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拉斯科洞穴壁畫復原展首次登陸中國

2020-11-26 中國新聞網

法國拉斯科洞穴壁畫復原展首次登陸中國

2017-11-01 19:50:1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葉攀

    11月1日,法國拉斯科洞穴壁畫復原展在上海科技館開幕。 孫樂琦 攝

  中新網上海11月1日電 (記者 鄭瑩瑩)法國拉斯科洞穴壁畫復原展1日在上海科技館開幕。法國拉斯科洞穴壁畫是舉世聞名的舊石器時代洞穴壁畫,1979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本次展覽是拉斯科洞穴3號巡展首次登陸中國,展覽將於2018年2月28日落幕。

  該展覽以洞穴傳奇的歷史為主線,通過5組真實大小的複製洞壁、4個栩栩如生的克羅馬農人雕像、17段生動有趣的影像等,結合互動遊戲和珍貴照片,引領觀眾走進拉斯科世界,與2萬年前的洞穴古人面對面,欣賞人類最早的藝術壯舉,了解科學家、史前人類學家和藝術家研究、保護並複製這些珍貴壁畫的過程。展覽通過科學與藝術的結合,讓觀眾身臨其境地感受克羅馬農人的生活。

11月1日,法國拉斯科洞穴壁畫復原展在上海科技館開幕。 孫樂琦 攝

  本次展覽的最大亮點是運用2000年獲得專利的「巖石塗層」新型複製技術,製作出了重量很輕、可以運往世界各地的複製石壁,重現了真實的拉斯科巖洞內景。5組1:1的新一代複製巖洞展示了包括《黑牛圖》、《交疊的野牛》、《井底畫》在內的5幅拉斯科壁畫代表作。此外,由知名藝術家伊莉莎白·戴恩斯為展覽專門創作了4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克羅馬農人雕像,還原了遠古先民飲食起居、著裝狩獵等方面的生活風貌。

  在本展覽還原的洞穴內,觀眾可以欣賞到一幅長5米的《黑牛圖》,是拉斯科洞穴最為精彩和最富力度的形象之一,有學者稱其為「跳躍的牛」。這頭野牛線條簡練,整體塑造得強健有力,特別是那生動逼真的頭部,雖然只用單色塗繪,卻能完美地表現出逼真的動感效果,令現代人嘆為觀止。

11月1日,法國拉斯科洞穴壁畫復原展在上海科技館開幕。 孫樂琦 攝

  《交疊的野牛》描繪的是兩頭臀部相對的野牛,暗示著作為交配的前奏,動物會在夏季進行決鬥。拉斯科的畫家們使用了一些透視法則來顯示動物的攻擊性。牛身在前景部分顯得更有厚重感。較短的前肢營造了躍起的感覺。通過留白,將前景與後景分開。為了強調動感,前肢比後肢更肥大。

  《井底畫》描繪了拉斯科洞穴壁畫中唯一的人類,展現了舉世聞名的人類最古老的場景:一頭野牛,從臀部至腹部被一根長矛刺中,腸子從腹下淌了出來,野牛轉首瞪著眼睛看著,在它的前面躺著一個受傷的人,旁邊是一根鳥形投擲器。可見剛剛經歷一場人獸搏鬥,兩敗俱傷。這幅畫運用了線條造型,用排線來體現牛毛,人物和鳥則是用線勾成符號式的簡潔形態。

  拉斯科(Lascaux)洞穴壁畫,位於法國多爾多涅省蒙提涅克村的韋澤爾峽谷,是著名的石器時代洞穴壁畫。1940年,壁畫被4個玩耍的孩子發現。拉斯科洞穴壁畫的繪製時間大約是20000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後期。洞內總共有近1500個巖石雕刻和500餘幅繪畫。這些繪畫中有100多幅是動物繪畫,內容包括牛、馬、熊、狼、鹿、鳥與人。

  法國拉斯科洞穴壁畫代表了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的極高審美和智慧。該壁畫線條粗壯有力,氣勢宏偉,動態性極強。畫面已考慮構圖且色澤豔麗濃重,給人一種奔放有力生氣勃勃的感受。在藝術創造上,巖畫製作時巧妙地利用巖石的高低變化與雕、畫結合等不同手法,使畫面具有立體效果。

11月1日,法國拉斯科洞穴壁畫復原展在上海科技館開幕。 孫樂琦 攝

  1948年,拉斯科洞穴正式對外開放,隨後慕名前來的遊客越來越多。為了保護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法國政府於1963年關閉了原始洞穴,並陸續製作了拉斯科2、3、4號。其中可移動的拉斯科3號從2012年開始全球巡展,這也是全球觀眾唯一能夠接近拉斯科洞穴壁畫的機會。目前該展已經陸續在法國、美國、加拿大、比利時、瑞士、韓國、日本等國巡展。

  本展覽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指導,上海科技館主辦,並得到了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及法國駐上海總領事館的支持。出於參觀效果和保護展品的考慮,展廳內限流200人。(完)

相關焦點

  • 法國拉斯科洞穴壁畫巡展首登中國,呈現5組1:1的複製洞壁
    法國拉斯科洞穴壁畫巡展首登中國,呈現5組1:1的複製洞壁 澎湃新聞記者 臧鳴 2017-11-01 12:56 來源:澎湃新聞
  • 17300年前的「拉斯科洞穴」壁畫上記錄著最早的星座
    考古學研究已經確定了,在法國南部「拉斯科洞穴」牆壁的壁畫上,畫有天文標記。 我們的祖先可能在大約17300年前在他們的洞穴的牆壁上記錄了他們對夜空的看法。 人們認為「昴宿星團」與「畢宿星團」的鄰近星團一起呈現的。 有史以來第一次描繪的恆星模式真的是在一萬七千年前嗎?
  • 人類最早的畫作與史前人類的洞穴壁畫
    知名史前洞穴  布隆伯斯的小石塊再次引發了人們對史前洞穴壁畫的興趣。至今在世界上包括中國在內的70多個國家數千個地點都發現了巖畫,時間從幾千年前到幾萬年前不等。一些洞穴壁畫的年代經過研究不斷前推,使得人們對人類自身藝術能力發展的前點究竟在何處以及何為史前洞穴壁畫之濫觴產生了越來越大的興趣。
  • 法國拉斯科巖洞「頑疾纏身」 70年仍未痊癒
    9月12日是法國拉斯科巖洞發現70周年紀念日,為此當地舉辦了一系列慶祝活動,法國總統薩科齊夫婦親赴巖洞參觀。然而,這一距今已有1.7至1.8萬年,有著「史前西斯廷教堂」之稱的舊石器時代的人類傑作卻一直頑疾纏身,如何將其永久保存下去成為擺在專家面前的一道難題。
  • 全球十大最壯觀地下洞穴:猛獁洞水晶洞(圖)
    美國新聞媒體列舉了全球最酷、最壯觀美麗的十大洞穴,它們形成於數千年前,甚至數百萬年前,其中包括:在地下蜿蜒365英裡的世界最長洞穴——猛獁洞、1.6萬年前繪畫著史前動物的神秘拉斯科巖洞、可以讓人們放鬆愉悅的加洛斯鹽洞等。
  • 無法解釋的古老壁畫和繪畫:UFO和外星人出現了
    無法解釋的古老壁畫和繪畫:UFO出現在了原始圖畫中,第一個發現神秘生物的古老圖像是在中國湖南的巖畫上。它們大約有47000年的歷史。1940年9月12日,在法國拉斯科的一個古老的洞穴中,發現了巖石雕刻畫作。正是這一發現證明了古代人民,可以通過壁畫這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生活經歷。
  • 世界上最深的地下洞穴:墨西哥燕子洞 輕鬆裝下帝國大廈
    墨西哥燕子洞探險:為了替英國廣播公司科學系列片《行星地球》拍攝世界各地從未有人探索過的深邃洞穴,一名勇敢的探險者只在頭上綁上一個攝像機、在背上繫上一個降落傘,就奮不顧身地縱身跳下了世界上最大的洞穴之一——深達約426米的墨西哥燕子洞。
  • 全球5大非常令人嚮往卻禁止參觀的地方(中國有一地方上榜)
    1、秦始皇墓,中國 秦始皇陵建於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秦始皇陵築有內外兩重夯土城垣,象徵著都城的皇城和宮城。  2、赫德島火山,澳大利亞 赫德島火山是澳大利亞的海外領地之一。
  • 歷史:在尤卡坦半島發現的古代洞穴壁畫!
    歷史:在尤卡坦半島發現的古代洞穴壁畫!考古學家在墨西哥東南部的尤卡坦半島報導了一項重大發現。一個專家團隊在偏遠的叢林深處發現了一些令人驚訝的洞穴壁畫。這個發現是令人興奮的考古學家,他們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它也引發了關於繪畫本質的爭論以及它們的起源。
  • 挖開法國地底洞穴真實畫面,推翻對最遠古人類的想像
    最近在法國地下深處的一個洞穴中,考古學家發現了似乎有17.6萬年歷史的人造建築。這比以前其它發現人造建築的時間要早15萬年。考古學家推測這只可能是由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s) 所建造,不過根據歷史記載,他們也從來沒有能夠蓋出人造建築的紀錄。
  • 世界最古老洞穴壁畫曝光 可追溯至4.5萬年前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網1月14日電 據法新社1月14日報導,考古學家近日在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發現了一副已知世界上最古老的洞穴壁畫,至少可以追溯至45500年前。該發現13日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
  • 莫奈《日出·印象》首次登陸中國,王嘉爾穿潮T刷展 你還記得亮相成...
    無論你是文藝青年,還是印象派的粉絲,亦或者只是單純地想看一眼莫奈的真跡,「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特展上人頭攢動,觀眾用那幅著名的《日出》刷屏自媒體。其中,就包括歌手、主持人王嘉爾。他身著同款印花T恤帥氣十足,致敬莫奈。王嘉爾刷展此次展覽共有47件作品,其中有9幅是借展於法國巴黎馬摩丹莫奈博物館館藏的莫奈油畫作品。
  • 法國蓬皮杜中心特展登陸上海西岸美術館
    2020年11月10日,上海西岸美術館與法國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陳合作項目推出的特展「設計與奇思:裝飾之自然本源」在西岸美術館正式拉開帷幕。據了解,「設計與奇思」中大部分作品來自蓬皮杜中心館藏,同時展出的還有12位中國設計師的創作,包括來自由馬巖松主持的MAD建築事務所的骨椅、由設計師張雷用柔弱宣紙糊出的扶手椅「飄」、設計師陳旻用竹皮演繹出中國風的「杭州凳」,其他參展的中國藝術家和設計師還包括邵帆、周洪濤、楊泓捷等。
  • 世界上最古老的「豬」:考古學家發現了45500年前的洞穴壁畫
    考古學家在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上發現了一頭世界上最古老的「豬」——一頭至少具有45,500年歷史的、洞穴壁畫上面手繪的野豬。 在豬的旁邊還有兩個清晰的手印,這極有可能是繪製這幅遠古野豬壁畫的藝術家所留,是他自信的「籤名」。在這一隻野豬的旁邊還有另外兩隻已經褪色的野豬的繪畫,因此它們可能是一幅非常龐大的場景畫面中的一部分。 發現這幅壁畫的洞穴非常難以尋找,距離最近的公路也需要一個小時的步行路程,並且還是處在被陡峭石灰巖峭壁所環繞的偏僻山谷中。
  • 一周觀展指南|卡茨大展來到上海,北朝壁畫繼續延期
    93歲美國藝術家亞歷克斯·卡茨首個中國大展則在上海復星藝術中心揭幕。山西博物院大展「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畫藝術展」再次延期,展至6月28日。此外,疫情後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的首場展覽近日開幕,用藝術作品展開「緊急中的沉思」。「澎湃新聞·藝術評論」梳理近期國內外的線下、線上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