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廈門能見到350多種鳥類 黃嘴白鷺在廈門首次被發現

2020-11-25 閩南網

  為您列舉廈門珍稀鳥類排行榜前五名,它們分別是勺嘴鷸、黑臉琵鷺、黑嘴鷗、黃嘴白鷺、黑翅鳶。

  廈門珍稀鳥類

  五大「名角」

  1、勺嘴鷸

  久未在廈門出現

  罕見程度:目前全球不足千隻,屬於國際上最瀕危的物種之一,它已經許久未在廈門「露面」,據觀鳥協會記錄,最近的一次是5年前冬季在海滄的驚鴻一瞥。

  2、黑臉琵鷺

  廈門約有10隻

  罕見程度:全球範圍內有2000多隻黑臉琵鷺,作為全世界最大的越冬地,臺灣有1000多隻,約佔一半,在廈門約有10隻。

  3、黑嘴鷗

  廈門是它的越冬地

  罕見程度:黑嘴鷗是我國最珍稀的鳥類之一,廈門是它在南方最大的越冬地,曾經約有800隻,如今數量驟減為200隻。

  4、黃嘴白鷺

  在大嶝島上出沒

  罕見程度:

  從前有2000多隻黃嘴白鷺出現在廈門附近的海島上,但由於漁民不加節制地撿拾鳥蛋,如今在廈門海域已不多見,夏季僅有幾隻在大嶝島上出沒。它已被列入世界瀕危動物紅皮書。

  5、黑翅鳶

  島外郊區農田偶遇

  罕見程度:以前數量眾多,是廈門的必見鳥類之一,現在僅能在島外郊區農田間偶爾看到。

  前不久,本報一則報導揭開了來廈過冬候鳥的「五個秘密」。那麼,廈門究竟有哪些珍稀鳥類?最珍貴的又是什麼?近日,針對讀者感興趣的話題,記者聯繫了市觀鳥協會。據介紹,在廈門能見到的350多種鳥類中,有許多市民並不熟知的珍稀鳥類,甚至還有曾在廈門首次被發現記錄的鳥——黃嘴白鷺。

  【概況】

  350多種鳥類

  在廈門記錄到

  據市觀鳥協會介紹,截至去年底,在廈門記錄到的鳥類有350多種,其中林鳥200多種,水鳥約130種,猛禽10多種。

  所有的猛禽鳥類都屬於國家保護動物。「猛禽類是肉食性動物,處於食物鏈比較頂端的位置,數量相對較少。」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的陳小麟教授說,像普通鵟、紅隼和黑耳鳶都是猛禽類珍稀鳥類。普通鵟冬季來廈,主要居住在沿海的山嶺上,喜好清幽。紅隼則是地道的「城裡人」,常在高樓大廈上築巢,美仁宮大廈和廈大教學樓都曾有它的身影。食腐的黑耳鳶多在篔簹湖和輪渡上空盤旋,瞅見死魚就撲。

  市觀鳥協會資深會員朱敬恩表示,在廈門觀察到的鳥類品種有增加的趨勢。「林鳥比較隱蔽,很難見到,不過它們的數量相對穩定。」朱敬恩說,廈門珍稀的林鳥有紫壽帶和黑枕王鶲,它們只在冬季出現。紫壽帶要去更南邊的地方過冬,廈門是途經的驛站之一。它已被列入世界瀕危動物紅皮書,但幸運的是,每年在植物園和中山公園,廈門市民仍能一睹它的芳容。

  紫壽帶只在冬季出現

  紅隼常在高樓大廈築巢

  黑枕王鶲頭戴小黑帽

  普通鵟住在沿海山嶺

  【保護】

  發現受傷鳥類

  可向林業局反映

  「受到保護的動物多是瀕危動物,有可能滅絕。」陳小麟說,一旦有珍稀動物滅絕了,就會影響到整個食物網,進而影響到生態系統,也就是我們的生存環境。「若有發現受傷的珍稀鳥類,市民可向林業局反映處理。」

  「根據《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的規定,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要負刑事責任。情節特別嚴重的,還要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金海灣律師事務所的鄭志寧律師表示,獵捕燕隼就像獵捕大熊貓一樣要負刑事責任,都是國家保護動物,只是大熊貓知名度更高而已。(本版文/記者 何炳進 林路然 本版圖/凌飛鶴 福州斑馬)

相關焦點

  • 世界60多種鷺科鳥類廈門佔了17種
    廈門網訊 據福建日報APP-新福建報導 3月25日至31日是福建省第三十八屆「愛鳥周」,你知道嗎?全世界共有鷺科鳥類60餘種,我國分布有其中的20種(不包括迷鳥),其中廈門就有17種鷺類分布。國家二級保護鳥類黃嘴白鷺今年愛鳥周的主題是:「同心呵護鳥類,共建美好家園」,據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介紹,我國共有白鷺屬鳥類5種,廈門均有分布,他們是白鷺、中白鷺、大白鷺、黃嘴白鷺和巖鷺。據廈門市觀鳥協會統計整理,截至2019年2月底,廈門野生鳥類記錄共計22目74科381種,其中列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共有1種(遺鷗),列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共有47種。
  • 廣東湛江首次記錄到珍稀水鳥黃嘴白鷺
    中新網廣州5月13日電 (程景偉 林蔭)據廣東省林業局13日消息,廣東湛江市愛鳥協會工作人員和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團隊近日在湛江某海島上開展鳥類調查時,記錄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嘴白鷺。據介紹,這是湛江首次記錄到該種珍稀水鳥。黃嘴白鷺亮相廣東湛江海島。
  • 全國鷺科鳥類才22種,廈門就生活著17種
    在廈門隨時隨地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白鷺是廈門的市鳥也是咱們最熟悉的鳥但是你知道嗎?生活在廈門的不只白鷺還有各種各樣的「鷺」全國的鷺科鳥類總共才22種廈門就生活著其中的17種牛背鷺廈門為何叫「鷺島」?有一個說法是,當人們第一次登上這座小島時,發現這裡有大量白鷺聚集,所以就冠以「鷺島」之名。
  • 相隔十年,珍稀黃嘴白鷺再現珠海市
    珍稀黃嘴白鷺再現珠海市(央廣網發 張福慶 攝)珍稀黃嘴白鷺再現珠海市(央廣網發 郭竣工 攝)央廣網珠海5月22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林蔭 陳什旺 郭竣工 張福慶)近日,珠海市觀鳥協會調查人員先後在珠海市橫琴島和金灣區三灶發現了珍稀水鳥黃嘴白鷺,這是距2010年4月首次記錄後
  • 西安:閻良警民接力救助腿骨折落難的瀕危鳥類「黃嘴白鷺」
    2019年11月17日上午,閻良分局閻良派出所民警接到群眾報警,稱在西安市閻良區鳳凰街辦斷垣村的魚池邊發現一隻受傷的水鳥。值班民警張勇剛、王延安立即趕到現場,經現場查看,發現群眾所報稱的受傷水鳥,是一隻因受傷落單的黃嘴白鷺,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世界瀕危鳥類黃嘴白鷺雲南「落難」被警方救助
    圖為世界瀕危鳥類黃嘴白鷺 茶學華 攝  記者9日從雲南省怒江州森林公安局獲悉,近日,一隻世界瀕危鳥類黃嘴白鷺在當地「落難」,獲該局民警救助。圖為村民將黃嘴白鷺移交至民警 茶學華 攝  民警到達現場後發現
  • 時隔十年 廣東珠海再發現珍稀水鳥黃嘴白鷺
    黃嘴白鷺在廣東珠海灘涂上棲息 張福慶 攝中新網廣州5月22日電 (程景偉 林蔭 陳什旺)據廣東省林業局22日消息,廣東珠海市觀鳥協會調查人員近日先後在珠海市橫琴島和金灣區三灶鎮發現珍稀水鳥黃嘴白鷺,這是時隔十年後珠海再次發現黃嘴白鷺。
  • 白肩雕、小青腳鷸、黃嘴白鷺加入儋州灣「朋友圈」!
    近日,市公益林護林員在儋州灣拍攝到全球瀕危鳥類白肩雕1隻、小青腳鷸2隻、黃嘴白鷺1隻。其中,白肩雕是海南省首次出現並被拍攝到,在此之前從未有過資料文獻記載,此次發現也刷新了我省鳥種記錄。白肩雕又稱為「御雕」、「帝王雕」,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球數量稀少,難得一見。
  • 白鷺竟然會捕食老鼠 鳥類專家:白鷺是雜食性鳥類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戴舒靜)在海邊捕食小魚小蝦的白鷺,大家都很熟悉,但是捕食老鼠的白鷺你見過嗎?近日,市民黃女士就拍到了罕見的一幕。鳥類專家解釋,其實白鷺屬於雜食性鳥類,老鼠也是它的食物之一。  黃女士是個熱愛自然的攝影愛好者,尤其喜歡拍白鷺。她平時在翔安區內厝鎮蓮塘村工作,這裡的白鷺、黃牛及耕作的農民都是她鏡頭中的主角。
  • 廣東啟動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同步調查
    林蔭)廣東省林業局19日聯合珠海市自然資源監測中心、珠海市觀鳥協會、深圳市觀鳥協會、廣州市自然觀察協會等單位,在珠海聯合啟動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並舉辦觀鳥專題講座、大灣區溼地鳥類保育論壇等活動,來自高校、協會、民間組織等單位近50人參加活動。
  • 廈門生態物種調查 這些動物都有見過嗎
    據悉,目前,福建省的生物多樣性豐富度位居全國前列,野生動物種類眾多,分布有哺乳類147種、鳥類557種、爬行類123種、兩棲類46種、昆蟲1萬多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多達164種。
  • 廣東啟動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同步調查
    、廣州市自然觀察協會等單位,在珠海聯合啟動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並舉辦觀鳥專題講座、大灣區溼地鳥類保育論壇等活動,來自高校、協會、民間組織等單位近50人參加活動。&nbsp&nbsp&nbsp&nbsp廣東是全國溼地大省,有著豐富的濱海溼地和適宜鳥類棲息的多種自然環境。廣東處於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區,是候鳥遷徙的重要驛站,有多處國際重要鳥區,每年有大量候鳥在春秋遷徙季節途經廣東。記者從廣東林業局獲悉,目前該省555種野生鳥類中,其中留鳥有150種,複合型鳥類128種,遷徙鳥類277種。
  • 「鳥類中的大熊貓」黑臉琵鷺現身廈門
    這種獨特的鳥類覓食方式,吸引了觀鳥愛好者的注意。3月23日,觀鳥愛好者在翔安大嶝橋頭灘涂上,發現了兩隻正在覓食的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黑臉琵鷺。據了解,這是今年以來廈門首次觀測並記錄到黑臉琵鷺。  拍下黑臉琵鷺照片的是廈門市觀鳥協會會員柯玉坤。柯玉坤表示,23日9點多,他在翔安一灘涂做海鳥觀察時,無意間發現了黑臉琵鷺。
  • 廣東啟動黃嘴白鷺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
    9月19日下午,廣東省林業局聯合珠海市自然資源監測中心、珠海市觀鳥協會、深圳市觀鳥協會、廣州市自然觀察協會、湛江觀鳥協會等單位,在珠海市觀鳥協會公益課堂內,聯合啟動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舉辦觀鳥專題講座、大灣區溼地鳥類保育論壇等活動,來自高校、協會、民間組織等單位近50人參加活動,為粵港澳大灣區溼地鳥類保護獻言獻策
  • ...儋州灣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白肩雕、小青腳鷸、黃嘴白鷺等...
    黃嘴白鷺        據《今日儋州》消息   日前,市公益林護林員在儋州灣拍攝到全球瀕危鳥類——白肩雕、小青腳鷸、黃嘴白鷺。其中白肩雕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球數量稀少,這是白肩雕在我省首次出現並被拍攝到,此前從未有過資料文獻記載,此次發現刷新了我省鳥種記錄。而拍攝到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青腳鷸和黃嘴白鷺,則是儋州灣紅樹林保護區設立以來首次影像記錄。        儋州灣溼地位於我市中北部,毗鄰北部灣,是一個內海,洋浦港的內灣。
  • 廣東同步調查珍稀水鳥 湛江將參與監測黃嘴白鷺等
    通訊員供圖記者連線了解到:9月19日,廣東省林業局聯合珠海市自然資源監測中心和廣州、深圳、珠海、湛江觀鳥(愛鳥)協會等,在珠海市觀鳥協會公益課堂內,聯合啟動了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舉辦觀鳥專題講座、大灣區溼地鳥類保育論壇等活動,來自高校、協會、民間組織等單位近50人參加活動。據悉,廣東是全國溼地大省,有著豐富的濱海溼地和適宜鳥類棲息的多種自然環境。
  • 廣東啟動同步調查項目 摸清黃嘴白鷺珍稀水鳥「家底」
    9月19日下午,廣東省林業局聯合珠海市自然資源監測中心、珠海市觀鳥協會、深圳市觀鳥協會、廣州市自然觀察協會、湛江觀鳥協會等單位,在珠海市觀鳥協會公益課堂內,聯合啟動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舉辦觀鳥專題講座、大灣區溼地鳥類保育論壇等活動,來自高校、協會、民間組織等單位近50人參加活動,為粵港澳大灣區溼地鳥類保護獻言獻策
  • 野生動植物保護|廣東:啟動黃嘴白鷺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
    圖片來源:網絡專家介紹,廣東是全國溼地大省,有著豐富的濱海溼地和適宜鳥類棲息的多種自然環境。黃嘴白鷺是鵜形目鷺科白鷺屬鳥類中保護級別最高的一種鷺鳥,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列入易危(VU)保護級別,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 廣東啟動同步調查項目摸清黃嘴白鷺珍稀水鳥「家底」
    專家介紹,廣東是全國溼地大省,有著豐富的濱海溼地和適宜鳥類棲息的多種自然環境。黃嘴白鷺是鵜形目鷺科白鷺屬鳥類中保護級別最高的一種鷺鳥,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列入易危(VU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對棲息地的要求較高,是衡量一個地區生態環境是否健康的一個重要指標。
  • 廣東啟動黃嘴白鷺 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
    ■黃嘴白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廣東省內約有100隻。通訊員供圖活動內容包括舉辦觀鳥專題講座、大灣區溼地鳥類保育論壇等新快報訊 記者黎秋玲 通訊員林蔭報導 9月19日,廣東省林業局聯合珠海市自然資源監測中心、珠海市觀鳥協會、深圳市觀鳥協會、廣州市自然觀察協會、湛江觀鳥協會等單位,在珠海市觀鳥協會公益課堂內,聯合啟動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舉辦觀鳥專題講座、大灣區溼地鳥類保育論壇等活動,來自高校、協會、民間組織等單位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