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珍稀鳥類圖譜,你pick哪一款?

2021-01-15 婺源篁嶺鮮花小鎮

文旅信息,第一時間送達

鳥類是人類的朋友,也是生態系統的重要成員,對於維護生態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4月1日是「國際愛鳥日」,篁嶺景區和婺源旅遊股份有限公司聯手,分別在篁嶺、曉起舉行國際愛鳥日公益宣傳活動。

國際愛鳥日:愛鳥護鳥

活動現場,有關婺源境內存有的珍稀鳥類攝影作品,沿著篁嶺天街和曉起古樟依次排開。

景區工作人員在旁,向遊客介紹攝影作品中的珍稀鳥類,並發放相關宣傳單,讓大家更加充分的了解這些珍稀鳥類,從而更好的保護它們。

更有婺源的旅遊吉祥物——「熊貓鳥家族」(靛冠噪鶥、白腿小隼、中華秋沙鴨)亮相現場,吸引了不少遊客朋友前來互動合影。

最美鄉村:鳥語花香

「山青水秀是和諧風景,鳥語花香是生態名片」。

婺源生態環境優美,被外界譽為「中國最美鄉村」。良好的生態環境,孕育了眾多世界珍稀鳥種。

篁嶺周邊千棵古樹環抱,萬畝梯田簇擁。野碧風清的自然環境,遮天蔽地的古樹,加上一直以來愛鳥護花、保護生態,使得篁嶺鳥鳴縈耳不絕。

篁嶺目前現存紅山椒鳥、領雀嘴鵯等珍稀鳥類。

▲篁嶺的部分珍稀鳥類

而群山環繞、一水橫亙的曉起,也為各類珍稀鳥類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素有「熊貓鳥」之稱的白腿小隼便是曉起的常住居民。

另外,婺源還有秋口石門、鴛鴦湖、太白曹門、坑口、賦村洪家等地,現存靛冠噪鶥、中華秋沙鴨、鴛鴦、白鷳等珍稀鳥類。

生機勃勃,最美春光

鳥語花香是春天最美好的景象。

目前篁嶺高山上的二期梯田油菜花海仍在盛放,不少鳥兒也聞春而動,在花叢、花枝處駐足、盤旋,呈現出一幅生機勃勃的美好春日景象。

櫻花長廊旁的風鈴挨著櫻花叮噹作響,

橫穿村落的鮮花也已開滿篁嶺的天街古巷。

春意融融,

趁著清明小長假到婺源,

來一場賞花吸氧之旅吧!

相關焦點

  • 【綠鏡頭·發現中國】婺源饒河源溼地公園吸引珍稀鳥藍冠噪鶥安家
    藍冠噪鶥棲息地世界僅存200隻的珍稀鳥藍冠噪鶥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李志強報導:「咻咻....——好似口哨聲的清脆鳥鳴響徹在婺源繞河源國家溼地公園,枝繁葉茂的樹林間,幾隻白色尾羽的小鳥兒輕輕飛過。它就是珍稀神秘的鳥類——藍冠噪鶥。  日前,「綠鏡頭·發現中國」媒體採訪團有幸深入藍冠噪鶥的棲息地——婺源國家溼地公園生態保育區,一睹它的神秘風採。  繞河源生態保育區是繞河源國家溼地公園的組成部分,這片饒河源頭的茂盛樹林,面積225公頃。
  • 我國的珍稀鳥類動物圖譜
    將我國特有的部分珍稀鳥類專門搜集編製圖譜,與大家共同認識一下。有好多看著好美麗哦。01四川山鷓鴣【別名】砣砣雞、筍雞【學名】Arborophila rufipectus 【分布】迄今僅發現於我國四川省的屏山、甘洛、馬邊、峨邊、沐川等縣。
  • 藍冠噪鶥與江西婺源的「百年之約」
    視頻由江西婺源饒河源國家溼地公園提供新華社南昌5月7日電(記者陳毓珊)藍冠、黃喉、黑臉、褐腰,啼聲清脆悅耳,動作輕盈矯捷。在江西婺源,不僅有徽派古宅與層層梯田交相輝映,全球僅200隻左右的珍稀鳥類藍冠噪鶥也聚居於此。
  • 《中國珍稀野生動物手繪圖譜》 | 向你展示一冊「科學與藝術兼備...
    《中國珍稀野生動物手繪圖譜》之白唇鹿 因此《中國珍稀野生動物手繪圖譜並被列入「廣州市科技計劃項目」,一為傳播科學,二為宣傳動物保護,三為紀念老一輩科學繪畫工作者。
  • 江西婺源,不僅有最美鄉村,還有鳥界的四大「名旦」
    義膽雄豐江西婺源,擁有眾多旅遊自然資源。其中,江灣被稱為最美的鄉村。婺源土特產是:綠、紅、黑、白。綠,是綠茶!紅,是中華荷包紅魚!黑,是龍尾硯!白,是江灣雪梨!現在,正在建設的饒河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包括了整個婺源縣。對於觀鳥人來說,婺源還是野鳥的天堂!
  • 746張鳥類圖譜集中展出
    本報訊本周是第36屆北京愛鳥周,手繪於100多年前的746張珍貴鳥類圖譜在京集中展出。可惜的是,圖譜中的部分鳥類品種今天已經滅絕。此次"十九世紀法國傳教士手繪中國鳥類圖譜"特展,展出了法國傳教士韓伯祿主持繪製的鳥類圖譜746張,涉及鳥類416種。
  • 婺源好生態引來「會飛的熊貓」 「觀鳥經濟」富山鄉
    「白腿小隼被攝影愛好者與鳥類愛好者稱之為『會飛的熊貓』,白腿小隼安家婺源縣,應該與這裡良好的生態環境有關。」鳥類愛好者周華告訴記者,曉起村是個觀賞拍攝白腿小隼的絕佳地點。  拍鳥地催生「觀鳥經濟」  婺源良好的生態環境孕育了生物的多樣性,成為「珍稀鳥類大觀園」和「鳥友」攝影的天堂,這裡不僅有「會飛的熊貓」,還有大量的鴛鴦,鴛鴦是國際易危動物、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婺源境內的鴛鴦湖是世界著名的野生鴛鴦越冬棲息地。  藍冠噪鶥是世界上最神秘的鳥類之一,曾一度被認為已經絕跡。
  • 【漲姿勢】飛過北京的珍稀鳥類(組圖)
    小編梳理相關新聞後發現,鳥類的生活狀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京的環境變化。那麼,北京最常見的鳥類品種有哪幾類?又發現過哪些珍稀鳥兒?還不趕緊來跟小編漲姿勢。還有一些咱北京不太常見或者極為罕見的鳥,除了研究鳥類的專家,一般人即便見到恐怕也是「相逢對面不相識」。下面小編就給你「引見」一下!
  • 6大觀鳥勝地你值得一去
    每年秋冬枯水季節,鄱陽湖地區顯現大面積淺水湖灘,大量水草、魚蝦、螺蚌等為各種鳥類提供了豐富的食物。百餘種、數十萬隻候鳥飛到鄱陽湖棲息越冬,其中佔全球數量95%的白鶴、90%的東方白鸛、70%的小天鵝、60%的鴻雁、50%的白枕鶴等,都把鄱陽湖作為越冬的主戰場,越冬候鳥的數量之大和珍稀種類之多在全球絕無僅有。
  • 美國五種披薩,你pick哪一款
    你喜歡吃披薩嗎?今天我們就來談談美國披薩。第一:加州風味披薩加州風味披薩是不使用任何傳統披薩原料的披薩。傳統的披薩原料是沙拉醬、香腸、奶酪、可能還有黑橄欖。而加州披薩可能會用雞肉、各種各樣的蔬菜,可能是水果,各種菜餚。這種披薩不僅有肉的香味,而且似乎更加健康。第二:紐約風味披薩紐約風味披薩很大。在紐約,人們喜歡把披薩疊起來吃。
  • 藍冠噪鶥,婺源的精靈婺源的歌手,配得上「國家一級」這個名分!
    藍冠噪鶥曾在江西婺源和雲南思茅有分布記錄,但目前可知的分布範圍僅在婺源森林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種群數量200隻左右,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極度瀕危物種。藍冠噪鶥能保存至今,要感謝淳樸善良的婺源人,感謝當地悠久的風水林傳統文化。風水林的文化深入人心,既提高了當地的水源涵養能力和空氣品質,又為藍冠噪鶥提供了種群生存必須的棲息空間。婺源人自古以來崇尚天人合一的生態理念,沒有打鳥害生的習慣,使得藍冠噪鶥與綠林炊煙共存,生命之火綿綿不絕。
  • 蘭州珍稀鳥類圖鑑(猛禽類)
    海昌哥蘭小雅蘭州大雅文化出了一本子《蘭州珍稀鳥類》的書,你聽佛過沒?我就知道個麻雀兒,木你趕緊介紹一哈沙!蘭州作為甘肅省省會,擁有興隆山、吐魯溝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近年來,通過天然林保護和退耕還林等措施,蘭州生態環境得到極大改善,野生鳥類數量也是不斷壯大。據不完全統計,蘭州地區棲息有各類大中型涉禽、猛禽、林鳥、水鳥等鳥類360餘種。在蘭州這片鍾靈毓秀的土地上,無數猛禽鳥類,大鵬展翅,翱翔天空,展示著無窮的靈性與魅力。現在我們無需跋山涉水,就可以看到這些令人喜愛的鳥啦!
  • 經典又帥氣的雨衣種草,你pick哪一款?
    這一期,分享的是3款明星常備——運動型雨衣品牌,兼具超棒的時尚感,與帥氣的外形,很適合初秋的時候搭配哦!拿起手中的瓜,一起看看吧!Part 1:帥氣的戶外雨衣——TheNorthFace首先推薦的主打科技的品牌,當然是戶外裝扮中很有名氣,而且經常和潮牌合作的「北面」,比如Supreme、Timberland。
  • 哪些鳥類是野生珍稀鳥類呢?
    哪些鳥類是野生珍稀鳥類呢?各國攝影師深入到地球上許多最偏遠的地區,花數星期時間躲在相機背後,只為捕捉這些野生珍稀或瀕危鳥類的罕見鏡頭。它們都是什麼鳥呢?褐秋沙鴨六大最受威脅的世界水禽之一褐秋沙鴨,是一種典型的秋沙鴨屬鳥類。棲息時多遊蕩在岸邊或水邊沙灘上。飛行快而直,兩翅扇動較快,常發出清晰的振動翅膀聲。是六大最受威脅的世界的水禽之一。丹頂鶴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丹頂鶴是東亞地區特有的鳥種,數量稀少,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叉扇尾蜂鳥唯一的一種單型屬蜂鳥叉扇尾蜂鳥是一種中等體形的蜂鳥。
  • 手繪中國鳥類圖譜集中呈現
    光明網訊 (記者 田呢)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內,746張鳥類圖譜,將鳥類這一自然界的精靈,用傳統藝術和自然主義結合的手法靈動地展現在人們面前。由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和保利文化集團聯合推出的公益性展覽「十九世紀法國傳教士手繪中國鳥類圖譜」展3月31日開幕。
  • 郵政日戳上的珍稀鳥類(1)
    鳥類之所以珍稀,是因為它們不常見,甚至於數量稀少。在我國,不少鳥類已經成為珍稀鳥類,個別鳥類甚至成為瀕危物種。
  • 這十種珍稀鳥類都生活在溫州
    「鳥兒的消失,食物鏈斷裂。有的物種沒有天敵,生態平衡就會打破」。,目前只能去動物園觀賞或去金洲動物博物館看標本,這讓人惋惜。但可喜的是,由於一群愛鳥的攝影師堅持拍攝鳥類、記錄鳥類,又有新的珍稀鳥種陸續在溫州被發現。彩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在中國幾乎已經絕跡。在《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中,將彩䴉列入I項,意思是「一物種的情況不甚明朗,但有跡象表明可能屬於瀕危或漸危。」之前,浙江關於彩䴉的記載,要追溯到1934年。
  • 現生鳥類「親戚」關係如何?萬種鳥基因組圖譜提供重要線索
    現生鳥類「親戚」關係如何? 萬種鳥基因組圖譜提供重要線索長期以來,人類對鳥類系統發育關係的了解比其他任何脊椎動物都少。自1861年第一塊始祖鳥化石報導以後,鳥類的起源更成為科學家們感興趣的課題。早期鳥類祖先自恐龍演化形成後,經歷了快速的物種大爆發,形成了現今鳥類的物種格局。
  • 保利博物館呈現19世紀手繪中國鳥類圖譜
    由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和保利文化集團聯合推出的公益性展覽「十九世紀法國傳教士手繪中國鳥類圖譜」展,3月31日在保利藝術博物館開幕,展覽將持續至4月13日,本次展覽恰逢4月1日北京第36屆「愛鳥周」的到來,展出的746張鳥類圖譜,將鳥類這一自然界的精靈,用傳統藝術和自然主義結合的手法靈動地展現在人們面前
  • 科研|現生鳥類「親戚」關係如何?基因組圖譜提供重要線索
    近十年前,隨著一項覆蓋現生約10500種鳥類的萬種鳥基因組學計劃啟動和研究的深入,科學家有望構建起所有鳥類的基因組圖譜,解析鳥類演化的歷程。「研究團隊發表了363種鳥類基因組數據,同時通過這一數據建立了無參考序列下多基因組比對和分析的新方法,並基於這一新方法闡明高密度物種取樣對生物多樣性研究的重要性。」馮少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