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灣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白肩雕、小青腳鷸、黃嘴白鷺等...

2021-01-08 儋州市人民政府

白肩雕

小青腳鷸

黃嘴白鷺


        據《今日儋州》消息   日前,市公益林護林員在儋州灣拍攝到全球瀕危鳥類——白肩雕、小青腳鷸、黃嘴白鷺。其中白肩雕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球數量稀少,這是白肩雕在我省首次出現並被拍攝到,此前從未有過資料文獻記載,此次發現刷新了我省鳥種記錄。而拍攝到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青腳鷸和黃嘴白鷺,則是儋州灣紅樹林保護區設立以來首次影像記錄。

        儋州灣溼地位於我市中北部,毗鄰北部灣,是一個內海,洋浦港的內灣。儋州灣口窄裡闊,東南北三面由玄武巖臺地環抱,灣口南北有大小珊瑚島和洋浦鼻形成天然屏障,發育形成了淺海水域、河口水域、沙石海灘、紅樹林、海草床、淤泥質海灘、鹽田等多樣的濱海溼地類型。今年3月,儋州灣因其優良的生態環境入選中國「最值得關注的十塊濱海溼地」 。

        儋州灣海岸線長50多公裡,擁有紅樹林總面積1731畝,沿岸包括白馬井鎮、新州鎮、木棠鎮,以及洋浦經濟開發區等沿海地區。

        儋州灣灘涂寬闊,春江、北門江等河流匯入,淺海生物豐富,能夠為越冬水鳥提供豐富的食物,吸引了百餘種鳥類在此棲息和越冬。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不斷加大儋州灣生態環境治理力度,使儋州灣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白肩雕、小青腳鷸、黃嘴白鷺、黑臉琵鷺等全球瀕危鳥類紛紛來這裡「安家落戶」。

        如今,美麗富饒的儋州灣,不僅成為了鳥類重要棲息繁殖地、越冬地,更成為了候鳥的天堂……(記者王家隆  陳鍾鵬 /文  通訊員陳正平/圖  編輯王藝鴦

相關焦點

  • 白肩雕、小青腳鷸、黃嘴白鷺加入儋州灣「朋友圈」!
    近日,市公益林護林員在儋州灣拍攝到全球瀕危鳥類白肩雕1隻、小青腳鷸2隻、黃嘴白鷺1隻。其中,白肩雕是海南省首次出現並被拍攝到,在此之前從未有過資料文獻記載,此次發現也刷新了我省鳥種記錄。白肩雕又稱為「御雕」、「帝王雕」,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球數量稀少,難得一見。
  • 臨夏州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越冬候鳥逐年增加
    近年來,臨夏州通過溼地保護修復、大規模國土綠化等多項措施,林草溼地面積保有率穩中有增,生態環境持續向好黃河三峽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黃河流域,洮河、大夏河、廣通河等流域已成為國家「三屏四帶」生態屏障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鳥類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和繁殖棲息地。
  • 廣東啟動黃嘴白鷺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
    黃嘴白鷺是鵜形目鷺科白鷺屬鳥類中保護級別最高的一種鷺鳥,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列入易危(VU)保護級別,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對棲息地的要求較高,是衡量一個地區生態環境是否健康的一個重要指標。
  • 相隔十年,珍稀黃嘴白鷺再現珠海市
    ,黃嘴白鷺再次現身珠海。很可能是黃嘴白鷺!」同行的調查人員迅速按動相機快門,拍下這隻白鷺在灘涂上的活動軌跡。後經專家鑑定,這隻白鷺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嘴白鷺,該鳥的發現刷新了珠海橫琴島的稀有鳥類紀錄。珍稀黃嘴白鷺再現珠海市(央廣網發 張福慶 攝)無獨有偶,5月16日,在開展珠海市重點區域鳥類點查活動中,調查人員在金灣區三灶沙利咀一片灘涂再次發現兩隻黃嘴白鷺,並用影像記錄下了它們的身影。
  • 廣東啟動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同步調查
    飛翔的黃嘴白鷺(資料圖) 張福慶 攝飛翔的黃嘴白鷺(資料圖) 張福慶 攝中新網珠海9月19日電 (程景偉黃嘴白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資料圖) 張福慶 攝黃嘴白鷺是鵜形目鷺科白鷺屬鳥類中保護級別最高的一種鷺鳥,已被
  • 廣東啟動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同步調查
    &nbsp&nbsp&nbsp&nbsp飛翔的黃嘴白鷺(資料圖)張福慶攝&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珠海9月19日電 (程景偉 林蔭)廣東省林業局19日聯合珠海市自然資源監測中心、珠海市觀鳥協會、深圳市觀鳥協會
  • 關注三亞鳥類白鷺:三亞城市生態的守望精靈
    白鷺之於三亞,或如雪蓮之於冰山,雄獅之於荒原,鯨群之於大海,不忍離去,不可分開。白鷺依賴三亞優良的生態環境生生不息,回報三亞這座城池靈動之美,為三亞人民養眼養心。   三亞生態文明建設好不好,看看河邊的白鷺就知道   晴天的三亞兩河邊,風自海上來,吹皺了水面,紅樹林的枝冠上,白鷺被晨光喚醒,閒適自若,顧盼神飛。
  • 上千隻瀕危小青腳鷸現身江蘇鹽城,分析:我國環境越來越好
    日前,科研人員在鹽城溼地進行秋季水鳥監測時,就發現了大批量 小青腳鷸種群。此次發現小青腳鷸的位置是在鹽城東臺條子泥溼地,據觀察者統計,這裡發現的小青腳鷸總數量達到了1150隻。小青腳鷸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認定的全球瀕危物種,之前的調查顯示該種群數量大約在400到600隻,而此次上千隻小青腳鷸的發現無疑是比較少見的。
  • 廣東啟動同步調查項目 摸清黃嘴白鷺珍稀水鳥「家底」
    9月19日下午,廣東省林業局聯合珠海市自然資源監測中心、珠海市觀鳥協會、深圳市觀鳥協會、廣州市自然觀察協會、湛江觀鳥協會等單位,在珠海市觀鳥協會公益課堂內,聯合啟動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舉辦觀鳥專題講座、大灣區溼地鳥類保育論壇等活動,來自高校、協會、民間組織等單位近50人參加活動,為粵港澳大灣區溼地鳥類保護獻言獻策
  • 野生動植物保護|廣東:啟動黃嘴白鷺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
    黃嘴白鷺是鵜形目鷺科白鷺屬鳥類中保護級別最高的一種鷺鳥,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列入易危(VU)保護級別,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對棲息地的要求較高,是衡量一個地區生態環境是否健康的一個重要指標。據介紹,此項目是為了摸清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的分布情況,同時開展候鳥遷飛路線上的巡護和監測工作,用科學和系統的方法記錄廣東重要溼地候鳥遷飛的數據,為廣東區域候鳥保護提供可信的數據支持。
  • 時隔十年 廣東珠海再發現珍稀水鳥黃嘴白鷺
    黃嘴白鷺在廣東珠海灘涂上棲息 張福慶 攝中新網廣州5月22日電 (程景偉 林蔭 陳什旺)據廣東省林業局22日消息,廣東珠海市觀鳥協會調查人員近日先後在珠海市橫琴島和金灣區三灶鎮發現珍稀水鳥黃嘴白鷺,這是時隔十年後珠海再次發現黃嘴白鷺。
  • 廣東啟動同步調查項目摸清黃嘴白鷺珍稀水鳥「家底」
    黃嘴白鷺是鵜形目鷺科白鷺屬鳥類中保護級別最高的一種鷺鳥,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列入易危(VU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對棲息地的要求較高,是衡量一個地區生態環境是否健康的一個重要指標。
  • 廣東湛江首次記錄到珍稀水鳥黃嘴白鷺
    中新網廣州5月13日電 (程景偉 林蔭)據廣東省林業局13日消息,廣東湛江市愛鳥協會工作人員和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團隊近日在湛江某海島上開展鳥類調查時,記錄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嘴白鷺。據介紹,這是湛江首次記錄到該種珍稀水鳥。黃嘴白鷺亮相廣東湛江海島。
  • 經鑑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嘴白鷺...
    受傷白鷺「受傷白鷺已經移交林業部門送至蘭州動物救助保護站治療了11月9日,榆中縣清水驛鄉清水村的村民李先生等人聽到受傷白鷺身體好轉後,大家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原來,3天前在田間務農的幾位村民,發現一隻受傷的大白鳥後,趕緊帶回家救助,並移交到當地林業部門做進一步治療。經鑑定,該鳥為黃嘴白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記者從李先生拍攝的視頻和照片中看到,黃嘴白鷺有一身的潔白羽毛,其身體修長,雙腿、脖子、嘴巴和腳趾細長,腿腳和翅膀因傷無法起飛。
  • 世界瀕危鳥類黃嘴白鷺雲南「落難」被警方救助
    圖為世界瀕危鳥類黃嘴白鷺 茶學華 攝  記者9日從雲南省怒江州森林公安局獲悉,近日,一隻世界瀕危鳥類黃嘴白鷺在當地「落難」,獲該局民警救助。圖為村民將黃嘴白鷺移交至民警 茶學華 攝  民警到達現場後發現
  • 在廈門能見到350多種鳥類 黃嘴白鷺在廈門首次被發現
    為您列舉廈門珍稀鳥類排行榜前五名,它們分別是勺嘴鷸、黑臉琵鷺、黑嘴鷗、黃嘴白鷺、黑翅鳶。  4、黃嘴白鷺  在大嶝島上出沒  罕見程度:  從前有2000多隻黃嘴白鷺出現在廈門附近的海島上據介紹,在廈門能見到的350多種鳥類中,有許多市民並不熟知的珍稀鳥類,甚至還有曾在廈門首次被發現記錄的鳥——黃嘴白鷺。
  • 百餘種鳥兒飛進「鳥叔」鏡頭見證揚州生態環境向好
    據了解,目前在蔣永慶的帶領下,已有學校成立「鳥類與揚州生態」課題研究組,為更好地保護鳥類,建設生態揚州作貢獻。  始於拍攝白鷺  鳥類增多見證生態環境向好  「花錢可以請到人,但環境不好,花多少錢也請不到這些鳥兒。鳥類增多是揚州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的最好見證。」
  • 廣東啟動黃嘴白鷺同步調查項目
    光明生物圈【廣東啟動黃嘴白鷺同步調查項目】日前,廣東省林業局聯合珠海市自然資源監測中心在內的多個單位,在珠海市觀鳥協會公益課堂內,聯合啟動了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