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危鳥類勺嘴鷸再來晉江過冬

2020-11-25 網易新聞

2020-11-19 19:12:50 來源: 晉江電視臺

舉報

  瀕危鳥類勺嘴鷸再來晉江過冬

  秋冬季是鳥類遷徙的高峰期,也是鳥類愛好者最佳的賞鳥季節。最近,在金井圍頭灣,觀鳥愛好者又發現了勺嘴鷸的身影,其中一隻腳上帶著綠色腳旗,標有L7標號的勺嘴鷸,經確認,是去年出生的幼鳥,它去年冬季也曾來到圍頭灣。

  近日,記者來到金井圍頭灣的這處候鳥棲息地時,空中鳥影翩躚,剛退潮的灘涂有許多覓食的鳥兒,觀鳥愛好者已經早早架起了長焦相機在此拍照,這次他們在圍頭灣發現了四隻勺嘴鷸。

  泉州市觀鳥協會副會長 吳東塔:7L是11月15日我發現的,去年就有來過。去年剛出生六個月就飛到我們這邊來。

  「勺子」是愛鳥人對勺嘴鷸的暱稱,在他們眼裡,這種個頭不大、白腹、麻褐色羽毛、嘴基部寬厚平扁而尖端擴大呈勺子狀的鳥類,不僅美麗而且異常珍貴,雖然熟識它們的習性、出沒規律等,但要捕捉到它們美麗的身影,還需要好運氣。

  泉州市觀鳥協會副會長 吳東塔:慢慢找,很難找,找這個勺嘴鷸是五星級的,難度最大的,勺嘴鷸有錢不一定拍得到,有的人連看都看不到,比大熊貓還珍稀的動物。

  據國際鳥盟統計,2019年全球勺嘴鷸數量僅剩661隻,因為數量少,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把它列為極危級別。

  泉州市觀鳥協會副會長 吳東塔:7L(勺嘴鷸)是從俄羅斯西伯利亞飛到江蘇,然後飛到閩江口,再飛到晉江圍頭灣,再一個月可能飛到廣東湛江紅樹林那邊,然後跨過越南,到了泰國灣一路北上再到俄羅斯。

  晉江良好溼地 吸引大量珍稀鳥類棲息

  近年來,晉江生態改善,沿海水域、湖泊光照充足、魚蝦貝類豐富,是不少候鳥遷徙途中的落腳點,也有不少候鳥在這裡安家。

  泉州市觀鳥協會副會長 吳東塔:我們圍頭灣這個小溪的入口有鰻魚苗,我觀察它有過來吃。晉江市林業局和市政府很重視環境保護,所以現在我們的生態一年比一年好,苗就一年比一年多。

  觀鳥愛好者 魚鷹:圍頭灣是傳統勺嘴鷸的越冬點,往年我們把圍頭灣列為重點調查點,也多次來這邊做過調查。

  為了保護好這片珍貴的灘涂,觀鳥愛好者呼籲大家觀鳥時不要下去灘涂,與候鳥保持一定的距離,同時也提醒附近村民要愛護這塊鳥類棲息地,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世界瀕危鳥類現身晉江,全球僅661隻
    來源: 格物資訊 舉報   臺海網11月21日訊 據福建日報·新福建APP報導 冬季,正是鳥類遷徙的高峰期
  • 廣東湛江發現34隻極度瀕危勺嘴鷸 是比大熊貓還珍稀的存在
    廣東湛江發現34隻極度瀕危勺嘴鷸 是比大熊貓還珍稀的存在時間:2020-03-26 18:17   來源:老夫聊寵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廣東湛江發現34隻極度瀕危勺嘴鷸 是比大熊貓還珍稀的存在 眾所周知,每年只要到了一定的季節,為了種族的延續和生存,許多鳥類都會進行長途跋涉的遷徙。
  • 湛江發現極危鳥類勺嘴鷸28隻
    勺嘴鷸。通訊員 程立 攝    16日至17日,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湛江市愛鳥協會、深圳市紅樹林溼地保護基金會(MCF)聯合在湛江沿海灘涂開展了湛江地區的勺嘴鷸全球同步調查,了解勺嘴鷸的數量、生活環境,為評估環境恢復和保護工作提供科學的依據。經過兩天的調查,志願者在湛江沿海灘涂記錄到28隻極危鳥類勺嘴鷸。
  • 勺嘴鷸擬增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球成鳥數量不足500隻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此次《名錄》調整擬將勺嘴鷸新增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兩部門在關於《名錄》的說明中指出,勺嘴鷸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物種名錄列為「極危」物種,根據瀕危性原則,本次調整考慮新增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勺嘴鷸。
  • 黑腹濱鷸:為勺嘴鷸放哨
    不久前,本報報導了「世界極危鳥種勺嘴鷸重返雷州灣越冬」的消息,引起了許多觀鳥愛好者的興趣。日前,他們滿懷熱情前往雷州灣紅樹林保護區,想對勺嘴鷸進行遠距離拍攝,卻被一大群黑腹濱鷸攔住去路。為了不幹擾鳥兒們,攝影師們最終放棄了拍勺嘴鷸,並稱黑腹濱鷸為「勺子的義務哨兵」。    是日,觀鳥攝影師們來到發現勺嘴鷸的雷州灣紅樹林保護區。
  • 廣東陽江首次發現60隻全球瀕危鳥類黑臉琵鷺
    陽江首次發現60隻全球瀕危鳥類黑臉琵鷺(央廣網發 陳杰攝)央廣網廣州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林蔭 鄧石婷)這是近5年來在陽江地區首次發現數量如此眾多的黑臉琵鷺。黑臉琵鷺因長嘴像中國樂器中的琵琶而得名,是僅次於朱䴉的第二種最瀕危的水禽,國際自然資源物種保護聯盟和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都將其列入瀕危物種紅皮書中。
  • 宣傳愛鳥護鳥理念 國內首個「勺嘴鷸小站」落戶如東
    勺嘴鷸,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鳥類之一。如東縣小洋口地區被稱為「世界勺嘴鷸之鄉」。近年來,如東縣通過與多所學校共同打造勺嘴鷸「教室+小站」的方式,向社會宣傳愛鳥護鳥理念,主動參與到保護生態環境的行動中來。近日,在觀鳥愛好者的帶領下,20多名小學生來到了南通市中小學生素質教育實踐基地。
  • 瀕危黑臉琵鷺首次來合肥過冬 專家:巢湖水環境日趨向好
    原標題:史上首次瀕危黑臉琵鷺來肥過冬驚喜!1月14日晚,安徽省珍稀鳥類保護工作者聯合會專家和部分觀鳥愛好者在巢湖邊發現一隻黑臉琵鷺。據了解,瀕危的黑臉琵鷺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這也是合肥首次發現該類物種。「灰色的是蒼鷺,其他白色的是琵鷺,只有那隻最羞澀的是黑臉琵鷺。」省珍鳥會副會長虞磊指著照片上的那隻最珍貴的鳥兒告訴記者。
  • 雷州半島濱海溼地生態環境良好,僅一天監測人員就記錄到全球瀕危珍稀水禽勺嘴鷸15隻、黑嘴鷗5隻、黑臉琵鷺3隻
    正當監測人員想再靠近一點,又發現了一位「客人」——翅膀帶有褐色斑紋的黑嘴鷗。它時而在七八米開外懸空滯停,時而迅捷傾斜翅膀著陸,叼啄起螃蟹,炫耀著高超的飛行技術和捕捉技巧。    監測人員趕緊按下快門,為它拍了好多寫真。再往南邊灘涂觀察,又發現一隻黑嘴鷗,靠近些,它卻飛往紅樹林。無意中,又驚飛起一隻黑臉琵鷺,從人頭頂掠過,黑嘴鷗也撲哧著翅膀飛到別處。
  • 生態如東成為鳥類棲息的幸福家園
    蔡抗援是我縣一名資深的觀鳥愛好者,從事鳥類觀測近十年。近十年來,他多次在如東至東臺的灘涂沿線追蹤勺嘴鷸和其他珍惜鳥類的行蹤。蔡抗援說:「連年遠道而來的貴客勺嘴鷸、小青腳鷸,是如東生態環境保護的最好註腳。」 近年來,我縣積極踐行「兩山」理念,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沿海生態溼地正成為各類珍稀鳥類棲息的幸福家園。
  • 珠海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106隻
    珠海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106隻 來源:中國新聞網時間:2020-12-24 09:00:34 據廣東省林業局23日消息,珠海市觀鳥協會專業團隊近日在珠海市鬥門乾務鎮一片溼地面積達5000畝的雷蛛墾區新二圍,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106隻。
  • 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 候鳥季已悄然來臨
    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 候鳥季已悄然來臨時間:2020-11-06 15:36   來源:中國新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 候鳥季已悄然來臨 近日有關於 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的問題受到了很多網友們的關注,大多數網友都想要知道 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的具體情況
  • 50隻全球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丹頂鶴保護區
    50隻全球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丹頂鶴保護區 2020-03-27 2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世界級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 候鳥季已悄然來臨
    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 候鳥季已悄然來臨時間:2020-11-06 15:36   來源:中國新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 候鳥季已悄然來臨 近日有關於 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的問題受到了很多網友們的關注,大多數網友都想要知道
  • 國際愛鳥日:從八種瀕危的鳥兒開始
    城市之美 發現 · 行走 · 認識 演繹中國新的城市故事 今年3月,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發現了34隻極度瀕危鳥類勺嘴鷸
  • 錯過再等一年!條子泥鳥類遷徙大揭秘來了
    你知道勺嘴鷸是誰嗎?你知道它們的種群有多少只嗎?你知道它長途遷徙跋涉萬裡時最喜歡的落腳點在哪嗎?你知道東臺條子泥的深秋會迎來哪些鳥類嗎?你知道它們靠吃什麼來增重和美容嗎?你知道的和不知道的,這一次我們都將為你揭秘。精彩僅此一天,錯過再等一年。
  • 最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發布:鯨類恢復初見效
    該名錄顯示,一些發展中國家海域的過度捕撈活動正導致如石斑魚之類的魚類數量急劇減少,但同時部分瀕危海洋物種數量(如長鬚鯨)已得到有效恢復。鯨類恢復初見效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一直被列為「瀕危」物種的長鬚鯨,首次由「瀕危」類更新為「易危」類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