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美!這十種珍稀鳥類都生活在溫州

2020-11-24 浙江在線

2016-04-09 08:02

反嘴鷸

鴛鴦

東方白鶴

下周(4月10日—4月16日)是浙江省愛鳥周。你知道溫州有多少種鳥嗎?據溫州林業部門1994年的調查數據顯示,當時共有鳥類376種。而溫州市鳥類攝影愛好者們已在溫州拍攝到394種。就在日前,資深鳥類攝影師葉成光在溫州拍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稱為「第三紀冰川期後殘存下來的物種」——中華秋沙鴨。

中華秋沙鴨

1994年的調查數據顯示溫州有376種鳥類

溫州市地處東南沿海,境內山巒起伏,原生態的綠闊葉林為鳥兒們的繁衍生息提供了有利的生存環境;沿海灘涂與溼地更為鳥兒們提供了豐富的食物。「氣候溫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優異的自然地理條件更為候鳥提供了良好的過冬條件。」野生動物保護專家劉鳴比喻說,溫州就像候鳥遷徙中的「客棧」。

環頸雉

黃嘴白鷺

那麼,溫州有多少種鳥呢?早在1994年,林業部門就組織人力對溫州市境內的野生動物進行調查。當時,劉鳴也參與了這項調查。「據有關資料記載及調查統計,當時共有鳥類376種。」劉鳴說,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有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白鶴、黑鶴、金雕、白肩雕、朱䴉。

灰卷尾

金翅雀

綬帶鳥

根據資料顯示,這376種鳥中,分布在植被良好的丘陵低山、山地林區的,約佔總數的45%,常見的有環頸雉、竹雞、草鴞、四聲杜鵑等;分布在平原田野的鳥類約佔25%,常見的有珠頸斑鳩等;分布在各江及沿海灘涂、海島的鳥類約佔30%,常見的有鷺、鷸、鷗、潛鳥、雁等。

當時,調查人員還新發現了13種鳥類,分別是灰雁、烏腳濱鷸、角嘴海雀、小鴉鵑、赤胸啄木鳥、棕腹啄木鳥、竹啄木鳥、草地鷚、大鵑鵙、白眶雀鶥、文背山鷦鶯、紫水雞、斑尾鵑鳩。這些鳥均為浙江鳥類新記錄,其中海雀目海雀科為浙江省鳥類目、科的新記錄。

如今已看不到黑鶴、金雕、白肩雕和朱䴉

2010年,有關部門再次對鳥類進行調查。劉鳴也參與了這次調查,結果數據顯示,只有240多種。

戴勝

「數量變少,並不意味著溫州鳥類在減少。」劉鳴說,該數據的減少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首先是有的地方沒有走到;其次是因為季節性的問題,1994年調查到的376種鳥中,麻雀、鶇類本地留鳥只有135種,夏候鳥有61種,旅鳥54種,冬候鳥有125種,可見季節對鳥類統計是非常重要的;再次就是人手不夠,漏樣並不奇怪。

叉尾太陽鳥

「目前溫州的鳥類應該有300—400種。」劉鳴說,但不容忽視的是,溫州如今已經看不到黑鶴、金雕、白肩雕和朱䴉了。

究其原因,劉鳴分析認為,一是種群的減少,如朱䴉。這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在很多地方早已難覓其蹤;二是鳥類生活環境變化,有些候鳥不再來溫州了。

「還有一個原因是,經濟利益讓鳥兒遭遇殺戮。」市民鄭聲是一位鳥類攝影愛好者,關注鳥類遷徙已有多年。鄭聲舉例說,黃胸鵐,俗稱禾花雀,民間流傳用禾花雀煲湯,喝了可以補腎壯陽,由於不能人工繁殖,導致野生禾花雀遭遇滅頂之災。

「前幾年,在溫州還能看到上千隻禾花雀種群。」鄭聲說,去年,他只拍到過兩隻。而根據資料顯示,目前,禾花雀已被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鳥兒的消失,食物鏈斷裂。有的物種沒有天敵,生態平衡就會打破」。

鳳頭鵐雄

黃胸鵐,俗稱禾花雀

有些珍稀鳥種消失了,有些珍稀鳥種又被發現

雖然黑鶴、金雕、白肩雕、朱䴉在溫州已難覓其蹤,目前只能去動物園觀賞或去金洲動物博物館看標本,這讓人惋惜。但可喜的是,由於一群愛鳥的攝影師堅持拍攝鳥類、記錄鳥類,又有新的珍稀鳥種陸續在溫州被發現。

彩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在中國幾乎已經絕跡。在《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中,將彩䴉列入I項,意思是「一物種的情況不甚明朗,但有跡象表明可能屬於瀕危或漸危。」

之前,浙江關於彩䴉的記載,要追溯到1934年。當時鳥類專家壽振黃先生以杭州西湖博物館(浙江自然博物館前身)的鳥類標本為基礎,整理發表了《浙江鳥類之調查》一書,裡面記載彩䴉只在寧波發現過一例。之後70多年,浙江再也沒有發現過彩䴉。而讓人驚喜的是:2012年7月15日,資深鳥類攝影師葉成光在靈崑的一處沼澤地旁發現了彩䴉,用相機記錄下了它的影像。

紅嘴藍鵲

今年初,在永嘉楠溪江,又一珍稀鳥種——中華秋沙鴨,被葉成光的鏡頭記錄下來。據介紹,這是溫州首次記錄到中華秋沙鴨的影像。

根據有關資料顯示,中華秋沙鴨屬於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是第三紀冰川期後殘存下來的物種,距今已有一千多萬年,也是我國特有的珍稀鳥類,堪稱鳥類活化石,數量極其稀少。「由於中華秋沙鴨生性機警,人員難以靠近,奇特的習性讓它們顯得尤為神秘。」葉成光說。

灰喉山椒鳥

「在溫州大概有100位攝鳥愛好者,這些年,他們涉足於溫州的山山水水,去拍攝記錄各種鳥類,目前已有394種鳥定格在鏡頭內。」鄭聲說,他們拍鳥的目的是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這些生命,保護這些鳥兒。

溫州十大珍稀鳥類

溫州有哪些珍稀鳥種?記者採訪了解到,以保護級別而論,近兩年在溫州出現的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和二級保護鳥類分別有5種。「也不排除還有其他一級保護鳥種沒被發現的可能。」劉鳴說。

國家一級保護鳥類:

1.黃腹角雉

2.東方白鸛

3.白頸長尾雉

4.白鶴

5.中華秋沙鴨

國家二級保護鳥類:

1.黑臉琵鷺

2.卷羽鵜鶘

3.白臉琵鷺

4.白鷳

5.彩䴉

據溫州商報

1460160153000

相關焦點

  • 內江沱江水域現多種珍稀鳥類,近距離絕美視頻來了
    內江沱江水域現多種珍稀鳥類,近距離絕美視頻來了 2020-11-25 17: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紅外相機「蹲守」 數十種珍稀動物入鏡來
    照片裡的動物,是傳說中的豹貓活體,這是他們首次獲得豹貓野外活動蹤跡的影像。  據悉,雲豹、黑麂、白鷳等數十種野生動物近年頻頻走進人們視線,都是紅外監測相機揭開了這些「深山隱士」的神秘面紗。  豹貓首闖廬山紅外相機鏡頭  多年來,有關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否還存在大型貓科動物行蹤的爭論沒有停止過。
  • 【圖】世界上最珍稀的十種鳥:神出鬼沒的鳥類它居然排名第二!
    由耶魯大學、西蒙佛雷澤大學和倫敦動物學會主持的這項研究總共分析了9993種現存的鳥類,鑑定了它們親緣物種的數量(數量越少意味著它們的演化特異性越高),以及它們在野外生存中面臨的危險。這一研究在相關領域尚屬首次,研究公布了那些最急需我們投入精力保護的鳥類。
  • 區事| 絕美!「明星候鳥」黑臉琵鷺「飛」上央視!福田紅樹林成鳥類...
    區事 | 絕美!「明星候鳥」黑臉琵鷺「飛」上央視!引發市民圍觀熱潮▲央視綜合頻道《秘境之眼》黑臉琵鷺直播通過高清視頻鏡頭,以一種「不被打擾的相逢」,展現了黑臉琵鷺的日常生活。它們悠然自得的在紅樹林的魚塘中嬉戲、覓食、吃魚,用極有辨識度的黑色湯匙狀長嘴相互梳理羽毛,在清澈的水流中優雅地起舞。
  • 滻灞珍稀鳥類花名冊 看看到底都有啥!
    新年新氣象,這幾天電影《美人魚》的熱映喚起了大家愛護家園、保護環境的覺悟。滻灞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吸引著中華攀雀、黑翅長腳鷸、大天鵝等珍稀鳥類來這裡生活,它們由之前的「客人」變成了這裡的「主人」。其中,火烈鳥等世界級珍稀鳥類的到訪,更是刷新了滻灞鳥類的觀測記錄!
  • 【生物多樣性】東川生態修復初見成效 引來珍稀鳥類安家落戶
    近年來東川加快全區生態修復、保護力度,再造綠水青山,生物系統恢復初見成效,引來數十種珍稀鳥類繁衍棲息,落戶東川。(東川北收費站 板河口溼地) 自11月13日,東川區提升生態修復指揮部辦公室啟動了《生物多樣性之東川》編纂工作,並面向社會公開徵集東川區生物多樣性圖片,截止記者發稿時,現已徵集到各種鳥類資料圖片
  • 哪些鳥類是野生珍稀鳥類呢?
    哪些鳥類是野生珍稀鳥類呢?各國攝影師深入到地球上許多最偏遠的地區,花數星期時間躲在相機背後,只為捕捉這些野生珍稀或瀕危鳥類的罕見鏡頭。它們都是什麼鳥呢?褐秋沙鴨六大最受威脅的世界水禽之一褐秋沙鴨,是一種典型的秋沙鴨屬鳥類。棲息時多遊蕩在岸邊或水邊沙灘上。飛行快而直,兩翅扇動較快,常發出清晰的振動翅膀聲。是六大最受威脅的世界的水禽之一。丹頂鶴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丹頂鶴是東亞地區特有的鳥種,數量稀少,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叉扇尾蜂鳥唯一的一種單型屬蜂鳥叉扇尾蜂鳥是一種中等體形的蜂鳥。
  • 世界瀕危珍稀鳥類黑嘴鷗現身東寧
    世界瀕危珍稀鳥類黑嘴鷗現身東寧 2020-05-31 0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長隆飛鳥樂園,生活著火烈鳥,黑天鵝等上萬隻國家珍稀鳥類
    長隆飛鳥樂園,是大型的自然生態溼地公園,生活著丹頂鶴、火烈鳥、黑天鵝等上萬隻國家珍稀鳥類。長隆飛鳥樂園,公園共分為群鱷起舞、仙鶴灣、兩棲動物爬行館、天鵝灣等9個不同的區域,每個區域都有精彩紛呈的表演。長隆飛鳥樂園,開放的場地,非常適合帶著孩子去體驗。
  • 世界上最罕見的鳥類,非常漂亮,漲姿勢了!
    在有限的時間裡,我們大多數人都不可能走遍世界,那麼從掌中去了解世界的美貌也是一件讓人開心的事。今天我們一起去看看這些罕見而且絕美的鳥類:阿拉裡皮嬌鶲一頂天然的小紅帽,給了她更多的美麗,在雪白的羽毛中點綴一縷縷灰色,更為生動。
  • 蘭州珍稀鳥類圖鑑(猛禽類)
    海昌哥蘭小雅蘭州大雅文化出了一本子《蘭州珍稀鳥類》的書,你聽佛過沒?海昌哥蘭小雅這你不知道了沙,蘭州有360多種鳥兒呢,這是蘭州幾位生態攝影家蘭州作為甘肅省省會,擁有興隆山、吐魯溝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近年來,通過天然林保護和退耕還林等措施,蘭州生態環境得到極大改善,野生鳥類數量也是不斷壯大。據不完全統計,蘭州地區棲息有各類大中型涉禽、猛禽、林鳥、水鳥等鳥類360餘種。在蘭州這片鍾靈毓秀的土地上,無數猛禽鳥類,大鵬展翅,翱翔天空,展示著無窮的靈性與魅力。現在我們無需跋山涉水,就可以看到這些令人喜愛的鳥啦!
  • 【漲姿勢】飛過北京的珍稀鳥類(組圖)
    小編梳理相關新聞後發現,鳥類的生活狀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京的環境變化。那麼,北京最常見的鳥類品種有哪幾類?又發現過哪些珍稀鳥兒?還不趕緊來跟小編漲姿勢。還有一些咱北京不太常見或者極為罕見的鳥,除了研究鳥類的專家,一般人即便見到恐怕也是「相逢對面不相識」。下面小編就給你「引見」一下!
  • 這些珍稀鳥類都來扎堆兒過冬啦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小萍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雪紅/文 通訊員 張明雲/圖12月15日,三門峽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後地村的黃河溼地水域中,一群白天鵝從天空掠過,蘆葦掩映下的水面上,黑鸛、大鴇、大雁、白鷺等數十隻珍禽鳥類聚在一起嬉戲、覓食。
  • 密雲水庫啟動庫濱帶鳥類調查,一天發現20多種珍稀鳥類
    【密雲水庫啟動庫濱帶鳥類調查,一天發現20多種珍稀鳥類】近日,在密雲水庫庫北的庫濱帶內,多了十餘個攝影者的身影。他們攜帶「長槍短炮」,深入河灣淺灘和林間,小心追尋著鳥類的身影,記錄著周圍的環境。原來,這是密雲水庫管理處與密雲區園林綠化局正在聯合開展的鳥類專項調查,他們將利用一個月的時間走遍庫濱帶,記錄鳥類種群的同時調查鳥類生活環境現狀。
  • 郵政日戳上的珍稀鳥類(1)
    鳥類之所以珍稀,是因為它們不常見,甚至於數量稀少。在我國,不少鳥類已經成為珍稀鳥類,個別鳥類甚至成為瀕危物種。
  • 珍稀鳥類來京記
    最近正是候鳥遷徙的季節,許多平時不常見的鳥類現身北京,身邊的攝友都陸續拍到了罕見的珍稀鳥類。 十月下旬的一個早上,趙永祥和幾位攝影同好一同前往永定河。拍完了日出,一行人駕著車來到河畔,遠遠就看見河面上有一群黑壓壓的鳥。一位攝友突然叫了一聲,轉過頭來問他,那些是不是黑鸛?
  • 南京金川河驚現珍稀鳥類斑魚狗
    經認定,它是2008年被列入鳥類紅色名錄的珍稀鳥類,一對斑魚狗鳥。     這對通體黑白的鳥兒立於電線上,儼然一副天然的中國風水墨畫。武先生介紹,起初注意到了多隻雪白的白鷺鳥。雖然這兩隻鳥非常美麗,但拍攝過眾多鳥類的武先生卻一時間叫不上它們的名字。
  • 珍稀鳥類黑臉琵鷺現身東太湖
    據介紹,黑臉琵鷺屬珍稀鳥類、世界瀕危物種,上一次在蘇州發現其蹤影還是在六七年前。昨天下午2時許,記者跟隨吳中區林業站、東山鎮農林站工作人員、蘇州自然溼地學校觀鳥專家一起進入溼地公園深處巡護、觀鳥,在一處蘆葦蕩邊發現了成群的候鳥,有數十隻之多,它們時而盤旋空中,時而落在淺草處覓食,悠閒自在。
  • 惠東首次發現珍稀鳥類白頭䴉鸛
    (攝像愛好者拍攝) 白頭䴉鸛,又名彩鸛,全球已面臨瀕危珍稀鳥類,日前,有攝像愛好者在我縣黃埠白沙村拍攝到這一珍稀鳥類,讓人非常驚喜。
  • 婺源珍稀鳥類圖譜,你pick哪一款?
    文旅信息,第一時間送達鳥類是人類的朋友,也是生態系統的重要成員,對於維護生態平衡具有重要作用。4月1日是「國際愛鳥日」,篁嶺景區和婺源旅遊股份有限公司聯手,分別在篁嶺、曉起舉行國際愛鳥日公益宣傳活動。國際愛鳥日:愛鳥護鳥活動現場,有關婺源境內存有的珍稀鳥類攝影作品,沿著篁嶺天街和曉起古樟依次排開。景區工作人員在旁,向遊客介紹攝影作品中的珍稀鳥類,並發放相關宣傳單,讓大家更加充分的了解這些珍稀鳥類,從而更好的保護它們。更有婺源的旅遊吉祥物——「熊貓鳥家族」(靛冠噪鶥、白腿小隼、中華秋沙鴨)亮相現場,吸引了不少遊客朋友前來互動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