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拉斯科洞穴壁畫巡展首登中國,呈現5組1:1的複製洞壁

2021-01-15 澎湃新聞
法國拉斯科洞穴壁畫巡展首登中國,呈現5組1:1的複製洞壁

澎湃新聞記者 臧鳴

2017-11-01 12:56 來源:澎湃新聞

11月1日,上海科技館二樓特展廳,觀眾在法國拉斯科洞穴壁畫展上欣賞黑牛壁畫。本文圖片 澎湃新聞記者 賴鑫琳

上海市民有機會觀賞「法國拉斯科洞穴壁畫」了。

11月1日上午,拉斯科洞穴壁畫復原展在上海科技館開幕。拉斯科洞穴壁畫是舊石器時代壁畫,1979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本次展覽是拉斯科洞穴3號巡展首次登陸中國。出於參觀效果和保護展品的考慮,展廳內限流200人。展覽將於2018年2月28日落幕。

觀眾在法國拉斯科洞穴壁畫展上參觀壁畫。

展覽以洞穴傳奇的歷史為主線,通過5組1:1的新一代複製洞壁、知名藝術家伊莉莎白·戴恩斯創作的4座克羅馬農人雕像、17段生動有趣的影像等,結合互動遊戲和珍貴照片,與2萬年前的洞穴古人面對面,感受克羅馬農人的真實生活。

複製洞壁是運用2000年獲得專利的「巖石塗層」新型複製技術,複製出的重量很輕的石壁。包括《黑牛圖》、《交疊的野牛》、《井底畫》等5幅拉斯科壁畫代表作。這也是該展覽的一大亮點。

其中,《黑牛圖》是拉斯科洞穴最為精彩和最富力度的形象之一,有學者稱其為「跳躍的牛」。這頭野牛線條簡練,整體塑造得強健有力,特別是生動逼真的頭部,雖然只用單色塗繪,卻能完美地表現出逼真的動感效果。

《交疊的野牛》描繪的是兩頭臀部相對的野牛,暗示著作為交配的前奏,動物會在夏季進行決鬥。拉斯科的畫家們使用了一些透視法則來顯示動物的攻擊性。牛身在前景部分顯得更有厚重感。較短的前肢營造了躍起的感覺。通過留白,將前景與後景分開。為了強調動感,前肢比後肢更肥大。

《井底畫》描繪了拉斯科洞穴壁畫中唯一的人類,展現了舉世聞名的人類最古老的場景:一頭野牛,從臀部至腹部被一根長矛刺中,腸子從腹下淌了出來,野牛轉首瞪著眼睛看著,在它的前面躺著一個受傷的人,旁邊是一根鳥形投擲器。可見剛剛經歷一場人獸搏鬥,兩敗俱傷。這幅畫運用了線條造型,用排線來體現牛毛,人物和鳥則是用線勾成符號式的簡潔形態。

11月1日,在上海科技館法國拉斯科洞穴壁畫展上展出的克羅馬農人雕像。

拉斯科洞穴壁畫,位於法國多爾多涅省蒙提涅克村的韋澤爾峽谷,是著名的石器時代洞穴壁畫。1940年,壁畫被4個玩耍的孩子發現。

拉斯科洞穴壁畫的繪製時間大約是20000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後期。洞內總共有近1500個巖石雕刻和500餘幅繪畫。這些繪畫中有100多幅是動物繪畫,內容包括牛、馬、熊、狼、鹿、鳥與人。

1948年,拉斯科洞穴正式對外開放,隨後慕名前來的遊客越來越多。為了保護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法國政府於1963年關閉了原始洞穴,並陸續製作了拉斯科2、3、4號。其中可移動的拉斯科3號從2012年開始全球巡展,這也是全球觀眾唯一能夠接近拉斯科洞穴壁畫的機會。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拉斯科洞穴壁畫,石器時代,上海科技館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法國拉斯科洞穴壁畫復原展首次登陸中國
    11月1日,法國拉斯科洞穴壁畫復原展在上海科技館開幕。 孫樂琦 攝   中新網上海11月1日電 (記者 鄭瑩瑩)法國拉斯科洞穴壁畫復原展1日在上海科技館開幕。法國拉斯科洞穴壁畫是舉世聞名的舊石器時代洞穴壁畫,1979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本次展覽是拉斯科洞穴3號巡展首次登陸中國,展覽將於2018年2月28日落幕。
  • 法國拉斯科巖洞「頑疾纏身」 70年仍未痊癒
    9月12日是法國拉斯科巖洞發現70周年紀念日,為此當地舉辦了一系列慶祝活動,法國總統薩科齊夫婦親赴巖洞參觀。然而,這一距今已有1.7至1.8萬年,有著「史前西斯廷教堂」之稱的舊石器時代的人類傑作卻一直頑疾纏身,如何將其永久保存下去成為擺在專家面前的一道難題。
  • 人類最早的畫作與史前人類的洞穴壁畫
    由於自然災害,殘留至今的洞穴藝術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這很小的一部分往往得益於該地區的自然環境,加上許多洞穴在地殼運動中崩塌,不受自然的侵害和人為的破壞,得以保持洞穴繪畫線條的清晰和顏色的鮮豔。目前最為著名的保存完好的洞穴有阿爾塔米拉洞穴、肖維特洞穴、拉斯科洞穴等。  其中最早被發現的是約1.7萬年前的西班牙阿爾塔米拉洞穴。
  • 全球十大最壯觀地下洞穴:猛獁洞水晶洞(圖)
    美國新聞媒體列舉了全球最酷、最壯觀美麗的十大洞穴,它們形成於數千年前,甚至數百萬年前,其中包括:在地下蜿蜒365英裡的世界最長洞穴——猛獁洞、1.6萬年前繪畫著史前動物的神秘拉斯科巖洞、可以讓人們放鬆愉悅的加洛斯鹽洞等。
  • 17300年前的「拉斯科洞穴」壁畫上記錄著最早的星座
    考古學研究已經確定了,在法國南部「拉斯科洞穴」牆壁的壁畫上,畫有天文標記。 我們的祖先可能在大約17300年前在他們的洞穴的牆壁上記錄了他們對夜空的看法。 人們認為「昴宿星團」與「畢宿星團」的鄰近星團一起呈現的。 有史以來第一次描繪的恆星模式真的是在一萬七千年前嗎?
  • 世界上最深的地下洞穴:墨西哥燕子洞 輕鬆裝下帝國大廈
    英國廣播公司為了拍攝科學系列片《行星地球》,對地球上許多著名的洞穴進行了探索,其中就包括墨西哥的燕子洞。令人震驚的是,為了能夠拍攝到燕子洞內的神秘風景,一名電視臺探險者竟然只在後背系上一個降落傘,就勇敢地縱身跳下這一深達426米深的黑暗洞穴。這名探險者的頭上綁著一個攝像機,在他縱身跳進黑暗洞穴時,攝像機將開始拍攝洞內的情景。
  • 敦煌壁畫藝術精品高校公益巡展開幕式在上海交大舉行
    為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創新敦煌文化遺產,由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上海市教委指導,上海交通大學和敦煌研究院聯合主辦的「敦煌壁畫藝術精品高校公益巡展」將於9月至12月先後在上海交通大學、上海財經大學、東華大學等高校展出。
  • 全球5大非常令人嚮往卻禁止參觀的地方(中國有一地方上榜)
    1、秦始皇墓,中國 秦始皇陵建於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秦始皇陵築有內外兩重夯土城垣,象徵著都城的皇城和宮城。  2、赫德島火山,澳大利亞 赫德島火山是澳大利亞的海外領地之一。
  • 貴州織金洞:中國最為美麗的洞穴(組圖)
    洞穴,是一種極為獨特又神秘的景觀。貴州織金縣的織金洞曾經被「選美中國」評為「中國最美洞穴」第一名。織金洞最顯著的特徵可以用三個字來概括:「大、奇、全」。進得洞來,最明顯的感受就是規模宏大,氣勢磅礴,已勘察洞長12.1公裡,目前開發6.6公裡,最寬跨度達175米。
  • 無法解釋的古老壁畫和繪畫:UFO和外星人出現了
    無法解釋的古老壁畫和繪畫:UFO出現在了原始圖畫中,第一個發現神秘生物的古老圖像是在中國湖南的巖畫上。它們大約有47000年的歷史。1940年9月12日,在法國拉斯科的一個古老的洞穴中,發現了巖石雕刻畫作。正是這一發現證明了古代人民,可以通過壁畫這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生活經歷。
  • 中國是洞穴之國,貴州此洞穴被美譽為天下第一洞,你想去這裡看嗎
    中國是「洞穴之國」,有著成千上萬個洞穴;已開發的有41個,其中夢幻織金洞最為美麗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片喀斯特地貌富集區域,遍布全境的洞穴數以萬計,而擁有「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巖溶博物館」等桂冠的洞穴,卻僅有織金洞一家。
  • 世界最古老洞穴壁畫曝光 可追溯至4.5萬年前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網1月14日電 據法新社1月14日報導,考古學家近日在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發現了一副已知世界上最古老的洞穴壁畫,至少可以追溯至45500年前。該發現13日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
  • 來自未知的吸引:法國洞穴探險家在中國探洞34年
    法國洞穴探險家讓·波塔西接受記者採訪。 瞿宏倫 攝法國洞穴探險家讓·波塔西接受記者採訪。瞿宏倫 攝中新網貴州遵義7月30日電 題:來自未知的吸引:法國洞穴探險家在中國探洞34年作者 楊茜 袁超 瞿宏倫 唐一在中國貴州省遵義市綏陽縣的「家」裡,穿上解放鞋、調試好GPS定位系統、整理好裝備、背上背包的法國洞穴探險家讓·波塔西,親吻8個月的女兒後與妻子告別,開始了他新一天的探洞旅程。
  • 最美洞穴——織金洞
    茅臺鎮仁懷茅臺鎮從第一站飛鴿林場出發2018 貴州 避暑行(1)—— 習水 飛鴿林場2個半小時到達茅臺鎮。織金洞織金 洞門票旺季(每年3月1日-11月30日)120元每人,淡季100元每人,其中14歲以下兒童和60歲以上老人免票。
  • 地心之旅,織金洞外無洞天
    ,而最美的喀斯特旅遊洞穴,便是貴州的織金洞。從地表潛入洞中,告別陽光,開始那奇幻的地心之旅。一進洞穴,便是宏大而色彩繽紛的溶洞景象。我沿著步道慢慢前行,深知織金洞越往裡越是美妙。 洞穴的攝影是很難的一個課題,扛著三腳架步步為營地在暗光條件下長曝光,確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著迷於這藍色洞壁下神秘的石柱
  • 挖開法國地底洞穴真實畫面,推翻對最遠古人類的想像
    最近在法國地下深處的一個洞穴中,考古學家發現了似乎有17.6萬年歷史的人造建築。這比以前其它發現人造建築的時間要早15萬年。考古學家推測這只可能是由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s) 所建造,不過根據歷史記載,他們也從來沒有能夠蓋出人造建築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