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絕跡的鳥兒又回來安家了 至少有320種鳥在溫州被拍到

2020-12-05 東方網

原標題:曾經絕跡的鳥兒又回來安家了 至少有320種鳥在溫州被拍到

這些鳥兒你認識嗎? 圖為溫州各地拍到的比較少見的鳥兒。

圖為紅胸秋沙鴨,去年1月攝於靈崑。

  「六城」,指的是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園林城市、森林城市、衛生城市、環保模範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等。自2010年10月全市六城聯創大會召開以來,我市正以穩健的步伐向園林城市、森林城市邁進,累計完成綠化造林61萬畝,全市種苗花卉栽培面積2.5萬畝。目前,洞頭縣、永嘉縣、市本級(三個市轄區範圍)和樂清、瑞安、文成、蒼南等已經創成省級森林城市。「六城聯創」,正讓大家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早上起床,耳邊多了清脆的鳥鳴聲;傍晚,凌空的電線上密密麻麻的鳥兒排成隊……這幾年,隨著城市綠化面積擴大、環境改善,溫州越來越向「森林城市」靠近,在紛擾的城市中,鳥兒也有了棲身之所,與人們的相處也越發和諧。昨天,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副會長劉鳴表示,最近幾年市區範圍內各種鳥類數量的確有所增加,而且一些曾經在我市絕跡的鳥兒,也再次回到人們視線中。

  市民不怕鳥兒擾

  鳥多說明環境好

  家住市區漲橋頭的潘小姐曾來電,她興奮地說,溫九中校園內一樓頂聚集著數百隻鳥,以前從沒見過這樣的景象。家住市區黃龍康城的葉女士也向溫都88868886反映,一大群小鳥出現在家對面公寓的樓頂上,有數百隻之多,特別壯觀。

  「這麼多小鳥一起飛過來,特別壯觀,感覺自己不像在城市裡。我在這裡住了3年多,以前從來沒見過。」葉女士說,後來她才知道,她看到的鳥兒有一個雅名,叫絲光椋鳥,主要分布在我國華南及華東等地區,溫州也是它們的棲居範圍,這種鳥屬於溫州地區的留鳥(指不隨季節遷徙的鳥)。因為黃龍一帶靠近市區景山,植被茂盛、食物豐富,可能是吸引鳥兒駐足的原因之一。

  在市區下呂浦,一到傍晚,不少人會發現嘰嘰喳喳的鳥叫聲不絕於耳,這是鳥兒集體歸巢。也許有人會說,鳥叫打擾人們休息。不過更多的市民認同葉女士所言:「鳥多了,說明環境好了。」

  有隻怪鳥飛到我家了,怎麼保護

  溫都熱線接到很多此類求助電話

  「有隻怪鳥飛到我家裡來了,你們來看看是不是受保護動物。」這幾年,溫都熱線88868886接到的類似求助電話數不勝數,來電的讀者有老有少、有男有女。

  芒芒是綠眼睛環保組織的一名工作人員,主要負責鹿城區的各類救助工作。「有人認為,鳥兒的救助工作一般多發生在文成、泰順等自然生態保護較好的地區。事實證明,這樣的想法錯了。」芒芒說,根據綠眼睛環保組織的統計,去年,鹿城區範圍內的救助量已躍居全市11個縣(市、區)第二位,僅次於蒼南。

  「去年,鹿城區總的救助量有60多次,平均一周就有一次,忙的時候經常要加班到夜裡。而鳥類的救助明顯增多,其中以鷹類等猛禽居多,如鵂鶹、領角鴞。」芒芒認為,人們的文化水平在不斷提高,保護鳥類的意識也在不斷增強。

  有批愛鳥人士自稱「溫州鳥人」,還建了微信群

  至少有320種鳥被他們拍到

  戴美傑是野生鳥類攝影愛好者,他戲稱自己是「鳥人」。在他的手機裡,有一個名叫「溫州鳥人」的微信群,群裡還有十多個志同道合的「鳥人」。戴美傑說他拍鳥已經有三四年,在群裡算是「老人」,這幾年加入拍鳥隊伍的人越來越多了。

  「我在楊府山公園看到了一隻很漂亮的鳥,大家趕緊來啊!」平時,一有人發現珍稀的鳥兒,就會在這個群裡發消息,不用多久,大家就會湧到現場。戴美傑說,有時他們也會三五成群,相約去拍鳥,市區幾大公園,還有景山、七都、靈崑等地,都是他們的活動地。

  2012年5月,戴美傑在市區一公園蹲守了8個多小時,拍到了一隻很特別的鳥,尾巴後面的羽毛特別長,極其漂亮。它名叫壽帶鳥,是一種稀少又難得一見的受國家保護的益鳥。在民間,壽帶鳥甚至被譽為「神鳥」,難得一見。

  「這幾年,我拍到的出現在溫州地區的鳥兒就已經有320多種。」最讓戴美傑興奮的是,他拍到的其中三種鳥,竟然連《浙江動物志》裡都沒有記載。最終經省自然博物館確認,它們分別是長嘴鷸、烏燕鷗和白喉紅臀鵯。

  珍貴樹種吸引了更多鳥類來溫安家

  下一隻漂亮的鳥兒會是誰呢

  最近,劉鳴在市區發現了一種名為「叉尾太陽鳥」的鳥兒。「這種鳥以花蜜為食,也吃蟲子,之前被認為已經在溫州市區絕跡了。」劉鳴認為,諸如叉尾太陽鳥、啄木鳥等鳥兒,由於人類活動造成生存環境變化,在溫州市區消失過,如今再次出現,是好現象。

  劉鳴說,溫州市區的鳥類主要以八哥、烏鶇、白頭翁、麻雀等為主。這幾年,綠化面積擴展,再加上種植的樹木與這些鳥類的生活習性相符,鳥兒的數量有所增加,這和市民們的直觀感受是一致的。不過他也認為,市區鳥類的種類相對單一。

  市林木種苗站副站長李祖酒說,早年我市以栽種榕樹等為主,多吸引黃鶯、麻雀等鳥類。近幾年,我市開始栽種浙江樟、浙江楠等珍貴樹種,而且在市區錦繡路、甌江路等主要幹道,開始大面積種植玉蘭花、黃山欒樹、紅葉石楠、無患子、烏桕等開花樹種或彩色樹種,希望能吸引更多鳥類來溫州安家。

  來源:溫州都市報 記者:朱斌/文 通訊員:戴美傑/攝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3種新鳥5種絕跡鳥安家滇池
    滇池生態環境發生了明顯改變,5萬畝滇池湖濱生態溼地吸引了許多鳥類來昆明「安家落戶」,消失已久的喜鵲、烏鴉,又重新翱翔在滇池湖面上,近8種鳥類在昆明被發現,其中有3種為首次在昆發現,滇池湖濱生態溼地逐漸成為了鳥類的天堂和樂園。發現絕跡多年的烏鴉喜鵲來了美麗的昆明有著「春城」之稱,也正因春城四季如春、氣候宜人,吸引鳥兒們紛紛飛到昆明過冬。
  • 家裡飛來「小客人」 拍鳥「專業戶」拍下南山140多種鳥兒的身影
    人間四月,春暖花開,又到一年一度的愛鳥周。今年的愛鳥周,對「拍鳥專業戶」文偉而言,顯得特別有意義。因為,最近他家陽臺上飛來一對美麗的客人——領雀嘴鵯,每天在紫藤花的花葉間啼叫覓食,一有空閒時間,文偉就支起三腳架和相機,守在窗口拍攝這兩個可愛的「小客人」,兩隻鳥兒有時甚至飛進窗口,讓文偉零距離拍了個過癮。
  • 瑞典國鳥烏鶇來陽臺安家 這家人不做飯不炒菜為鳥「騰地方」
    隔了一周,劉偉的父母回到成都市金花鎮附近的家中,生活陽臺上傳來嘰嘰喳喳的鳥叫聲,走近一看,原來是一隻野生烏鶇(dōng)在此安了家,窩裡還有6枚鳥蛋。為了不驚擾到它們,劉偉父母不再在家裡炒菜做飯,為烏鶇提供一個安靜的孵化環境。
  • 這十種珍稀鳥類都生活在溫州
    你知道溫州有多少種鳥嗎?據溫州林業部門1994年的調查數據顯示,當時共有鳥類376種。而溫州市鳥類攝影愛好者們已在溫州拍攝到394種。就在日前,資深鳥類攝影師葉成光在溫州拍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稱為「第三紀冰川期後殘存下來的物種」——中華秋沙鴨。
  • 生態環境好 鳥兒「扎堆」來靖「安家」
    這隻奪目的鳥叫牛背鷺,別名黃頭鷺、畜鷺,頭、頸、胸、背的羽毛呈鮮豔奪目的橙黃色,遠遠望去就像披著一件金色的披風。紅網時刻4月23日訊(靖州站記者 劉媛)4月22日,湖南省靖州縣渠陽鎮團結村的田野間,眾多鳥兒在此盤旋、嬉戲、覓食,田園美景與嬉戲覓食的小鳥構成了一幅和諧的美麗畫卷。
  • 愛鳥周 | 溫州最常見的十種鳥 觀鳥護鳥從認識鳥兒開始!
    藍天下,草木間,車水馬龍的喧囂裡您是否注意過那聲清脆的鳥鳴?您是否能叫出身邊的自然——鳥兒鄰居們的名字?本文分享溫州地區十大最常見鳥類的簡單辨識,與您一同從認識鳥兒開始,讓愛鳥護鳥變成一種習慣。
  • 噓,鳥兒築巢我家陽臺生寶寶
    自兩個月前,一對烏鶇在她家種植的鐵樹上築巢、生兒育女,全家人的注意力就都集中在這個鳥巢上了:平時窗戶不敢輕易開,怕驚擾鳥兒;一到雨天就揪著心,怕凍著鳥兒;怕鳥兒銜不到食挨餓,就偷偷奉上食物還要想辦法引誘它們吃……無獨有偶,市民吳女士家裡的「不速之客」——珠頸斑鳩一家,在接受了「房東」一個月的悉心照顧後,於6月9日飛走了。
  • 野生烏鶇在陽臺安家、為了安靜他們不再做飯……
    來源:成都商報隔了一周,劉偉的父母回到成都市金花鎮附近的家中,生活陽臺上傳來嘰嘰喳喳的鳥叫聲,走進一看,原來是一隻野生烏鶇在此安了家,窩裡還有6枚鳥蛋。為了不驚擾到它們,父母不再在家裡炒菜做飯,為其提供一個安靜的環境進行孵化。
  • 又到了一年夜鷺歸來時!番禺有座「鳥的天堂」
    大洋網訊 記者12月15日走訪了解到,居住在廣州市番禺區鍾村街祈福新邨的居民最近發現,社區內祈福湖的上空經常有大量鳥兒翩翩起舞,掠過湖面,划過天空,場面十分壯觀。據了解,這些鳥兒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夜鷺,自2016年夜鷺首次到該小區湖心島過冬以來,每年冬天他們都會如約而至,並且數量越來越多,甚至定居在此。
  • 64種鳥絕跡武漢
    轉自搜狐  武大鳥類學家胡鴻興教授昨告訴記者,有64種鳥類已在武漢絕跡。轉自搜狐  胡教授介紹,武漢大學從1931年開始採集武漢的鳥類,到1978年累計採集到282種;其後20多年中,有64種鳥類出現「區域性絕滅」。
  • 麻雀在空調洞內安家 主人不忍拆掉常被鳥兒吵醒
    鳥兒在空調洞內安了家。   浙江在線10月13日訊最近,家住永康市江南街道下園朱社區的潘先生遇到一件糾結的事:一窩麻雀在他家臥室外的空調管道洞內安家,鳥巢就建在兒子床鋪上方的牆體內(如圖)。每天天剛亮,小麻雀就「嘰嘰喳喳」開始叫早了,影響他兒子休息。
  • 兩萬鳥兒鬧熱山鄉 白雲鷺鷥觀光節揭幕
    四川新聞網成都6月11日訊(王義重 記者 代朗)兩萬多隻從南方飛回來的鷺鷥開始撫育小寶寶了。6月11日,在位於成都最南端的蒲江白雲鄉鷺鷥觀光節拉開了帷幕。不少愛鳥者帶著專業攝影器材來到這裡,享受與鳥兒們親密接觸的樂趣。
  • 烏鶇、白頭翁等27種鳥飛來安家 月牙湖成鳥類樂園
    在南京的主城區,你就能欣賞到這樣的野趣。近日,一份月牙湖鳥類綠地圖及植物綠地圖製作完成,給這裡的鳥兒和植物繪製了圖譜。   2016年,東南護城河月牙湖經過整治,河水告別黑臭,水質達到Ⅳ類水標準。3年多過去了,這條位於市中心的河道,水生態進一步提升,植被茂盛,成為鳥類棲息的樂園。   「披著油黑髮亮的羽毛,長著黃色尖尖小嘴的是烏鶇,它會唱歌!」
  • 斑鳩安家居民陽臺7餘載 人鳥和諧成一景
    15 /a/20191221/1d69835fb15d49cab0ea1e274ee9006d.shtml   蘇州吳江的胡女士家有一位特別的鄰居
  • 溫州灣,如何讓鳥兒飛回來
    溫州一鳥友拿到長三角觀鳥大賽冠軍  來自樂清的70後王小寧,是一名觀鳥愛好者。她從小就是一名「自然控」,特別喜歡大自然,而正確的自然觀的養成,得益於她碰到的自然科學老師。  王小寧說:「我小學的時候,學校內有一塊荒地。有一次自然科學老師在講化石的知識,我比較好奇,課後就到荒地裡挖,沒想到挖到了一塊骨頭。
  • 杭實外有個蝴蝶園西湖邊已絕跡的蝴蝶在這裡安了家
    這個個子小小、戴著眼鏡的孩子,科學成績在上學期的期末考試中從之前的60分一下子衝到了90多分。雖然談不上名列前茅,可是幾個月前,他的科學成績還一直掙扎在及格線邊緣,如今提高30多分,並且其它學科成績也有明顯提高,這著實讓班主任周琴老師驚訝不已,也讓葛鵬飛一下子成了同學、老師和家長們口中的榜樣。什麼樣的動力,驅使這個孩子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裡,成績有如此大的進步?
  • 外地鳥友來追鳥拍到普通朱雀 揚州鳥家族增加到281種
    不過,想追的鳥兒沒追上,他們卻在這裡記錄了40多種鳥兒。其中,有一種名叫普通朱雀的鳥兒,在揚州是首次記錄到。揚州鳥家族因而增加到281種。遠方來「稀客」不少鳥友想一睹「芳容」城北漁場這些天來很熱鬧。不少本地和外地鳥友先後來到這裡,為了看看一位遠方來的「稀客」——長嘴鷸。實際上,長嘴鷸的數量並不稀少,但為何這麼多鳥友把它當成「稀客」,要來一睹它的芳容呢?
  • 鳥友拍到紅尾歌鴝、闊嘴鷸 再添兩成員揚州「鳥種」272種
    揚州網訊 揚州「鳥家族」再添新成員!鳥友分別在揚州大學、北方寺附近溼地記錄到了紅尾歌鴝和闊嘴鷸。至此,揚州鳥類記錄超過270種,共有272種。叫聲甜美的紅尾歌鴝來揚在一次校園觀鳥時,揚州大學綠行社學生記錄到了一隻紅尾歌鴝,這是揚州的新發現。
  • 2018滇西拍鳥、觀鳥攻略(一)
    白喉扇尾鶲,卜紅馨攝前言: 中國有1400多種鳥類,雲南省的鳥類種數大約佔全國的六、七成,是鳥類資源的第一大省,眾多的鳥類資源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乃至世界觀鳥拍鳥者。筆者曾28次到過雲南拍鳥觀鳥,最近一次是在2018年的春節前,此行還能拍到將近10種沒有見過的鳥種,回味無窮,特此寫此文,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滿心的歡喜。
  • 雲南盈江石梯村:春意滿林拍鳥忙
    為了拍攝到最佳畫面,攝影愛好者們一待就是好幾天。他們的吃住行成了村民們的增收渠道。不少時候,村子內外的農家樂和民俗客棧都會爆滿。  除了掙錢,村裡人還肩負起了愛鳥護鳥的職責。據何正中回憶,去年6月到9月,持續的降雨天氣,使得來村裡拍鳥的人很少。但為了保證鳥兒順利覓食,他們還是堅持每天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