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秘訣拍攝鳥類照片,攝影大師們都是這麼打鳥的

2021-01-15 孤獨稜鏡

鳥類攝影是很多攝影愛好者喜歡的題材,但鳥類並不好拍,它既屬於生態攝影又屬於運動攝影,有太多的不確定和不可控性。但是也有很多攝影師能拍出非常精彩的鳥類照片,他們是怎麼「打鳥」的呢?有什麼經驗呢?

1)曝光模式

一般情況下,如果拍攝相對靜態的鳥兒,可以選擇光圈優先模式,把測光任務交給相機。 但如果抓拍動態的畫面,就建議使用手動曝光模式。

拍攝飛行的鳥兒時,由於鳥兒在飛行範圍中背景會不斷變化, 導致相機測光基準不停地在變化,測光系統計算出來的曝光值可能就會有較大偏差。另外,如果是拍攝純白色鳥類特寫,例如白鷺,由於通體潔白與環境差異較大,相機測光系統也可能被「誤導」。因此,手動調整快門和光圈的組合是打鳥時最常用的,此時只要鳥兒身上的光線不變,無論背景怎麼變化,曝光都是準確的。

2)對焦

對焦可以是說鳥類攝影最重要的技術環節了。因此能否快速地捕捉到鳥兒並成功對焦就至關重要。此時應採用多點連續對焦模式+高速連拍模式。對焦點數量則要根據鳥兒活動範圍和活動規律選擇,這就需要攝影師有較豐富的經驗對鳥兒的活動進行預判。對焦點數量越小,對焦越精準,但往往難度也越大。由於鳥兒運動速度快,而且拍攝者通常離得較遠,長焦鏡頭的視角範圍較小,很多專業打鳥攝影師會預先觀察取景範圍,對鏡頭視野範圍和環境有一個熟悉,這樣就能做到「舉起鏡頭框住鳥」。

3)快門速度

想要獲得清晰銳利的鳥兒「定格」照片,快門速度需要比較高。通常鳥兒有不同的狀態,在不同的狀態下需要的快門速度也不一樣。

棲息產卵、整理羽毛 —— 1/200秒 ~ 1/400秒

求偶交配、嬉戲打鬧 —— 1/400秒 ~ 1/800秒

高速飛行、打鬥捕食 —— 1/1200秒~ 1/2000秒

由於拍攝使用的大多是長焦鏡頭,因此這裡有涉及到一個焦距與安全快門的轉換關係問題。通常安全快門約等於焦距的倒數,例如使用50mm焦距拍攝時,安全快門就是1/50秒。打鳥使用的鏡頭焦距通常在200mm以上,因此安全快門至少也要1/200秒,如果考慮到長焦鏡頭自身重量帶來的手持穩定性問題,那麼安全快門還應該更高一些。

另外,特別要注意的是旋轉鏡頭追焦拍攝時要以腰為軸平穩地轉動,同時應當關閉鏡頭防抖功能,以免防抖功能反而幫倒忙。

4)拍攝時間

季節:秋末初春是鳥兒遷徙的季節,在這個季節選擇鳥兒途經的路線、地點可以拍到成群結隊的鳥兒集體活動的精彩場面。而春季到盛夏則是鳥兒求偶、交配、育幼的季節,這個季節選擇鳥兒的棲息地可以拍到精彩鳥兒嬉戲、繁衍、捕食的生動畫面。

時間段:季節俗話常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早起的攝影師也才有鳥拍。此話一點不假,通常清晨時分是鳥兒活動比較活躍的時段,喜歡打鳥的攝影師應該在天亮前早起提前到達鳥兒活動區域。過了清晨時段,太陽角度較高,尤其是夏季天氣炎熱,鳥兒們會躲避酷熱進入密林這時候就不好拍攝了。除了清晨,傍晚時分也是鳥兒活動密集時間,這個時段鳥兒大都逐漸回巢,可以在鳥巢附近拍到更多精彩畫面。

5)選擇機位,融入自然

所有擅長打鳥的攝影師都有一個共識,就是要提前做好準備,拍攝前充分融入到自然環境中,這是拍到鳥兒,拍好鳥兒,抓到精彩畫面的重要基礎。一般選擇有水、草地或有樹的地方,因為鳥兒要喝水、捕食、洗澡等都會經過這些地方,在這些地方通常能抓到最生動的畫面。選擇空曠一點的場地,可以未追拍留一點餘地。作為打鳥攝影師很重要的是選擇好機位。攝影師還要充分地融入自然:

穿著不宜過於醒目耀眼,應當儘可能樸素,讓自己融入大自然。有一身迷彩服就最好不過了。

輕步緩行,走走停停,逐步接近,千萬不要發現有鳥兒就迫不及待地衝過去。

降低身段,放低姿態,身體姿態越低對鳥兒的安全威脅越小。

城市中的鳥兒警惕性會更高,如果不巧把鳥兒驚走了也不要灰心,在鳥兒常活動的區域坐下耐心等候,當鳥兒發覺你對它們沒有威脅時,自然會主動接近你。

6)器材選擇

打鳥所需的器材對速度和操控都有比較高的要求,原則上應該選擇攝影師熟悉的器材品牌。長焦鏡頭是必不可少的,一般選擇200mm以上的,配以增倍鏡。如果對手持能力比較自信,可以選擇400mm以上的鏡頭。

佳能機身推薦:1DX、1DX2、7D2

佳能鏡頭推薦:EF 300mm f2.8 II、EF 400mm f4 DoII、EF400mmf2.8II、EF500mmf4II、EF600mmf4II等。

尼康機身推薦:D5、D500

尼康鏡頭推薦:AF-S 500mm f5.6E VR、AF-S 200-500mm F5.6E ED VR、AF-S 600mm f/4E FL ED VR

其他副廠鏡頭:騰龍SP150-600mm(A011)、適馬 150-600mm F5-6.3 DG OS HSM(S版)

從專業攝影師到業餘愛好者,鳥類攝影一直都是人們題材,由於其特殊的生態和運動雙重屬性,因此有較多的不確定性,需要多拍來積累經驗才能拍出精彩的作品。我是孤獨稜鏡,如果你覺得本文不錯請別忘了關注我,歡迎轉發評論共同交流。

相關焦點

  • 森林「打鳥」攻略 五個小技巧幫你拍出更好的鳥類攝影作品
    鳥類是一種會令人感到愉悅的生物,因此我們很自然地想要用相機去拍攝它們。但是,隨著拍攝的深入,你或許會發現不同的拍攝環境會帶來不同的挑戰,而每種環境都需要使用一種獨特的拍攝方法。在森林中,我們經常會發現鳥類的數量很多,但問題是它們在森林中也更易躲藏,而且很快就會消失在黑暗、茂密的樹林間。如此一來,在森林中拍攝鳥類就成為「打鳥」愛好者不得不去面對的一大挑戰。下面就讓我們一同來看看鳥類兼旅行攝影師Samuel Bloch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1、等待陰天光是攝影中的一切,對於鳥類攝影來說也不例外。
  • 教你「打鳥」的攝影教程,分享我拍鳥的經驗
    南方的秋季有很多鳥可以拍,如果你是小白攝影師,也喜歡生態攝影,那麼本文就是值得一看的鳥類攝影教程,我將分享多年的「打鳥」經驗,讓你在秋季拍攝出好看的鳥類照片。鳥類攝影技巧我對鳥類攝影情有獨鍾,非常享受每一次的拍攝過程,即使是去同一個地方,拍攝同一類鳥,也會感到有新體驗,這種題材相比風景、人像更有挑戰性。
  • 「攝影講評」如何拍攝更好鳥類照片的幾個技巧!(附:照片點評)第八...
    我幾乎總是選擇Av優先級,所以我知道F停止了什麼(例如F5.6),這應該給我一個足夠快的電影速度,以避免鳥的運動模糊。然後,我將在取景器中組成鳥並注意背景細節。拍攝20張左右的照片後,我會開始改變設置和方向;這通常可以區分普通的「門將」和優秀的贏家。5.肢體語言。
  • 「打鳥」,如何拍出清晰的飛鳥照片
    ,業內也將拍攝飛鳥稱為「打鳥」。拍攝中,不可預期性因素非常多,天氣、時間、運氣等等。那麼如何拍攝出精彩的打鳥照片,有什麼技巧呢?    這些羽毛豔麗的小生物們動作極快而不可預知,要想清晰抓拍到它們飛行的姿態,真的需要一些特殊裝備,一些特定技巧,以及耐心和好運氣。  到底需要準備哪些器材,應用哪些技巧,注意哪些問題呢?往下看,您就明白了!
  • 春來雲南 「打鳥」大不同
    雲南素有「動物王國」之稱,鳥類種類繁多。近年來,我省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朝著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目標努力奮鬥,生態環境不斷改善。越來越多的珍稀鳥類在雲南樂享綠色生活,攝影圈內拍攝鳥類、愛護鳥類的朋友越來越多,他們把拍攝鳥類稱為「打鳥」。在雲南各地,因「打鳥」而呈現了不同的新氣象。
  • 如何拍攝好鳥類照片?掌握這7個方法和技巧即可!
    大家好,我是小強,不同的人有自己不同的喜好,而我的業餘愛好就是攝影了,在從事攝影的這些年,雖然其中有過不少的艱辛,但是攝影帶給我的快樂卻更多,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看世界的角度,在攝影方面就把這個現象完全的體現了出來,對於我而言並不需要華麗的背景和美麗的模特,只要我的內心是快樂的,我所擁有的畫面就是美妙絕倫的。
  • 攝影大師蹲守海灘一個夏天,拍攝的世界上最好的漲潮落潮照片
    攝影大師大衛萊文和克里斯多福託蒙德蹲守海灘旅遊景點一個夏天,在高潮和低潮時拍攝的世界上最好的漲潮落潮照片,真是非常的震撼。潮流是一波長波,由空氣壓力、風、地形、太陽和月球的橢圓軌道所牽引的水的受力運動,這種力量很難被肉眼看到。
  • 觀鳥丨雲南石梯村:春意滿林「打鳥」忙
    可在石梯村,一群人正架著「長槍短炮」,沉浸於一場「打鳥」盛宴中。紅頭鴉雀。盈江縣觀鳥協會會長 班鼎盈 攝/供圖村裡的景頗族小夥何正中這兩天忙得不可開交。「灰孔雀雉小崽出來了,想拍的各位老師,請電話聯繫。」他的一條微信朋友圈視頻,吸引來了數十個鳥類攝影愛好者。正在」打鳥「的鳥類攝影愛好者。盈江縣委宣傳部供圖「『打鳥』就是用長焦鏡頭去拍鳥。」
  • 罕見的鳥類照片,見者有福了,真是太漂亮了!!
    隨著數位相機的日益普及,攝影愛好者可根據自己喜愛的拍攝題材劃分出了不同的圈子,有的愛風光,有的愛人像,有的愛微距,也有的愛「打鳥」。
  • 六旬夫婦「追鳥」11年:拍攝近百種鳥類,上萬張照片!
    圖片由連登嶽提供慶陽網訊(見習記者 米靜 實習生 唐曉慶) 在慶陽攝影圈裡,他們是一對「神仙眷侶」,愛自駕遊,更愛攝影,兩個人、十一年、近百種鳥類、上萬張照片……他們用相機定格鳥兒們戀愛、育幼、捕食等珍貴瞬間,用照片宣傳生態理念,傳遞正能量。
  • 攝影丨今年最好看的鳥類照片都在這裡
    時間如水般流逝,話說,在這一年裡你拍到了滿意的鳥類照片了嘛?如果沒有,那也沒有關係。我們可以看一些優秀的鳥類攝影作品,在往後的日子裡再接再厲。近日,2018年度鳥類攝影師大賽(Bird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公布了獲獎作品。
  • 拍鳥容易,拍好難,將鳥拍出藝術感的5個關鍵點
    因為拍鳥一般都要使用長焦鏡頭,而舉起相機對準鳥兒,就好像是拿著長槍短跑「打鳥」一樣,因此得名。  關於打鳥的文章,好機友攝影曾經推送過幾篇文章:  但這些講得都是拍鳥的技術問題。  而有過打鳥經驗的攝友們一定發現,當你使用著目前主流的單反和微單時,其追焦速度和連拍速度往往可以相對輕鬆地就拍到清晰的鳥類畫面。
  • 瑪格南圖片社70周年 網易雲課堂首發攝影大師講座課程
    提起瑪格南圖片社,絕對是享譽全球的殿堂級攝影機構,也是全世界攝影愛好者和專業攝影師心中最神聖、最嚮往的地方。在過去70年裡,瑪格南圖片社的攝影師們為記錄世界重大時刻留下了很多珍貴的照片,如甘地遇刺與甘迺迪遇刺,唯一記錄下全過程的都是瑪格南的攝影師。
  • 野性中國 跟隨攝影大師雨林探秘
    這僅是一次攝影訓練營嗎?當然不!     這不僅是一次有關野生物種的攝影訓練營,更是一次以你的鏡頭為媒介,在攝影大師的引領下,融入自然、觀察自然、記錄自然、感悟自然的精彩體驗。 我們領略什麼?     在我們的教程中,自然攝影大師們不僅讓您深度收穫影像記錄自然的高超技巧,還將指導您如何在雨林中尋找野生動物、面對野生動物,更包括偽裝、追蹤、辨別聲音、識別野生動植物等。最後,我們希望在所有精彩的體驗後,你不僅開始迷戀自然、熱愛自然,而且還學會保護自然!
  • 非洲打鳥行——鹰鵰隼鳶鷲
    來自北京的 @相由心生 老師,酷愛打鳥(攝影者將拍攝鳥類通稱為打鳥)近期她專程去非洲打鳥,收穫了幾十種上千隻,
  • 拍攝小動物時,如何拍攝出生動的鳥類,拍攝昆蟲有哪些技巧?
    攝影的樂趣,最初是按下快門那一瞬間的喜悅,是他人誇獎時的自豪;隨著不斷成長,哪怕失去了眾人的喝彩,我依舊願意帶著虔誠的心按下快門,攝影的樂趣自此開始就變成了一種自我的認同;哪怕世間只剩下我一個人,也有繼續記錄這個世界的動力,攝影的樂趣便是認同整個世界。一個個平凡的面孔,一條條平凡的街道,一片片平凡的雲彩,都是我相機裡常見的畫面。
  • 60位攝影大師劃時代的傑作與名言|莫多爾|邁向天堂樂園|黛安|香菸...
    60位攝影大師劃時代的傑作與名言「攝影是對現實的反省,取景器中停滯的瞬間畫面,喚起人們更深層的思索。」 攝影大師 Abbas 的這句話,或許精準概況了攝影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所存在的意義。許多年前,人們依賴文字表達感受,畫畫描摹場景。
  • 為見它,各地鳥類攝影發燒友都來了!
    近日,中國鳥網籤約攝影師、德陽觀鳥愛鳥協會志願者羅義華在旌湖清晰拍攝到藍胸秧雞,他在朋友圈分享之後,受到了全國各地鳥類攝影發燒友的關注。9月1日,來自全省各地的眾多鳥類攝影發燒友們頂著烈日,齊聚在我市旌湖北公園邊拍攝珍稀鳥類——藍胸秧雞。
  • 溼地拍攝鳥類,需要準備什麼樣的鏡頭?其中幾個技巧可以幫助你
    拍攝鳥類,機身全幅、半幅都可以,如果用半幅,折算等效焦距,稍微佔些視角上的優勢,但如果光線一般,在高快門速度下平衡曝光需要增加ISO感光度,從這個角度上看全幅又有優勢。同時,機身的對焦要好一些,對焦點數量、精度、追焦反應強一些是必要的。
  • 這篇文章告訴你拍好照片的秘訣
    很多人都喜歡拍攝照片,有的人拍攝技術高超,經常拍攝出好看的照片;而大多數人拍照都是屬於普通水平,照片效果也趨向普通。那麼,攝影師和普通人拍照有啥區別呢?難道普通人拿著和攝影師相同的器材、拍攝一樣的攝影題材、站在相同的拍攝位置就能拍好照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