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他拍的鳥類照片為什麼感動了全世界!

2021-01-19 攝鳥人網


「生物多樣性之父」託馬斯·洛夫喬伊(Thomas Lovejoy)教授曾說 「照顧好了鳥類,你就解決了世界上大部分的環境問題。」可是你知道嗎?到下個世紀之交,也就是2100年左右,我們可能會失去地球上的一半物種,包括鳥類。

現在,很多物種的狀況,都可以用科學家口中的一個詞來形容:「living dead」(活著的滅絕動物),即這些物種雖然還未滅絕,但已被判死刑,滅絕不可避免。

一個世紀後,獅子、老虎、獵豹等大部分猛獸都只會存在於動物園,或者面積極小、可看作「準動物園」的野外保護區中了。而同樣的命運,也等待著犀牛、大象以及人類的近親大猩猩和黑猩猩。到時候,人們可能只能在照片、視頻、圖書等資料中或者在博物館中見到它們了。

南方鶴鴕(Casuarius casuarius)  :南方鶴鴕是最原始的現代鳥類,堪稱地球上最後的恐龍。

鷹頭鸚哥(Deroptyus accipitrinus accipitrinus):鷹頭鸚哥通過豎起頭上彩色的裝飾性羽冠,來盡情抒發自己的情感。

為了拯救世界各地的瀕危物種,記錄動物園、水族館和野生動物保護區裡的每一種動物,為我們的後代留下珍貴的影像資料,美國國家地理30多年御用攝影師喬爾·薩託於2005年創立了「影像方舟」(PHOTO ARK)項目。

他獲得過2017年美國國家野生動物藝術博物館朗格斯獎(Rungius Medal)、《美國國家地理》2018年度探險家稱號。該項目跨越全球40多個國家,拍攝、記錄了9000多個物種,包括2000種鳥類。中國也積極參與了該項目。


而本次重點推薦的《國家地理珍稀鳥類全書》這本書,就是美國國家地理「影像方舟」(Photo Ark)首部中文作品,記錄了世界瀕危鳥類物種的最後影像,同時也是一部極簡的自然百科。。

《國家地理珍稀鳥類全書》

美國國家地理 「影像方舟」(PHOTO ARK)作品!

世界瀕危物種的最後影像!

記錄300種珍貴鳥類靈性之美

延續40億年生命傳奇!

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忠和作序推薦!

本書精選300多種鳥類的絕美影像照片,從鸚鵡、蜂鳥、貓頭鷹,到極度瀕危的藍嘴鳳冠雉,每一種鳥都有自己的故事。照片以黑白為背景,凸顯動物的樣貌和神態,能讓你欣賞到前所未見的各種細節與神韻。

《國家地理珍稀鳥類全書》由「影像方舟」創始人喬爾·薩託與全球觀鳥冠軍諾亞·斯特瑞克聯手創作。諾亞是《觀鳥》雜誌副主編,他於2015年環遊世界,觀察到6042種鳥類,創造了觀鳥的最高紀錄。

在本書中,諾亞用優美的文字講解鳥類起源、飛行、食性、繁衍等有趣的知識:蜂鳥可以倒著飛,椋鳥能模仿周圍環境的聲音,極樂鳥的求偶表演最佳,大雁排成V字飛行最省力、最高效,鳥類夫妻忠誠度最高的是信天翁……

「影像方舟」在世界引起了強烈反響,受到聯合國的推薦與讚譽,拍攝的照片還登上聯合國總部大樓與帝國大廈。

「影像方舟」受到聯合國推薦,照片登上聯合國總部大樓

喬爾也分享了自己的動物拍攝經驗。每種動物在拍攝時,都會帶來不同的挑戰。喬爾拍攝的絕大多數鳥類都幾乎從出生起就為人類所飼養,並不像野生鳥類那般難以接近,而飼養員們也具有高度的敏銳性,能夠幫助他們判斷動物是否處於緊張狀態。

在拍攝過程中,喬爾團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做準備,以確保拍攝過程不會傷害或驚擾到任何一隻鳥兒。面對不同的拍攝對象,拍攝當天他們會採取各種不同的策略。對於大型鳥類,他們可能會在後方懸掛起黑白的背景布。對於小型鳥類,他們可能會將其放入舒適的小攝影箱中進行拍攝。一旦置身於攝影箱中,鳥類就只能看到相機鏡頭的前端,從而表現得十分放鬆。

在布光方面,使用柔光罩以掩護閃光燈來保護鳥類不受傷害,同時團隊會儘量吸引它們到近前,以得到最真實的紋理和色彩,以及最佳的清晰度與景深,從而拍攝出最終能夠感動公眾的完美照片。

不過動物總是在動的,要想讓它們在鏡頭前放鬆下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看看喬爾他們是怎麼拍攝的吧:



中國科學院院士、古鳥類專家周忠和教授積極評價「鳥類方舟」項目,並欣然為本書作序推薦。

他指出,鳥類是環境質量的最敏感指示物種,在維護生態平衡、豐富全球及地區生物多樣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們為自然世界增添了靈動和活力,也為人類的科學研究插上想像的翅膀,鳥類的演化歷程也讓我們對於生命演化的問題擁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如果鳥類消失了,會對人類世界造成重大影響,保護鳥類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國家地理珍稀鳥類全書》由青年古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博士傾心翻譯,補充了系統的古脊椎動物學知識,並就最新研究成果作了適當的更新與介紹!

全書採用高檔亞光銅版紙,柔韌細膩。

環保油墨,由世界三大印刷企業當納利承制,全程綠色印刷,全彩四色,柔和不反光,保護眼睛!

封面燙銀軟封,內文再壓光油,讓照片黑白背景下的鳥兒形態與神韻細膩可見,惟妙惟肖。

硬精裝裝幀讓這套書看上去大氣又上檔次,無論是家裡孩子自己看,還是送朋友,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關於發票:不開個人發票

關於快遞:圓通快遞,全國包郵(新疆、西藏、內蒙古、海南加收30元,港澳臺不發貨)

三包及退換貨政策:無質量問題不退換,質量問題可退換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牙克石市烏奴耳鎮可拍長尾林鴞、烏林鴞

◆吉林省白城市鎮賚縣莫莫格自然保護區可拍大鴇、文須雀

◆吉林省長春市長春公園可拍太平鳥

◆北京市海澱區玉淵潭公園內櫻花園附近櫻花湖可拍鴛鴦和綠頭鴨◆河南省三門峽市陝州區後咀甘山紅腹錦雞拍攝基地可拍紅腹錦雞

◆河南省三門峽市王官村天鵝自然保護區可拍天鵝

◆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趙村鎮國貝石村泉水灣拍鳥基地可拍紅腹錦雞、勺雞◆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池杉湖溼地公園可拍黑天鵝、灰雁、鴻雁、斑頭雁、鴛鴦等多種水鳥◆福建省三明市明溪縣天上崗觀鳥基地和彩鷸池可拍彩鷸、鴛鴦、白鷳◆福建省三明市明溪縣夏坊鄉中溪村當洲可拍白頸長尾雉、灰胸竹雞、鴛鴦◆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蒼山西鎮石門關風景區可拍白腹錦雞◆雲南省保山市騰衝市姜家寨可拍藍喉太陽鳥、綠喉太陽鳥、金喉擬啄木鳥、酒紅朱雀等90種鳥


更多資訊請登錄攝鳥人網站

www.sheniaoren.com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攝鳥人網查看更多!

相關焦點

  • 很多鳥類照片是誘拍棚拍而來,拍鳥人可能沾滿鮮血
    端著「長槍短炮」出現在各大公園的拍鳥人比比皆是,誘拍、棚拍等拍攝行為也時有發生。正值鳥類繁殖季,最近,一隻經常出現在圓明園的紅角鴞,成為不少攝影愛好者鏡頭下的「新晉網紅」。這隻有著萌萌大眼的小貓頭鷹,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它選擇在圓明園歇腳本是一件值得高興甚至驕傲的事,但這兩天一些拍鳥人的惡意拍攝,讓小傢伙不堪其擾。
  • 拍出精彩鳥類照片的8個小技巧
  • 丹麥攝影師Sren Solkr鏡頭下的鳥類遷徙照片,拍出水墨意境
    而原來這是他拍下成群列隊的鳥類飛過沼澤上空的景象,不僅捕捉到極其美麗的瞬間,宛如水墨畫般之景,也深深吸引住眾人的目光。自2017年以來,攝影師Sren Solkr一直在拍攝鳥類,而不僅如此,他的作品「Black Sun」(黑太陽)更專注於拍下遷徙的八哥鳥群在天空中成群列隊飛行的景象。
  • 全世界30種最瀕危鳥類之一——海南虎斑鳽「現身」貴州
    11月27日,貴小新從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縣委宣傳部了解到:11月24日,荔波縣茂蘭鎮轄區發現了一隻奇特的鳥類,經專家鑑定,屬「全世界30種最瀕危鳥類之一」頭銜的海南虎斑鳽。目前,這隻海南虎斑鳽正在茂蘭保護區野生動物救助站進行救治。
  • 世界珍稀瀕危鳥類遺鷗一半在河北康保棲息,拍到罕見交尾照片
    世界珍稀瀕危鳥類遺鷗一半在河北康保棲息,拍到罕見交尾照片 2018-05-13 10: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可能是它們最後的照片!《珍惜動物·鳥類·昆蟲大圖鑑》末尾有福利哦~ | 肆養推薦
    諾亞是《觀鳥》雜誌副主編,他於2015年環遊世界,觀察到6042種鳥類,創造了觀鳥的最高紀錄。「影像方舟」受到聯合國推薦,照片登上聯合國總部大樓在布光方面,使用柔光罩以掩護閃光燈來保護鳥類不受傷害,同時團隊會儘量吸引它們到近前,以得到最真實的紋理和色彩,以及最佳的清晰度與景深,從而拍攝出最終能夠感動公眾的完美照片。
  • 鎮江一對父女拍到震旦鴉雀 系全球瀕危鳥類(圖)
    「影子風」是鎮江市民馮龍駿的網名,64歲的老馮拍鳥成痴,最讓老馮開心的是,2011年12月28日,他和同樣愛好鳥類攝影的女兒偶遇震旦鴉雀並成功拍攝了多張圖片。  父女影友蘆葦蕩裡發現「瀕危鳥」  自2008年起,老馮就專注拍鳥類題材以來,至今鏡頭已攝下了40多種野生鳥類。
  • 6個秘訣拍攝鳥類照片,攝影大師們都是這麼打鳥的
    鳥類攝影是很多攝影愛好者喜歡的題材,但鳥類並不好拍,它既屬於生態攝影又屬於運動攝影,有太多的不確定和不可控性。但是也有很多攝影師能拍出非常精彩的鳥類照片,他們是怎麼「打鳥」的呢?有什麼經驗呢?1)曝光模式一般情況下,如果拍攝相對靜態的鳥兒,可以選擇光圈優先模式,把測光任務交給相機。 但如果抓拍動態的畫面,就建議使用手動曝光模式。
  • 他在阿壩縣拍到了全世界「最神秘的貓科動物」荒漠貓
    劉先生拍攝的荒漠貓 原本想拍鳥,卻意外拍到全世界「最神秘的貓科動物」——荒漠貓。劉先生用「意外而驚喜」形容自己的心情。 劉先生工作的地方距離阿壩縣70公裡。11月29日,他去阿壩縣辦事,正好還有時間,便拿著相機去了縣城附近的多美林卡國家溼地公園。
  • 不文明的拍鳥人又出現了!為拍照片用竹竿捅紅角鴞
    正值鳥類繁殖季,最近,一隻經常出現在圓明園的紅角鴞,成為不少攝影愛好者鏡頭下的「新晉網紅」。這隻有著萌萌大眼的小貓頭鷹,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它選擇在圓明園歇腳本是一件值得高興甚至驕傲的事,但這兩天一些拍鳥人的惡意拍攝,讓小傢伙不堪其擾。有網友發文稱,有人為拍到「好照片」,直接用竹竿捅向貓頭鷹棲息的樹幹,而且,還有人用電媒機播放鳥鳴,強迫原本閉眼休息的貓頭鷹睜開眼睛。
  • 「野鳥守望者」12年專注拍鳥 20萬張照片構建「鳥類資料庫」
    「野鳥守望者」薄順奇12年專注拍鳥,為野鳥保育科普觀賞提供支撐  20萬張照片構建「鳥類資料庫」  他,拍攝過並能識別500多種鳥兒,熟悉300多種鳥兒的特徵、習性和行為,能分辨100多種鳥兒的鳴叫聲。他,上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工程師薄順奇,32歲,卻已是上海觀鳥圈子裡公認的鳥類保護專家。被稱為「鳥痴」的他,12年裡每年有七八十天泡在野外觀鳥、拍鳥、監測鳥類,拍了20多萬張照片,形成了一個鮮活、厚實的「鳥類資料庫」,為野鳥保育、科普、觀賞等提供了紮實支撐。
  • 成都拍到第一張黑喉歌鴝照片 鳥友競相一睹真容
    世界上從未有野外照片公布的罕見鳥種黑喉歌鴝現身成都,被攝影愛好者「逮」了個正著。這一消息昨日網上炸開,引得眾鳥友紛紛前往一睹真容。  川大天使林內  愛鳥者拍到稀奇鳥兒  發現地位於四川大學的一片小樹林裡,因為常年是鳥的樂園,它的名字在鳥友中如雷貫耳天使林。
  • 興化市民王萬才樂當「野鳥守望者」 十萬張照片構建百種「鳥類數據...
    4年來,他但凡有點時間就泡在野外觀鳥、拍鳥、監測鳥類,拍了十萬張照片,構建了一個鮮活、厚實的「鳥類資料庫」,用一件件生動的攝影作品帶領人們走近鳥的世界,呼籲大家保護野生鳥類和生態環境。追拍「斑魚狗」,曾蹲守兩個月王萬才年輕時就喜歡攝影,直到退休後才有時間背起相機拍攝,漸漸迷上了拍鳥。
  • 「攝影講評」如何拍攝更好鳥類照片的幾個技巧!(附:照片點評)第八...
    同樣重要的是要注意,對於鳥類攝影,你不可避免地需要非常接近並且有足夠的放大倍數。即使使用800mm鏡頭,20米處的藍色山雀看起來也非常小!別忘了三腳架。4.一旦到達目的地,三腳架上的攝像機,指向鳥類的方向,記得編寫鏡頭。我總是喜歡在腦海中出現一個圖像,並在相機中用它返回。當你忘記檢查那些錶盤時,不要那麼興奮。較高的ISO可以更容易地選擇更高的膠片速度。
  • 單眼相機拍出的照片對角為什麼有陰影
    有的時候我們用單眼相機拍攝照片時,發現拍出的照片對角有陰影,很多人都不理解這是怎麼回事,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單眼相機拍出的照片對角為什麼有陰影?在用單眼相機拍出的照片對角有陰影一般都是暗角形成的,暗角一般有兩種,一種是自然暗角,那麼另一種則是機械暗角。自然暗角會讓我們的整張照片呈現出一種漸變的效果,主要是因為鏡頭邊緣的光線與相機光軸夾角太大,而造成的漸變效果。
  • 他和200多位科學家一起,拍出了黑洞的照片
    2016年,他加入了「事件界面望遠鏡」項目,和來自全球的200多名科學家一起,計劃為黑洞拍一張照片。 從理論分析、實際觀測到數據處理,他們分成數十個小組,花了三年多的時間,把黑洞的樣子展現在了世人眼前,也終於證實了黑洞的存在。 「在2016年發現引力波之後,人們尋找到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最後一塊缺失的拼圖」,吳慶文說。
  • 手機怎麼拍星軌照片?
    其實不論你是安卓手機還是蘋果手機,只要是手機,那拍攝星軌照片要比單反要方便太多了。可以說只要點擊一下快門按鈕,相機自己就會自動拍攝出星軌。簡單兩句話說完的話,大家可能不會理解的很通透,因此我在這裡稍微詳細說一下手機怎麼拍攝星軌。首先說說很多星空照片是怎麼回事兒,為什麼是圓圈?簡單來說,就是星星在天空中移動的軌跡。
  • 六旬夫婦「追鳥」11年:拍攝近百種鳥類,上萬張照片!
    圖片由連登嶽提供慶陽網訊(見習記者 米靜 實習生 唐曉慶) 在慶陽攝影圈裡,他們是一對「神仙眷侶」,愛自駕遊,更愛攝影,兩個人、十一年、近百種鳥類、上萬張照片……他們用相機定格鳥兒們戀愛、育幼、捕食等珍貴瞬間,用照片宣傳生態理念,傳遞正能量。
  • 如何拍攝好鳥類照片?掌握這7個方法和技巧即可!
    這就是為何吸引愛鳥或愛好攝影的人們紛紛投身拍鳥行列的原因,縱使鳥類攝影需要花費很多錢去購買設備,且要跋山涉水並苦苦等待,但是與鳥兒近距離接觸,又能拍幾張滿意的作品,再辛苦我也心甘情願。下面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拍攝鳥類的方法與技巧。一、知已知彼百戰百勝想成功拍出漂亮飛鳥,我在出發前得先做好功課。
  • 怎樣才能把人像拍清楚,為什麼你拍的照片總是「糊的」
    為什麼你拍的人像總是不清晰,臉部總是「糊的」。在這裡我談一下把人像拍清晰,最簡單又實用的方法。不用去看那些什麼對焦解剖圖、對焦原理圖、鏡頭組成圖這些東西。絕大多數人會前面看後面忘,而且也看不懂。就如同你要學開車,他卻給你講一些發動機的解剖圖,離合器的分解製造圖,很難看懂;咱先學會開車,拿到駕照能上路,其它的以後有興趣再研究。上一次我談過在拍人像的對焦方法時,介紹了「單次自動對焦」和「人工智慧伺服自動對焦」(可參閱相機使用說明書)兩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