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近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平津戰役紀念館成為繼天津博物館、天津自然博物館、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之後,天津市第四家國家一級博物館。此外,天津沉香藝術博物館、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天津市武清區博物館核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天津北方網訊:「為一座館,赴一座城」。近幾年,隨著《國家寶藏》、《上新了·故宮》等文博類綜藝節目的熱播,博物館的魅力為越來越多的人熟知。
近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平津戰役紀念館成為繼天津博物館、天津自然博物館、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之後,天津市第四家國家一級博物館。此外,天津沉香藝術博物館、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天津市武清區博物館核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平津戰役紀念館
此次獲評國家一級館的平津戰役紀念館於1997年建成開館。作為全面展現平津戰役偉大勝利的專題紀念館,平津館曾榮獲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天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天津市國防教育基地、天津市科普教育基地、天津市文明服務示範點、天津市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等榮譽稱號,成為全國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國防教育的重要載體、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課堂、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窗口和弘揚先進文化的重要陣地。
天津沉香藝術博物館
天津沉香藝術博物館位於天津市和平區常德道37號,2010年正式對外開放。
天津沉香藝術博物館是國內首家沉香藝術博物館,館藏各類沉香香品、沉香藝術品、歷代香具、中國香文化等相關器物。博物館佔地面積200餘平方米,館藏各類沉香香品206件。
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
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2011年建成投入使用,屬遺址類博物館,建築面積3900平方米。其建築外形呈不規則的放射狀,猶如炮彈爆炸的形狀,取義於「東西方文化的碰撞,民族精神的迸發」。
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全景
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主要由序廳、京畿海門、沽口禦侮、國門淪陷等部分組成,採取博物館與紀念館相結合的陳列藝術形式,傳統與現代手段相結合的陳列方法,通過聲、光、電等現代手段。客觀而生動地展現大沽口炮檯曆經外敵入侵、幾經興廢的悲壯歷史和中國人民不畏列強,頑強抗爭的史跡,更多地體現大沽口炮臺在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及豐厚的歷史積澱。
炮臺遺址
天津市武清區博物館
武清博物館是一座集文化遺產的保護、收藏、展示、教育、欣賞與研究功能於一體的歷史藝術類綜合性博物館。館內藏品豐富,涵蓋武清出土的各個歷史時期的文物珍品及各界人士捐贈的文物等,有古代青銅器、陶瓷器、貨幣、碑刻、佛教造像以及近現代書畫作品等各類藏品。
武清博物館於2014年建成並對外開放,是一座地下一層,地上五層,層疊錯落,空間感極強的現代化建築。館內分設五個展廳以及一個綜合展品修復室,另配有地下庫房和五層觀光區,充分滿足了博物館的各項功能需求,是武清區各類文物資源的收藏中心、地區文物展示中心,也是武清地區歷史文化的研究中心。(津雲新聞編輯孫暢)
【來源:天津廣播】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