候鳥拍攝時間:每年3月下旬至4月初,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


棲息在騰格里沙漠的候鳥

  騰格里沙漠的腹地存留了數百個擁有千萬年歷史的原生態湖泊。每年到來春秋兩季候鳥遷徙的時節,這些湖泊和它們周圍的草甸就會變成天鵝等鳥兒休憩的天堂。寶石般的湖泊和盤旋低回的飛鳥,為騰格里沙漠平添了不少靈動的色彩,豐富了這裡值得拍攝的景觀。

  影友們最常去拍的湖泊是月亮湖、天鵝湖。

  神奇的月亮湖一半是鹹水。一半是淡水,因為她是這裡唯一擁有海岸線的原生態湖泊。正是這樣的湖水養育了沙漠裡無數的動植物,野鴨、灰鶴,蘆葦、沙竹……傍晚時分的月亮湖更是熠熠生輝,浪漫迷人。


棲息在騰格里沙漠的候鳥

  每年3月底至4月初,無數隻白天鵝飛到天鵝湖過冬,湖畔茂密的馬蘭花也競相盛放,他們一起映襯在清澈明淨的湖面上,這樣的沙漠風景畫迷人而又獨特!

遼河三角洲 盤錦雙臺子河口溼地

3月中旬,5月至6月

  黑嘴鷗、白琵鷺、丹頂鶴、東方白鸛……兩百多種鳥兒在這裡繁衍生息,盤錦堪稱拍鳥兒的天堂。


攝於盤錦溼地

  每年3月中旬,大批候鳥遷徙經過雙臺子河口溼地,5月、6月大量鳥類築巢繁殖。這都是春季行攝盤錦的好時段。築巢,產卵,孵化,覓食,哺餵……春夏季節的溼地,忙忙碌碌,嘰嘰喳喳,充滿了生機和愉悅!


攝於盤錦溼地


攝於盤錦溼地

  在盤錦雙臺子河口溼地裡,天氣和光線變幻無常,攝影師會遇上許多不可預測的情況,這會令拍攝充滿無奈也充滿驚喜。在這裡,懂得堅持忍耐的攝影師更有機會拍出動人的傑作。

青海湖 鳥島

最佳拍攝時間:4月至6月

  鳥島位於青海湖西部,是我國的鳥類自然保護區,這裡因為棲息著大量候鳥而成為青海湖的一大奇觀。


攝影師:蜂鳥網友 W追風

  其實,鳥島不是一座島,它有兩座島。西邊的一個叫做「蛋島」,島上密密麻麻堆滿了一個個盛著鳥蛋的鳥窩;東邊大一些的島叫海西皮,島上一塊突出的巖石上住滿了鸕鷀。這塊巖石也是鳥島特有的標誌性景觀。

  每年4月,斑頭雁、魚鷗、棕頭鷗……十多種候鳥從南方飛來這裡築巢求偶,繁衍孵化鳥寶寶。雖然只是十幾種候鳥,但高峰時期鳥兒的數量會超過十萬隻。

  攝影師在4月、5月來到這裡,不僅能拍到數萬隻鳥兒在天際遨遊的壯觀景象,還能拍到候鳥求偶交配等各種有趣精彩的照片。


攝影師:蜂鳥網友 熱帶-雨林

青海湖鳥島行攝注意事項

  春季高原早晚溫差很大,注意隨時增減衣服。外出時儘量帶上太陽鏡、帽子,塗抹防曬霜,並隨身攜帶必備藥品。

候鳥拍攝攻略

時間

  與其他行攝主題一樣,拍攝候鳥,最好的時刻也是日出後1小時和日落前2小時這兩個時間段為最佳。想要拍到晨光中的候鳥,最好能在日出前抵達目的地,趁天黑悄悄接近候鳥,因為天亮之後候鳥看到人影會因受驚而飛走,想要接近就很難了。


盤錦 丹頂鶴


攝於青海湖鳥島 攝影師:蜂鳥網友 W追風

剪影

  使用長焦鏡頭和高速連拍的模式,這是拍好候鳥最常見的手法,除此之外,在逆光環境下嘗試著拍好鳥兒的剪影,也會得到唯美的畫面。

  要拍好鳥兒的剪影,需要更多地考慮如何對背景畫面進行正確的曝光。另外,挑選外形漂亮,姿態優美的飛鳥進行拍攝,還需要攝影師具備足夠的耐心。如果上述兩個條件都具備了,就不難將候鳥優美的剪影收入鏡頭中了!

相關焦點

  • 候鳥遷徙時 石獅拍鳥季
    為了讓更多的攝影及旅遊愛好者了解石獅、感知石獅、走進石獅,即日起,石獅市文體旅遊局、石獅市文旅集團聯合石獅日報社推出「石獅·我行我攝」攝影旅遊線路推介系列報導,開啟行攝石獅的光影之旅,用鏡頭記錄美麗的風景,用心靈感受奇妙的旅程。 秋末冬初,候鳥遷徙又迎來了高峰。10月14日,本報刊登《第五季!
  • 城市候鳥傳⑥ | 青島選市鳥 我肯定推薦堅強美麗的藍磯鶇
    資料一般稱藍磯鶇為候鳥,冬季南遷、春天北歸,實際上青島鳥類攝影愛好者,連續多年冬天拍到藍磯鶇,看來島城宜居,鳥兒也不願走了。藍磯鶇為冬夏候鳥淡季的青島,增添了一抹亮色,因而成了許多觀鳥愛好者心目中的明星。藍磯鶇是記者耗時費力最多才拍到的一種鳥,前後大概用了60多天,從春到夏,走遍了島城海濱和山頭,直到6月1日才在一處懸崖上發現了它的蹤跡。
  • 生態環境優良 海口留鳥、越冬候鳥種類和數量不斷增加
    海口日報記者康登淋 攝鳥類不僅是生態系統的重要成員,更是生態環境的晴雨表。海口多樣化的生境和保存完好的自然環境,使得鳥類非常豐富多樣,此前專業機構已記錄到的野生鳥類約300種,被列為海南省重點保護的鳥類約90種。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和人們愛鳥護鳥意識的增強,在海口的留鳥和越冬的候鳥種類及數量都在不斷增加。
  • 昌平的鳥,飛翔的精靈
    7年前偶然用相機拍下的一組翠鳥俯衝下水捉魚的鏡頭,為他打開了通往「鳥類世界」的大門,「近距離觀察這些小「精靈」,感覺就像跟隨Discovery拍生態大片一樣,格外有趣。」3月到7月,近4個月的時間裡,他跟拍了7窩戴勝鳥,將它們覓食、求偶、築巢、交配、哺育的場景全部記錄了下來。拍攝期間,每天凌晨4點,張號就來到鳥巢下,躲在層層的偽裝網下,「隱身」觀察戴勝鳥一天的生活。北京的春天經常颳風,這樣的天氣,對於拍攝鳥兒飛翔的姿態比較有利,但對於張號來說,大風天就意味著漫天飛舞的楊柳絮。
  • 冬候鳥大部隊11月底至12月初抵廈 明年三四月份離去
    (陳浩攝)  -冬候鳥黑嘴鷗(陳浩攝)  -冬候鳥中杓鷸(陳浩攝)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 顏梅麗) 天氣漸涼,廈門又迎來了每年必約的「老朋友」——冬候鳥。  ▼觀鳥愛好者捕捉鳥類倩影(顏梅麗攝)  【尋鳥故事】  早起的人兒有鳥拍
  • 塞內加爾攝鳥日誌
    這篇是我和卡爾在塞內加爾旅行時拍的各種鳥類照片。僅僅是記錄我們所看到的鳥,而不是攝影展示。有些鳥名也是基於目前了解到的知識確定的,不是標註的百分百準確。當時在塞內加爾的時候既沒有網絡,也沒有觀鳥指南之類的書,所以僅僅是看到喜歡的鳥兒一頓瞎拍。
  • 5個打鳥經驗拍攝要訣
    帶有某種程度的耐心往山裡、水邊去找、去等待,才有機緣拍到目標鳥。打鳥兒的第2個核心條件,做功課。紅尾伯勞,攝於臺北市       鳥兒是有季節性、有地域性、有習性的生物,如下方的紅尾伯勞,此鳥本身為冬候鳥(在臺灣來說),想要有機會拍攝它,得在每年中秋之後,隔年清明(端午)之前才會有機會在開闊草皮或是矮灌木欉略為見到。
  • 汕頭「攝友」意外拍得罕見伯勞捕食小鳥[組圖]-捕食 攝友 文鳥 紅...
    汕頭一名「攝友」意外攝得罕見全程  東方網2月16日消息:前日,一名鳥類攝影愛好者在汕頭市區一處公園內意外拍攝到了一組罕見的紅尾伯勞捕食斑文鳥的照片。  「它(紅尾伯勞)本來是在啄食梨花叢中的蜜蜂,突然從頭頂上飛過幾隻斑文鳥,這隻(紅尾)伯勞立即飛上去抓住了其中一隻,兩隻鳥落在我跟前大概七八米的地方。」
  • 「明星」候鳥曼妙身姿
    justina 攝     原題:它們不但珍稀,還是海南愛鳥、護鳥者的「網紅」    「明星」候鳥曼妙身姿    隨著冬日臨近,大批候鳥南遷,長途跋涉來到溫暖的海南,其中不乏珍稀候鳥。海南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海口畓榃溼地研究所所長盧剛,跟著「鳥專家」一起打開海南明星候鳥圖鑑。棕腹大仙鶲。
  • 尋鳥、攝鳥之六---福建明溪彩鷸
    正兒八經尋鳥、攝鳥的第一次要算2008年11月16日至17日在江西鄱陽湖候鳥自然保護區(圖文見2009年4月9日《溫嶺日報》---《鶴舞澤國》)
  • 泉州成珍稀鳥類棲息地 泉州觀看鳥地點推薦(圖)
    茂盛的林木為鳥兒們創造了安靜的棲息環境;而遠處的生態島兩邊高、中間低,中間低洼處填沙養殖貝類,為候鳥提供食物。每天早晨和晚上,數千白鷺在湖面上飛來飛去,場面甚是壯觀。(陳小陽 攝)  ●推薦地:洛陽橋  觀賞鳥種:棕背伯勞、白鷺、八哥、斑嘴鴨、銀鷗、海鷗、紅嘴鷗、番鴨、燕鷗、紅骨頂、家燕、翠鳥等  觀鳥攻略:洛陽江附近的沿海溼地灘涂有近4200畝的紅樹林,為海鳥覓食、生憩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它不僅是冬候鳥聚集的樂園,而且是最好的觀鳥基地。
  • 人類設羅網,候鳥「天地劫」
    數以萬計的候鳥,從繁殖地飛向相隔數千裡的越冬地,進行「大遷徙」。我們不知道的是,這段漫長的旅途,最大的危險並非來源於自然界,而是人類設下的「天羅地網」——非法捕鳥人用捕鳥網、網杆、誘捕機等工具,讓成百上千的候鳥飛進囚籠,飛向死亡。一在黑龍江,每年進入9月,大遷徙的序幕就徐徐拉開。
  • 翅膀的痕跡——記者歷時60多天拍攝途經青島的都市候鳥
    今年這個春天不同尋常,「新冠」打亂了世界的節奏。響應抗疫號召,減少與人接觸,自3月底開始,記者一頭扎進山林,踏遍青島溝溝坎坎,平均日行一萬多步,用一部小微單記錄下了整個候鳥季,前後歷時60多天。拍鳥是一寸長一寸強,說來您可能不信,很多鳥我是用手動對焦拍的,拍不了「飛版」照片,也錯過不少鳥兒。
  • 膠州灣候鳥翔集 形成壯觀「鳥潮」 (1/3)
    膠州灣候鳥翔集 形成壯觀「鳥潮」 (1/3) "← →"翻頁
  • 春天花會開,鳥兒自由自在
    大斑啄木鳥從4月20日開始,愛鳥周的重頭戲第三屆「震旦杯」城市觀鳥大賽即將開賽,市民可以跟著50位專業的「鳥友」觀鳥,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2017 年首屆南京城市觀鳥賽20小時內的賽程內就計記錄了鳥種126 種,國際瀕危鳥種黃胸鵐、在4月南京難得一見的流蘇鷸[yù]、被譽為「鳥中熊貓
  • 氧氣森林 拍寫真好去處!
    環境:周末好去處!空氣新鮮阿 女孩子特別多 大概是去打卡的 拉著妹妹就去拍照 拍了一會就去下午茶了 旁邊有個咖啡廳 蘇州的太太邊聊天邊喝茶的多 森林裡有小兔子 🦙羊駝 需要買吃的餵 推薦專業攝影的姐妹 可以去拍 離岱心灣也很近
  • 推薦!他拍的鳥類照片為什麼感動了全世界!
    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忠和作序推薦!本書精選300多種鳥類的絕美影像照片,從鸚鵡、蜂鳥、貓頭鷹,到極度瀕危的藍嘴鳳冠雉,每一種鳥都有自己的故事。照片以黑白為背景,凸顯動物的樣貌和神態,能讓你欣賞到前所未見的各種細節與神韻。《國家地理珍稀鳥類全書》由「影像方舟」創始人喬爾·薩託與全球觀鳥冠軍諾亞·斯特瑞克聯手創作。
  • 瀋陽迎來「十一最佳觀鳥季」告訴你8個觀鳥好去處
    瀋陽有哪些觀鳥好去處?野外觀鳥應做什麼準備措施?瀋陽在野生動物保護方面有哪些舉措?市民在遇到小動物時該如何處理?日前,瀋陽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相關負責人為讀者介紹了有關瀋陽最佳觀鳥季的好去處、野生動物基本情況,以及今年鳥類遷徙的有關情況。
  • 候鳥「春運」開啟先頭部隊抵廈 廈門迎來觀鳥「黃金期」
    廈門網訊 (文/廈門日報記者 劉少敏 圖/陳浩) 10月以來,隨著候鳥「春運」逐日熱鬧,廈門也迎來觀鳥「黃金期」。近日,不僅作為先頭部隊的鸕鷀、大濱鷸、仙八色鶇等已經抵廈,開始在杏林灣水域等處棲息,備受期待的水鳥遷徙高峰也逐日臨近,市民將有機會遇見稀有的勺嘴鷸、黑臉琵鷺等瀕危鳥類。  廈門有哪些值得推薦的觀鳥地點?又有哪些鳥中精靈值得期待?
  • 盜獵者下載鳥叫聲誘捕鳥兒 候鳥遷徒之路越發艱難
    然而,隨著生態環境的改變,瘋狂的盜獵殺戮,候鳥的身影漸漸稀少,候鳥的遷徙之路越來越難  研究  13個監測點覆蓋保護區  周丕寧是大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科學研究科的負責人。從2007年開始,他整天拿著相機進山對保護區內的鳥類進行拍攝,從一名「門外漢」變成了「認鳥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