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到上虞海塗來看鳥百餘種珍稀鳥類在這裡「加油」

2020-11-24 書香拾貝

根據紹興晚報的報導:

上虞海塗地處錢塘江南岸,是目前整個杭州灣地區僅存的一片溼地,也是往返於西伯利亞和澳大利亞之間的候鳥們停歇、覓食的重要中轉「加油站」,每年約有百餘種珍稀鳥類相繼匯聚於此。被稱為鳥中「大熊貓」的世界瀕危鳥類震旦鴉雀常年在這裡生活。2015年10月,還出現了被世界鳥類紅色保護名錄列入極危物種的勺嘴鷸。這片鳥類樂園吸引了一大批紹興的愛鳥人士,他們每年都來海塗和遠道而來的候鳥「相會」,用心拍下它們的身影,並自發組織上虞區野鳥保護者協會默默守護著它們。

 A 國際海鳥棲息地

曾吸引了鳥中「大熊貓」

上虞海塗溼地也是浙江沿海重要的越冬水鳥棲息地。2009年,國際鳥盟把這裡列為中國大陸的重要自然棲息地——重點鳥區,編號為:CN382。

這片「溼地」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亞熱帶氣候使這裡擁有相對溫暖的冬季,並為鳥類提供了大片可供隱蔽和覓食的蘆葦蕩與荒草地,自然資源極其豐富。每年的10月底至次年的4月,有百餘種數十萬隻珍稀野生鳥類在這裡棲息。

其中,有屬於國家一類重點保護動物的東方白鸛,有被稱為鳥中「大熊貓」的世界瀕危鳥類震旦鴉雀以及數十種國家二類重點保護動物,包括白枕鶴、卷羽鵜鶘、白琵鷺、黑臉琵鷺、小天鵝、白額雁、白尾鷂、白腹鷂、普通、紅隼、阿穆爾隼、遊隼、鶚、黑耳鳶、黑翅鳶、草鴞、短耳鴞等等。

然而,在利益驅使下,一些非法獵捕鳥類的違法犯罪行為也從未間斷。去年4月,一群熱心於野生鳥類保護的愛心人士自願成立上虞區野鳥保護者協會。去年5月底,上虞區還開全省先河,率先在海塗二號閘建立「野生鳥類司法保護基地」,以司法介入捍衛野鳥保護基地生態安全。

上虞區資深攝影人、野鳥保護者協會會長邱忠海表示,每當看到鏡頭裡跳躍的小生命被人捕殺,就十分痛心。在拍鳥的時候,他們經常發現一些非法捕鳥的工具,對於被陷阱困住的海鳥,都會想辦法救助。

上虞區野鳥保護者協會成立後,一下子就匯集了70多位愛鳥人士,他們經常自發前往海塗,勸阻、提醒非法捕鳥者。同時,用鏡頭記錄下這些可愛的小生命,不定期舉辦野鳥攝影展覽,併到學校和社區,進行野鳥保護的宣傳。

B 城市開發和工業汙染等因素

令鳥類棲身之地日益減少

10多年來,上虞區野鳥保護者協會副會長、上虞區政協委員周金弟曾去包括南極、北極在內的全世界42個國家和地區拍攝野鳥。

「看過許多鳥類棲息的自然環境,更加覺得我們上虞家門口的這片溼地不可多得。然而令人憂心的是,隨著城市的快速開發,近年來杭州灣溼地沿岸水域可供鳥類棲息之地日益減少。」周金弟說,從目前的杭州灣區域範圍看,不少灘涂已經被開發,杭州灣北岸的溼地已經消失,再也不見候鳥的蹤跡;杭州灣溼地公園,由於範圍較小,加上遊客幹擾,未發現大型水鳥的蹤影;慈谿正在擴建的34平方公裡的圍墾地,從規劃來看,由於設計了大型居住區,從而難以達到保護的效果。現在上虞東面相鄰的餘姚海塗圍墾地已經在進行基礎建設,眾多的鳥類都集中到上虞這塊僅存的鳥類棲息點。

目前天鵝、琵鷺等大型水鳥只在上虞新圍塘內的灘涂中棲息。「早幾年還能看到數百隻白天鵝同時出現,今年只剩下六七十隻了。」不少愛鳥人士都擔心,如果灘涂繼續受圍墾開發和工業汙染等影響,這些鳥類將在灘涂失去生存空間。

C 有望成為一張「金名片」

「上虞溼地鳥類生態保護區」建設刻不容緩

為了解決工業用地,這片杭州灣僅存的「野鳥樂園」近10年來也在陸續被圍墾,面積日益縮小。

其中,位於上虞蓋北的天然溼地中沙島,已經因工業開發而消失。這片由數千年來江沙的不斷下洩和海潮的反覆頂託,形成的面積約47平方公裡的天然溼地,由於其中魚、蝦、蚌、螺、貝、蟹、蟲類等生物豐富,為鳥類提供了富足的食物,使之成為各種候鳥聚集地。紹興市發現的300餘種野生鳥類,極大部分能在中沙島上找到蹤跡。澳大利亞著名鳥類生態學專家、澳大利亞鴴鷸鳥類研究組副主席菲力史卓先生曾專程到上虞對中沙島的鳥類生態進行考察。在仔細考察鳥類的食物並經當地漁民的確認後,他認為,中沙島與黃海溼地一樣,是鴴鷸鳥類國際遷徙途中的「加油站」。他說,每年澳大利亞有500萬隻鴴鷸鳥類途經中沙島溼地遷徙至美國的阿拉斯加、俄羅斯的遠東地區,再在北極冰原地帶繁殖。

一塊溼地的消失,意味著該地所有賴以生存的動、植物的消失或滅亡。包括上虞海塗溼地的杭州灣沿岸水域灘涂,在維護區域生態平衡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上虞海塗溼地設立「中國上虞溼地鳥類生態保護區」就顯得刻不容緩。

「三門峽黃河公園越冬大天鵝棲息地的保護方式可以借鑑,它如今已成為在全國有較大影響力的觀鳥勝地。每年10月到次年4月,有從全國各地過去觀鳥的人群,高峰時達每日數萬人,帶動了當地旅遊業的發展。」周金弟建議,在上虞海塗新圍海塘應減緩圍墾的步伐,建立保護區全面保護水鳥棲息環境。在保護區內嚴格禁止捕撈魚蝦,並在鳥類遷徙的高峰季節向鳥類棲息區域投放一定的食物,如大麥、玉米等,吸引更多鳥類,前來休養生息,將上虞海塗溼地培育成為國家級觀鳥勝地,成為紹興又一張發展生態旅遊的「金名片」,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相生共贏。

相關焦點

  • "鳥中熊貓"現身紹興海塗蘆葦叢 它叫"震旦鴉雀"
    上月初,當聽朋友說濱海新城一片海塗裡棲息著許多不知名的鳥類這個消息後,紹興文理學院生命科學院教授田潤剛一有空就往那片海塗跑,蹲守在蘆葦蕩裡拍攝。  那天上午,幾隻身體嬌小、很像鸚鵡的小鳥出現在他的視野中,於是他一路悄悄跟隨它們,來到蘆葦深處。  在這叢茂盛的蘆葦中,他興奮地發現,那裡竟歇息著十多隻這樣的小鳥,還有築在蘆葦中的鳥窩,窩裡還有幼鳥。
  • 居延海鳥類種類增至65種
    新華社呼和浩特7月28日電(記者 哈麗娜)記者日前從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居延海溼地保護管理站獲悉,近年來,隨著額濟納旗不斷加大居延海溼地恢復保護力度,溼地鳥類種類不斷增多,由2010年的14種增加至目前的65種。
  • 這十種珍稀鳥類都生活在溫州
    你知道溫州有多少種鳥嗎?據溫州林業部門1994年的調查數據顯示,當時共有鳥類376種。而溫州市鳥類攝影愛好者們已在溫州拍攝到394種。就在日前,資深鳥類攝影師葉成光在溫州拍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稱為「第三紀冰川期後殘存下來的物種」——中華秋沙鴨。
  • 正是觀鳥好季節,一起來黃河口看鳥吧
    遊客們通過觀測站中的望遠鏡近距離與保護區中的東方白鸛、白骨頂、灰鶴、白鶴、灰雁、豆雁、鴻雁、綠頭鴨、針尾鴨、斑嘴鴨、小鷿鷈、鳳頭鸊鷉等珍稀鳥類 「親密接觸」。親眼目睹鳥類的種類、形態、顏色,還可以通過望遠鏡觀察鳥類捕食和活動情況等。
  • 滻灞珍稀鳥類花名冊 看看到底都有啥!
    滻灞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吸引著中華攀雀、黑翅長腳鷸、大天鵝等珍稀鳥類來這裡生活,它們由之前的「客人」變成了這裡的「主人」。其中,火烈鳥等世界級珍稀鳥類的到訪,更是刷新了滻灞鳥類的觀測記錄!這裡已經成為了西安市民最喜愛的觀鳥勝地,鳥兒們的生態家園。十多年間,滻灞生態區新增水域溼地面積近1.7萬畝,新建河流親水岸線53.6公裡,河岸植被修復長度68.3公裡。
  • 青島膠州灣溼地成鳥類天堂,5種極危鳥類都能在這裡看到
    膠州灣溼地成鳥類天堂,5種極危鳥類都能在這裡看到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好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其中野生動物資源保護既關係到生物安全、人民健康,同時也是生態環境的「風向標」。
  • 天津市野生鳥類種類達到452種
    新華社天津11月19日電(記者黃江林)截至目前,天津市共觀測記錄野生鳥類452種,較2014年記錄種類增加了36種。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一級巡視員路紅介紹,2014年發布的《天津市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報告》顯示,天津市共記錄野生動物種類485種,其中鳥類416種。
  • 國慶假期來這裡賞秋看鳥吧
    這裡草木蔥蘢,蟲獸共生,眾鳥啼鳴,讓人們耳聽其聲,想見其形。大河報記者從中牟縣林業局了解到,為進一步提升生態公園建設水平,充分展示生態保護成果,鄭州市政府、中牟縣政府在中牟投資興建的四大公園今天同時開園,分別是中牟縣鷺鳴湖公園、河南省中牟縣森林公園、沙窩森林公園和觀鳥林森林公園。
  • 北京觀鳥愛好者十年發現鳥類百餘種 普及鳥類知識
    北京觀鳥愛好者十年發現鳥類百餘種 普及鳥類知識 2014-07-08 11:05:39這周我們『城市綠島觀鳥行』走進圓明園,看看那裡繁殖期鳥類的情況……」這是6月28日召集北京市民免費參加「城市綠島行」的通知帖,當天有18位北京市民參加了活動,觀察記錄到40種鳥。  北京有沒有鳥?大多數人的回答是:「有,烏鴉、麻雀。」但北京有一群執著的觀鳥愛好者,他們十幾年來為北京新增鳥種記錄就達100多種,最新出版的《北京鳥類圖鑑》記錄了北京地區共448種鳥。
  • 珍稀鳥類來京記
    近年來,從「中國黑鸛之鄉」房山,到魚蝦豐美、空氣清新的密雲水庫,黑鸛優美的身影出現在北京越來越多的地方。 除了黑鸛、鴛鴦等國家重點保護鳥類種群數量穩步上升,震旦鴉雀、青頭潛鴨、白尾海雕等珍稀瀕危鳥類也在北京溼地內相繼被發現。「369種野生植物,202種野生動物在北京溼地內安家」,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野生動植物和溼地保護處副處長黃三祥說。
  • 絕跡多年的珍稀鳥類——大鴇在懷遠「重現江湖」 填補我省生態版圖...
    據淮河晨刊消息 3月1日上午,記者在懷遠縣一處農田裡,拍攝到一隻正在覓食的大鳥,經過上網比對,確認這就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絕跡多年的珍稀鳥類——大鴇。這隻大鴇身高近1米,頭頸灰色,背羽棕黃色,帶黑白相間的橫紋。
  • 珍稀鳥類來京記:202種野生動物在北京溼地內安家
    近年來,從「中國黑鸛之鄉」房山,到魚蝦豐美、空氣清新的密雲水庫,黑鸛優美的身影出現在北京越來越多的地方。除了黑鸛、鴛鴦等國家重點保護鳥類種群數量穩步上升,震旦鴉雀、青頭潛鴨、白尾海雕等珍稀瀕危鳥類也在北京溼地內相繼被發現。「369種野生植物,202種野生動物在北京溼地內安家」,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野生動植物和溼地保護處副處長黃三祥說。
  • 百餘只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黑鸛飛臨介休
    11月29日,記者從介休市了解到,近日,介休汾河國家溼地公園的工作人員驚喜地發現百餘只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黑鸛在公園保育區覓食、棲息。黑鸛是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性情機警,一般在遠離人類的區域活動。成鳥體長1米左右,背部覆蓋著黑色羽毛,在陽光下會反射出綠色或紫色的金屬光輝。黑鸛對棲息環境要求很高,常常三五成群棲息於開闊的河岸、沼澤或溪流附近,以小型魚類、昆蟲等為食。
  • 3小時發現26種水鳥!青島原來藏著這麼多觀鳥聖地!快收藏!
    青島市地處山東半島南部 山海相依、植被繁茂 溼地類型多樣 擁有豐富的鳥類資源 據不完全統計 青島已經記錄了近400種鳥類
  • 哪些鳥類是野生珍稀鳥類呢?
    哪些鳥類是野生珍稀鳥類呢?各國攝影師深入到地球上許多最偏遠的地區,花數星期時間躲在相機背後,只為捕捉這些野生珍稀或瀕危鳥類的罕見鏡頭。它們都是什麼鳥呢?褐秋沙鴨六大最受威脅的世界水禽之一褐秋沙鴨,是一種典型的秋沙鴨屬鳥類。棲息時多遊蕩在岸邊或水邊沙灘上。飛行快而直,兩翅扇動較快,常發出清晰的振動翅膀聲。是六大最受威脅的世界的水禽之一。丹頂鶴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丹頂鶴是東亞地區特有的鳥種,數量稀少,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叉扇尾蜂鳥唯一的一種單型屬蜂鳥叉扇尾蜂鳥是一種中等體形的蜂鳥。
  • 連雲港生物多樣性調查春季植物近400種 鳥類13目
    市生態環境局生態處處長王學連介紹:「我們計劃全年對植物、兩棲爬行動物和昆蟲全年開展3次調查,哺乳動物和海洋生物將開展4次調查,鳥類將開展9次調查,淡水水生生物將開展2次調查。」目前,我市已開展了1次植物春季調查、3次鳥類越冬季調查和2次鳥類春季遷徙季調查、1次哺乳動物春季調查和1次海洋生物冬季調查,正在進行兩棲爬行動物繁殖前期調查、哺乳動物第2次春季調查、淡水和海洋水生生物春季調查。截至3月底,調查單位已開展春季植物調查樣線46條和隨機調查樣方若干,重點調查了錦屏山和雲臺山等生態系統保存較完好的區域。
  • 海南百年鳥類調查:發現16種新鳥類 上百種鳥消失
    此後,聚集在這裡的鳥類越來越多,海南新紀錄鳥類也不時在這裡被發現。  也許是天意,2013年1月12日,恰值黑臉琵鷺在海南重現十周年的日子,在彩橋村,「海南越冬水鳥調查」項目科考隊首次在海南本島發現珍稀物種灰林鵖。  幾天後,海南日報記者隨盧剛一行,再次在這裡發現了15隻黑臉琵鷺,創下了當地有記錄以來最多的黑臉琵鷺。
  • 郵政日戳上的珍稀鳥類(1)
    鳥類之所以珍稀,是因為它們不常見,甚至於數量稀少。在我國,不少鳥類已經成為珍稀鳥類,個別鳥類甚至成為瀕危物種。
  • 179種!杭州城西鳥類天堂出現神秘怪鳥,你見過嗎
    原來,落戶西溪溼地的鳥類共計179種。這些鳥類「房客」中,有些身份真是不一般!  小編為您介紹其中5位新「房客」。浙江自然博物館的研究員範忠勇負責鳥類調查,他說,「它們能來西溪溼地安家,恰恰反映出西溪溼地生態環境的優越。」  巧的是,因為這次觀測,西溪溼地也確定了開園13年來的第100戶新「房客」。2005年,西溪溼地開園,當時園內記錄到的鳥類有79種,而今年黑冠鵑隼的出現,將這一數字刷新為179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