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收藏五萬餘件藏品 敦煌藏家鍾愛亭想建一座博物館
鍾愛亭的藏館一角
現年58歲的鐘愛亭是敦煌乃至全省收藏界知名的收藏家,在過去20年的時間裡,他不間斷地收藏經卷、漢簡、青銅器、玉器、彩陶、錢幣等藏品五萬餘件,其中不乏國寶級文物。12月29日,記者在敦煌商業一條街,一間名叫「敦煌藏館」的旅遊工藝品店內採訪到了這位收藏界的「大咖」,並為他220平方米的館藏藏品所驚嘆,為他的收藏精神所折服。
二十年累計收藏五萬餘件藏品
29日,記者在鍾愛亭的藏館內看到,除了一樓有三分之二的地方擺放旅遊工藝品之外,二樓、三樓,甚至過道的牆體上也搭建有架子,放著鍾愛亭的藏品。重要的藏品在樓上,鍾愛亭甚至加了兩層防盜門。打開防盜門一看,這裡是一個文物古董的世界。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鍾愛亭祖籍山東,他的父親鍾孝信在上世紀50年代參軍,抗美援朝回國後到西北支邊,來到了內蒙古額吉納旗。受愛好收藏的父親鍾孝信的影響,鍾愛亭從小就對古玩字畫等有著特殊的喜好。1987年鍾愛亭考入內蒙古師範大學,畢業後先後在額濟納旗、酒泉中學當老師。教課之餘他迷上了收藏古代錢幣,到上世紀90年代,他在酒泉古錢幣市場內已小有名氣。2000年,鍾愛亭將目光放在了文化聖地敦煌,毅然辭職後在敦煌開了一家旅遊工藝品店,繼續著他的收藏夢想。隨著他不斷地學習,與同行交流,目前已收藏各類藏品五萬餘件。
「這一屋子全是舊新石器時代的彩陶、石器、漢綠釉、灰陶……甘肅八個文化類型的彩陶有幾千件。這一排架子上是商、周、戰國、漢歷代的青銅器。這兩個架子上全是漢代簡牘、帛書、紙張。這是中國歷代古錢幣,還有中亞、西亞的古錢幣……」鍾愛亭在他的藏館內如數家珍:「這些藏品中,特級、一級文物有很多,有很好的鑑賞和收藏價值。」
2012年央視「尋寶」欄目在甘肅連續製作3期節目,鍾愛亭憑藉過硬的專業知識不但幫助欄目組海選「寶貝」,還提供了西周龜、春秋鑑盆、戰國輿3件寶貝,成為節目中的亮點。
「人生最大的夢想是建一座博物館」
由於鍾愛亭收藏的藏品門類多,品種豐富,當地不少博物館等組織經常借用他的藏品進行展覽。今年,全國多地的博物館、研究機構多次與鍾愛亭聯繫,希望他收藏的那些「寶貝」能夠落戶。「我覺得,這些珍貴文物最好都捐獻給國家和社會,而不要流落到民間或個人手中。要讓更多的人研究和看到這些打著深深歷史文化烙印的寶貝。」在鍾愛亭看來,收藏的文物藏品僅僅展出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將文物所承載的那個時代的歷史文化價值儘可能展示給後人。「我就想著把我收藏的那些藏品全部捐獻出來,建一座博物館,這座博物館最好留在敦煌,或者省會蘭州。」鍾愛亭動情地對記者說。
當天,記者還採訪了甘肅省文史研究館館員高德祥先生。高德祥表示,鍾愛亭的收藏起步早,有傳承。通過建一個博物館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再現一個時代的歷史,那些珍貴的文物是一個時代歷史、文化的生動反映,有很高的鑑賞研究價值。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學智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