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繪中國鳥類圖譜集中呈現

2021-01-08 中國江蘇網

  光明網訊 (記者 田呢)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內,746張鳥類圖譜,將鳥類這一自然界的精靈,用傳統藝術和自然主義結合的手法靈動地展現在人們面前。由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和保利文化集團聯合推出的公益性展覽「十九世紀法國傳教士手繪中國鳥類圖譜」展3月31日開幕。恰逢北京第36屆「愛鳥周」的到來,展覽使人們重新注目一段被遺忘卻意義非凡的歷史,一段中法兩國人民探索和交流的歷史。

  此次特展中呈現的法國人韓伯祿主持繪製的鳥類圖譜涉及鳥類416種,其中406種在中國出現過,部分品種已經滅絕。如圖譜中包含鳥類灰孔雀雉僅見於雲南,灰胸竹雞分布北抵陝西,足見此套圖譜創作過程跋山涉水、尤為艱辛。韓伯祿1868年來到中國,積數十年之力搜集中國及周邊地區的動植物標本,由其受命主持創建的徐家匯博物院在八十多年的歷史中,不論是在標本收藏、整理、鑑定,或是在成果發表交流上,乃至於對中國當地自然史的基礎研究和興趣啟發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正如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理事長胡德平所說,這次展示是近代有關鳥類物種的真實記錄,是人類對於自然界物種進化的科學認識,也是人類對世界生物鏈環相關性的認識。觀眾可以接受一次愛鳥的美學享受,及自然界鳥類物種的現狀教育。相信藉由這次展覽,觀眾可以去一觀自然之美,欣賞和感受它們的美與神奇。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4月13日。

相關焦點

  • 保利博物館呈現19世紀手繪中國鳥類圖譜
    由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和保利文化集團聯合推出的公益性展覽「十九世紀法國傳教士手繪中國鳥類圖譜」展,3月31日在保利藝術博物館開幕,展覽將持續至4月13日,本次展覽恰逢4月1日北京第36屆「愛鳥周」的到來,展出的746張鳥類圖譜,將鳥類這一自然界的精靈,用傳統藝術和自然主義結合的手法靈動地展現在人們面前
  • 746張鳥類圖譜集中展出
    本報訊本周是第36屆北京愛鳥周,手繪於100多年前的746張珍貴鳥類圖譜在京集中展出。可惜的是,圖譜中的部分鳥類品種今天已經滅絕。此次"十九世紀法國傳教士手繪中國鳥類圖譜"特展,展出了法國傳教士韓伯祿主持繪製的鳥類圖譜746張,涉及鳥類416種。
  • 19世紀法國傳教士手繪中國鳥類圖譜展亮相
    19世紀法國傳教士手繪中國鳥類圖譜展亮相 2017-03-31 22    19世紀法國傳教士手繪中國鳥類圖譜展今日亮相,圖為小黃鷹。
  • 《中國珍稀野生動物手繪圖譜》 | 向你展示一冊「科學與藝術兼備...
    《中國珍稀野生動物手繪圖譜》之白唇鹿 因此《中國珍稀野生動物手繪圖譜》將80年代中國一批科學手繪者盧濟珍老師等人的手繪作品集結成冊以饗讀者。
  • 《中國野生鳥類》:一套誠意滿滿的科普典藏
    特別設計的護封,外側選用了各生態系統代表性鳥種的剪影,用相應的主體色呈現,內側則呈現了相應鳥種的原色手繪。打開書,精緻大氣的設計、清晰的鳥類圖片和一組組鳥類手繪圖片呈現在眼前。這樣一套叢書,帶給人一種安靜、內斂、自信和儒雅的氣息。 「中國野生鳥類」叢書共四卷,包括《中國青藏高原鳥類》《中國海洋與溼地鳥類》《中國草原與荒漠鳥類》《中國森林鳥類》。
  • 植物科學畫|1795年科羅曼德爾海岸的手繪植物
    科羅曼德海岸植物圖譜Plants of the coast of Coromandel科學與藝術  《Plants of the coast of Coromandel》(科羅曼德海岸的植物)是英國植物學家威廉·羅克斯堡的著作,出版於1795年。
  • 把德陽水鳥全部手繪成冊是什麼感覺?德陽觀鳥,這份圖譜必備!
    > 其書 這本名為《鳥伴(繪畫版)》(以下簡稱《鳥伴》)的可攜式觀鳥圖譜值得一提的是配文的插畫,色彩淡雅、造型準確,真實還原了鳥兒們形態和特徵,實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觀鳥圖譜。
  • 利用圖譜巧學兒歌
    因此,我將圖譜重新進行了調整,將下載的圖片內容變為手繪的圖譜,根據兒歌內容輔以形象、生動的圖譜,使幼兒將兒歌內容與觀察圖譜結合起來。在後來的教學活動中,幼兒被形象的圖譜內容吸引,能夠在觀察中大膽猜測、表達兒歌內容,由此降低了學習難度,圖譜方式成了幼兒學習的有效輔助手段。
  • 絕美素材:經典花草手繪圖譜,德國大師奧託的傳世之作
    本期話題 : 德國植物學大師奧託的絕美植物圖譜奧託·威廉·湯姆(Otto Wilhelm Thomé(1840-1925))是德國的一位植物學家,在那時,植物學家很多都是人間全才—— 他們不僅懂得植物,懂得動物,而且對天文地理也都了如指掌,甚至不少還具備豐富的航海知識,能從歐洲遠航到新大陸——而我們的奧託則是一位被科學事業耽誤的繪畫大師
  • 基因組圖譜全面揭秘鳥類演化「大爆炸」歷程
    原標題:基因組圖譜全面揭秘鳥類演化「大爆炸」歷程   為何鳥類沒有牙齒;顏色鮮豔的羽毛如何演化;鱷魚怎麼會跟鳥類攀上親戚;鸚鵡為何能「說」人話?   一項歷時四年之久、雄心勃勃的國際合作研究,通過全面解析現代鳥類基因組圖譜,使約6600萬年前地球上龐大動物類群恐龍覆滅之後出現的鳥類演化「大爆炸」歷程浮出水面,並深入解答了很多疑問。
  • 蕨類圖譜|奧託手繪植物圖譜中的蕨類植物之美
    中國有61科223屬,約2600種,主要分布在華南及西南地區,僅雲南一省就有1000多種,所以在我國有"蕨類王國"之稱。已知可供藥用的蕨類植物有39科300餘種。"蕨"最早出現在我國《詩經》——陡彼南山,言採其蕨,它的別名很多,古代叫它蕨萁、月爾、綦等,民間又稱它為龍頭菜、蕨菜、米蕨草、如意菜等。
  • 我國的珍稀鳥類動物圖譜
    將我國特有的部分珍稀鳥類專門搜集編製圖譜,與大家共同認識一下。有好多看著好美麗哦。01四川山鷓鴣【別名】砣砣雞、筍雞【學名】Arborophila rufipectus 【分布】迄今僅發現於我國四川省的屏山、甘洛、馬邊、峨邊、沐川等縣。
  • 《中國鳥類識別手冊》新書發布
    中國林業出版社適時策劃出版《中國鳥類識別手冊》在野生動物保護領域下了一場及時雨。該書的作者聶延秋先生,是出自行家裡手,1453種鳥種齊全,圖片的生物學特徵性強,圖文並茂,文字說明言簡意賅,填補了我們國人自己系統地用圖示方式展示我國鳥類及其分布的空白。  我國是世界鳥類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現有鳥類超過1400種,約佔世界鳥類的16%。
  • 基因組圖譜全面揭秘鳥類演化「大爆炸」歷程—新聞—科學網
    一項歷時四年之久、雄心勃勃的國際合作研究,通過全面解析現代鳥類基因組圖譜,使約6600萬年前地球上龐大動物類群恐龍覆滅之後出現的鳥類演化「大爆炸」歷程浮出水面,並深入解答了很多疑問。主導這項研究的國際鳥類基因組研究聯盟不久前以專刊形式集中公布了28篇首期研究成果,其中8篇刊登在《科學》雜誌鳥類專刊上,其餘20篇陸續刊登於《基因組生物學》《大數據科學》等雜誌,這些揭開了生物演化史上又一重要的篇章。 鳥綱基因組和演化生物學研究 以往的研究顯示,在白堊紀物種大滅絕事件中倖存的鳥類,經歷了一次快速的演化。
  • 人體圖譜:解剖學 組織學 病理學
    推薦閱讀《人體圖譜:解剖學 組織學 病理學》是一本享譽國際的人體圖譜,由中國解剖學會理事長帶領國內15所重點醫學院校解剖專業負責人擔綱翻譯的鴻篇巨製。《人體圖譜--解剖學、組織學、病理學》引自歐洲,由中國解剖學會理事長李雲慶教授帶領國內15所重點醫學院校解剖教研室負責人翻譯,為了方便國際學術交流,每個解剖名詞後都保留了的英文。作為一部人體圖譜,本書的圖片質量超越了其他同類書。285×340的超大尺寸,使圖片給人過目不忘的視覺效果;充滿歐洲藝術氣息的大幅手繪圖,讓閱讀和學習成為享受。
  • 現生鳥類「親戚」關係如何?萬種鳥基因組圖譜提供重要線索
    現生鳥類「親戚」關係如何? 萬種鳥基因組圖譜提供重要線索長期以來,人類對鳥類系統發育關係的了解比其他任何脊椎動物都少。自1861年第一塊始祖鳥化石報導以後,鳥類的起源更成為科學家們感興趣的課題。早期鳥類祖先自恐龍演化形成後,經歷了快速的物種大爆發,形成了現今鳥類的物種格局。
  • 19世紀最出色的鳥類博物學家與插畫師,用手繪記錄飛鳥之美
    近年來在網絡上,靠賣萌出圈的冠海雀,跳魔性求偶舞的華美極樂鳥等雖然受到了大眾的關注,但我們對鳥類的認識和了解還是太少。跳求偶舞的華美極樂鳥今天,小編介紹三位19世紀最出色的鳥類博物學家與書籍插畫師,他們用精湛的手繪技藝,記錄下了大自然中的飛鳥之美。其中有許多如今已瀕危的物種。
  • 【中國科學報】萬種鳥類基因組計劃第二階段研究結果發布
    【中國科學報】萬種鳥類基因組計劃第二階段研究結果發布 2020-11-18 中國科學報 【字體該研究團隊發表了363種鳥類基因組數據,同時通過這一數據建立了無參考序列下多基因組比對和分析的新方法,並基於這一新方法闡明了高密度物種取樣對生物多樣性研究的重要性。  萬種鳥類基因組計劃旨在構建約10500種鳥類的基因組圖譜。研究團隊從現存鳥類的科階元中選取一個代表性鳥類物種,共計獲得363種鳥類的全基因組數據,覆蓋92%的科階元,其中267個物種的基因組數據為首次發布。
  • 科研|現生鳥類「親戚」關係如何?基因組圖譜提供重要線索
    長期以來,人類對鳥類系統發育關係的了解比其他任何脊椎動物都少。自1861年第一塊始祖鳥化石報導以後,鳥類的起源更成為科學家們感興趣的課題。早期鳥類祖先自恐龍演化形成後,經歷了快速的物種大爆發,形成了現今鳥類的物種格局。100多年來,科學家們對現生鳥類物種的分化過程和物種關係樹提出了眾多猜想,然而答案仍莫衷一是。
  • 婺源珍稀鳥類圖譜,你pick哪一款?
    文旅信息,第一時間送達鳥類是人類的朋友,也是生態系統的重要成員,對於維護生態平衡具有重要作用。4月1日是「國際愛鳥日」,篁嶺景區和婺源旅遊股份有限公司聯手,分別在篁嶺、曉起舉行國際愛鳥日公益宣傳活動。國際愛鳥日:愛鳥護鳥活動現場,有關婺源境內存有的珍稀鳥類攝影作品,沿著篁嶺天街和曉起古樟依次排開。景區工作人員在旁,向遊客介紹攝影作品中的珍稀鳥類,並發放相關宣傳單,讓大家更加充分的了解這些珍稀鳥類,從而更好的保護它們。更有婺源的旅遊吉祥物——「熊貓鳥家族」(靛冠噪鶥、白腿小隼、中華秋沙鴨)亮相現場,吸引了不少遊客朋友前來互動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