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珍稀鳥類動物圖譜

2021-01-09 秦聲戲語

將我國特有的部分珍稀鳥類專門搜集編製圖譜,與大家共同認識一下。有好多看著好美麗哦。

01四川山鷓鴣

【別名】砣砣雞、筍雞【學名】Arborophila rufipectus 【分布】迄今僅發現於我國四川省的屏山、甘洛、馬邊、峨邊、沐川等縣。【保護級別】I

02海南山鷓鴣

【俗名】山赤姑【學名】Arborophila ardens【分布】僅分布於海南省【保護級別】I

03白頸長尾雉

【別名】橫紋背雞【學名】Syrmaticus reevesii【分布】分布於我國長江以南的安徽南部、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兩廣。

04黃腹角雉

【別名】角雞、吐綬鳥、壽雞【學名】Tragopan caboti【分布】產於浙江泰順、文成、景寧、雲和、麗水、遂昌、衢縣、龍遊;江西永新、井岡山、鉛山、萬年、上猶、崇義、大餘;廣東乳源、陽山、樂昌、曲江、連山、始興、仁化、南雄、大埔、五華、潮州、懷集;福建武夷山;廣西恭城、永福、靈川、興安、富川、賀縣、融安;湖南莽山。【保護級別】I

05雉鶉

【別名】黑雞、貝母雞 木坪雉雷鳥 四川雉鶉 四康雉鶉【學名】Tetraophasis obscurus【分布】分布於青海,甘肅文縣、康縣、祁連山,西藏芒康、江達、察隅、米林、朗縣拉多,四川馬爾康、松潘,均為留鳥。【保護級別】I

06黑長尾雉

[別名】帝雉【學名】Calophasis mikado Ogilvie-Grant【分布】臺灣的特有種。【保護等級】I

07藍鷳

【別名】藍腹鷳【學名】Lophura swinhoii 【分布】為我國臺灣省特產鳥類

08褐馬雞

【學名】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分布】僅見於我國山西呂梁山、河北西北部。【保護等級】?

09白馬雞

【別名】雪雉【學名】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分布】四川、西藏東部、甘肅東南部、青海南部和雲南西北部一帶。 I

10藏馬雞

【學名】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分布】四川西部、青海南部、西藏東部和雲南西北部, 【保護級別】II

11藍馬雞

【分布】中國中北部特有種。【保護級別】II

12斑尾榛雞

【學名】Terastes sewerzowi【別名】花尾飛龍,羊角雞,飛龍 【保護級別】I

13海南虎斑鳽

【學名】 Gorsachius magnificus【保護等級】 II

相關焦點

  • 《中國珍稀野生動物手繪圖譜》 | 向你展示一冊「科學與藝術兼備...
    該節目中,以我國上萬個保護地布設的紅外相機和遠程攝像頭拍攝的珍貴動物視頻為素材,鮮活地呈現出綠水青山中一張張靈動的動物面孔,以展現我國多年來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成就。 《中國珍稀野生動物手繪圖譜》之白唇鹿 因此《中國珍稀野生動物手繪圖譜
  • 北京動物園整理四十種動物血液圖譜
    北京動物園整理四十種動物血液圖譜        北京動物園通過多年的研究,到昨天,已經整理收集了40多種珍稀野生動物的血液圖譜
  • 746張鳥類圖譜集中展出
    本報訊本周是第36屆北京愛鳥周,手繪於100多年前的746張珍貴鳥類圖譜在京集中展出。可惜的是,圖譜中的部分鳥類品種今天已經滅絕。此次"十九世紀法國傳教士手繪中國鳥類圖譜"特展,展出了法國傳教士韓伯祿主持繪製的鳥類圖譜746張,涉及鳥類416種。
  • 此鳥顏色罕見「仙氣」十足,比虎皮鸚鵡還要漂亮,是我國珍稀鳥類
    在眾多的動物中,要說外表最美的生物,色彩斑斕的魚和羽毛華麗的鳥肯定是其中之二了。不知道大家對於鳥類了解多少呢?在鳥類中,孔雀應該是公認的羽毛最美的鳥類之一了,尤其是雄性孔雀的尾羽,及其的華麗。而除了孔雀,其實還有很多的鳥類,它們的羽毛也是非常漂亮的。
  • 郵政日戳上的珍稀鳥類(1)
    鳥類之所以珍稀,是因為它們不常見,甚至於數量稀少。在我國,不少鳥類已經成為珍稀鳥類,個別鳥類甚至成為瀕危物種。
  • 婺源珍稀鳥類圖譜,你pick哪一款?
    文旅信息,第一時間送達鳥類是人類的朋友,也是生態系統的重要成員,對於維護生態平衡具有重要作用。4月1日是「國際愛鳥日」,篁嶺景區和婺源旅遊股份有限公司聯手,分別在篁嶺、曉起舉行國際愛鳥日公益宣傳活動。國際愛鳥日:愛鳥護鳥活動現場,有關婺源境內存有的珍稀鳥類攝影作品,沿著篁嶺天街和曉起古樟依次排開。景區工作人員在旁,向遊客介紹攝影作品中的珍稀鳥類,並發放相關宣傳單,讓大家更加充分的了解這些珍稀鳥類,從而更好的保護它們。更有婺源的旅遊吉祥物——「熊貓鳥家族」(靛冠噪鶥、白腿小隼、中華秋沙鴨)亮相現場,吸引了不少遊客朋友前來互動合影。
  • 哪些鳥類是野生珍稀鳥類呢?
    哪些鳥類是野生珍稀鳥類呢?各國攝影師深入到地球上許多最偏遠的地區,花數星期時間躲在相機背後,只為捕捉這些野生珍稀或瀕危鳥類的罕見鏡頭。它們都是什麼鳥呢?褐秋沙鴨六大最受威脅的世界水禽之一褐秋沙鴨,是一種典型的秋沙鴨屬鳥類。棲息時多遊蕩在岸邊或水邊沙灘上。飛行快而直,兩翅扇動較快,常發出清晰的振動翅膀聲。是六大最受威脅的世界的水禽之一。丹頂鶴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丹頂鶴是東亞地區特有的鳥種,數量稀少,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叉扇尾蜂鳥唯一的一種單型屬蜂鳥叉扇尾蜂鳥是一種中等體形的蜂鳥。
  • 【漲姿勢】飛過北京的珍稀鳥類(組圖)
    小編梳理相關新聞後發現,鳥類的生活狀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京的環境變化。那麼,北京最常見的鳥類品種有哪幾類?又發現過哪些珍稀鳥兒?還不趕緊來跟小編漲姿勢。還有一些咱北京不太常見或者極為罕見的鳥,除了研究鳥類的專家,一般人即便見到恐怕也是「相逢對面不相識」。下面小編就給你「引見」一下!
  • 這十種珍稀鳥類都生活在溫州
    據溫州林業部門1994年的調查數據顯示,當時共有鳥類376種。而溫州市鳥類攝影愛好者們已在溫州拍攝到394種。就在日前,資深鳥類攝影師葉成光在溫州拍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稱為「第三紀冰川期後殘存下來的物種」——中華秋沙鴨。
  • 視頻|「高清組圖」雲南盈江:珍稀鳥類彩䴉再次現身
    珍稀鳥類彩䴉再次現身近日,記者在雲南省盈江縣城郊的一片溼地拍攝到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彩䴉,這也是近年來彩䴉在盈江第二次被記錄。本次拍攝的彩䴉為一隻成鳥,它不停在水中覓食,時而梳理羽毛,時而飛翔。
  • 現生鳥類「親戚」關係如何?萬種鳥基因組圖譜提供重要線索
    現生鳥類「親戚」關係如何? 萬種鳥基因組圖譜提供重要線索長期以來,人類對鳥類系統發育關係的了解比其他任何脊椎動物都少。自1861年第一塊始祖鳥化石報導以後,鳥類的起源更成為科學家們感興趣的課題。早期鳥類祖先自恐龍演化形成後,經歷了快速的物種大爆發,形成了現今鳥類的物種格局。
  • 盤點我國的那些珍稀鳥類 有幸見到了一定要保護它們
    朱䴉這是一種舉世矚目得珍稀瀕危鳥類,全球僅存十幾隻,而日本則有三隻,但是已經失去生殖能力。在我國這種鳥已經絕跡近20年,於1982年5月重新發現。當前已經建立了自然保護區。中華秋沙鴨一種歷史悠久的鳥類,大致誕生於1000萬年前,中國特有鳥類,但是數量不多,全球僅有不到1000隻。
  • 世界珍稀瀕危鳥類遺鷗一半在河北康保棲息,拍到罕見交尾照片
    遺鷗,是世界珍稀瀕危鳥類之一,是我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易危物種,被稱為高原上「最脆弱的鳥類」。 以前,康巴諾爾湖常有大批的鳥類棲息,當地人以為就是一般的「水雀雀」。2014年4月,全國溼地保護委員會委員、北京溼地研究中心專家、首都師範大學教授洪劍明在康巴諾爾湖進行國家溼地公園考察時,意外發現這些「水雀雀」是世界珍稀瀕危鳥類——遺鷗,當時有約3000隻之多,證明了康保康巴諾爾湖是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湖泊溼地之一。據國際鳥類聯盟估算,目前,全球遺鷗數量約1.2萬隻。
  • 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的補充樂園,上萬隻國家珍稀鳥類,適合家人觀遊
    飛鳥樂園是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的一個補充樂園,以鳥類及爬行動物類為主,在這裡可以看到一些珍稀鳥類,還有動物世界裡的鳥類的孵化過程以及鳥類表演。入園以後先把動物表演的時間表拍個照片,再對照地圖開始遊玩,園區不是很大,遊玩時間大約2小時,再此我就不跟大家介紹遊玩路線了,隨意玩,慢慢看,有餵動物的地方可以買食物餵一下,孩子都很喜歡熊貓樂園有纜車,小纜車10:30開始,下午17:00結束。我們決定不去看動物,先去排纜車。人挺多,但是纜車也多,倒是排了半個小時到了。我們排的環園線。
  • 科研|現生鳥類「親戚」關係如何?基因組圖譜提供重要線索
    近十年前,隨著一項覆蓋現生約10500種鳥類的萬種鳥基因組學計劃啟動和研究的深入,科學家有望構建起所有鳥類的基因組圖譜,解析鳥類演化的歷程。計劃第一階段在「目」級別,由深圳國家基因庫聯合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美國杜克大學、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等機構合作,組成國際鳥類基因組聯盟共同完成,首批成果共有28篇文章。2014年12月12日,《科學》期刊以專刊形式發表了8篇成果;此後,《現代生物學》《自然·通訊》《基因組生物學》等著名國際期刊也相繼發表了多項進展。
  • 世界瀕危珍稀鳥類黑嘴鷗現身東寧
    世界瀕危珍稀鳥類黑嘴鷗現身東寧 2020-05-31 0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珍稀鳥類黑臉琵鷺現身東太湖
    昨天下午,蘇州林業部門工作人員在吳中區東太湖溼地公園巡護時,發現了兩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臉琵鷺。據介紹,黑臉琵鷺屬珍稀鳥類、世界瀕危物種,上一次在蘇州發現其蹤影還是在六七年前。蘇州自然溼地學校總幹事、職業「觀鳥人」周敏軍驚喜地發現,鳥群中竟出現兩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臉琵鷺。他介紹,黑臉琵鷺羽色白,因嘴灰黑色似琵琶而得名,屬珍稀鳥類、世界瀕危物種。這次發現讓周敏軍十分興奮,「上一次看到黑臉琵鷺大約在六七年前。」除了黑臉琵鷺,這群候鳥中還有成群的野鴨,如斑嘴鴨、綠翅鴨以及蒼鷺、遊隼等,種類多達20餘種。大家還觀測到一隻帶有環志的候鳥。
  • 保護珍稀動物 百度百科成野生動物大百科全書
    麋鹿俗稱「四不像」,是我國特有的世界珍稀動物。一直到3000多年前,神州大地上還能夠看到成群的麋鹿。此後由於濫捕濫殺,麋鹿野生種群在150多年前絕跡,而豢養在清朝皇家獵苑中的最後一批麋鹿也被八國聯軍洗劫一空。25年前,39頭麋鹿從英國千裡迢迢回到了自己的故鄉,回到了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現生鳥類「親戚」關係如何? 萬種鳥基因組圖譜提供重要線索
    近十年前,隨著一項覆蓋現生約10500種鳥類的萬種鳥基因組學計劃啟動和研究的深入,科學家有望構建起所有鳥類的基因組圖譜,解析鳥類演化的歷程。 11月12日,《自然》雜誌以封面論文形式,同期發表了兩篇文章,報導了該計劃第二階段的研究結果,為深入了解基因組多樣性演化奧秘提供了契機。
  • 保護珍稀動物 百度百科在行動
    麋鹿俗稱「四不像」,是我國特有的世界珍稀動物。一直到3000多年前,神州大地上還能夠看到成群的麋鹿。此後由於濫捕濫殺,麋鹿野生種群在150多年前絕跡,而豢養在清朝皇家獵苑中的最後一批麋鹿也被八國聯軍洗劫一空。  25年前,39頭麋鹿從英國千裡迢迢回到了自己的故鄉,回到了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