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拿破崙誕辰250周年紀念日,一系列紀念活動曾在法國國內展開。兩年前國外媒體曾報導拿破崙皇冠上的一枚金葉因被中國藏家拍下而傳聞極久。澎湃新聞獲悉,12月22日,在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舉辦的「覺醒:文藝復興至二十世紀的宮廷珍寶」開幕式前一刻,這一拿破崙加冕時佩戴的王冠上的月桂金葉被放入了展廳陳列,首次公開對外展出。
據相關資料介紹,1804年見證了拿破崙加冕儀式的月桂金葉目前存世一共兩枚,一枚是此次展出的展品,另一枚則被珍藏在法國楓丹白露宮。
和拿破崙皇冠上月桂金葉一同展出的還有覆蓋4個世紀、20個國家的160餘件西方罕見珍寶,其中有百餘件展品為全球首次公開亮相。據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負責人在開幕式上介紹,此次展覽是作為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的第一個展覽,同時也是「覺醒」全球巡展的第一站,「希望此次展覽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審美層次的觀賞體驗,更多的是一種深層次的思考,即我們應該持何種態度面對未來、面對城市、面對當代藝術。」
拿破崙加冕時佩戴的王冠金葉2017年現身拍賣現場
「覺醒:文藝復興至二十世紀的宮廷珍寶」首展,由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主辦(深圳兩館),深圳九象文化文創有限公司承辦。不同於常規展覽,開幕式首先以「覺醒」展覽的紀錄片預告開場,完整呈現了一場展覽從無到有的經過,以及策展團隊在背後付出的「美和真實」。隨後,關於本次展覽的電影概念片正式上映,讓觀眾在觀展前一覽其中部分珍寶的「芳容」。
展覽現場
對於為何在深圳兩館開啟「覺醒:文藝復興至二十世紀的宮廷珍寶」的全球首展,主辦方介紹說,深圳兩館來自解構主義頑童奧地利藍天組(Coop Himmelblau)的設計,是深圳市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文化藝術場館,也是「覺醒」全球巡展的起點。
在兩館館長顏為昕看來,「覺醒」的展開映射了一段文明的精神美學。他說,研究古老文明,通過審美可最大程度獲得感性狀態,而縱觀當代的科技,雖帶來革命性的改變,但人卻被帶離本真。「覺醒」展覽,恰是一次對感性回歸的追求。顏為昕表示:「歷史沉澱下來的這批從文藝復興到二十世紀的珍寶,承載的是一段人類審美精神的覺醒。」
「覺醒」:160件珍寶從歷史深處被喚醒
「覺醒」作為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的第一個展覽,同時也是全球巡展的第一站,此次展覽展陳面積達3000平米,來自文藝復興至20世紀的160餘件宮廷珍寶華麗亮相,跨越4個世紀、覆蓋20個國家。
對於「覺醒」概念的來源,策展人樊曉光在展覽開幕式上表示,「今天的世界,物質前所未有地豐富,但當全球化將我們的觸角擴張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時,我們逐漸失去了『凝視』的機會。而『覺醒』展覽,呈現的就是這樣一個需要凝視、值得凝視的世界。這160餘件來自文藝復興至20世紀的宮廷珍寶,曾經在經歷過戰爭、災難、動蕩後,在漫長的歲月中處於沉睡狀態。但它們身上都有著豐富的文化密碼,承載著歷史與文化,『覺醒』給了這些珍寶一個『開口說話』的機會,從歷史深處被喚醒。」
織物風格金包
「如果你洞察幽微,你將看到有的作品上留存的工藝的痕跡,在沒有電力、工具並不發達的時代,這些用超凡的耐心、稀世的工藝和豐富的經驗打磨出來的作品,不止是一件美麗的藝術品,它們背後是人的生活。即使有的作品作者隱匿,我們也無從知道它曾經為誰而作,但它們依舊可以講述自己。」樊曉光在開幕式上說。
虔誠的心吊墜
為了打造這場歷史「凝視」之旅,策展人與策展團隊不惜工本與人力全力打造。據主辦方介紹,本次展覽的展廳「暗物質」由中國知名空間藝術家馮羽親自操刀設計,其空間以中國園林的空間節奏為藍本,並通過戰馬、戰火等多媒體技術隱喻珍寶背後的宏闊歷史,為觀眾帶來一場造夢式體驗。為了讓每位觀眾都能擁有最好的觀展體驗,所有展櫃採用低反射的超白玻璃,不會映出人的倒影,每件珠寶都有與之匹配的展託和展架,它們全部由中國工廠製造,質量媲美卡地亞、蒂凡尼等珠寶展的水平。
金羊毛勳章
「覺醒」展從概念到落地的搭建過程由青年導演牛牛完整紀錄了下來,紀錄片片段再現了整個策展過程,也重溫了策展團隊的付出精神,為觀眾呈現了一場「美和真實」的影像世界。
王冠手鐲
由「聖子降臨」吊墜開啟傳世珍寶耀世亮相
此次展覽由文藝復興時期的「聖子降臨」吊墜拉開序幕,「雕刻時光」「權力的遊戲」「流動的盛宴」「微物之神」「翩若驚鴻」「榮耀巔峰」等展陳部分漸次呈現,內容涵蓋鼻煙壺、手鐲、胸針、勳章、項鍊、編織金袋、皇冠等。
其中在開幕前一刻才被放入展廳陳列的拿破崙加冕時佩戴的王冠上的一枚金葉,無疑是此次展覽的明星展品。拿破崙加冕時佩戴的王冠原本由44枚大葉、12枚小葉和42顆種子組成,每一枚葉子都象徵著拿破崙的一次勝利。月桂葉是榮耀和權力的象徵,只有勝利者才可以佩戴。如今金葉子僅剩兩枚,一枚被珍藏在法國楓丹白露宮,另一枚則於2017年11月19日,Osenat拍賣行在巴黎舉辦的一場拍賣會上以62.5萬歐元(約合49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成交,雖然這枚金葉子被誰購得當時並未公布,但根據《中國日報》報導,一位接近神秘買家的人士透露,當時拍賣金葉子的過程異常激烈,拿破崙基金會主席沙朗頌曾極力爭取,最終仍與金葉子失之交臂,被中國的收藏家拍得。
據澎湃新聞此前報導,當時的拍賣師奧斯納曾表示,這片重量僅10克的月桂葉子造型的黃金,如果重新熔化按照黃金售賣,價值不到500美元,但是它作為歷史藏品的拍賣估價將是黃金價值的300倍。因為這片僅10克黃金的月桂葉子承載著沉甸甸的歷史:
1804年11月6日,公民投票通過共和十二年憲法,法蘭西共和國改為法蘭西帝國,拿破崙·波拿巴為法蘭西人的皇帝,稱拿破崙一世。
12月2日,拿破崙仿效查理曼的歷史,以減少革命派對於他登基帝位的不快。同時這也是法國皇帝第一次以自己的「名字」作為皇帝的稱號。他並不是由當時的教皇庇護七世加冕,而是自己將皇冠戴到頭上,然後為妻子約瑟菲娜·德博阿爾內加冕為皇后,以示他的權力至高無上,不受天主教會控制。一年之後,他又在義大利由教皇加冕為義大利國王。
路易·大衛以繪畫的形式記錄下了在教宗庇護七世旁觀下,拿破崙替跪下的妻子約瑟菲娜·德博阿爾內加冕為皇后的場景。畫面中拿破崙頭戴月桂樹葉金冕。
路易·大衛 《拿破崙為皇后加冕》(局部)
路易·大衛 《拿破崙為皇后加冕》 1805-1807
拿破崙的這頂月桂樹葉金冕的設計靈感來自於羅馬皇帝凱撒的皇冠,原本共有50片金葉組成。在1804年的加冕典禮前,拿破崙感覺冕的重量太重戴在頭上很不舒服,於是摘下了六片金葉,2017年拍賣的金葉就是其中之一,也是此次展出的明星展品。
「我們很驕傲這枚與拿破崙相關的金葉能被中國收藏。2017年的拍賣會競拍其實比較激烈,包括拿破崙基金會等20多個機構與個人競拍,最後這枚金葉被中國藏家幸運地拍下。」」樊曉光介紹說。
拿破崙加冕時佩戴的王冠上的一片月桂金葉
除備受矚目的拿破崙皇冠月桂金葉外,來自法國雷內·博文的海星胸針也同樣驚豔,海星胸針由71枚緬甸紅寶石、241顆紫水晶鑲嵌而成,在全世界僅有5枚。當佩戴者身姿搖曳時,這枚海星會隨其姿態微微變換形態,靈動鮮活。紐約佳士得高級副總裁達芙妮·林貢此前曾感慨:「翡翠、鑽石、黃金……隨著市場的波動,這些珠寶的價格會起伏不定,但美麗的珠寶永遠不會過時,這世上總有人想要得到這枚海星。」有市無價的海星胸針,一枚藏于波士頓美術館,一枚已入中國,並首次在「覺醒」展覽的「微物之神」展區亮相。在這個展區,主辦方還特意為孩子們設計了多媒體裝置,小朋友們可以與生活在這裡的精靈們互動遊戲。
海星胸針
在「歷史之眼」的展區內,一隻清澈無比,重達65克拉的哥倫比亞祖母綠製成的手鐲吸引了前來的眾多觀者駐足拍照留念。匠人在這顆祖母綠上以近乎完美的手法雕刻出了美杜莎的臉龐。美杜莎是古希臘神話中的戈耳工女妖之一,傳說,頭上環繞毒蛇,長著利爪鋼牙,刀劍不入,人只要與她們目光對視,馬上就會變成石頭。3D特效的美杜莎會時刻注視到每個參觀者的方位,而是否敢注視眼神成為每個參觀者的挑戰。
美杜莎手鐲
此外,從來自不同王朝的13頂王冠、到波旁·帕爾馬家族珍藏,以及羅曼諾夫王朝最重要的國寶級珍品……更多具有傳奇色彩的歐洲珍寶,都一一在這次展覽中面世,在這個擁有開放式、國際化視角的當代文化藝術館內,以多元化、跨領域的方式,講述其流傳百年的傳奇故事。
皇家百合鑽石冠冕
展覽期間,以「奧德修斯計劃」為主題的項目活動,正在陸續為大眾奉上歐洲獨具特色的珍寶故事,並在線下與眾多專家學者發起「奧德修斯·對話」的公教活動。據悉,「奧德修斯計劃」將深耕文化領域,圍繞藝術珍品的前世今生,破解它們身上隱含的文化密碼,資助優秀藝術家、學者、作者,而「覺醒」全球巡展是「奧德修斯計劃」的首個文化項目。
雙龍金鐲
據主辦方介紹,在展覽期間「覺醒」全球巡展深圳首展還將舉行工作坊、音樂會、沙龍、親子活動等一系列藝術文化活動,觀眾不僅可以多維度解讀中西文化跨越時空的造物之美,還能參與互動體驗,深入領略中西方深厚、古老、璀璨的文明智慧。
展覽開幕現場
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
據悉,此次展覽一直持續到2020年3月1日,展覽地點設於兩館的A3展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