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白鷺——鳥類攝影攻略

2021-01-08 蜂鳥網

採寫/蘇秦  圖/王武

    只有真正了解白鷺,進入她們精神的家園,用眼睛觀察,用心靈感受,用激情觸動快門,用情感聯動她們的喜怒哀樂,拍出來的作品才能傳神,才會靈動。

                                                                                    ——王武


《領地》  圖/王武


《獵捕》  圖/王武

    王武從八十年代就開始系統學習美術、攝影,先後從事過記者、編輯,擔任著媒體運營單位的負責人。豐富的工作經歷、良好的專業教育、以及對於白鷺的熱愛和探索精神,使他的作品脫離了一般攝影者的創作過程,在王武的作品中我們看不到過多的技巧的賣弄,而是從常人熟視無睹的場景中攫取到了一個個瞬間,平凡中凸顯魅力。

Q&A

Q:您是什麼時候開始接觸攝影?
A:
八十年代初七就開始接觸攝影,搞宣傳。後來考大學選了藝術專業,有一個學期專門是學攝影的,就這樣打下了基礎。後來當了記者,還做美術編輯。
在2004年的時候有個機遇,因為工作的壓力不是很大了,我覺得應該找點自己喜歡的事情做,於是又把攝影撿起來了。

Q:鳥的品種有那麼多,您為什麼單單選擇了拍攝白鷺這種鳥呢?
A:
因為從小生活在農村,我對大自然特別感興趣。而白鷺呢,是南方很常見的鳥類,我個人特別喜歡。我有一個夢想,泡杯綠茶,站在窗前,看著一行白鷺從天空中飛過。你想想,這是多麼愜意的事情。


《愛巢》   圖/王武

Q:記得您曾經說過:「正確的認識和了解白鷺的行為和情感,簡單層面上的意義,就是在拍攝的時候不要按照人類的主觀臆斷行事。」我是否可以理解為您在拍攝的過程中同時也在探秘鳥類的情感,在這一點上您能否給廣大的網友們講一些您個人的經驗。
A:
有位研究動物情感的專家說過:「就情感而言,動物比我們所想像的還要更像我們」。只有真正了解白鷺,進入她們精神的家園,用眼睛觀察,用心靈感受,用激情觸動快門,用情感聯動她們的喜怒哀樂,拍出來的作品才能傳神,才會靈動。

優秀的鳥類攝影作品,必須是通過攝影家深度的觀察、了解,並進行深度的跟蹤拍攝而產生的,這種「深度」決定了鳥類攝影作品的生命力。鳥類攝影無捷徑可走,機遇只是上帝對攝影師辛苦的回報,可遇不可求,成功的作品只能是汗水和心血的凝聚。

白鷺會不惜殘害同類幼小的生命而拆除別巢修繕自己的窩,以營建溫馨的家為自己的孩子遮風避雨;白鷺還會在烈日下長時間地撐開翅膀為孩子遮擋太陽。一方面體現的是聖母般的愛;一方面體現的殘忍和冷血。面對精彩而又複雜的場景,作為攝影師有責任忠實地紀錄並向觀眾負責任地把信息準確地傳達。人世間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奇聞軼事,鳥類之間也莫不如此,只是我們對他們還缺少足夠的了解。當這些行為被充分了解和認識後,攝影家才能拍出情景交融,震撼人心的作品。


《爸和媽》   圖/王武

Q:拍攝之前您都會做哪些準備工作呢?
A:
工預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最好的拍攝方法還是要選擇較專業的設備,選定拍攝基地,在白鷺所能接受的安全距離拍攝,才不至於驚擾她們,也較容易拍到自然又精彩的「表演」瞬間。考慮到高速連拍產生的大量圖片,具有高速連拍功能的數位相機是鳥類拍攝的第一選擇,配上一支500mm以上的遠攝鏡頭,搞定一隻承受十公斤以上重量的腳架和操作便捷的雲臺,再配一兩張16G或32G以上速率較快的存儲卡和一隻大容量的數碼伴侶才算OK。

白鷺拍攝都在野外,戶外用品必不可少,帶有偽裝功能的衣帽對於成功的拍攝也十分重要。昂貴的攝影器材成為白鷺拍攝和鳥類攝影一個不易逾越的障礙,所以有人說,鳥類攝影是貴族運動,這些都影響了鳥類攝影的普及。

事物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由於白鷺體型較大,一些採用望遠鏡和中近焦鏡頭拍攝的攝影師也拍出了十分專業和精彩的作品。擁有專業的設備再加上合適的地形和偽裝,在拍攝中便於從容觀察,對白鷺影響較小,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Q:在拍鳥的過程中曝光方面有沒有什麼技巧呢?
A:
白鷺通體潔白,和環境色差別很大,曝光很難掌握,稍有不慎,不是過曝就會欠曝。過曝缺少細節,欠曝表現不出白鷺的純美。面對異常複雜的場景,拍攝對象和環境的光比又是非常之大,這個時候應該怎麼測光,剛進入白鷺拍攝領域的朋友都會顯得一籌莫展無所適從。白鷺美,美在潔白無暇,把這種美拍出來就是成功。

Q:在拍攝中測光有沒有一個比較準確的方法?
A:
在測光的時候,準確的方法是把相機調到點測光方式,把測光點對著白鷺向光的一面,然後把測出來的快門、光圈值用手動的方式固定下來,可不計較稍許的偏差,些許偏差可以通過軟體找回來。

Q:拍鳥的時候可以用閃光燈嗎?
A:
國外攝影師拍鳥是用閃光燈。


《對陣》   圖/王武

Q:那樣不會傷害到動物嗎?
A:
一般有兩種情況是用閃光燈的,一是科研需要。二是外國的鳥和國內的不一樣,外國的鳥是不怕人的,而我們國內的鳥是怕人的。

但是,拍巢鳥一定不要用閃光燈。我個人提倡還是不要用,而且我到現在為止都沒有買過閃光燈,拋開對動物的傷害這個因素,另外就是用閃光燈拍攝畫面會很死板,一片慘白,不生動。

Q:在拍鳥的時候您習慣用手動對焦還是自動對焦?
A:
白鷺和天鵝飛行時翅膀振動頻率每秒約在3-5次左右,和一些相機的連拍速度相當,一定要注意把握按動快門的時機,要不然一陣狂拍之後,會發現拍出來的白鷺姿態幾乎都是一樣的,甚至翅膀的角度都一致的相似,拍攝中應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

手動對焦對於拍攝白鷺和鳥類拍攝來說難度較大,入門者很難掌握好,鳥類攝影最常用的還是多點自動對焦模式,多點人工伺服自動對焦模式配合高速連續拍攝,成功率高,較適用拍白鷺的劇烈活動,相對於手動對焦,自動對焦的焦點選擇性差,作品往往缺少個性。

手動對焦雖然成功率低難於把握,但拍出來的作品,焦點清晰,重點突出,視覺獨特,卻是出精品的最實用的手段。此外,介於兩者之間的多點單次自動對焦模式雖也具有一定的難度,但較易掌握,對於鳥類攝影師來說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貪婪》   圖/王武

Q:快門速度您是怎麼把握的?
A:
拍攝白鷺要想獲得較高的成功率,速度優先,保持較高的快門速度是較明智的選擇。快門速度在1/400秒以下,只適合拍休息理羽、產卵孵化等靜態的白鷺,1/400秒-1/800秒的快門速度可以拍求偶交配、嬉戲親情等不太劇烈的活動,如果拍攝白鷺打鬥、捕食和飛翔等動作幅度較大的劇烈運動低於1/1200秒的快門速度恨難完成拍攝。

遠攝鏡頭和一般的鏡頭不同, f5.6的光圈值,基本能滿足即突出主體又虛化背景的要求,虛化的背景能減少幹擾,潔淨畫面。在許多缺少拍攝條件的時候,有的攝影人還會以提高感光度ISO來彌補快門速度的不足,但在感光度標準上不同的相機會因各方面的原因,相差很大,感光度的實用性、有效性遠遠沒有製造商宣傳的那麼好,當感光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拍攝出來的畫面質量就已經變的不能忍受了。

除此以外相機的曝光增減功能也要慎用,拍攝白鷺都是在野外,光線和場地都較複雜,應多花時間去觀察和拍攝,不應拘泥零點幾的增減,這個功能還是給從事室內攝影的人像攝影、廣告攝影師用吧。用手動功能調試的光圈和快門速度能滿足各種的拍攝需要,鳥類攝影和拍攝白鷺的攝影師應多練習使用。

Q:全國都有哪些地方是白鷺的聚集地呢,您給我們介紹一下。
A:
近年來,隨著愛鳥護鳥意識的增強,環境得到很好的改善,白鷺也大量增多,隨處都可拍到白鷺的靚影。在一些自然環境較好,食物充足的地方還出現了既能觀賞又便於拍攝的白鷺棲息地。

江西南昌的象山林場坐落在鄱陽湖畔,每年四月開始萬隻以上的白鷺來到這裡棲息繁殖,是拍攝白鷺親情片的最佳地點。林場的熊先生夫婦搭了一個觀鳥臺,拍攝極為方便,交些費用還可提供食宿。這裡雖然有專用的拍鳥平臺,但低於500mm的鏡頭還是覺得力不從心。

江蘇泗洪縣洪澤湖溼地觀鳥園不僅建有農家樂供觀鳥和拍鳥人吃住,還建有面積超過300平方米5層高的觀鷺臺,牛背鷺是這裡的明星。在這裡拍鷺幾乎不會空手而歸,只是少數攝影愛好者在缺少專業設備的情況下,讓當地人在鷺鳥營巢的柏樹林裡搭建腳手架,由於過分接近,幹擾和影響了鷺鳥的繁殖。

類似的地方還有安徽馬鞍山的濮塘林場,溫州平陽銀山等處,這兩個地方也有當地攝影人搭建的觀鳥攝影臺,並且不收取費用。

河北秦皇島北戴河鴿子窩是一處灘涂,是拍攝白鷺打鬥、捕魚的理想之地。每當夏季來臨,成千上萬的遊客從四面八方來到這裡避暑消夏。生活在這裡的白鷺已經不怕人了,站在鴿子窩大橋上就能近距離的拍攝到白鷺的各種生活形態,200mm-400mm的鏡頭在這裡就可以大有用場。秦皇島是一個旅遊勝地,夏季人滿為患,但國慶節後卻異常寧靜,吃住都十分方便和便宜,你可以安然地拍攝到許多精彩的瞬間,收穫到意外的效果。

廈門稱為鷺島,篔簹湖就在市區中間,每天納潮口附近都聚集著很多白鷺,每當閘門打開,守候在這裡的白鷺就一擁而上捕食被海水衝的暈頭轉向的魚蝦,白鷺的美麗在瞬間化為精彩,當地的愛鳥人士還建了一個觀鳥廊,100mm的鏡頭在這裡就不能說是短鏡頭了,長槍大炮在這裡基本無用武之地。

貴州赤水市大同河河心島,碧水環繞,翠竹茂密,白鷺點點,是拍攝中國畫意境白鷺片的絕佳場所,由於地域偏僻交通不便,這裡仍有許多值得懾影人挖掘的題材。

此外,廈門、煙臺及遼東半島外海的小島上還能拍到珍惜的黃嘴白鷺和巖鷺。


《晨嬉》   圖/王武

Q:在您常年的拍攝過程中有沒有記憶特別深的事,給我們大家講講吧。
A:
動物世界有人類許多的未知,鳥類也和人類一樣,她們的情感與人類的情感有許多相似之處。白鷺會建立家庭;會含辛茹苦的撫育幼鳥;會為爭奪伴侶大打出手;會為霸佔領地刀槍相向。一個白鷺家庭會因失去夫婦一方而飽受其他白鷺家庭的欺辱,在白鷺世界裡也有類似人類的不良行為和陰暗的一面。我曾在拍攝中記錄過一些白鷺為加固自己的巢去拆一個單親家家庭的窩,並把鄰居幼小的孩子拋到十幾米的地下摔死,極其殘忍的一幕。白鷺在營巢地聚集後,除外出捕食補充能量外,雄性白鷺會長時間的在臨時搭建的巢中,做出求偶的動作吸引配偶,並且對「意中人」展示美麗的蓑羽。確定戀愛關係後,還會在巢裡和空中追逐打鬧,這種行為常會被初涉鳥類拍攝的攝影師誤認為是「爭鬥」而冠以《打鬥》之名。其實,鳥類的打鬥在不同時間、不同環境下有不同的意思,求偶期間的打鬥是鳥類一種常見的行為,是繁殖期中的試交配。

一對白鷺確定戀愛關係還未建立家庭之前往往會不停地「打鬥」數日,你來我往,撲朔迷離。但,白鷺並不是一夫一妻制,一隻雄性白鷺在繁殖期可能和多隻雌鳥進行交配。當一隻雄性白鷺在巢內孵卵,雌鳥回來換班,兩鳥喙喙相對交頸纏綿後,雄鳥飛出數米,有時候就在自己的配偶眼皮子下面就撲在其他窩裡正在孵卵的雌鳥身上強行交配。值得驚奇的是,被交配的那隻雌鳥多數時候竟毫無反抗之意,只東張西望地左顧右盼,如果「老公」不回來,生米就成了熟飯,只有恰被「老公」撞個正著,她才會裝模作樣象徵性地反抗幾下做做樣子。做賊心虛是人類慣用的詞彙,但放在白鷺身上也恰如其分。偷情的白鷺不論體型多大,身體多強壯,當行事的時候不幸被撞見,便會馬上中止交配,落荒而逃,似乎內心有人類一樣的道德觀,其狀十分搞笑。

表面上這是鳥類之間十分有趣的事,但這樣的「偷情」卻保證了白鷺之間血統的多樣性和提高了卵的受精機會。在鳥類中還有許多類似而有趣的事,可能人們不會相信,被人類奉為愛情楷模的鴛鴦也會和白鷺幹一樣的苟且之事;水稚奉行一妻多夫,雄性孵卵,雌性巡視。

中國藝術研究院攝影所所長、《中國攝影家》雜誌主編、著名理論家李樹峰先生曾就鳥類攝影和白鷺的行為進行評論:「我們厭倦了人性中的侵害衝動,在野生動物攝影作品裡,我常常看見比人類更高貴的人性,但這一次我看到了動物的根性,而且充滿智慧地表現出來。我不知道白鷺歷來如此,而一直被人類看偏了,還是這是很偶然的現象。總之,白鷺畢竟是動物,他們天然沿著適者生存的法則行動,何況,他們生活在有人類的地球上,跟人學了很多!」

相關焦點

  • 走進白鷺——鳥類攝影攻略之快門速度
    攝影師王武建議:    拍攝白鷺要想獲得較高的成功率,速度優先,保持較高的快門速度是較明智的選擇。快門速度在1/400秒以下,只適合拍休息理羽、產卵孵化等靜態的白鷺,1/400秒-1/800秒的快門速度可以拍求偶交配、嬉戲親情等不太劇烈的活動,如果拍攝白鷺打鬥、捕食和飛翔等動作幅度較大的劇烈運動低於1/1200秒的快門速度恨難完成拍攝。    遠攝鏡頭和一般的鏡頭不同, f5.6的光圈值,基本能滿足即突出主體又虛化背景的要求,虛化的背景能減少幹擾,潔淨畫面。
  • 白鷺竟然會捕食老鼠 鳥類專家:白鷺是雜食性鳥類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戴舒靜)在海邊捕食小魚小蝦的白鷺,大家都很熟悉,但是捕食老鼠的白鷺你見過嗎?近日,市民黃女士就拍到了罕見的一幕。鳥類專家解釋,其實白鷺屬於雜食性鳥類,老鼠也是它的食物之一。  黃女士是個熱愛自然的攝影愛好者,尤其喜歡拍白鷺。她平時在翔安區內厝鎮蓮塘村工作,這裡的白鷺、黃牛及耕作的農民都是她鏡頭中的主角。
  • 世界瀕危鳥類黃嘴白鷺雲南「落難」被警方救助
    圖為世界瀕危鳥類黃嘴白鷺 茶學華 攝  記者9日從雲南省怒江州森林公安局獲悉,近日,一隻世界瀕危鳥類黃嘴白鷺在當地「落難」,獲該局民警救助。圖為村民將黃嘴白鷺移交至民警 茶學華 攝  民警到達現場後發現
  • 海口觀鳥記——走進鳥類「精靈」的世界
    海口觀鳥記——走進鳥類「精靈」的世界作者:海軍山 文/圖(原創)每天清晨,當東方的天空吐出第一抹「魚肚白」時;海口的市民仍沉浸在夢中時,它們卻早已在天空中放聲高歌了。所需的攝影鏡頭焦距則在600 mm以上,一般觀測水鳥所需的望遠鏡的倍率越大越好。海口可觀林鳥的地方其實有很多,大型觀鳥的地方有萬綠園、五公祠景區、海大和海師等大中專學校的校園裡;甚至樹木較多的小區裡也是觀鳥的好場所。
  • 白鷺墨水河畔鬥舞 膠州灣溼地鳥類繁衍(組圖)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時下正是白鷺繁衍生息的好時節,眾多生機勃勃的白鷺在青島墨水河翩翩起舞,呈現出一幅美麗和諧的生態畫卷。    白鷺是中型涉禽,屬於鷺科白鷺屬。白鷺喜稻田、河岸、沙灘、泥灘及沿海小溪流,成散群進食,常與其他種類混群。有時飛越沿海淺水追捕獵物,夜晚飛回棲處時呈"V"字隊形,與其他水鳥一道集群營巢。
  • 鳥類的 「 顏值擔當 」,白鷺為什麼愛湖南?
    白鷺們很智慧,它們將棲息地和取食地劃分得涇渭分明,擇不遠不近的寧靜的山林棲息,守著一片不大不小的水田取食,既可解決溫飽問題,又謹慎小心地避免被傷害。01白鷺是水田的守護神,是水稻的精靈白鷺和水田,絕配。我們對白鷺的印象絕大部分來自歷代文人的詩歌,他們筆下的白鷺也多出現在水田裡。
  • 市鳥白鷺泉城超萬隻
    近年來,泉城在城市環境綜合整治上取得了很大進步,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不少,久違的鳥類重回濟南,護城河邊、大明湖畔,「鳶飛魚躍」的景況得以再現。即日起,本報將推出泉城生態系列報導,對城市的生態之變進行連續報導。  本報記者 王光營 實習生 王曉宇 全通江青龍山成   白鷺最大聚集地  「白鷺是濟南的市鳥,保守估計可能存在萬餘只。」
  • 白露時節觀白鷺!這種鳥類為何堪稱「截和兒」「撿漏兒」高手?
    白露剛過,到房山拒馬河畔觀鳥、拍鳥的人漸多,「長槍短炮」紛紛對準了「河中仙子」——白鷺。白鷺是種「社會鳥」白鷺是一種非常漂亮的鳥類,網絡上經常能看到它們的「靚照」。從小研習水墨畫的李理介紹,從古至今文人們都喜愛畫白鷺,一是因為它們確實顏值很高,另外,其名字同「祿」諧音,又稱福鷺,被人們視為吉祥物。李理表示,雪白的羽毛是白鷺的保護色。「白鷺是一個社會型的鳥類,喜歡集結,愛交流。」
  • 打卡鹽洲島「海洋溼地公園」白鷺這樣拍超好看?趕緊收藏起來吧!
    打卡鹽洲島「海洋溼地公園」白鷺這樣拍超好看?趕緊收藏起來吧!公園植物資源豐富,有紅樹林品種多種,以及鳥類和甲殼動物和魚類(目前尚未準確數據),由於本地淺海海產豐富,常有白鷺等海鳥在此覓食,它們時而停靠海邊時而在空中飛翔,在紅霞與紅樹林襯託下,呈現出一派和諧之美。開放時間:7:00-22:00全天玩法推薦溼地公園東碼頭—紅樹林中間地段—灘涂抓小螃蟹,拿起相機,手機對著白鷺拍拍拍!
  • 關注三亞鳥類白鷺:三亞城市生態的守望精靈
    鷺鳥:   鷺鳥,簡稱:鷺,也稱鷺鷥,人們喜歡以其顏色直稱:白鷺、綠鷺、灰鷺、蒼鷺等。三亞常見鷺鳥有白鷺、黃嘴白鷺、巖鷺(黑鷺)、蒼鷺、大白鷺、中白鷺、牛背鷺、池鷺、綠鷺、夜鷺等。   「天際悠閒百鳥,水中蒼綠蒹葭。」白鷺點點,群山疊翠的三亞,哪有人不曾見白鷺之美?
  • 密雲水庫一天發現20多種鳥類,黑鸛、白鷺「同框」了
    近日,在密雲水庫庫北的庫濱帶內,多了十餘個攝影者的身影。他們攜帶「長槍短炮」,深入河灣淺灘和林間,小心追尋著鳥類的身影,記錄著周圍的環境。原來,這是密雲水庫管理處與密雲區園林綠化局正在聯合開展的鳥類專項調查,他們將利用一個月的時間走遍庫濱帶,記錄鳥類種群的同時調查鳥類生活環境現狀。
  • 西安:閻良警民接力救助腿骨折落難的瀕危鳥類「黃嘴白鷺」
    已被列入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世界瀕危鳥類紅皮書,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976年,中國鳥類學家鄭作新報導,黃嘴白鷺在中國分布於東北的旅順和鴨綠江、山東青島、江蘇東海、沙衛山島、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島、西沙群島以及臺灣等地。
  • 東莞這裡藏了個「白鷺天堂」?是真的
    東莞的鳥兒多起來了野鳥都不怎麼怕生了拍攝鳥類也比以前容易了近幾年,東莞的鳥類無論是數量還是種類都有所增加。東莞有多少鳥?據普查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東莞共記錄到鳥類268種。到了今年10月份,東莞市觀鳥協會記錄到,東莞鳥類272種。
  • 在廈門能見到350多種鳥類 黃嘴白鷺在廈門首次被發現
    為您列舉廈門珍稀鳥類排行榜前五名,它們分別是勺嘴鷸、黑臉琵鷺、黑嘴鷗、黃嘴白鷺、黑翅鳶。  4、黃嘴白鷺  在大嶝島上出沒  罕見程度:  從前有2000多隻黃嘴白鷺出現在廈門附近的海島上那麼,廈門究竟有哪些珍稀鳥類?最珍貴的又是什麼?近日,針對讀者感興趣的話題,記者聯繫了市觀鳥協會。據介紹,在廈門能見到的350多種鳥類中,有許多市民並不熟知的珍稀鳥類,甚至還有曾在廈門首次被發現記錄的鳥——黃嘴白鷺。
  • 東莞這裡藏了個「白鷺天堂」?是真的!
    >萬江「鳥島」上常年有白鷺棲息在位於萬江新和社區的東莞市香蕉蔬菜研究所裡,有一個被稱為「白鷺天堂」的「鳥島」,這裡離市中心不遠,卻遠離塵囂,閒暇之餘去看白鷺與晚霞齊飛,感受不一樣的都市田園風光。人們被「鳥島」的自然風光迷住,尤其是在春天,這裡處處生機勃勃,大大小小的鳥巢「點綴」在榕樹枝椏上,可謂是榕樹深處白鷺飛。
  • 廣東啟動同步調查項目 摸清黃嘴白鷺珍稀水鳥「家底」
    9月19日下午,廣東省林業局聯合珠海市自然資源監測中心、珠海市觀鳥協會、深圳市觀鳥協會、廣州市自然觀察協會、湛江觀鳥協會等單位,在珠海市觀鳥協會公益課堂內,聯合啟動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舉辦觀鳥專題講座、大灣區溼地鳥類保育論壇等活動,來自高校、協會、民間組織等單位近50人參加活動,為粵港澳大灣區溼地鳥類保護獻言獻策
  • 廣東啟動同步調查項目摸清黃嘴白鷺珍稀水鳥「家底」
    ,舉辦觀鳥專題講座、大灣區溼地鳥類保育論壇等活動,來自高校、協會、民間組織等單位近50人參加活動,為粵港澳大灣區溼地鳥類保護獻言獻策。黃嘴白鷺是鵜形目鷺科白鷺屬鳥類中保護級別最高的一種鷺鳥,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列入易危(VU
  • 河南觀鳥地圖出爐 「鳥叔」8年拍攝190種鳥類
    (鶴壁市淇濱區林業局供圖)□策劃省內新聞部統籌 何正權 聞向東執行 記者 谷武民 趙振恆 陳海峰 房琳 於揚 李紅汛 李鑫核心提示丨這裡是地球之腎,是城市之肺;這裡是鳥類天堂,是遊客樂園;這裡是攝影愛好者的雲集之地,是千百年來詩意流淌的地方……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中原大地的眾多溼地公園吸引了數百種鳥類棲息、逗留,不少「稀客」變「常客」,植被生態也更具多樣性。
  • 「一行白鷺上青天」,大家耳熟能詳,但你真的了解白鷺嗎?
    白鷺是一種在溼地裡常見的鳥類,池塘、湖泊、稻田等地也能看到它們的身影。白鷺又名小白鷺、白鷺鷥、白翎鷥、春鋤、白鳥,屬於鷺科白鷺屬。它們主要生活在亞洲中部和南部、歐洲南部、非洲和澳洲等地區。在我國,白鷺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地區,其中在四川、雲南、廣東、臺灣、海南等地為留鳥,其他地區為夏候鳥。但它們的模式產地(即物種定名的標本產地)在義大利。白鷺是一種中型涉禽(鳥類六大生態類群之一,統指那些適應在水邊生活的鳥類),身體長度在55-65釐米,張開翅膀時,身體寬度可以達到86-104釐米。
  • 瘦西湖來了貴客快來「鷗」遇吧 紅嘴鷗數量比白鷺多得多
    瘦西湖也能看到小白鷺「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白鷺、黃鸝,在揚州夏季最為常見。通常,人們把它們作為夏候鳥。不過,今年冬季的瘦西湖,有成群的白鷺來「作客」。揚州綠楊鳥類攝影藝術中心鳥友杭德泉說,在瘦西湖北門附近的淺水區域,每天都有100多隻白鷺來到這裡,「基本都是小白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