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不只有白天鵝!這些珍稀鳥類都來扎堆兒過冬啦

2020-12-04 河南日報客戶端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小萍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雪紅/文 通訊員 張明雲/圖

12月15日,三門峽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後地村的黃河溼地水域中,一群白天鵝從天空掠過,蘆葦掩映下的水面上,黑鸛、大鴇、大雁、白鷺等數十隻珍禽鳥類聚在一起嬉戲、覓食。

「除了白天鵝來三門峽越冬,越來越多的珍稀鳥類也開始光顧三門峽了,目前發現在三門峽過冬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中華秋沙鴨有十餘只、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黑鸛有二十餘只、國家極度瀕危鳥類大鴇有幾十隻、大雁有近千隻。」三門峽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會長張明雲說。

據了解,中華秋沙鴨、黑鸛和大鴇都是鳥類中的珍稀物種,尤其是中華秋沙鴨是第三紀冰川末期遺留下來的古老物種、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瀕危物種,素有鳥中「大熊貓」、「生態試紙」之稱。對水域環境非常挑剔,喜歡在清潔的河流,水邊淺水處覓食。近年來,隨著三門峽持續加強黃河溼地生態環境建設,環境日益改善,吸引眾多珍稀鳥類紛紛選擇前來越冬棲息。

編輯:趙霄翔

相關焦點

  • 「火鳳凰」翩躚白天鵝展翅「一紅一白」扮靚大美三門峽
    白天鵝從西伯利亞飛來三門峽天鵝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過冬。視覺中國供圖五彩斑斕的紅腹錦雞。 張明雲 攝河南日報記者 王小萍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雪紅作為三門峽市的市鳥,紅腹錦雞和白天鵝已經成為該市兩張亮麗的生態名片。
  • 白天鵝又來日照過冬了
    白天鵝又來日照過冬了初冬時節,寧靜悠然,遠遠望去,日照傅疃河岸邊的水草隨風搖曳,河面波光粼粼,偶有天鵝掠過,蕩起層層清波,呈現出一幅美麗和諧的生態畫卷。連日來,在日照經開區和陽南路傅疃河大橋附近,有5隻白天鵝在傅疃河裡棲息覓食。白天鵝們時而歡快地扇動著翅膀低飛,時而輕巧地落在水面上嬉戲,時而悠閒地將頭部伸向河中覓食,優雅的白天鵝同蔚藍的天空、清澈的河水交相輝映,呈現出一幅美麗和諧的生態畫卷。
  • 生態好轉迎來白天鵝 南樂成珍稀鳥類遷徙途「驛站」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映 通訊員 蔣曉宇 馮雲麗  得益於生態環境的改善,南樂縣馬頰河國家溼地公園首次迎來野生白天鵝棲息  記者3月8日看到,上百隻北遷的野生白天鵝飛抵南樂縣樂西湖停留歇息,它們或在水面遊弋覓食,或在天空展翅翱翔,優美的身姿吸引不少遊客駐足觀看。
  • 滻灞珍稀鳥類花名冊 看看到底都有啥!
    滻灞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吸引著中華攀雀、黑翅長腳鷸、大天鵝等珍稀鳥類來這裡生活,它們由之前的「客人」變成了這裡的「主人」。其中,火烈鳥等世界級珍稀鳥類的到訪,更是刷新了滻灞鳥類的觀測記錄!這裡已經成為了西安市民最喜愛的觀鳥勝地,鳥兒們的生態家園。十多年間,滻灞生態區新增水域溼地面積近1.7萬畝,新建河流親水岸線53.6公裡,河岸植被修復長度68.3公裡。
  • 春季到上虞海塗來看鳥百餘種珍稀鳥類在這裡「加油」
    被稱為鳥中「大熊貓」的世界瀕危鳥類震旦鴉雀常年在這裡生活。2015年10月,還出現了被世界鳥類紅色保護名錄列入極危物種的勺嘴鷸。這片鳥類樂園吸引了一大批紹興的愛鳥人士,他們每年都來海塗和遠道而來的候鳥「相會」,用心拍下它們的身影,並自發組織上虞區野鳥保護者協會默默守護著它們。
  • 河南觀鳥地圖出爐 「鳥叔」8年拍攝190種鳥類
    三門峽天鵝湖溼地公園每年冬春兩季,會有來自全國的數千名攝影愛好者聚集拍攝白天鵝,景區專門為攝影愛好者修建了白天鵝觀賞屋。站在這裡,溼地、湖泊、天鵝、城市為一體的畫面盡收眼底。修建白天鵝觀賞屋,就是為了方便遊客觀賞白天鵝,方便攝影愛好者拍照。在淮濱淮南溼地鳥類樂園方家湖保護站,記者看到有一個比較大的電子屏幕,通過操作,可以很清晰地看到附近經過的鳥類。
  • 這十種珍稀鳥類都生活在溫州
    當時,調查人員還新發現了13種鳥類,分別是灰雁、烏腳濱鷸、角嘴海雀、小鴉鵑、赤胸啄木鳥、棕腹啄木鳥、竹啄木鳥、草地鷚、大鵑鵙、白眶雀鶥、文背山鷦鶯、紫水雞、斑尾鵑鳩。這些鳥均為浙江鳥類新記錄,其中海雀目海雀科為浙江省鳥類目、科的新記錄。如今已看不到黑鶴、金雕、白肩雕和朱䴉2010年,有關部門再次對鳥類進行調查。
  • 瀕危鳥類勺嘴鷸再來晉江過冬
    2020-11-19 19:12:50 來源: 晉江電視臺 舉報   瀕危鳥類勺嘴鷸再來晉江過冬
  • 一年四季,南京這些地方可觀珍稀鳥
    通訊員 武家敏   揚子晚報記者 梅建明 文/攝   進入十二月份:南京多地頻現珍稀鳥類   12月5日,籠罩著一層薄霧的老下關淮濱路的江邊,上百隻大鳥在空中盤旋,有市民意外發現,這些大鳥竟然都是國家一級保護物種——東方白鸛。
  • 三門峽:天鵝湖的故事
    黃河,在豫西小城三門峽繞城而過。美麗的天鵝湖,就鑲嵌在這座城市之中。每年10月到翌年3月,成千上萬隻白天鵝從遙遠的西伯利亞出發,飛過大地,穿越河流,回到三門峽安家越冬。近年來,隨著三門峽生態環境日益改善,越來越多的白天鵝把三門峽黃河溼地作為越冬的家園。三門峽市因此被命名為「中國大天鵝之鄉」,有了「天鵝之城」的美稱.看,遠處不斷有遷徙的天鵝陸續加入「大部隊」之中。湖面上,當天鵝伸展著寬闊的雙翼,引翅拍水行進時,猶如一葉葉的扁舟,一張張風帆。一對雪白的天鵝,就像兩朵碩大的白蓮似的在水面上嘻嘻!
  • 三門峽對黃河生態修復,通過建綠色廊道,吸引來眾多水鳥珍禽越冬
    節假日來三門峽觀賞白天鵝的人絡繹不絕近年來,三門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建設,大力實施百裡黃河溼地修復、千裡城市綠廊建設、萬畝礦山修復的生態建設「百千萬」工程,加快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白天鵝棲息打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 瀕危黑臉琵鷺首次來合肥過冬 專家:巢湖水環境日趨向好
    原標題:史上首次瀕危黑臉琵鷺來肥過冬驚喜!1月14日晚,安徽省珍稀鳥類保護工作者聯合會專家和部分觀鳥愛好者在巢湖邊發現一隻黑臉琵鷺。據了解,瀕危的黑臉琵鷺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這也是合肥首次發現該類物種。「灰色的是蒼鷺,其他白色的是琵鷺,只有那隻最羞澀的是黑臉琵鷺。」省珍鳥會副會長虞磊指著照片上的那隻最珍貴的鳥兒告訴記者。
  • 「鳥中大熊貓」中華秋沙鴨 又來重慶過冬啦
    中華秋沙鴨備受市民歡迎的候鳥紅嘴鷗正陸續撤退,但熱鬧的重慶,近期又迎來了「鳥中大熊貓」——中華秋沙鴨過冬!它們的身影,已出現在江津區西湖鎮綦河河畔,很快也將會出現在主城的長江、嘉陵江等地。中華秋沙鴨每年來重慶越冬據了解,中華秋沙鴨是一種分布局限於東亞的珍稀鳥類,早在上世紀80年代便已成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並在2020年被列為全球瀕危物種,全球數量成熟個體僅有2400—4500隻。說起中華秋沙鴨和重慶的淵源,還要從8年前說起。
  • 蘭州珍稀鳥類圖鑑(猛禽類)
    海昌哥蘭小雅蘭州大雅文化出了一本子《蘭州珍稀鳥類》的書,你聽佛過沒?海昌哥蘭小雅這你不知道了沙,蘭州有360多種鳥兒呢,這是蘭州幾位生態攝影家蘭州作為甘肅省省會,擁有興隆山、吐魯溝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近年來,通過天然林保護和退耕還林等措施,蘭州生態環境得到極大改善,野生鳥類數量也是不斷壯大。據不完全統計,蘭州地區棲息有各類大中型涉禽、猛禽、林鳥、水鳥等鳥類360餘種。在蘭州這片鍾靈毓秀的土地上,無數猛禽鳥類,大鵬展翅,翱翔天空,展示著無窮的靈性與魅力。現在我們無需跋山涉水,就可以看到這些令人喜愛的鳥啦!
  • 「國鳥」候選人、鳥中貴族,這些珍稀鳥類特有種,你還不認識?
    我國是世界上鳥類多樣性極其豐富的國家,不僅因為中國鳥類總種數佔全球的1/8, 更因為有著豐富的中國鳥類特有種。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下那些珍稀的鳥類特有種。白冠長尾雉,攝影/馮江什麼是特有種?
  • 珍稀鳥類來京記
    除了黑鸛、鴛鴦等國家重點保護鳥類種群數量穩步上升,震旦鴉雀、青頭潛鴨、白尾海雕等珍稀瀕危鳥類也在北京溼地內相繼被發現。「369種野生植物,202種野生動物在北京溼地內安家」,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野生動植物和溼地保護處副處長黃三祥說。 得益於生態功能的改善,北京溼地生物多樣性正持續增加,溼地成為北京野生動植物的「樂園」。
  • 動物過冬有高招!來看看銀基動物王國裡的動物如何過冬?
    (原標題:動物過冬有高招!來看看銀基動物王國裡的動物如何過冬?)擋風板、暖氣齊上陣,保持籠舍內溫度據銀基動物王國相關負責人介紹主要從環境和飲食兩個方面來保證可愛的動物們順利過冬,動物們不僅住進了溫暖籠舍,而且頓頓加餐加量,日子過得好不滋潤。針對食草野生動物和東北虎、非洲獅、棕熊等大型猛獸動物,樂園工作人員開通籠舍內暖氣,並在籠舍內鋪設乾草,搭制擋風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