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樹間的精靈!5個打鳥經驗拍攝要訣

2021-01-18 金錢鮑的世界

       各大攝影網站上,常常看到許多的前輩們分享的打鳥兒圖,在自己眼中看來無一不是經典之作,我也有好一段時間在此領域摸索與瀏覽,某些前輩的圖真的很令人難忘,每每瀏覽時,心中那股熱情不斷沸騰。分享此文,並非讓朋友們看過,機頭備齊,就能夠得到拍出與網站那些圖片一樣的漂亮。

        打鳥兒的不可預期性因素非常多,運氣因素幾乎佔去99%以上,我們所能夠掌握的僅僅是剩下不到1%的空間。如何在僅剩的1%空間揮灑,得到美圖?

灰喉山椒鳥(雄),攝於新店福山

打鳥兒的首要核心條件,不是頂級機身或鏡頭,是耐心。不論是哪個攝影範疇,耐心都是最重要的。

       帶有某種程度的耐心往山裡、水邊去找、去等待,才有機緣拍到目標鳥。

打鳥兒的第2個核心條件,做功課。

紅尾伯勞,攝於臺北市

       鳥兒是有季節性、有地域性、有習性的生物,如下方的紅尾伯勞,此鳥本身為冬候鳥(在臺灣來說),想要有機會拍攝它,得在每年中秋之後,隔年清明(端午)之前才會有機會在開闊草皮或是矮灌木欉略為見到。

       生性極為懼人的河烏,這是目前阿泰拍過認為很有難度的鳥,全身只有一個顏色,往往對焦點都不知道往哪擺;在加上此鳥多在乾淨無汙染的溪邊生活(也就是比較深山),要拍此鳥得要有相當的運氣。

那麼,想拍這樣的鳥兒怎麼辦?

       河烏的習性就是不斷的在水邊、水裡移動,有時候看它在石頭上停頓一下,正要對焦的時候,它已經下水了(是潛到水裡);最佳的拍攝時機是它離水的那5 秒(有時候不到5 秒)。

河烏,攝於三峽

       這個不僅考驗運氣,也考驗相機機身的對焦與準焦能力;建議朋友們,見到不算怕人的河烏(其他鳥兒也是),不妨先觀察一下子,可以看出他習慣從哪幾個點上來,往哪幾個方向移動。如此便可以大膽的預測河烏下水、離水的點,好取得自己想要的美圖。

打鳥兒的第3個核心條件,觀察。

       剛開始迷上打鳥兒的時候,往往見到鳥的影子就按快門,然後得到一堆像是文前山紅頭樣子的照片,除非朋友拍來是拿來當觀察紀錄用的照片,不然此

照片不是刪除,就是放在硬碟深處放到被遺忘。

白腹秧雞,攝於臺北市

白耳畫眉,攝於溪頭

       除非是遇上罕見鳥,見到就要馬上拍,就算是光影呈現不夠美也具有其價值;阿泰建議朋友們,到達鳥點,見到鳥兒的時候,先留點時間觀察。也趁這時間看看地形、環境、陽光、背景等等拍攝條件看要如何搭配,讓自己好整以暇,等待最佳的拍攝機會。

        打鳥兒的第4個核心條件,善用環境。

       善用環境,這是觀察力的延伸;野鳥多是怕人的,善用偽裝帳篷或是現場地形地物很重要。

臺灣藍鵲,攝於陽明山

       鳥種這麼多,季節環境一直變化,鳥兒為了延續生命所展現的行為更是精彩。求偶、築巢、抱蛋、育雛、避敵、防衛、擬傷、覓食等等,不同的鳥種就會有不同的樣式。這些生物多樣性,就是令不少人醉心的因素。上山拍鳥,遇上了難得的鳥兒下水洗澡,如果因為沒有適當的偽裝或是隱蔽物,而導致目標被嚇跑,那樣真的太可惜了!

       打鳥兒的第5個核心條件,尊重自然與生命。

領角鴞,攝於臺北市

       如果朋友們有機會見到野鳥獵食的畫面,甚至是猛禽捕食其他鳥兒,請務必做好不幹擾這點,弱肉強食也是屬於自然生態食物鏈的一環。

具備上述5個條件之後,接下來才是準備相機與鏡頭這件事兒。

       由於飛羽攝影的攝影條件(被攝物常會不斷移動,且光線多不足)嚴苛,建議使用單眼機身搭配至少300mm焦段鏡頭是基本;而對於剛入門的朋友,阿泰並不建議一下子就攻頂去買頂級鏡頭。頂級的鏡頭+雲臺腳架加起來相當有份量,扛著裝備在山裡、水邊走整天可不是件輕鬆的事情。如果因為如此而抹煞了熱情,那就太可惜了!

黃胸青鶲(雄),攝於溪頭

       大原則是測光模式與對焦點的選擇幾乎決定作品的成果。為了要讓被攝物看起來有神(有眼神光),請儘量選擇斜射光線順光、半側光狀態,儘量不要是頂光或逆光的環境;並且進行合焦時,儘可能將對焦點放在鳥兒的眼睛。通常單眼相機的中央對焦都是最準確與迅速,建議在合焦之後再行調整構圖。

黃胸青鶲(雄),攝於溪頭

       測光模式部份,建議使用「點測光」或是「重點區域測光」,通常相機的原始測光模式設定是「平均測光」或是「中央重點平均測光」,如果使用後二者,容易出現如下圖的狀態;背景較明亮,可是鳥兒的身形卻暗掉了在光線許可、鳥兒穩定的狀況下,可以適當的縮小光圈。

八色鳥,攝於桃園

       縮小光圈之後(通常至少縮小到F7.1以下,最好是F8.0以下)所得到的照片就細膩多了!

綜扇尾鶯,攝於臺北市(光圈F11)

       如果都使用鏡頭的最大光圈,常常會拍到眼睛(或是對焦點)清楚,身體羽毛是糊掉的照片。好不容易等到鳥兒賞臉給拍,卻因這點小小的疏忽沒讓照片更完美,實在是很令人扼腕啊!下方的八色鳥,就是只有對到眼睛,可是羽毛幾乎都沒有細節,好可惜!

        再來,大多數單眼相機特有的功能:反光鏡預升

        打鳥兒都是使用300mm(含)以上焦段鏡頭,除了使用適當腳架與雲臺支撐之外,還要搭配快門線;這樣也只是基本。如果要讓畫質畫面更加精緻,請將鏡頭(有的是相機機身)的「防手震功能」關閉,相機設定為「反光鏡預升」狀

態。這樣可以避免因為鏡頭的防手震功能,會使鏡頭內的折射鏡片飄移;以及反光鏡與快門帘連動產生的小震動,去影響畫質。而這邊要注意的是,使用「反光鏡預升設定,要記得按二下快門喔!(第一下反光鏡升起,第二下才是開快門帘感光)

鉛色水鶇(雄),攝於杉林溪

       最後才是建議使用RAW檔為儲存模式,以保留較大的後制空間;但是這部分阿泰並不常用,除非是有打算大圖輸出或是印刷出版,那麼是一定要用RAW檔案儲存。平時建議使用該機身最大的JPG檔案儲存即可。

鉛色水鶇(雌),攝於杉林溪

       以上是阿泰在打鳥兒方面的心得分享,不足的部分還是有;打鳥兒的各種技巧應用、臨場反應與運氣都很重要;朋友們如果有好的想法也請不吝指教。個人認為循序漸進的了解與涉獵,熱愛自然與生命,享受美好與成就感才是打鳥兒最重要的部分。

往期精選 :

欠曝 還是 過曝,細說相機的曝光補償

日光下的慢速快門,用ND濾鏡打造水流幻境

人像攝影中如何選擇鏡頭焦距

與眾不同的拍花季節,怎麼拍出花卉的黑背景?

教你6招,拍出「十裡桃花」

如何控制好正確的曝光技巧?

做個攝影大廚!解密美食攝影技巧,之善用採光和白平衡

捕捉春天的印記,利用相機抓住春天的感覺

讓你也能拍出風光大片,巧用光圈快門的搭配

「春天裡來百花香」拍攝花海技巧全攻略


相關焦點

  • 6個秘訣拍攝鳥類照片,攝影大師們都是這麼打鳥的
    但是也有很多攝影師能拍出非常精彩的鳥類照片,他們是怎麼「打鳥」的呢?有什麼經驗呢?1)曝光模式一般情況下,如果拍攝相對靜態的鳥兒,可以選擇光圈優先模式,把測光任務交給相機。 但如果抓拍動態的畫面,就建議使用手動曝光模式。拍攝飛行的鳥兒時,由於鳥兒在飛行範圍中背景會不斷變化, 導致相機測光基準不停地在變化,測光系統計算出來的曝光值可能就會有較大偏差。
  • 黔靈山上出現「精靈」 經專家認定系益鳥松鴉
    記者3月12日獲悉,一名攝影師日前在貴陽黔靈山公園「打鳥」時,偶然拍到一群美麗的鳥類「精靈」,它的名字叫「松鴉」。據了解,家住貴陽的賈慶祥先生是一名著名攝影師,喜愛在林間用長焦鏡頭「打鳥」,貴陽市區及其周邊的黔靈山公園、森林公園、長坡嶺森林公園等地,都是他經常去「打鳥」的好去處,拍攝了不少鳥類的生存狀態和精美瞬間。據賈慶祥先生介紹,他日前在貴陽黔靈山公園裡拍攝鳥類活動時,無意間拍到一群美麗的鳥類「精靈」,拍到它俯衝、飛翔、停息、捕蟲、採食種子、貯藏種子等美麗精彩的瞬間。
  • 教你「打鳥」的攝影教程,分享我拍鳥的經驗
    南方的秋季有很多鳥可以拍,如果你是小白攝影師,也喜歡生態攝影,那麼本文就是值得一看的鳥類攝影教程,我將分享多年的「打鳥」經驗,讓你在秋季拍攝出好看的鳥類照片。我說說之前最難忘的拍攝經驗,那年是最寒冷的冬天,氣溫大概是零下20度左右,當時的風也非常大,我的雙手、雙腳和面部幾乎都凍到失去知覺,我就是為了拍攝烏林鴞,因為我覺得非常值,願意尋找它的蹤影,想要說的是,拍攝鳥類非常辛苦,有時候必須在苛刻但環境中拍攝,除了要掌握攝影技巧以外,還要懂得如何防護和保養器材,更要了解動物的習性,這就是死物與活物的區別。
  • 《精靈寶可夢letsgo》捕捉精靈有什麼技巧 扔精靈球捕捉攻略
    但是新手玩家總是不能順利地捕捉到寶可夢,這也許是技巧上的問題,又有可能是遊戲設備的問題。下面將教大家《精靈寶可夢let's go》中扔精靈球的技巧。 首先,先給結論: 在熟悉操作之後的扔球難度為:精靈球=單手柄>掌機>雙手柄。 捕捉效率為:雙手柄>單手柄>精靈球>掌機。 綜上,在不是外出的情況下,最好是採用TV模式雙手柄模式。
  • 英國攝影師捕捉到罕見「精靈」閃電
    據國外媒體報導,來自英國的業餘天文愛好者在本周二拍攝到一束罕見的閃電,在雷暴雲上方存在神秘的「紅色精靈」和「藍色噴流」閃電,拍攝的位置位於約克郡以東,此前英國地區並沒有有關類此閃電的記錄,顯然本次發現的罕見閃電也是北海地區出現的雷暴雲「向上放電」現象。
  • 《口袋妖怪復刻》精靈花園怎麼捉精靈 花園捕捉精靈攻略
    一般在你看到某個精靈之後,系統會給你三種提示:「精靈正在全神貫注地思考,沒有注意到你的接近」,「精靈環顧四周,好像察覺到了危險的氣息」,「精靈緊緊盯著你,對你提高了警惕」。這3種狀態,從前到後精靈的捕獲率逐漸下降,逃跑率升高。如果你發現精靈時是第一種狀態,扔過5個球還沒有捕獲,精靈的捕捉難度會上升為第二種狀態,再過5個球會上升為第3種狀態,如果精靈中間沒有逃跑。
  • 新世代打鳥神器——索尼Alpha 9+SEL200600G鏡頭
    帶著這套設備,我就奔赴莊河去拍攝藍翡翠。莊河有拍攝藍翡翠的極佳場景。一對藍翡翠選擇在巖壁上築巢,繁育幼鳥。每次捕食歸來,它們都會叼著從野外捕捉到的青蛙、螞蚱、蜻蜓、昆蟲等獵物飛落在巢穴附近的一棵松樹上,四周查看沒有危險後,再飛向巢穴餵食幼鳥。藍翡翠往來頻率高,動態靜態齊全,且場景畫面色彩豐富,有利於測試體驗Alpha 9+SEL200600G鏡頭的拍攝效果。
  • 春來雲南 「打鳥」大不同
    越來越多的珍稀鳥類在雲南樂享綠色生活,攝影圈內拍攝鳥類、愛護鳥類的朋友越來越多,他們把拍攝鳥類稱為「打鳥」。在雲南各地,因「打鳥」而呈現了不同的新氣象。國家高原雲果產業園負責人、昆明盛世桃源農業科技產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月秋介紹,目前園區已經規劃了4個溼地、6公裡主河道、19公裡側河道、水果主題綠道以及200個莊園。其中,中央展示中心、水果主題綠道已經建成。
  • 「打鳥」,如何拍出清晰的飛鳥照片
    ,業內也將拍攝飛鳥稱為「打鳥」。大自然的精靈舞者,不會像人偶、模特那般任由你擺布。拍攝中,不可預期性因素非常多,天氣、時間、運氣等等。那麼如何拍攝出精彩的打鳥照片,有什麼技巧呢?  以便於讓你在拍攝時平移鏡頭,也可以讓你把相機固定好,「守株待兔」。  一部對焦功能強大(對焦速度高,追焦能力強)的相機,因為飛行中的鳥兒速度真的相當快。一個長焦變焦鏡頭,長焦端的焦距最好在 400mm 或更長。
  • 地球上空多次出現「紅色精靈」,2020年捕捉到70次,真相是什麼?
    地球上空多次出現「紅色精靈」,2020年捕捉到70次,真相是什麼?在8月份歐洲宇航局發現了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讓很多人都覺得這是人類第1次發現了地外生命,看起來它和紅色的水母非常相似,也被歐洲宇航局稱為是紅色精靈,這種現象在地球的表面是非常難看到的,這一次國際空間站的設備也是在一次意外當中將其捕捉到了,那麼它的真實身份究竟是什麼呢?
  • 學好英語的42個經典要訣
    第二十二要訣:查字典不要只看詞義  很多人查字典只為了了解詞義,這充其量只能弄懂生詞在那句話裡的意思,根本無法積極掌握那個詞彙,更談不上活用了。查字典除了要找出適當的定義,還要查1)讀音:讀的出音的詞才能記得牢,也才能用的出來。2)相關的定義:一個單詞可能會有幾個或幾十個定義。瀏覽一下相關的定義可更廣泛的了解這個單詞。
  • 掌握5個關鍵點,ISO6400與ISO100拍攝照片畫質十分接近
    圖1下面我們來做個拍攝試驗。為了保證照片的清晰度不受其它因素的影響,採用三腳架拍攝,如下圖(圖2)。上半部分是用ISO100拍攝的,下半部分是用ISO6400拍攝的,用這種全圖在手機中觀看似乎差別很小,如果在電腦中放大到100%看,噪點差別很大。所以只下面用截取局部的方式來展示。
  • 重慶觀鳥愛好者捕捉到30個鳥類新記錄
    而踏著春的腳步,去大自然裡尋覓這些春天的精靈,無疑是一種美妙的樂趣。在重慶,就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扛著「長槍短炮」,尋覓鳥兒的蹤跡。他們就是觀鳥愛好者。這兩年,通過他們的鏡頭,在重慶捕捉到30個鳥類新記錄,其中更有13個新記錄來源於重慶都市區。今天,我們跟隨他們的鏡頭,一起去探尋春天的奧妙。
  • 盜獵者利用候鳥遷徙拉網捕捉 不乏國家級保護鳥類
    盜獵者利用候鳥遷徙拉網捕捉 不乏國家級保護鳥類 原標題:   北京晨報熱線新聞(記者 郭丹)中秋假期,卻有人「加班加點」趁著候鳥遷徙之際,捕捉鳥兒牟利。
  • 寄生樹頂的海底精靈
    某次瀏覽網頁時,偶然發現了海底精靈竟然也生長於樹頂之間,那就是此篇的主角,炮彈樹。花簇發自莖幹,長60∼90公分;花色豔麗,花瓣如淺碟狀,長約5公分,外側黃色或紅色,內側深紅或淡紫色。果實球形,褐色,像是一顆帶著鏽斑的古老炮彈,實際外殼也同炮彈一樣異常堅硬。據說成熟以後會散發臭味並落下綻開,真的就是自然炮彈,所以遇到果實纍纍且氣味濃鬱的時候千萬不要站在樹下,咳。
  • 精靈捕捉高成功率攻略[圖]
    類型:角色扮演 大小:497.94MB 評分:10 平臺: 標籤:寵物育成遊戲萌系戰鬥 立即下載 掌機小精靈由於是一個聯網類型的手遊,為了保證能持久運營下去,所以對於精靈捕捉的成功率是有一定的下調的
  • 蘇州五年制專轉本備考:英語學習的5個經典要訣
    第一要訣:收聽英語氣象報告有些教學錄音帶為配合初學者的學習,故意放慢語速 第二要訣:收聽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的英語廣播中國國際廣播電臺(ChinaRadioInternational)每天早上7:00--8:00,中午11:00--12:00各有一小時的英語節目。內容包括國內外新聞,剪報集錦和各類系列的專題報導。除了英語標準流利的國內播音員擔任廣播之外,也有向外僑或訪客就某一話題而做的錄音訪問。
  • 非洲打鳥行——鹰鵰隼鳶鷲
    來自北京的 @相由心生 老師,酷愛打鳥(攝影者將拍攝鳥類通稱為打鳥)近期她專程去非洲打鳥,收穫了幾十種上千隻,
  • 精靈之耳,生命之樹
    被幸運精靈選中,幸運之樹可以實現你的願望。當然願望實現是要付出代價的,用你認為不重要的的東西去交換。實現願望,那朵你曾認為最美的玫瑰就會枯萎,伴隨著一些東西破碎的聲音,不過只有朵兒才能聽見。作為整個暗夜森林所有玫瑰的守護精靈,朵兒就是人們口中相傳的那個幸運精靈啦。朵兒坐在玫瑰叢中,海藍的眼眸裡寫著無奈和痛,這些願望,不過是貪婪和欲望的種子。
  • 觀鳥丨雲南石梯村:春意滿林「打鳥」忙
    可在石梯村,一群人正架著「長槍短炮」,沉浸於一場「打鳥」盛宴中。紅頭鴉雀。盈江縣觀鳥協會會長 班鼎盈 攝/供圖村裡的景頗族小夥何正中這兩天忙得不可開交。「灰孔雀雉小崽出來了,想拍的各位老師,請電話聯繫。」他的一條微信朋友圈視頻,吸引來了數十個鳥類攝影愛好者。正在」打鳥「的鳥類攝影愛好者。盈江縣委宣傳部供圖「『打鳥』就是用長焦鏡頭去拍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