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鳥類照片是誘拍棚拍而來,拍鳥人可能沾滿鮮血

2020-12-05 北晚新視覺網

觀鳥、拍鳥,從過去一些人的小眾愛好,如今變得大眾化、產業化。端著「長槍短炮」出現在各大公園的拍鳥人比比皆是,誘拍、棚拍等拍攝行為也時有發生。

正值鳥類繁殖季,最近,一隻經常出現在圓明園的紅角鴞,成為不少攝影愛好者鏡頭下的「新晉網紅」。這隻有著萌萌大眼的小貓頭鷹,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它選擇在圓明園歇腳本是一件值得高興甚至驕傲的事,但這兩天一些拍鳥人的惡意拍攝,讓小傢伙不堪其擾。

有網友發文稱,有人為拍到「好照片」,直接用竹竿捅向貓頭鷹棲息的樹幹,而且,還有人用電媒機播放鳥鳴,強迫原本閉眼休息的貓頭鷹睜開眼睛。

野保專家介紹,視頻中的行為屬於典型的誘拍,長此以往會導致紅角鴞捕食、生存能力下降。昨天,圓明園管理處表示,將進一步加強管理,對不文明遊園者給予及時勸阻。

竹竿捅、叫聲誘

不文明拍攝行為頻現

在微博上,「用竹竿捅圓明園紅角鴞」的視頻,引發眾多網友聲討。視頻中,幾名觀鳥人聚在一棵樹下,一人端著相機,兩人拿著細長的竹竿慢慢伸向高處,撥打紅角鴞附近的枝葉,不一會兒,只聽有人喊道「伸(翅膀)了、伸(翅膀)了」,負責拍照的人連忙摁下快門。

這段視頻是林先生拍攝於6月9日下午。當天,他在圓明園內看到一隻小貓頭鷹。為了讓閉目養神的貓頭鷹睜開眼睛,或是動一動揮一揮翅膀,幾名拍鳥人便從附近折了一根竹竿,去捅鳥附近的樹枝。

據一些護鳥志願者稱,昨天,當志願者再次前往現場時,發現拍鳥人竟又玩起新花樣,他們用電媒機播放鳥叫聲,引誘貓頭鷹睜眼。樹上的貓頭鷹聽到叫聲後,立馬警覺地睜開了眼睛,見狀,等候在樹下的「炮筒」咔咔咔地響個沒完。

昨天,圓明園管理處表示,針對以上惡劣的拍鳥行為,園方已在附近設點觀察並加強巡邏,如發現類似誘拍情況,工作人員會及時勸阻教育,儘量杜絕此類不文明現象的再次發生。

很多鳥類照片

是誘拍、棚拍而來

眾所周知,貓頭鷹晝伏夜出,它們白天養精蓄銳,夜晚才能更高效地進行捕獵覓食活動。過多的人類幹擾,會給野生猛禽帶來什麼影響?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理事、北京黑豹野保站站長李理表示,

「貓頭鷹在白天頻頻受到打擾,不僅會直接影響到它的生活習性,還會影響到它的捕食效率,導致其生存能力下降,不僅如此,還會導致它飛離繁殖地。」

比如,2016年夏天,在頤和園繁殖的鷹鴞,也吸引了很多關注。同樣是為了拍照片,人們尖叫、大吼,最終,鷹鴞寶寶還未具備飛行能力就離奇消失,轉移了棲息地。

除了上述視頻中的誘拍行為,野保人員在巡護過程中,還看到過拍鳥人因為著急拍出好照片,他們在官廳水庫朝鳥群扔土塊、扔石頭,甚至把大衣脫下來掄,受到驚擾的鳥群騰空而起。拍猛禽時,有的拍鳥人會用白鼠當誘餌,用魚線固定好了拴在樹杈上,來捕食的猛禽怎麼都抓不走,拍鳥人認為這樣就能拍到他們所謂的完美照片。

白鷺 誘拍

何為「棚拍鳥」?

李理說,這個說法最早的由來,指的是有人利用一些閒置的地,罩上巨大的鐵絲網,他們從黑市中買來各種野生鳥放到裡面,當有拍鳥人來拍攝的時候,這些人按位收費。

畫眉 棚拍

這樣拍出來的照片確實都很美麗,有時,甚至不用特別專業的攝影器材,也能拍出好照片,但每張照片的背後,都赤裸裸地沾滿鮮血。在鐵絲網裡,僅有一點水和食物,鳥兒們勉強為生。鐵絲網內如果能存活1隻野生鳥,往往都要死掉7、8隻同種類的鳥,因為捕獵、運輸途中,會有大量死亡。

李理表示,因為這種行為觸犯了《野生動物保護法》,情節嚴重或將入刑,所以,這幾年,「棚拍鳥」的生意逐漸轉入了地下,變得非常隱蔽。北京地區的查處力度大,根據他們的了解,在北京現在幾乎聽不到這樣的聲音了。

觀點

別讓誘拍成為法律擦邊球

殘酷的棚拍鳥行為消失了,但是,誘拍的不文明行為愈演愈烈。

李理說,顏色靚麗的翠鳥,也是拍鳥人最喜愛的一類模特。這種小鳥飛行速度極快,所以,平時想要拍到它們並不容易。一些拍鳥人就會找到它們的窩,拿泥巴堵住窩口,外出覓食的大鳥停在窩邊的樹杈上,急得團團轉,窩裡的小鳥可能因為窒息奄奄一息。

有的人會買來麵包蟲,把大頭針串住蟲子釘在樹上,來捕食的鳥兒停在樹上時,翅膀就會自然打開,這也是拍鳥人喜愛的一種鏡頭,但扎有大頭針的蟲子被鳥直接吞進去,針頭從脖子扎出來,畫面非常殘忍。

「其實,這是攝影師非常無能的體現,從專業角度,就知道是怎樣拍攝出來的,有沒有布景,有沒有誘拍,通過蛛絲馬跡,這些都能看出來。」 李理說,鳥類選擇築巢的地方很挑剔,既要有隱蔽性,又要有適當陽光,一些照片中鳥兒站在乾枯的樹枝上,鳥窩邊沒有或只有零星幾片樹葉,這樣的照片明顯造假。

正因為誘拍沒有導致鳥兒直接死亡,所以,這種行為打的是法律擦邊球。李理說,其實拍鳥人內部對此也有爭議。大多數人有責任心,所以,在這個圈子裡,因為價值觀不同,退群進群的現象也非常多,鳥友們間的關係複雜又微妙。

昨天,海澱區園林綠化局工作人員也表示,他們已接到愛鳥人士反映的相關情況,已與圓明園溝通,要求其加強宣傳工作和巡邏。在《野生動物保護法》等相關法律中,對於誘拍並沒有明確的規定,執法部門對此事的管理有一定難度,他們平時只能以勸阻、宣傳為主。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劉琳

相關焦點

  • 不文明的拍鳥人又出現了!為拍照片用竹竿捅紅角鴞
    昨天,圓明園管理處表示,針對以上惡劣的拍鳥行為,園方已在附近設點觀察並加強巡邏,如發現類似誘拍情況,工作人員會及時勸阻教育,儘量杜絕此類不文明現象的再次發生。延伸很多美麗的鳥類照片是誘拍、棚拍而來眾所周知,貓頭鷹晝伏夜出,它們白天養精蓄銳,夜晚才能更高效地進行捕獵覓食活動。過多的人類幹擾,會給野生猛禽帶來什麼影響?
  • 捕風捉影 拍鳥者也
    但如果在我的取景器裡看不清楚或根本看不見,那麼我即使用望遠鏡看到了也沒用,因為拍不到。」        當時我不僅不明白這句話的含義,甚至對他有一絲反感,因為我覺得他不懂得單純的欣賞鳥類,也覺得很多鳥類的精彩動作是難以用相機完美記錄的。
  • 他拍的鳥類照片為什麼感動了全世界!
    到下個世紀之交,也就是2100年左右,我們可能會失去地球上的一半物種,包括鳥類。現在,很多物種的狀況,都可以用科學家口中的一個詞來形容:「living dead」(活著的滅絕動物),即這些物種雖然還未滅絕,但已被判死刑,滅絕不可避免。一個世紀後,獅子、老虎、獵豹等大部分猛獸都只會存在於動物園,或者面積極小、可看作「準動物園」的野外保護區中了。
  • 攝影人士圓明園「誘拍」貓頭鷹 園方:將加強巡視
    左側男子播放鳥叫聲誘拍紅角鴞。  因貓頭鷹白日閉眼休息,幾名攝影人士多次拍「不出片兒」,其中一人便從附近折了一根細長竹竿,去捅鳥附近的樹枝。「能很明顯看出來,貓頭鷹受驚了,毛都炸起來了。」林先生說,整個過程中,他未看到有人上前制止。 今日(6月10日)上午,新京報記者來到圓明園,在林先生的拍攝地找到了貓頭鷹,它站在七八米高的樹枝上休息,一動不動。一名攝影人士稱,他聽其他人說此處有紅角鴞後,聞訊而來。
  • 攝影者圓明園"誘拍"貓頭鷹:拿竹竿捅 用鳥叫聲引誘
    >新京報訊 6月9日,有網友發微博並附有視頻稱,圓明園內有攝影人士為拍到「好照片」,直接用竹竿捅向貓頭鷹棲息的樹幹。因貓頭鷹白日閉眼休息,幾名攝影人士多次拍「不出片兒」,其中一人便從附近折了一根細長竹竿,去捅鳥附近的樹枝。「能很明顯看出來,貓頭鷹受驚了,毛都炸起來了。」林先生說,整個過程中,他未看到有人上前制止。今日(6月10日)上午,新京報記者來到圓明園,在林先生的拍攝地找到了貓頭鷹,它站在七八米高的樹枝上休息,一動不動。一名攝影人士稱,他聽其他人說此處有紅角鴞後,聞訊而來。
  • 2018滇西拍鳥、觀鳥攻略(一)
    白喉扇尾鶲,卜紅馨攝前言: 中國有1400多種鳥類,雲南省的鳥類種數大約佔全國的六、七成,是鳥類資源的第一大省,眾多的鳥類資源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乃至世界觀鳥拍鳥者。筆者曾28次到過雲南拍鳥觀鳥,最近一次是在2018年的春節前,此行還能拍到將近10種沒有見過的鳥種,回味無窮,特此寫此文,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滿心的歡喜。
  • 捅鳥拍大片事件還沒完 圓明園的紅角鴞仍在被「騷擾」
    為拍出好照片,竟有攝影愛好者在圓明園內用竹竿捅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角鴞(貓頭鷹的一種)!甚至還有人播放鳥叫,引誘它睜眼拍攝。近日,這條涉嫌騷擾虐待野生動物的視頻經網友上傳後引發網絡聲討。6月11日,記者前往圓明園福海景區,發現仍有攝影愛好者在拍攝,雖然已不藉助任何工具,但頻繁造訪的拍客仍讓這些小傢伙兒無法休息。
  • 拍出精彩鳥類照片的8個小技巧
  • 男子造簡易天文臺 拍星雲照堪比哈勃照片/圖
    彼得拍下的昴宿星團。  據英國媒體報導,現年38歲的彼得·夏爾是英國一名普通上班族,從小就是天文愛好者的他竟花費兩萬英鎊購置天文器材,將自家的一間後花園木棚改造成了一個「簡易天文臺」。在過去幾年中,彼得靠這個「後花園天文臺」觀測宇宙群星,並拍下了許多不可思議的宇宙星雲照片。他拍下的一些天文照片質量簡直可與哈勃天文望遠鏡拍下的天文照片相媲美,將世界各地的天文學家們驚得目瞪口呆。
  • 10個拍照構圖和擺拍技巧,照片拍出大片感,既日常又好看
    我們都知道好的構圖和姿勢擺拍對於一張照片的美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但實際上很多女生都有著不會構圖和擺拍的煩惱,今天呢,小編就給大家分享10個簡單易學的構圖和擺拍技巧,照片拍出大片感,既日常又好看。5、餐廳拍照構圖美食總能讓人愉悅,拍出來人物的狀態自然也會很好,隨時而來的美食都可以是你的擺拍道具,飲料、冰淇淋、小蛋糕、既誘惑滿滿還能增添畫面的互動性。
  • 世界珍稀瀕危鳥類遺鷗一半在河北康保棲息,拍到罕見交尾照片
    世界珍稀瀕危鳥類遺鷗一半在河北康保棲息,拍到罕見交尾照片 2018-05-13 10: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慈谿有位「鳥人」大叔 一年多拍下數十種珍稀鳥類
    阿穆爾隼  浙江在線11月15日訊 「昨天我拍到了楔尾伯勞,非常少見,但我在慈谿第一次拍到了,真是太開心了!」  現年51歲的施建慶是慈谿人,一年多來,他每天早上7點半起床,吃過早餐後,就背著相機出門,開車到海邊,一拍就是兩個小時。目前,他已經拍了近百種鳥,大部分是列入國家保護的鳥兒。  施建慶和妻子一起經營著一家服裝店,上午出去拍鳥,下午幫妻子打理生意。
  • 萌翻人的打傘樹蛙照片背後 是擺拍?(二)
    擺拍「雨中蜻蜓」曾獲攝影大獎前幾年獲美國國家地理一等獎的雨中蜻蜓疑為擺拍,成為極大醜聞,拍攝者本人也承認多次擺拍行為,他就是上面打傘樹蛙和功夫樹蛙的作者shikhei。
  • 攝影:如何拍出黑色背景的照片?這些技巧帶你拍好黑背景
    黑色背景的照片,畫面整體簡潔乾淨,又能突出拍攝主體,比如拍攝黑色背景的花草、產品、小動物等等,所以很多人通過一定的拍攝技巧來讓畫面背景變為暗背景、甚至全黑背景。那麼,如何拍攝出黑色背景的照片呢?
  • 手機怎麼拍星軌照片?
    其實不論你是安卓手機還是蘋果手機,只要是手機,那拍攝星軌照片要比單反要方便太多了。可以說只要點擊一下快門按鈕,相機自己就會自動拍攝出星軌。簡單兩句話說完的話,大家可能不會理解的很通透,因此我在這裡稍微詳細說一下手機怎麼拍攝星軌。首先說說很多星空照片是怎麼回事兒,為什麼是圓圈?簡單來說,就是星星在天空中移動的軌跡。
  • 曾經絕跡的鳥兒又回來安家了 至少有320種鳥在溫州被拍到
    因為黃龍一帶靠近市區景山,植被茂盛、食物豐富,可能是吸引鳥兒駐足的原因之一。  在市區下呂浦,一到傍晚,不少人會發現嘰嘰喳喳的鳥叫聲不絕於耳,這是鳥兒集體歸巢。也許有人會說,鳥叫打擾人們休息。不過更多的市民認同葉女士所言:「鳥多了,說明環境好了。」
  • 鳥類拍攝要怎樣拍才有趣味?
    鳥類的靈動、活潑,拍攝時是非常需要拍攝技法的。上一篇文章給大家介紹了使用數位相機拍攝鳥類題材的技法,當然光有技法是無法拍出好的鳥類攝影作品!今天這篇文章給大家分享幾種畫面表達方式,使拍攝的畫面更有趣味、更具靈性!
  • 小草照片高端上檔次?攝影這麼拍,你可能也會做到
    小草照片高端上檔次?攝影這麼拍,你可能也會做到小花,小草等一些小植物,是很多攝影朋友喜歡拍攝等題材。怎麼把小草,拍得很漂亮呢?有哪些攝影技巧可用?攝影自學班,總結了4句拍攝草和修草的攝影口訣,希望幫到大家:虛實結合拍一片。逆光光暈輪廓顯。縫隙光可拍明暗。逆光水滴拍光斑。
  • 丹麥攝影師Sren Solkr鏡頭下的鳥類遷徙照片,拍出水墨意境
    而原來這是他拍下成群列隊的鳥類飛過沼澤上空的景象,不僅捕捉到極其美麗的瞬間,宛如水墨畫般之景,也深深吸引住眾人的目光。自2017年以來,攝影師Sren Solkr一直在拍攝鳥類,而不僅如此,他的作品「Black Sun」(黑太陽)更專注於拍下遷徙的八哥鳥群在天空中成群列隊飛行的景象。
  • 拍鳥容易,拍好難,將鳥拍出藝術感的5個關鍵點
    而有過打鳥經驗的攝友們一定發現,當你使用著目前主流的單反和微單時,其追焦速度和連拍速度往往可以相對輕鬆地就拍到清晰的鳥類畫面。但照片美感卻不敢恭維,說得直白點,就好像是人像中的證件照——鳥是拍到了,但沒啥意思。  所以本文好機友攝影就和您聊聊如何將鳥類照片拍得更有藝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