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危、易危鳥類齊現身 沐川生態攝影基地拍下珍貴照片

2021-01-21 中國視窗

對生態持之恆的保護和投入,會讓野生動物種群得到恢復。近日,四川省樂山市沐川縣永福鎮張村朱家巖頻繁發現瀕危、易危鳥類,再次驗證了這一理論。

樂山市沐川縣永福鎮是四川西南部的一個小鎮,毗鄰沐川有名的生態景區:沐川竹海。區域內植被茂盛,景色宜人,生態十分良好。

今年春天以來,不斷有村民和攝友在張村朱家巖發現,有十數隻顏色和外形十分「漂亮」的鳥類經常在此出沒,經專家辯認,這些漂亮的鳥兒名叫白鷳,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白鷳   圖片來源:「白鷳山舍」沐川生態攝影基地

據了解,白鷳翎毛華麗,自古即是名貴的觀賞鳥。白鷳喜歡成對或成3-6隻的小群活動,在沐川一帶活動的多為峨眉亞種。不過由於但此前由於修建公路、森林破壞等,其棲息地受到很大威脅,導致其數量急劇下降,甚至還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等級。

為了保護這些來此定居的「白鷳」,同時也為了更好地觀察其習性,正在永福鎮進行沐川生態攝影基地建設的向先生在朱家巖搭建了棚子,安裝了攝像頭,建成一個簡易的觀鳥點。

通過觀測,他們意外發現,來此定居的珍稀鳥類不光只有白鷳,還有同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白腹錦雞和紅腹角雉。據資料記載,白腹錦雞是《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易危動物,是中國的特有鳥類,國外僅見於緬甸東北部。紅腹角雉也被列為《世界瀕危鳥類名錄》N級等級。

白腹錦雞   圖片來源:「白鷳山舍」沐川生態攝影基地

紅腹角雉   圖片來源:「白鷳山舍」沐川生態攝影基地

同時發現三大珍稀鳥類定居於此,顯然也從側面證實了沐川縣生態環境的優良。

據了解,沐川是長江上遊重要的生態屏障區和水源涵養區,其森林總面積約為160餘萬畝,森林覆蓋率高達77%以上。

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讓沐川走上了一條生態發展之路。近年來,通過持續不斷對境內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及飲用水源保護區、生態功能區、森林公園的保護,不僅讓沐川成為了全國生態文明示範工程試點縣、國家級生態示範區,更讓這些曾經一度消失的珍稀鳥兒重新回到沐川定居下來。

據沐川生態攝影基地的向先生介紹,永福鎮近年來大力推進生態保護工作,珍稀鳥類選擇在此定居對於當地的生態旅遊業發展顯然也是十分利好。但未來如何避免人類的活動對其造成更多的生存影響,也是一件值得思考的事情。向先生表示,未來他們除了將繼續打造「白鷳山舍」沐川生態攝影基地外,還會將觀鳥和鳥類生存空間的保護進行更好的規劃,既讓更多的遊客來永福鎮享受到對珍稀鳥類的觀賞樂趣,也避免讓這些珍稀鳥類的棲息地被人為打擾。(作者:冉茂生)

[責任編輯:周慶]

相關焦點

  • 世界珍稀瀕危鳥類遺鷗一半在河北康保棲息,拍到罕見交尾照片
    世界珍稀瀕危鳥類遺鷗一半在河北康保棲息,拍到罕見交尾照片 2018-05-13 10: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他拍的鳥類照片為什麼感動了全世界!
    為了拯救世界各地的瀕危物種,記錄動物園、水族館和野生動物保護區裡的每一種動物,為我們的後代留下珍貴的影像資料,美國國家地理30多年御用攝影師喬爾·薩託於2005年創立了「影像方舟」(PHOTO ARK)項目。他獲得過2017年美國國家野生動物藝術博物館朗格斯獎(Rungius Medal)、《美國國家地理》2018年度探險家稱號。
  • 北京溼地生態改善 珍稀瀕危鳥類現身
    北京溼地穩步恢復 成野生動植物「樂園」  生態功能改善,北京溼地生物多樣性正持續增加,多種珍稀瀕危鳥類相繼被發現  黑羽白腹、紅喙紅腿,大型涉禽黑鸛在水邊「優雅」捕食的畫面,往往讓觀鳥愛好者「眼前一亮」。近年來,從「中國黑鸛之鄉」房山,到魚蝦豐美、空氣清新的密雲水庫,黑鸛優美的身影出現在北京越來越多的地方。
  • 山東威海:良好生態吸引三種瀕危、易危鳥類
    新華社濟南11月17日電(記者王陽)有鳥類攝影愛好者近日在山東威海市南海新區金花河上遊蘆葦叢中,拍攝到震旦鴉雀、黃胸鵐、紅頸葦鵐等鳥類在其間跳躍、覓食。據了解,震旦鴉雀、黃胸鵐為瀕危鳥類,紅頸葦鵐為易危鳥類,在同一地方同時出現這3種鳥類,實屬罕見。
  • 全球又有24種鳥類入瀕危名錄 四川發現7種瀕危鳥
    棲息地破壞 成鳥類致危因素之首  近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更新了2015年度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簡稱「IUCN名錄」),共有24種鳥類調升為有滅絕威脅的級別(包括易危、瀕危及極度瀕危),涉及中國鳥種13種,其中包括草原鵰、鳳頭麥雞、紅頭潛鴨在內的7種鳥類,均在四川有過觀測記錄。
  • 鎮江一對父女拍到震旦鴉雀 系全球瀕危鳥類(圖)
    鳥友「斑馬」攝  「鳥中熊貓」震旦鴉雀現身鎮江  一對父女在金山湖找到它們的蹤跡;江蘇鳥友昨參與全球聯動追蹤瀕危水鳥黑臉琵鷺  奇鳥現身  鎮江「鳥痴父女」元旦前拍到瀕危鳥震旦鴉雀  國際瀕危鳥震旦鴉雀現身鎮江!昨天,記者在鎮江資深攝影愛好者「影子風」的鏡頭裡,看到了有「鳥中熊貓」之稱的震旦鴉雀,「總數有近20隻,現在這些寶貝就藏身在鎮江金山湖附近的蘆葦蕩裡!」「影子風」是鎮江市民馮龍駿的網名,64歲的老馮拍鳥成痴,最讓老馮開心的是,2011年12月28日,他和同樣愛好鳥類攝影的女兒偶遇震旦鴉雀並成功拍攝了多張圖片。
  • 棲息地退化鳥類致危 四川七種鳥類進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名錄」),共有24種鳥類調升為有滅絕威脅的級別(包括易危、瀕危及極度瀕危),涉及中國鳥種13種,其中包括草原鵰、鳳頭麥雞,紅頭潛鴨在內的7種鳥類,均在四川有過觀測記錄。現狀:川西北高原留鳥 數量減少成瀕危物種「2014年元旦,我到若爾蓋花湖觀鳥時,曾拍到過草原鵰,」成都觀鳥協會會長沈尤翻出一張照片,一隻草原鵰展翅翱翔,羽翼豐滿,英姿煞爽。
  • 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 候鳥季已悄然來臨
    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 候鳥季已悄然來臨時間:2020-11-06 15:36   來源:中國新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 候鳥季已悄然來臨 近日有關於 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的問題受到了很多網友們的關注,大多數網友都想要知道 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的具體情況
  • 這可能是它們最後的照片!《珍惜動物·鳥類·昆蟲大圖鑑》末尾有福利哦~ | 肆養推薦
    本書精選代表性的300種動物,涵蓋了哺乳、爬行、兩棲、昆蟲、魚類、鳥類等各個門類。其中包括無比珍貴的最後個體,還有中國的珍稀動物。 當棲息地中 的堇菜在人類開發的步履下逐漸消失之後,阿託莎豹蛺蝶也從此消失匿跡了:1959年採集的一件標本,是這種蝴蝶最後一次現身於世。
  • 世界瀕危珍稀鳥類黑嘴鷗現身東寧
    世界瀕危珍稀鳥類黑嘴鷗現身東寧 2020-05-31 0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為了那些瀕危的野生動物,他想用攝影建一座諾亞方舟
    馬丁因為一本關於蜻蜓的書出名,之後決定全身心投入自然攝影中。馬丁出版了十幾本攝影書,包括《地球上的鳥類》、《地球上的蝴蝶》、《微距攝影》等。他的照片刊登在《地球》、《費加羅報》、《生命》、《國家地理》等各大雜誌上。
  • 世界級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 候鳥季已悄然來臨
    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 候鳥季已悄然來臨時間:2020-11-06 15:36   來源:中國新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 候鳥季已悄然來臨 近日有關於 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的問題受到了很多網友們的關注,大多數網友都想要知道
  • 安徽淮南:淮河岸邊蘆葦叢裡驚現「全球瀕危」鳥類
    最近,鳥類攝影愛好者在安徽淮南市淮河大壩附近的蘆葦蕩中,發現一種「全球瀕危」的鳥類。這是麻雀嗎?圓鼓鼓的身體,黃色的喙,有點兒像。照片裡不太能體現出它的個頭,它遠比麻雀大,有將近20釐米長。看起來還蠻神奇的是不是?
  • 深圳生態環境好轉引瀕危野生動物頻繁現身
    靈貓、唐魚、赤麂、蟒蛇......隨著深圳市的生態環境日益好轉,一些曾經「消失」的瀕危野生動物又頻繁現身在大眾視野中。在深圳市生態環境局日前公布的陸域生態調查評估項目成果中顯示,深圳2018-2020年共記錄脊椎動物共有41目146科566種(其中外來物種38種),新發現野生脊椎動物39種(含野生鳥類33種)。
  • 細蟌現身白琵鷺安家 深圳生態資源「家底」喜人
    受訪單位供圖 ▲瀕危物種細蟌現身華僑城溼地公園。 「這是溼地公園第一次記錄到這種鳥類,白琵鷺現身,令我們倍感興奮,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深圳生態環境改善的成效。」華僑城溼地公園工作人員在接受深晚記者採訪時說。 11月3日,深晚記者來到華僑城溼地公園。工作人員一邊指著溼地灘涂,一邊向深晚記者介紹,5月14日,工作人員在華僑城溼地公園灘涂發現,一隻白琵鷺的腿上帶著彩色的腳環。
  • 世界級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中山
    11月6日,#世界級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這一話題引發關注。據消息,11月1日,世界級瀕危鳥類黑臉琵鷺在廣東中山南朗鎮一處濱海溼地現身。 世界級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黑臉琵鷺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與中國古典樂器中的琵琶極為相似。
  • 「鳥中大熊貓」現身北京房山牛口峪溼地公園,除了震旦鴉雀還有這些
    昨天,攝影愛好者許斌在房山區牛口峪溼地公園拍鳥時,意外地拍到了一隻震旦鴉雀在樹枝上蹦跳嬉戲的畫面。據了解,震旦鴉雀屬於全球瀕危鳥種,被稱為「鳥中大熊貓」。珍稀鳥類現身房山,一定程度上反映該地區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
  • 全球瀕危珍稀鳥類黑臉琵鷺現身茂名
    春暖花開,茂名市博賀灣傳來好消息:3隻全球瀕危珍稀鳥類——黑臉琵鷺到訪!這已經是黑臉琵鷺連續三年現身茂名。12018年,觀鳥愛好者在茂名市博賀灣的一處灘涂發現11隻珍稀瀕危鳥類黑臉琵鷺。柯大 攝據悉,黑臉琵鷺是我國瀕危鳥種,1989年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二類保護動物名錄,現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其對環境要求極為苛刻,是生態環境的指示性物種,其數量的增長與棲息地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密切相關。據人民網消息,黑臉琵鷺的保育工作發軔於上世紀90年代初,經歷漫長的奮鬥之路,終由早期全球200多隻上升至2019年的4000多隻。
  • 凌海大凌河口國家海洋公園首次現身罕見鳥類黑臉琵鷺(圖)
    本刊訊 近日,遼寧省凌海市攝影愛好者在大凌河口國家級海洋公園取景拍攝時,發現數隻黑臉琵鷺的身影。據鳥類專家介紹,黑臉琵鷺在北方較為罕見,這是在該區域首次發現這種珍稀鳥類。黑臉琵鷺又名小琵鷺、黑琵鷺。屬於鸛形目、䴉科、琵鷺亞科,琵鷺亞科的鳥類全世界共六種,其中以黑面琵鷺數量最為稀少,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易危,是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的二類保護動物。屬全球瀕危物種類別之一。黑面琵鷺現時只活躍於東亞及東南亞地區。一般棲息於沼澤地、河灘、葦塘處。其特徵為全身羽毛大體為白色,有黑嘴和黑色腿、腳,前額、眼線、眼周至嘴基的裸皮黑色,形成鮮明的「黑臉」。
  • 腿長貌美 「最美水鳥」紫水雞現身星雲湖​
    近年來,隨著玉溪三湖保護治理工作的推進,星雲湖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吸引了很多鳥類前來栖息,星雲湖也成了很多鳥類攝影愛好者的熱門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