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危鳥類勺嘴鷸再來晉江過冬
秋冬季是鳥類遷徙的高峰期,也是鳥類愛好者最佳的賞鳥季節。最近,在金井圍頭灣,觀鳥愛好者又發現了勺嘴鷸的身影,其中一隻腳上帶著綠色腳旗,標有L7標號的勺嘴鷸,經確認,是去年出生的幼鳥,它去年冬季也曾來到圍頭灣。
近日,記者來到金井圍頭灣的這處候鳥棲息地時,空中鳥影翩躚,剛退潮的灘涂有許多覓食的鳥兒,觀鳥愛好者已經早早架起了長焦相機在此拍照,這次他們在圍頭灣發現了四隻勺嘴鷸。
泉州市觀鳥協會副會長 吳東塔:7L是11月15日我發現的,去年就有來過。去年剛出生六個月就飛到我們這邊來。
「勺子」是愛鳥人對勺嘴鷸的暱稱,在他們眼裡,這種個頭不大、白腹、麻褐色羽毛、嘴基部寬厚平扁而尖端擴大呈勺子狀的鳥類,不僅美麗而且異常珍貴,雖然熟識它們的習性、出沒規律等,但要捕捉到它們美麗的身影,還需要好運氣。
泉州市觀鳥協會副會長 吳東塔:慢慢找,很難找,找這個勺嘴鷸是五星級的,難度最大的,勺嘴鷸有錢不一定拍得到,有的人連看都看不到,比大熊貓還珍稀的動物。
據國際鳥盟統計,2019年全球勺嘴鷸數量僅剩661隻,因為數量少,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把它列為極危級別。
泉州市觀鳥協會副會長 吳東塔:7L(勺嘴鷸)是從俄羅斯西伯利亞飛到江蘇,然後飛到閩江口,再飛到晉江圍頭灣,再一個月可能飛到廣東湛江紅樹林那邊,然後跨過越南,到了泰國灣一路北上再到俄羅斯。
晉江良好溼地 吸引大量珍稀鳥類棲息
近年來,晉江生態改善,沿海水域、湖泊光照充足、魚蝦貝類豐富,是不少候鳥遷徙途中的落腳點,也有不少候鳥在這裡安家。
泉州市觀鳥協會副會長 吳東塔:我們圍頭灣這個小溪的入口有鰻魚苗,我觀察它有過來吃。晉江市林業局和市政府很重視環境保護,所以現在我們的生態一年比一年好,苗就一年比一年多。
觀鳥愛好者 魚鷹:圍頭灣是傳統勺嘴鷸的越冬點,往年我們把圍頭灣列為重點調查點,也多次來這邊做過調查。
為了保護好這片珍貴的灘涂,觀鳥愛好者呼籲大家觀鳥時不要下去灘涂,與候鳥保持一定的距離,同時也提醒附近村民要愛護這塊鳥類棲息地,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