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法國傳教士手繪中國鳥類圖譜展亮相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19世紀法國傳教士手繪中國鳥類圖譜展亮相

2017-03-31 22:09:3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孫靜波

    19世紀法國傳教士手繪中國鳥類圖譜展今日亮相,圖為小黃鷹。 馬海燕 攝

  中新網北京3月31日電 (記者 馬海燕)在4月1日北京第36屆「愛鳥周」到來之際,19世紀法國傳教士手繪中國鳥類圖譜展31日亮相保利藝術博物館。

  展覽涵蓋法國耶穌會士韓伯祿主持繪製的鳥類圖譜746張,涉及鳥類416種,其中406種在中國出現過,部分品種已經滅絕。

  圖譜中包含的鳥類灰孔雀雉僅見於雲南,灰胸竹雞在陝西,勺雞分布在遼寧、西藏、喜馬拉雅山脈至中國中部及東部地區,足見圖譜創作者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

19世紀法國傳教士手繪中國鳥類圖譜展今日亮相,圖為貓頭鷹。 馬海燕 攝

  韓伯祿1868年來到中國,1872年受命主持創建徐家匯博物院。韓伯祿和徐家匯博物院的神父們積數十年之力搜集中國及周邊的動植物標本,一度成為遠東之最,有「亞洲的大英博物館」之稱。自19世紀80年代中期始,韓伯祿陸續將整理結果發表在徐家匯博物院的刊物《中華帝國自然史論集》中,這批出版物完全在中國本土繪圖、製版及印刷,也是中國本土自然科學領域出版印刷業的開始,為後來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基礎。

  世界宗教與環境保護基金會秘書長彭馬田表示,這一展覽很有新意,在中國和世界環境保護歷程中都有重要意義。法國傳教士做出如此豐富的中國鳥類圖譜,讓人敬佩。

  法國駐華大使顧山表示,這些圖譜生動體現了法中兩國人民源遠流長、形式多樣的交流合作,也彰顯了兩國對研究和保護自然環境的重視。通過該展覽,這些融匯中國傳統藝術風格與法國自然主義手法的絢麗圖譜再次煥發生命,並提醒我們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

  展覽將持續至4月13日。(完)

相關焦點

  • 保利博物館呈現19世紀手繪中國鳥類圖譜
    由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和保利文化集團聯合推出的公益性展覽「十九世紀法國傳教士手繪中國鳥類圖譜」展,3月31日在保利藝術博物館開幕,展覽將持續至4月13日,本次展覽恰逢4月1日北京第36屆「愛鳥周」的到來,展出的746張鳥類圖譜,將鳥類這一自然界的精靈,用傳統藝術和自然主義結合的手法靈動地展現在人們面前
  • 746張鳥類圖譜集中展出
    本報訊本周是第36屆北京愛鳥周,手繪於100多年前的746張珍貴鳥類圖譜在京集中展出。可惜的是,圖譜中的部分鳥類品種今天已經滅絕。此次"十九世紀法國傳教士手繪中國鳥類圖譜"特展,展出了法國傳教士韓伯祿主持繪製的鳥類圖譜746張,涉及鳥類416種。
  • 手繪中國鳥類圖譜集中呈現
    光明網訊 (記者 田呢)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內,746張鳥類圖譜,將鳥類這一自然界的精靈,用傳統藝術和自然主義結合的手法靈動地展現在人們面前。由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和保利文化集團聯合推出的公益性展覽「十九世紀法國傳教士手繪中國鳥類圖譜」展3月31日開幕。
  • 19世紀最出色的鳥類博物學家與插畫師,用手繪記錄飛鳥之美
    在攝影技術未興起和普及之前,鳥類也是許多博物學家和畫家鍾愛的對象。它們輕盈敏捷,是大自然最靈動的美。但這種美麗也給它們帶來了災難。以極樂鳥為例,只因為它們擁有絢麗的羽毛,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每年就有超過幾萬隻極樂鳥被捕殺,成為了歐洲貴婦帽子上的裝飾。
  • 《中國珍稀野生動物手繪圖譜》 | 向你展示一冊「科學與藝術兼備...
    《中國珍稀野生動物手繪圖譜》之白唇鹿 因此《中國珍稀野生動物手繪圖譜》 盧濟珍等 繪 方楚雄 田世光 配景 翟欣 潘志萍 張春蘭 主編 《中國珍稀野生動物手繪圖譜》凝結了20世紀80年代一批優秀學者對野生動物誠摯、深厚且純淨的深情。
  • 《中國自然歷史繪畫》包含16本圖譜:中國動物圖譜、野生植物圖譜...
    、通草畫(棉布紡織、玻璃製造、竹紙製造、煤礦採運)、中國花鳥圖繪、中國制漆圖譜、各式爐灶圖、陶瓷燒制、金屬手工藝白描圖等等,其中部分動植物圖由法國畫家Pierre Joseph Buchoz繪製。 這一些關於中國的記錄型繪畫大致繪製於18-19世紀,當時法國王室希望對中國有更深的了解,通過大量傳教士和商行團來到中國,他們通過繪畫記錄當時他們的見聞,也有大部分繪畫是中國當地的畫師繪製再賣給這些西方旅行者(被稱為外銷畫),所以這些繪畫大部分都有中文標註及訪問注釋。後來法國王室將這些資料轉交法國國家圖書館保存。
  • 植物科學畫|1795年科羅曼德爾海岸的手繪植物
    科羅曼德海岸植物圖譜Plants of the coast of Coromandel科學與藝術  《Plants of the coast of Coromandel》(科羅曼德海岸的植物)是英國植物學家威廉·羅克斯堡的著作,出版於1795年。
  • 中國藏家買下的拿破崙王冠金葉亮相深圳,160餘件珍寶同展
    2019年是拿破崙誕辰250周年紀念日,一系列紀念活動曾在法國國內展開。兩年前國外媒體曾報導拿破崙皇冠上的一枚金葉因被中國藏家拍下而傳聞極久。澎湃新聞獲悉,12月22日,在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舉辦的「覺醒:文藝復興至二十世紀的宮廷珍寶」開幕式前一刻,這一拿破崙加冕時佩戴的王冠上的月桂金葉被放入了展廳陳列,首次公開對外展出。
  • 把德陽水鳥全部手繪成冊是什麼感覺?德陽觀鳥,這份圖譜必備!
    > 其書 這本名為《鳥伴(繪畫版)》(以下簡稱《鳥伴》)的可攜式觀鳥圖譜值得一提的是配文的插畫,色彩淡雅、造型準確,真實還原了鳥兒們形態和特徵,實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觀鳥圖譜。
  • 上博的大洋洲藝術珍品展,呈現太平洋三大島群的生活圖景
    而食火雞是在大洋洲生活的一種大型鳥類,成熟的食火雞身上披著黑色粗硬的羽毛,奔跑時速可達 50 公裡,是公認的世界上最危險的鳥類之一,也因此不易獲得,羽毛格外被珍視。用它做成的道蓋雕塑是當地普遍流行的獨木舟船首裝飾。《道蓋獨木舟船首雕塑》,澳大利亞,託雷斯海峽,賽巴伊島,19 世紀木,食火雞羽毛,顏料,Inv. 70.2001.38.1,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藏。
  • 中國理科第一男,學數學,驚動法國科學院,中國科技差點世界第一
    所以,高考數學就知識點而言並不難,都是初等數學的內容,只有很少一部分涉及到高等數學,也就是說高中數學所涉及的知識點基本都是17世紀和18世紀的科學知識了。 康熙皇帝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理科男,是最早系統學習西方科學的中國人,明末清初,系統學習西方科學知識的中國人,不僅有帝王,還有士人,康熙皇帝學習數學,甚至驚動了法國科學院,法國科學院於1666年正式成立,路易十四擔任法國國王期間(1643年至1715年),法國科學院成為了法國的皇家科學院,1688年,法國宮廷和法國科學院,精挑細選了6名耶穌會士來到中國的清朝,
  • 莫奈完整版《草地上的午餐》亮相臺北故宮博物院特展
    莫奈完整版《草地上的午餐》亮相臺北故宮博物院特展 澎湃新聞記者 陳若茜 2018-11-14 08:58 來源:澎湃新聞
  • 追尋前人足跡 探究雅安鳥類
    截至今年3月,雅安已經記錄鳥類506種,超過全省鳥類的三分之二,超過全國鳥類的三分之一。其中包括有「鳥中大熊貓」之稱的中國特有大型鳥類綠尾虹雉和中華秋沙鴨, 以及黑頸鶴、黑鸛、金雕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9種,四川林鴞、紅腹錦雞、鴛鴦、彩䴉、鵂鶹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52種。
  • 81年前手繪北海圖首次亮相
    作者: 侯豔來源:  北海公園推出老照片回顧展  本報訊(記者侯豔)昨天,為慶祝北海公園建園840周年,北海推出老照片回顧展,首次向社會展出81年前北海事務所手繪的北海公園全圖。  據介紹,這張1925年手繪的公園全圖是北海公園管理處重要的歷史文獻資料,此前只對部分專業人員展示過。「很多景點現在已經沒有了。
  • ZETA聯盟攜手會員企業亮相中國電子展
    近期,縱行科技攜手ZETA聯盟成員企業齊亮相以「創新突破,協同發展」為主題的第98屆中國電子展。11月16日,第98屆中國電子展以「創新突破,協同發展」為主題,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隆重舉行。GreenWaves總部位於法國格勒諾布爾
  • 82屆中國電子展—線圈展亮相上海
    82屆中國電子展—線圈展亮相上海 第82屆中國電子展於2013年11月13-15號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屆時中國電子展線圈展,與同期的消費電子展、LED展、亞洲電子展,以及中國電子展的儀器儀表展區、被動元件展區、機電元件展區等形成一個完整的電子產業鏈,在上海亮相。
  • 18世紀的法國人,眼中的清朝皇帝是紅須綠眼
    對17、18世紀的歐洲人來說,遙遠的東方是一個神奇的夢。從馬可波羅開始,一本本遊記、一段段轉述,使那片富饒之地更令人心動。這時候的法國,「中國熱」正盛:東印度公司運回的遠東瓷器、茶葉和絲織品;商人和使團寫下航海圖志與遊記;傳教士們講述清政府中的種種見聞。
  • 「全球地圖中的上海」展揭幕
    此次展覽由上海社會科學院、澳門科技大學、上海圖書館主辦,展期一個月,展出的34幅地圖系澳門科技大學圖書館按照梵蒂岡使徒圖書館、美國國會圖書館、法國國家圖書館、哈佛-燕京圖書館等海外知名圖書館館藏原圖高清等大複製而成。  其中,既有明清時期的中國古輿圖,也有西方傳教士或繪圖師繪製的古地圖。
  • 法國拉斯科洞穴壁畫復原展首次登陸中國
    法國拉斯科洞穴壁畫復原展首次登陸中國 2017-11-01 19:50:1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葉攀
  • 法國患者手繪自家地圖 誠邀西安醫護人員做客
    原標題:法國患者手繪自家地圖 誠邀西安醫護人員做客 我真誠地邀請你們去法國,到我的家裡做客……」在西安旅遊的法國老人薩拉女士,不慎踩空摔傷,被送至西安市紅會醫院手術。經過治療,薩拉女士日前就要出院回國了。薩拉表示,西安很美麗,這次在西安得到了世界一流水平的治療、護理以及許多陌生人的關愛,令她和丈夫十分感動。   現年68歲的薩拉女士是法國巴黎人,和同伴一行來到中國。在北京稍作逗留後,8月17日一行人興致勃勃地來到了古都西安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