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見它,各地鳥類攝影發燒友都來了!

2021-01-09 德陽文旅

近日,中國鳥網籤約攝影師、德陽觀鳥愛鳥協會志願者羅義華在旌湖清晰拍攝到藍胸秧雞,他在朋友圈分享之後,受到了全國各地鳥類攝影發燒友的關注。

9月1日,來自全省各地的眾多鳥類攝影發燒友們頂著烈日,齊聚在我市旌湖北公園邊拍攝珍稀鳥類——藍胸秧雞。

藍胸秧雞

藍胸秧雞棲息於水田、溪畔、水塘、湖岸、水渠和蘆葦沼澤地帶及其附近灌叢與草叢中,也出現於海濱和林緣地帶沼澤灌叢中,性隱匿,善奔跑,以小型水生動物如蝦、蟹、螺以及昆蟲如金龜子、螞蟻等為食。藍胸秧雞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

「藍胸秧雞之前就棲息在這裡,但總是不容易見到,更不要說被拍攝到,最近在旌湖邊被愛鳥人士發現它竟然離人類近距離活動,我在這裡蹲守了四五天,終於在前些天拍到它,這是我們近年來首次在旌湖清晰拍攝到該物種。現在它能和我們這麼近距離的接觸,有時候還在河畔散步,應該是和我們德陽人愛鳥,人和鳥類和諧相處密不可分。」羅義華說。

李老先生從成都趕過來,退休多年,他精神奕奕地說:「拍攝鳥兒十多年,都沒有拍到藍胸秧雞。我剛從雲南、西昌拍攝水雉回來,聽說這裡拍到了它,就馬上趕到德陽,已經在這裡蹲守了幾天,今天下午終於拍到了。」 李老先生也注意到德陽這些年的變化,「我之前拍攝青頭潛鴨的時候,便和德陽結下了不解之緣,這幾年,德陽城市越來越美了,也越來越乾淨了,德陽人對鳥兒很有愛心,人和鳥兒的距離特別近。」

成都一位資深鳥類攝影師評價說,德陽是四川境內秧雞科出現種類和數量最多的,北公園對著這塊鳥島溼地拍攝距離和機位也很理想,這和德陽園林綠化和河道治理提檔升級密不可分。

這幾天除了四川省各地的拍攝者們前來拍攝外,還陸續有雲南、陝西等外省的愛鳥人士詢問藍胸秧雞的消息,一個甘肅的愛鳥人士不停地詢問藍胸秧雞是否能近距離拍攝,還打算馬上趕過來。

德陽觀鳥愛鳥志願者協會副會長李濤介紹說,現在候鳥中的綠頭鴨、斑嘴鴨等好多已經留在旌湖不回遷了,黃葦鶼、綠葦鶼、紅胸田雞等留鳥種類也越來越多,體現我們這座城市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最近洪水後捕撈魚兒的市民較多,為了自身安全,請市民們儘量不下河,也注意不要驚擾到鳥兒,破壞現在鳥兒和人近距離和諧共處的美好畫面。

相關焦點

  • 《東曼偉野生鳥類攝影作品選》系列之「白翅藍鵲」
    東曼偉簡介:陝西美術家協會會員、陝西油畫學會會員、西安攝影家協會理事、西安美術家協會會員、西安詩書畫研究藝術顧問,喜歡繪畫、攝影藝術,並為之不辭勞苦,孜孜以求。其作品多次獲獎,他的《東曼偉「非洲馬賽馬拉」攝影作品集》《東曼偉野生鳥類攝影作品選》以及多次舉辦的個人油畫展、攝影展深受人們喜愛。陝西省電視臺、西安電視臺多次為他拍攝專題紀錄片。《西安晚報》《文化藝術報》《東方商旅》等報刊雜誌均刊登過寫他的文章。東曼偉以其對藝術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和豐碩的成就,獲得廣大觀者的認可與好評。
  • 走進白鷺——鳥類攝影攻略
    優秀的鳥類攝影作品,必須是通過攝影家深度的觀察、了解,並進行深度的跟蹤拍攝而產生的,這種「深度」決定了鳥類攝影作品的生命力。鳥類攝影無捷徑可走,機遇只是上帝對攝影師辛苦的回報,可遇不可求,成功的作品只能是汗水和心血的凝聚。白鷺會不惜殘害同類幼小的生命而拆除別巢修繕自己的窩,以營建溫馨的家為自己的孩子遮風避雨;白鷺還會在烈日下長時間地撐開翅膀為孩子遮擋太陽。
  • 為速度而生 索尼Alpha 9行攝川西鳥類天堂
    (圖文:持之以恆)四川西部是野生鳥類攝影愛好者的天堂。川西地域遼闊,自然風景秀麗迷人,居住著大多數是少數民族人群.其中以藏族居多,這些少數民族本性純樸善良,在他們的思想裡,信奉的是對自然界的生靈不殺生,所以在川西大部分少數民族居住區域裡,有很多美麗的野生鳥類自由快樂的生活著.當然,對於我這樣一個野生鳥類攝影發燒友來說,川西更是我屢去不夠的地方,這次去川西高原與索尼Alpha 9有了一次難忘,或者說是震撼的親密接觸,這裡與大家分享一下索尼Alpha 9的鳥類攝影作品和使用心得
  • 攝影丨今年最好看的鳥類照片都在這裡
    時間如水般流逝,話說,在這一年裡你拍到了滿意的鳥類照片了嘛?如果沒有,那也沒有關係。我們可以看一些優秀的鳥類攝影作品,在往後的日子裡再接再厲。近日,2018年度鳥類攝影師大賽(Bird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公布了獲獎作品。
  • 攝影可以無視鳥類利益嗎?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普通翠鳥 徐永春攝 長期以來,許多拍鳥愛好者都追求「近」,為拍到滿意的照片而強行追逐鳥、幹擾鳥,甚至不惜傷害鳥,還出現了捕捉野生鳥類關進「鳥棚」供人拍攝的惡劣違法行為。針對這類現象,10年來,我寫了不少關於生態攝影理念的文章。在文章中,我批評了諸如無底線誘拍鳥類等違反生態攝影規範的行為,提出愛護野生動物是拍攝出美麗圖片的前提條件,也是自然生態攝影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因為我相信,只有在自然狀態下的鳥兒才是最美的。2013年,作為主要作者,我參與撰寫了《野生鳥類攝影手冊》一書,出版後深受歡迎。
  • 青海省鳥類攝影展團隊獲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兩項殊榮
    青海省鳥類攝影展團隊獲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兩項殊榮 2020-09-26 11:02:43  來源:青海日報
  • 6個秘訣拍攝鳥類照片,攝影大師們都是這麼打鳥的
    鳥類攝影是很多攝影愛好者喜歡的題材,但鳥類並不好拍,它既屬於生態攝影又屬於運動攝影,有太多的不確定和不可控性。但是也有很多攝影師能拍出非常精彩的鳥類照片,他們是怎麼「打鳥」的呢?有什麼經驗呢?1)曝光模式一般情況下,如果拍攝相對靜態的鳥兒,可以選擇光圈優先模式,把測光任務交給相機。 但如果抓拍動態的畫面,就建議使用手動曝光模式。
  • 佛山新城驚現珍稀鳥類藍胸秧雞,大批攝影師出動了!
    2019年1月22日下午,來自廣佛地區的眾多鳥類攝影發燒友在佛山新城綠道拍攝珍稀鳥類——藍胸秧雞。記者在現場看到,十幾位攝影師手持「長槍短炮」不時緊張尋找鳥的蹤跡,不時相互交流拍攝經驗。來自廣佛地區的眾多鳥類攝影發燒友在佛山新城綠道拍攝珍稀鳥類——藍胸秧雞。
  • 「神話之鳥」來了!日照發現世界級瀕危鳥類!
    近日,日照萬寶濱海風景區發現一種世界級瀕危鳥類,經專家確認,為傳說中的「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
  • 2018年度最佳鳥類攝影圖片欣賞
    「年度鳥類攝影師大賽」是一年一度的鳥類攝影愛好者的盛會,它關注的是我們有羽毛的朋友,旨在培養「對拍攝自然歷史中最有趣和最吸引人的領域之一的興趣和熱情
  • 五指山攝影愛好者堅持周末穿梭雨林 記錄海南鳥類生活
    作為一名攝影愛好者,鄭美華和攝友們時常深入海南多個市縣的森林中,找尋鳥類蹤跡。烏鵑和紅頭穗鶥。鄭美華供圖鄭美華是五指山天緣攝影俱樂部的一名攝影愛好者。這家攝影俱樂部匯集了許多本地攝友,他們中有退休人員、在職人員、生意人。外出採風,交流攝影是他們共同的愛好。「以前是拍風光片多一點,今年4月份開始,我開始拍鳥。」鄭美華說。
  • 敘永仙草湖成天然候鳥驛站,「紅腿娘子」、黃鸝等10多種鳥類都來了
    敘永仙草湖成天然候鳥驛站,「紅腿娘子」、黃鸝等10多種鳥類都來了 2020-11-18 10: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鳩鴿科鳥類攝影——鴿子
    攝影:鴿子(鴿)拉丁名(Columba)鴿子:釋名又叫鵓鴿。鴿子的毛色在禽類中是最多的。品種很多,它的羽毛顏色有瓦灰、青、白、黑、綠、花等色鴿子:是一種善於飛行的鳥,小巧玲瓏,品種很多,羽毛顏色多,主要以穀類為食鴿子:其羽毛顏色較雜,有白、黑、紅絳、灰二線等以白色鸞鴿為最佳鴿子:鴿子反應機敏,在日常生活中鴿子的警覺性較高,對周圍的刺激反應十分敏感鴿子:具有強烈的歸巢性。
  • 「通州創森」來看看鴨~ 副中心鴨科鳥類圖鑑
    這一期,我們來認識普通秋沙鴨。普通秋沙鴨(英文名:Common Merganser,學名:Mergus merganser),是雁形目鴨科秋沙鴨屬的鳥類。普通秋沙鴨是中國秋沙鴨中個體最大、數量最多、分布最廣的一種。體長54-68cm,體重最大可達2kg。繁殖於北美洲北部和歐亞大陸,南下到美國南部和中國中部過冬。
  • 瀕危、易危鳥類齊現身 沐川生態攝影基地拍下珍貴照片
    白鷳   圖片來源:「白鷳山舍」沐川生態攝影基地據了解,白鷳翎毛華麗,自古即是名貴的觀賞鳥。白鷳喜歡成對或成3-6隻的小群活動,在沐川一帶活動的多為峨眉亞種。為了保護這些來此定居的「白鷳」,同時也為了更好地觀察其習性,正在永福鎮進行沐川生態攝影基地建設的向先生在朱家巖搭建了棚子,安裝了攝像頭,建成一個簡易的觀鳥點。通過觀測,他們意外發現,來此定居的珍稀鳥類不光只有白鷳,還有同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白腹錦雞和紅腹角雉。據資料記載,白腹錦雞是《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易危動物,是中國的特有鳥類,國外僅見於緬甸東北部。
  • 2020年最佳鳥類攝影作品出爐,各榜單第一名照片,讓人驚嘆
    每年9月、10月份,各種攝影比賽結果紛紛出爐,這段作品給我們帶來源源不斷的視覺盛宴,同時也讓我們看到攝影的多彩多姿,有小到不戴眼鏡都看不到的微縮攝影,也有大到裝下宇宙星空的天文攝影。在眾多的攝影分類中,鳥類攝影無疑最讓人期待,這是因為,鳥類有著我們羨慕至極的飛翔能力,同時,作為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鳥類擁有優美的形態,鮮豔的色彩,它們的每個動作都非常吸引我們的目光。鳥類擁有各種美好,但是,想要捕捉到它們的身影並不容易,因為鳥類通常快速的運動,很難在同一個位置長時間停留,所以,鳥類攝影對攝影師的技術要求相對較高。
  • 鳥類攝影,有這些小細節,新手要多留意,拍鳥的關鍵就在這幾點
    很多攝影師專注於鳥類攝影,但是總拍不出什麼滿意的作品,所以為大家準備了一篇鳥類拍攝的技術文章,讓你掌握一些鳥類攝影的技巧。眼睛應該是最清晰的焦點拍攝鳥類與拍攝人像是一樣的道理,都要考慮很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眼睛的清晰度,如果鳥的眼睛是模糊的,那麼這張照片看起來也就很模糊,看起來也不舒服,所以焦點的位置是你應該考慮的。
  • 2020「北京秋季觀鳥月」觀鳥大賽及鳥類攝影大賽活動通知
    此次大賽旨在鼓勵市民到戶外去觀察野生鳥類,在欣賞鳥類的同時,記錄鳥類的數量和分布信息,留下相關影像資料,為北京市鳥類資源調查提供數據支持。此次活動共有「觀鳥大賽」及「鳥類攝影大賽」兩項賽事及相關科普宣傳活動。
  • 都被這名「發燒友」拍到了
    20年前,「攝影發燒友」陳正軍在歸類自己拍攝的照片時,對貴州蝴蝶產生了好奇。在攝友的建議下,他開始調整拍攝方向,從科普的角度來拍蝴蝶。約巴掌大小的帝王蝶側面像片枯葉的枯葉蛺蝶  但追蝶之路並不平坦。為能拍到一張好畫面,陳正軍有時要在荊棘密布的叢中苦等兩天。最長的一次隱蔽,他趴在地上等了5個多小時。
  • 中國最美小鳥——藍喉蜂虎,鳥類中最靚麗的一道風景線
    它們以各種蜂類為食,是外形冷酷的蜜蜂殺手。因為體型嬌小,通體以紅、綠、藍三色為主,色彩豔麗多彩,極具觀賞價值,而被稱為「中國最美的小鳥」,這就是藍喉蜂虎。藍喉蜂虎在我國非常少見,其俏麗的身影與獨特的生存習慣被廣大愛鳥人士和拍鳥愛好者追捧,成為鳥類中最靚麗的一道風景線。藍喉蜂虎體型中等,體長26~28釐米。與常見的翠鳥屬於同一個目,是佛法僧目鳥類。藍喉蜂虎夏季繁殖於我國湖北及長江以南地區,常棲息於林緣疏林、灌叢、草坡等開闊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