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生態持之恆的保護和投入,會讓野生動物種群得到恢復。近日,四川省樂山市沐川縣永福鎮張村朱家巖頻繁發現瀕危、易危鳥類,再次驗證了這一理論。
樂山市沐川縣永福鎮是四川西南部的一個小鎮,毗鄰沐川有名的生態景區:沐川竹海。區域內植被茂盛,景色宜人,生態十分良好。
今年春天以來,不斷有村民和攝友在張村朱家巖發現,有十數隻顏色和外形十分「漂亮」的鳥類經常在此出沒,經專家辯認,這些漂亮的鳥兒名叫白鷳,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白鷳 圖片來源:「白鷳山舍」沐川生態攝影基地
據了解,白鷳翎毛華麗,自古即是名貴的觀賞鳥。白鷳喜歡成對或成3-6隻的小群活動,在沐川一帶活動的多為峨眉亞種。不過由於但此前由於修建公路、森林破壞等,其棲息地受到很大威脅,導致其數量急劇下降,甚至還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等級。
為了保護這些來此定居的「白鷳」,同時也為了更好地觀察其習性,正在永福鎮進行沐川生態攝影基地建設的向先生在朱家巖搭建了棚子,安裝了攝像頭,建成一個簡易的觀鳥點。
通過觀測,他們意外發現,來此定居的珍稀鳥類不光只有白鷳,還有同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白腹錦雞和紅腹角雉。據資料記載,白腹錦雞是《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易危動物,是中國的特有鳥類,國外僅見於緬甸東北部。紅腹角雉也被列為《世界瀕危鳥類名錄》N級等級。
白腹錦雞 圖片來源:「白鷳山舍」沐川生態攝影基地
紅腹角雉 圖片來源:「白鷳山舍」沐川生態攝影基地
同時發現三大珍稀鳥類定居於此,顯然也從側面證實了沐川縣生態環境的優良。
據了解,沐川是長江上遊重要的生態屏障區和水源涵養區,其森林總面積約為160餘萬畝,森林覆蓋率高達77%以上。
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讓沐川走上了一條生態發展之路。近年來,通過持續不斷對境內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及飲用水源保護區、生態功能區、森林公園的保護,不僅讓沐川成為了全國生態文明示範工程試點縣、國家級生態示範區,更讓這些曾經一度消失的珍稀鳥兒重新回到沐川定居下來。
據沐川生態攝影基地的向先生介紹,永福鎮近年來大力推進生態保護工作,珍稀鳥類選擇在此定居對於當地的生態旅遊業發展顯然也是十分利好。但未來如何避免人類的活動對其造成更多的生存影響,也是一件值得思考的事情。向先生表示,未來他們除了將繼續打造「白鷳山舍」沐川生態攝影基地外,還會將觀鳥和鳥類生存空間的保護進行更好的規劃,既讓更多的遊客來永福鎮享受到對珍稀鳥類的觀賞樂趣,也避免讓這些珍稀鳥類的棲息地被人為打擾。(作者:冉茂生)
[責任編輯:周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