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藏家買下的拿破崙王冠金葉亮相深圳,160餘件珍寶同展

2021-01-09 網易

  2019年是拿破崙誕辰250周年紀念日,一系列紀念活動曾在法國國內展開。兩年前國外媒體曾報導拿破崙皇冠上的一枚金葉因被中國藏家拍下而傳聞極久。澎湃新聞獲悉,12月22日,在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舉辦的「覺醒:文藝復興至二十世紀的宮廷珍寶」開幕式前一刻,這一拿破崙加冕時佩戴的王冠上的月桂金葉被放入了展廳陳列,首次公開對外展出。

  據相關資料介紹,1804年見證了拿破崙加冕儀式的月桂金葉目前存世一共兩枚,一枚是此次展出的展品,另一枚則被珍藏在法國楓丹白露宮。
和拿破崙皇冠上月桂金葉一同展出的還有覆蓋4個世紀、20個國家的160餘件西方罕見珍寶,其中有百餘件展品為全球首次公開亮相。據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負責人在開幕式上介紹,此次展覽是作為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的第一個展覽,同時也是「覺醒」全球巡展的第一站,「希望此次展覽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審美層次的觀賞體驗,更多的是一種深層次的思考,即我們應該持何種態度面對未來、面對城市、面對當代藝術。」

  

  拿破崙加冕時佩戴的王冠金葉2017年現身拍賣現場
「覺醒:文藝復興至二十世紀的宮廷珍寶」首展,由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主辦(深圳兩館),深圳九象文化文創有限公司承辦。不同於常規展覽,開幕式首先以「覺醒」展覽的紀錄片預告開場,完整呈現了一場展覽從無到有的經過,以及策展團隊在背後付出的「美和真實」。隨後,關於本次展覽的電影概念片正式上映,讓觀眾在觀展前一覽其中部分珍寶的「芳容」。

  

  展覽現場
對於為何在深圳兩館開啟「覺醒:文藝復興至二十世紀的宮廷珍寶」的全球首展,主辦方介紹說,深圳兩館來自解構主義頑童奧地利藍天組(Coop Himmelblau)的設計,是深圳市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文化藝術場館,也是「覺醒」全球巡展的起點。
在兩館館長顏為昕看來,「覺醒」的展開映射了一段文明的精神美學。他說,研究古老文明,通過審美可最大程度獲得感性狀態,而縱觀當代的科技,雖帶來革命性的改變,但人卻被帶離本真。「覺醒」展覽,恰是一次對感性回歸的追求。顏為昕表示:「歷史沉澱下來的這批從文藝復興到二十世紀的珍寶,承載的是一段人類審美精神的覺醒。」
「覺醒」:160件珍寶從歷史深處被喚醒
「覺醒」作為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的第一個展覽,同時也是全球巡展的第一站,此次展覽展陳面積達3000平米,來自文藝復興至20世紀的160餘件宮廷珍寶華麗亮相,跨越4個世紀、覆蓋20個國家。
對於「覺醒」概念的來源,策展人樊曉光在展覽開幕式上表示,「今天的世界,物質前所未有地豐富,但當全球化將我們的觸角擴張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時,我們逐漸失去了『凝視』的機會。而『覺醒』展覽,呈現的就是這樣一個需要凝視、值得凝視的世界。這160餘件來自文藝復興至20世紀的宮廷珍寶,曾經在經歷過戰爭、災難、動蕩後,在漫長的歲月中處於沉睡狀態。但它們身上都有著豐富的文化密碼,承載著歷史與文化,『覺醒』給了這些珍寶一個『開口說話』的機會,從歷史深處被喚醒。」

  

  織物風格金包
「如果你洞察幽微,你將看到有的作品上留存的工藝的痕跡,在沒有電力、工具並不發達的時代,這些用超凡的耐心、稀世的工藝和豐富的經驗打磨出來的作品,不止是一件美麗的藝術品,它們背後是人的生活。即使有的作品作者隱匿,我們也無從知道它曾經為誰而作,但它們依舊可以講述自己。」樊曉光在開幕式上說。

  

  虔誠的心吊墜
為了打造這場歷史「凝視」之旅,策展人與策展團隊不惜工本與人力全力打造。據主辦方介紹,本次展覽的展廳「暗物質」由中國知名空間藝術家馮羽親自操刀設計,其空間以中國園林的空間節奏為藍本,並通過戰馬、戰火等多媒體技術隱喻珍寶背後的宏闊歷史,為觀眾帶來一場造夢式體驗。為了讓每位觀眾都能擁有最好的觀展體驗,所有展櫃採用低反射的超白玻璃,不會映出人的倒影,每件珠寶都有與之匹配的展託和展架,它們全部由中國工廠製造,質量媲美卡地亞、蒂凡尼等珠寶展的水平。

  

  金羊毛勳章
「覺醒」展從概念到落地的搭建過程由青年導演牛牛完整紀錄了下來,紀錄片片段再現了整個策展過程,也重溫了策展團隊的付出精神,為觀眾呈現了一場「美和真實」的影像世界。

  

  王冠手鐲
由「聖子降臨」吊墜開啟傳世珍寶耀世亮相
此次展覽由文藝復興時期的「聖子降臨」吊墜拉開序幕,「雕刻時光」「權力的遊戲」「流動的盛宴」「微物之神」「翩若驚鴻」「榮耀巔峰」等展陳部分漸次呈現,內容涵蓋鼻煙壺、手鐲、胸針、勳章、項鍊、編織金袋、皇冠等。
其中在開幕前一刻才被放入展廳陳列的拿破崙加冕時佩戴的王冠上的一枚金葉,無疑是此次展覽的明星展品。拿破崙加冕時佩戴的王冠原本由44枚大葉、12枚小葉和42顆種子組成,每一枚葉子都象徵著拿破崙的一次勝利。月桂葉是榮耀和權力的象徵,只有勝利者才可以佩戴。如今金葉子僅剩兩枚,一枚被珍藏在法國楓丹白露宮,另一枚則於2017年11月19日,Osenat拍賣行在巴黎舉辦的一場拍賣會上以62.5萬歐元(約合49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成交,雖然這枚金葉子被誰購得當時並未公布,但根據《中國日報》報導,一位接近神秘買家的人士透露,當時拍賣金葉子的過程異常激烈,拿破崙基金會主席沙朗頌曾極力爭取,最終仍與金葉子失之交臂,被中國的收藏家拍得。
據澎湃新聞此前報導,當時的拍賣師奧斯納曾表示,這片重量僅10克的月桂葉子造型的黃金,如果重新熔化按照黃金售賣,價值不到500美元,但是它作為歷史藏品的拍賣估價將是黃金價值的300倍。因為這片僅10克黃金的月桂葉子承載著沉甸甸的歷史:
1804年11月6日,公民投票通過共和十二年憲法,法蘭西共和國改為法蘭西帝國,拿破崙·波拿巴為法蘭西人的皇帝,稱拿破崙一世。
12月2日,拿破崙仿效查理曼的歷史,以減少革命派對於他登基帝位的不快。同時這也是法國皇帝第一次以自己的「名字」作為皇帝的稱號。他並不是由當時的教皇庇護七世加冕,而是自己將皇冠戴到頭上,然後為妻子約瑟菲娜·德博阿爾內加冕為皇后,以示他的權力至高無上,不受天主教會控制。一年之後,他又在義大利由教皇加冕為義大利國王。
路易·大衛以繪畫的形式記錄下了在教宗庇護七世旁觀下,拿破崙替跪下的妻子約瑟菲娜·德博阿爾內加冕為皇后的場景。畫面中拿破崙頭戴月桂樹葉金冕。

  

  路易·大衛 《拿破崙為皇后加冕》(局部)

  

  路易·大衛 《拿破崙為皇后加冕》 1805-1807
拿破崙的這頂月桂樹葉金冕的設計靈感來自於羅馬皇帝凱撒的皇冠,原本共有50片金葉組成。在1804年的加冕典禮前,拿破崙感覺冕的重量太重戴在頭上很不舒服,於是摘下了六片金葉,2017年拍賣的金葉就是其中之一,也是此次展出的明星展品。
「我們很驕傲這枚與拿破崙相關的金葉能被中國收藏。2017年的拍賣會競拍其實比較激烈,包括拿破崙基金會等20多個機構與個人競拍,最後這枚金葉被中國藏家幸運地拍下。」」樊曉光介紹說。

  

  拿破崙加冕時佩戴的王冠上的一片月桂金葉
除備受矚目的拿破崙皇冠月桂金葉外,來自法國雷內·博文的海星胸針也同樣驚豔,海星胸針由71枚緬甸紅寶石、241顆紫水晶鑲嵌而成,在全世界僅有5枚。當佩戴者身姿搖曳時,這枚海星會隨其姿態微微變換形態,靈動鮮活。紐約佳士得高級副總裁達芙妮·林貢此前曾感慨:「翡翠、鑽石、黃金……隨著市場的波動,這些珠寶的價格會起伏不定,但美麗的珠寶永遠不會過時,這世上總有人想要得到這枚海星。」有市無價的海星胸針,一枚藏于波士頓美術館,一枚已入中國,並首次在「覺醒」展覽的「微物之神」展區亮相。在這個展區,主辦方還特意為孩子們設計了多媒體裝置,小朋友們可以與生活在這裡的精靈們互動遊戲。

  

  海星胸針
在「歷史之眼」的展區內,一隻清澈無比,重達65克拉的哥倫比亞祖母綠製成的手鐲吸引了前來的眾多觀者駐足拍照留念。匠人在這顆祖母綠上以近乎完美的手法雕刻出了美杜莎的臉龐。美杜莎是古希臘神話中的戈耳工女妖之一,傳說,頭上環繞毒蛇,長著利爪鋼牙,刀劍不入,人只要與她們目光對視,馬上就會變成石頭。3D特效的美杜莎會時刻注視到每個參觀者的方位,而是否敢注視眼神成為每個參觀者的挑戰。

  

  美杜莎手鐲
此外,從來自不同王朝的13頂王冠、到波旁·帕爾馬家族珍藏,以及羅曼諾夫王朝最重要的國寶級珍品……更多具有傳奇色彩的歐洲珍寶,都一一在這次展覽中面世,在這個擁有開放式、國際化視角的當代文化藝術館內,以多元化、跨領域的方式,講述其流傳百年的傳奇故事。

  

  皇家百合鑽石冠冕
展覽期間,以「奧德修斯計劃」為主題的項目活動,正在陸續為大眾奉上歐洲獨具特色的珍寶故事,並在線下與眾多專家學者發起「奧德修斯·對話」的公教活動。據悉,「奧德修斯計劃」將深耕文化領域,圍繞藝術珍品的前世今生,破解它們身上隱含的文化密碼,資助優秀藝術家、學者、作者,而「覺醒」全球巡展是「奧德修斯計劃」的首個文化項目。

  

  雙龍金鐲
據主辦方介紹,在展覽期間「覺醒」全球巡展深圳首展還將舉行工作坊、音樂會、沙龍、親子活動等一系列藝術文化活動,觀眾不僅可以多維度解讀中西文化跨越時空的造物之美,還能參與互動體驗,深入領略中西方深厚、古老、璀璨的文明智慧。

  

  展覽開幕現場

  

  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
據悉,此次展覽一直持續到2020年3月1日,展覽地點設於兩館的A3展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全球首展來深圳!拿破崙王冠、「聖子降臨」吊墜……近200件稀有...
    展出作品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19年11月15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潘潤華)拿破崙加冕時佩戴的王冠;雷內·博文的海星胸針;「聖子降臨」吊墜……近200件來自文藝復興至二十世紀的宮廷珍寶11月15日,記者在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覺醒:文藝復興至二十世紀的宮廷珍寶」首展將於12月22日在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以下簡稱「兩館」)開幕,屆時覆蓋4個世紀、20個國家的西方罕見珍寶將一一登場,其中有百餘件展品為全球首次公開亮相。「20世紀最為精彩的設計之一」公開亮相據了解,展覽將以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珍品為起點。
  • 為了躲避拿破崙求愛,亞歷山大一世遠嫁愛妹,還送她一件絕世珍寶
    此時的法國皇帝拿破崙正在與皇后約瑟芬陷入冷戰,在成為皇后前,約瑟芬是個寡婦,有兩個孩子,但自從嫁給拿破崙,始終沒有為他誕下皇子,時間久了,老是沒有法定的繼承人,拿破崙只好協商與約瑟芬離婚。
  • 280餘件敦煌流散海外文物複製品回歸故裡:原大原色原樣
    280餘件敦煌流散海外文物複製品回歸故裡:原大原色原樣 2019-09-02 19:49:3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古埃及文物展在瀋陽啟幕 230餘件珍貴文物展出
    「尼羅河的饋贈——古埃及文物特展」,7月6日在遼寧省博物館舉辦。 於海洋 攝中新網瀋陽7月6日電 (韓宏)由遼寧省博物館、義大利都靈埃及博物館共同主辦的「尼羅河的饋贈——古埃及文物特展」,7月6日在遼寧省博物館舉辦,獅身人面像、亡靈書、塞克荷邁特女神像等難得一見的230餘件古埃及珍貴文物展出,揭開了古埃及文明的神秘面紗。
  • 死亡與權力​:拿破崙冠冕上的珠寶,一段宮廷秘史
    最近,在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舉辦的「覺醒」展覽,帶來了超過150件文藝復興至20世紀的宮廷珍寶。
  • 絕世珍寶!88克拉超級黑鑽中國首秀
    絕世珍寶!A- 【88克拉超級黑鑽中國首秀】第三屆進博會首日,在光芒璀璨的奢侈品展區,一顆88克拉、估價3700萬美元的珍貴黑色鑽石完成中國首秀,引來重重圍觀和陣陣驚嘆。不菲的價值和非凡的魅力,足以令所有人為之駐足;奇特的身世,更為這枚珍寶蒙上了一層神秘的傳奇色彩。這枚黑鑽是10月25日才從巴黎抵達上海的,不誇張地說,位列全球五顆頂級黑鑽的它,在進博會開幕之前就已經火了。歷經革命歲月,終成品牌之魂展商KORLOFF卡洛芙是法國奢華高級珠寶品牌,首次參展進博就亮出了這件絕世珍寶。
  • 春節期間深圳主要文化場館不打烊
    展覽遴選展出漢昆古陶瓷博物館所藏的150餘件宋瓷精品,以宋人「四般閒事」(焚香、點茶、掛畫、插花)的器用為主線,兼及文房、酒器及其他生活器用,一定程度上呈現了宋人雅致的生活藝術、審美趣尚與意境追求。深圳博物館「從地中海到中國——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藏文物展」整合了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珍藏的絲綢之路沿線文明古國文物精品192件(組),共分為4個單位,其中按收集地區分作3個單元,即環地中海地區,兩河流域和伊朗地區,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地區。種類方面有希臘彩陶、羅馬與波斯玻璃器、波斯金銀器、絲路金銀幣、中亞織錦以及印度佛教造像等。
  • 巴黎聖母院裡面珍寶眾多,為什麼這兩件讓人們念念不忘?
    巴黎聖母院裡面珍寶眾多,為什麼這兩件讓人們念念不忘?巴黎聖母院的一場大火吸引了世界上絕大多數人的目光,一場無名之火將聖母院塔樓的尖頂燒毀,建築物內部的木質結構全部燒毀但大部分珍寶倖存於世。提到巴黎聖母院大家都會想到哪些有名的珍寶呢?
  • 畲鄉風情展精品 亮相森博助振興
    畲鄉風情展精品 亮相森博助振興 我縣參加第11屆中國義烏國際森林產品博覽會
  • 從這件65克拉的祖母綠,看美杜莎如何從恐怖女妖變成歐洲守護神?
    在十七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大師,義大利著名的雕塑家濟安·洛倫佐·貝尼尼,曾經製作過一個精美的美杜莎半身胸像。古羅馬皇帝圖拉真的雕塑上,在他的胸甲上面也出現了美杜莎的頭像。這件由18019世紀法國頂級珠寶工匠製成的美杜莎手鐲,不但使用了黃金、銀、鑽石、65克拉的祖母綠等罕見的貴重原材料,工匠精湛的手藝也讓人稱讚不已。
  • 原大原刻原色,科技助珍寶「回家」,130件敦煌流散海外文物複製品在...
    今年是敦煌藏經洞被發現120周年,在戰亂年代,當時被發現的6萬餘件文物中有三分之二流散海外,成為國人心中之痛。為了讓國人感受敦煌珍寶,通過數位技術,本月,130件敦煌流散海外精品文物以複製品形態亮相蘭州博物館。
  • 百件私藏國寶北京免費展出 唯一完整虎簋首展(圖)
    、未曾公開展示的稀世珍寶,下月將匯聚京師公益展出。  海內外50位收藏家獻寶  此次展出的藏品,來自海內外50餘位著名收藏家。中國文物信息諮詢中心、中國國際書畫研究會等相關部門,歷時兩年多,走訪、聯繫收藏家,這才請出了這些大眾未曾謀面的國寶重器。  展覽期間,收藏家還將親自攜帶部分珍寶赴會。
  • 剛剛,ITES深圳工業展發布重大公告:2021年...
    別急,讓2021ITES深圳工業展來告訴你答案~ 2021年,為了呈現更高水準、更具特色、高度契合華南裝備製造業市場需求的專業展覽,作為「深圳十大品牌展之一」的ITES深圳工業展暨SIMM深圳機械展再度「升級」,這次的升級,不僅基於紮根華南21年的我們深諳市場變化——從展示內容上高度提煉,打造大型專業的先進工業設備展;還充分考量到深圳先行示範區這一經濟腹地的市場特性
  • 2019中國國際珠寶展即將啟幕
    「中國國際珠寶展」作為一年一度國內權威專業的珠寶展覽,秉承著「打造馳名品牌,共謀行業發展」的辦展宗旨,歷經二十餘年的發展,現已成為國際備受矚目,國內最具人氣,業內最具影響力的珠寶行業盛會。展會在不斷提升行業整體形象的同時,也為企業塑造品牌、展示文化與實力,提供了最佳的平臺。
  • 離家160年「駿馬」歸園,流失海外重要文物馬首銅像亮相圓明園
    12月1日,馬首銅像亮相正覺寺。作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重要文物,它的回歸,也讓國人心中有了一份對「十二獸首重聚圓明園」的期盼。綜合新華社、央廣報導160年前,圓明園慘遭焚掠,自此下落不明的馬首銅像於12月1日回歸故園。
  • 王冠手鐲金項鍊 阿富汗貴族最愛的首飾2月亮相成都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成博供圖)上百枚金片錘砧而成的黃金王冠,綠松石紅寶石與黃金相互勾連而成的項鍊,兩耳生風的羚羊裝飾的手鐲……這不是卡地亞珠寶的春季新款發布會,而是歷經幾千年歲月沉澱的阿富汗古代珍寶。
  • 六大板塊,薈萃近3000件作品!第四屆深圳國際攝影大展全城開展
    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強宣布第四屆深圳國際攝影大展開幕,副市長吳以環等領導和來自全國各地的嘉賓出席開幕式。,中國攝影家協會和深圳市文聯聯合打造的國家級、國際性文化品牌,被中國文聯列入工作要點,深圳城市文化菜單的重點項目。
  • 恐龍蛋等數百地質珍寶亮相中國地質博物館
    新京報快訊 (記者吳為)8月17日下午,建館百年的中國地質博物館舉行媒體開放日活動,220多件具有重大歷史價值和觀賞價值的自然珍寶亮相
  • 二十年收藏五萬餘件藏品 敦煌藏家鍾愛亭想建一座博物館
    二十年收藏五萬餘件藏品 敦煌藏家鍾愛亭想建一座博物館鍾愛亭的藏館一角現年58歲的鐘愛亭是敦煌乃至全省收藏界知名的收藏家,在過去20年的時間裡,他不間斷地收藏經卷、漢簡、青銅器、玉器、彩陶、錢幣等藏品五萬餘件,其中不乏國寶級文物。
  • 亮相深圳文博會 伍氏興隆用國寶級產品構建溫馨家
    2019年5月11日,第十五屆中國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深圳開幕,著名紅木家具品牌伍氏興隆攜重磅產品驚豔亮相,還原中國傳統家具陳設中的詩性審美,演繹一個「國寶級」溫馨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