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有四個角:
東北角、西北角
東南角、西南角
這四個「角」怎麼來的呢?過去,天津衛是有城牆的,也就是老城廂。
1900年後,天津衛城牆被八國聯軍拆除,原來的四面城牆改作了東、南、西、北四條馬路。
雖然城牆不復存在,但是這四個「角」作為地名卻被保留下來了。
這四個「角」的故事,你了解多少?
【位置】
曾經的東北角區域,是指北馬路、東北路、東門裡、北門裡合圍的地塊。
到正興德買茶葉,去五合買針頭線腦,到元隆綢布店和內聯升置辦新鞋新衣服,到中立園吃他們家最拿手的三鮮滷麵……這成為大多數天津人對東北角最生動的城市記憶。
官銀號是清政府官方設立的金融機構。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天津,各國紛紛在天津設立銀行,金融紊亂,原有錢莊銀號逐漸萎縮。
為恢復國內金融的元氣,清政府於1902年成立了天津第一家金融機構——北洋天津銀號(也稱直隸官銀號)
比利時電燈電車公司成立後開通的第一條電車線路,把東北角的車站起名叫官銀號站,人們去東北角地區就在官銀號站下車,久而久之,官銀號就代替了東北角的稱謂。
作為銀行的官銀號,存在時間並不算長,但作為地名的官銀號,在80年代以前就深入人心。
新中國成立之後,官銀號改為中國銀行東北角分理處。
官銀號也衍生出官銀號菜市街、官銀號副食綜合商場等,當年那個「老銀號」也變成了,天津人融進小日子裡的記憶。
可能對於天津人來說,「官銀號」這三個字,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官銀號菜市場」。
在清末時已經是頗具規模的官銀號菜市場,因緊鄰官銀號故稱其名。
與長春道法國菜市場、大沽路英國菜市場齊名,為天津的三大副食商場之一。
直到2003年被拆除時始終是天津最有名的菜市場之一。
東北角另一個標誌性建築,應該就是新華書店了。
80年代的東北角書店 圖源:@天津老照片
東北角書店,是天津孩子們小時候最喜歡去的地兒。
得益於獨特的地理位置,東北角新華書店,承載了一代人的回憶。
2019年,修繕一新的東北角書店重新營業,繼續著它的使命~
【位置】
南從西馬路的西關大街,北從北馬路的大豐橋,東從北馬路的二中心醫院,西到西大彎子這一帶全部的區域,都算是西北角。
西北角是天津極富盛名的回民聚居地,天津最大的清真寺就坐落在這裡。
西北角
「西北角」是天津市內最大的回民社區,這裡有6座清真寺,曾經的這裡回族群眾「圍寺而居」。
圖源:天津市旅遊局
西北角社區原有清真寺6座,分別是清真大寺、清真北寺、小楊莊清真寺、大夥巷清真女寺、洋樓清真寺、梁家嘴清真寺。
清真大寺始建於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歷經多次修葺,由門廳、禮拜殿、講堂和沐浴室組成,是一組中國古典式建築群,是天津現存規模最大的清真寺,也是天津市伊斯蘭教活動的中心。
清真南大寺
說起津門歷史,西北角地區不得不提,這裡緊鄰老城廂,屬於天津發源地。傳統的巷弄、帶有津味兒的四合院數不勝數,雖然在城市化大改造的環境下已被高樓大廈所替代,但仍無法掩蓋歷史留下的痕跡與輝煌。
天津有三寶:鼓樓、炮臺、鈴鐺閣(gǎo),西北角獨佔兩位:鼓樓和鈴鐺閣。
鈴鐺閣位於天津市紅橋區,初名稽古寺,建自唐代。1901年,鈴鐺閣舊址改辦成新式中學——鈴鐺閣中學。
現在的西北角,是天津人心目中的美食天堂。天津人耐吃的早點、點心、醬貨、炸串,特全乎!
服裝街、水遊城、南開大悅城全在西北角,逛吃逛吃,一站就齊了!
【位置】
東南角是指東馬路、南馬路、南門裡、東門裡合圍的地塊。
天津設衛築城後,東門裡多官紳富豪之家,故有「東門貴」之說。這裡的草廠庵,曾是北洋實業的發源地和天津愛國學生組織的根據地,時代的風雲變幻,在東南角一直不停地上演。
東南角地區胡同眾多,東側的東馬路與和平路相連,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都是天津最繁華的地段之一。因此,這裡也是天津人對生活和過往居住歲月保存眾多記憶的地方。
東南角地區胡同眾多,東側的東馬路與和平路相連,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都是天津最繁華的地段之一。因此,這裡也是天津人對生活和過往居住歲月保存眾多記憶的地方。
南馬路上,過去曾經有骨科名醫蘇先生住宅、安利自行車車行、小酒館、小吃店、五金商店、通往居士林的胡同口。
八九十年代的南馬路 圖源:天津記憶
街道兩側大大小小的五金商店讓人印象深刻,這條商鋪的影子,現在從密雲路一支路新建的五金城里就能看到。
原有靜修庵胡同居士林,是天津著名的佛教聖地。
圖源:天津記憶
【位置】
西馬路與南馬路交界的周邊區域。
根據歷史記載,西馬路曾經有幾百家賣布頭的商鋪雲集的情況。
圖源:天津記憶
過去,西南城角商戶林立,清朝末期開始此地即以西馬路棉布業和南馬路五金業最為繁榮,主要銷售棉布、鞋料、軸承、工具、板材、輪胎等等,久而久之成為整個華北地區棉布類和五金類產品的重要集散地。
1983年西南角地鐵站
2003 年舊城拆遷後在城裡鹼臺子一帶修建了南馬路五金城,聚集商戶數千家,每日車水馬龍生意興旺,成為華北地區五金銷售的行業龍頭,直到近年來搬遷至密雲路一帶,仍沿用南馬路五金城的老名號,可見其標誌性。
現在的西南角區域,有天佑城、勸業場等,是生活氣十足的地方。
勸業場
天佑城
勸業場的前身是天津商場,對很多天津孩子來說滿滿的回憶。現在過年期間還有年貨節,是個很熱鬧很有年味兒的地方。
為了適應發展,2003年老城廂開始改造拆遷,一些窄小的胡同、街道已不復存在。但是生活在這裡的人還是保持著過去的慢節奏,慢慢體會生活。
如今的老城廂以及周邊區域,高樓林立、生動繁華。但這四個「角」的名稱,依然存在,行走在寬闊的馬路上,依舊能讓人想起那些溫馨的老城記憶……
(本文綜合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