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鶇、白頭翁等27種鳥飛來安家 月牙湖成鳥類樂園

2020-12-06 荔枝網新聞

  在月牙湖拍攝到的黑水雞。江蘇省環保宣教中心供圖

  烏鶇、白頭翁、黑水雞在樹叢、河水中鳴唱、嬉戲……相信嗎?在南京的主城區,你就能欣賞到這樣的野趣。近日,一份月牙湖鳥類綠地圖及植物綠地圖製作完成,給這裡的鳥兒和植物繪製了圖譜。

  2016年,東南護城河月牙湖經過整治,河水告別黑臭,水質達到Ⅳ類水標準。3年多過去了,這條位於市中心的河道,水生態進一步提升,植被茂盛,成為鳥類棲息的樂園。

  「披著油黑髮亮的羽毛,長著黃色尖尖小嘴的是烏鶇,它會唱歌!」中山小學三年級小朋友湯梓言通過參加月牙湖自然學校,認識了很多鳥類朋友,說起她在月牙湖觀察到的鳥兒,小朋友如數家珍:烏鶇的聲音清脆好聽,長著紅色的眼圈、黑色長長嘴巴、經常一動不動蹲守在水邊「狩獵」的是夜鷺……

  2018年年底,江蘇省環保宣教中心聯合南京市秦淮區生態環境局開辦了社會化公眾環境教育項目——月牙湖自然學校。月牙湖自然學校以月牙湖為「一間教室」,組織環境志願者,圍繞水環境綜合治理、生態修復、保護生物多樣性等不同主題,帶領南京市中山小學、瑞金路小學的小學生現場觀摩教學,告訴孩子們保護自然、愛護環境。月牙湖鳥類綠地圖及植物綠地圖就是由月牙湖自然學校的志願者帶著兩所小學的小學生一起完成。

  「在今年3—5月份的自然教育課中,我們一共發現了27種野生鳥類,13種植物。」江蘇省環保宣教中心教育培訓科工程師、月牙湖自然學校項目主管閆豔介紹,由此,他們決定為月牙湖繪製鳥類地圖和植物地圖。

  除了喜鵲、烏鶇、斑鳩這些平時常見的鳥類,月牙湖還發現了一些在城市人口集中區比較少見的鳥類,白頭翁就是其中之一。白頭翁學名白頭鵯,是一種對環境要求很高的鳥類。一次自然課堂上,志願者在水邊的菖蒲叢裡,發現了白頭翁的成鳥,此外,志願者還拍到了幼鳥。白頭翁是不會遷徙的留鳥,在同一處發現成鳥和幼鳥,證明這裡已經生活了它們的小種群。

  黑水雞是在靠近湖心小島的水面發現的,它們有鮮紅色的嘴,拍到它們時,它們正在水中自由自在覓食水生植物。紅嘴白頭,背部和前胸羽毛灰藍並帶有金屬般光澤,絲光椋鳥是月牙湖鳥類中的顏值擔當,它是捕食林業害蟲的益鳥。此外,生活在月牙湖的鳥兒還有鷹鵑、大斑啄木鳥、黑臉噪鶥、白眉姬鶲、星頭啄木鳥、白鷺、銀喉長尾山雀等等,品種達27種。

  分布在月牙湖的植物很多,地圖上只列舉了13種,主要是在生態修復中栽種的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

  閆豔介紹,鳥類和植物是互生互長的關係,植物修復了水體和水岸生態,良好的生態吸引鳥兒安家,植物又給鳥兒們提供了食物,在月牙湖,自然的生態鏈正在形成。目前,鳥類和植物地圖主要記錄的是春季的鳥類和植物,下一步,月牙湖自然學校還將指導小學生們觀察記錄秋季和冬季的鳥類和植物,繪製完成四季圖譜。

  水清岸綠、恢復自然生態是河湖治理的「終極目標」,這在南京的月牙湖正逐步實現。

  (來源:南京日報 編輯/張泉泉)

相關焦點

  • 瑞典國鳥烏鶇來陽臺安家 這家人不做飯不炒菜為鳥「騰地方」
    隔了一周,劉偉的父母回到成都市金花鎮附近的家中,生活陽臺上傳來嘰嘰喳喳的鳥叫聲,走近一看,原來是一隻野生烏鶇(dōng)在此安了家,窩裡還有6枚鳥蛋。為了不驚擾到它們,劉偉父母不再在家裡炒菜做飯,為烏鶇提供一個安靜的孵化環境。
  • 冬青樹成了招鳥樹 大群白頭翁進城覓食冬青果
    南京冬青樹成了招鳥樹 群白頭翁進城覓食冬青果12月冬季以來,南京大街小巷的冬青樹成為「招鳥樹」。市民發現,由於鳥兒在吃冬青果時「嘰嘰喳喳」鬧的歡,給城市增添了大自然樂趣。而這些吃冬青果的鳥兒,大多是白頭翁和一些太平鳥。
  • 愛心市民守護了1個月 終待烏鶇幼鳥展翅飛!
    6月4日,本報報導了《3隻烏鶇寶寶破殼而出!愛心市民守護了1個月》。10多天過去了,這些烏鶇寶寶怎麼樣了?昨天,記者進行了追蹤採訪。兩隻幼鳥飛走了昨天下午,程女士小心翼翼地靠近南側窗臺,只見窗臺上的烏鶇鳥窩裡,兩隻幼鳥先是蹦到窩外側,抖了抖雙翅,不時向四周張望。接著,又跳到了邊上的鋁合金支架上,繼續環顧四周。
  • 野生烏鶇在陽臺安家、為了安靜他們不再做飯……
    來源:成都商報隔了一周,劉偉的父母回到成都市金花鎮附近的家中,生活陽臺上傳來嘰嘰喳喳的鳥叫聲,走進一看,原來是一隻野生烏鶇在此安了家,窩裡還有6枚鳥蛋。為了不驚擾到它們,父母不再在家裡炒菜做飯,為其提供一個安靜的環境進行孵化。
  • 瑞典國鳥烏鶇來南京安家
    近日,南京鼓樓區寶塔橋旁一棵梧桐樹上飛來了兩個特殊的瑞典國鳥客人,烏鶇夫婦飛到梧桐樹上搭巢孵蛋,幼鳥孵化後,成鳥每天四處覓食。楊先生稱,還是首次看見烏鶇來梧桐樹上搭巢。
  • 候鳥遷徙季,上海市區常見的五種鳥你都發現了嗎?
    候鳥遷徙季,上海市區常見的五種鳥你都發現了嗎?截至目前,有超過百種鳥在園內棲息繁衍或過境,其中最常見的「五大金剛」深受遊客們的喜愛。快來看看這5種鳥,你都認識嗎?
  • 鳥飛家中吉利嗎?為什麼鳥選飛你家?
    其實在我國烏鶇鳥是常見鳥,也是著名的籠養鳥。那麼烏鶇鳥飛家中吉利嗎?我想說的是鳥是有靈性的動物,它既然選擇了你家那說明你家中環境好、風水好才會吸引了它。一般來說烏鶇的雄鳥比烏鶇的雌鳥身體黑,雌鳥有些羽毛有點偏褐色。而在嘴巴上,烏鶇的雄鳥喙呈現黃色,而雌鳥則是暗黃綠色。
  • 曾經絕跡的鳥兒又回來安家了 至少有320種鳥在溫州被拍到
    原標題:曾經絕跡的鳥兒又回來安家了 至少有320種鳥在溫州被拍到 這些鳥兒你認識嗎? 圖為溫州各地拍到的比較少見的鳥兒。圖為紅胸秋沙鴨,去年1月攝於靈崑。家住市區黃龍康城的葉女士也向溫都88868886反映,一大群小鳥出現在家對面公寓的樓頂上,有數百隻之多,特別壯觀。  「這麼多小鳥一起飛過來,特別壯觀,感覺自己不像在城市裡。我在這裡住了3年多,以前從來沒見過。」葉女士說,後來她才知道,她看到的鳥兒有一個雅名,叫絲光椋鳥,主要分布在我國華南及華東等地區,溫州也是它們的棲居範圍,這種鳥屬於溫州地區的留鳥(指不隨季節遷徙的鳥)。
  • 講講身邊愛鳥的故事:烏鶇築巢添丁民居 紅隼留宿躲避風雨
    4月2日,在市區宋女士家築巢的烏鶇一家其樂融融,小鳥們茁壯成長。「鳥兒在我家住了一個多月,現在看樣子就要飛走了。」宋女士說,鳥兒到來的這段時間給他們家帶來了很多快樂,她也趁此機會給3歲的兒子進行愛的教育。
  • 六種鳥入選烏魯木齊市鳥類「好聲音」
    六種鳥入選烏魯木齊市鳥類「好聲音」 2016-04-14 10:38:28 來源:亞心網   美聲唱
  • 窗臺上孵出三隻小黑鳥 竟是典國鳥烏鶇
    今年3月,海州區萬得園居民小瑤家來了一位鳥媽媽,它在窗臺護欄裡築了巢,一心一意孵寶寶。半個月後,三隻小鳥長出了黑溜溜的羽毛。這是啥?專家看了看說,了不得,這是瑞典國鳥,烏鶇(dōng)。「雌鳥大多數時間都在巢裡看護鳥蛋,中午會飛到外面覓食。」隨後幾天,又飛來了一隻雄鳥,為了不打擾兩隻鳥孵蛋,小瑤都等它們離巢後再上前查看。前幾天降溫,小瑤還在鳥巢裡放了一塊保暖軟布。孵出黑溜溜的三隻小鳥3月底,小瑤驚喜地發現,小鳥終於破殼兒了。「寶寶們出生後,大鳥看護得就更緊了!早上和中午都在外面覓食,它們叼著蟲子、草種子一飛回來,小鳥就嘰嘰地叫!
  • 這對夫婦有奇遇:不要錢做「月嫂」 烏鶇「感恩」打掃窗臺
    原標題:這對夫婦有奇遇:不要錢做「月嫂」,烏鶇「感恩」打掃窗臺    家裡的窗臺成了鳥媽媽的「產房」,在小鳥學會飛翔前,還要給這一家當一個多月免費  記者從上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了解到,近年來,上海已發現多起烏鶇在居民家窗臺或雨棚築巢的案例。  比如2016年5月,天山初級中學一名教師家中朝西陽臺外的盆景上,有兩隻烏鶇築巢,生下5隻小烏鶇。
  • 上海鳥類中的「四大金剛」,你都見過,卻不一定認識哦!
    在地上發現食物時,常常先向四周觀察,無危險,才跑去啄食,或先去幾隻試探,然後才有更多的鳥陸續飛去,稍有聲響,立刻一群飛走,警惕性可高了! 鳥類小知識:為什麼麻雀只會跳著走路? 因為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麻雀的下膝關節退化了,導致脛(jìng )骨和跗(fū )骨之間的關節不能彎曲,所以在地面上只能跳著走路了。
  • 百舌鳥的故事——烏鶇小記
    烏鶇在公園裡,你可能見過身上烏黑的「烏鴉」,但在南方的城市裡,烏鴉其實很罕見,市民們多數看到的是八哥或另一種知名度更低的鳥——烏鶇。烏鶇分布廣泛,幾乎遍布整個北半球;和其它奔波的親戚不同,烏鶇已經放棄了遷徙。它們離開原野,融入都市、住進小區,甚至還藉助燈光開啟了夜生活模式,實在是鳥生贏家。因此,我多次在文中提到烏鶇,樂此不疲,烏鶇的多才多藝甚至讓我覺得長篇累牘也不過分。百舌鳥,正是烏鶇的外號。
  • 時隔30年上海醞釀重啟市鳥評選 "白頭翁"呼聲高-震旦鴉雀 國鳥...
    記者從上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獲悉,目前正在開展的「滬上我最喜愛的鳥」評選活動,是在為將來上海市鳥評選做前期普及工作。此次評選最終推出的5種鳥,將綜合各方意見推薦出市鳥候選,最後再走相關程序。    灰喜鵲曾作為候選  1782年,美國選定白頭海雕作為「國鳥」,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確定「國鳥」的國家。此後,瀕危鳥類白頭海雕得到了有效保護。
  • 母親節,看看這個「鳥媽媽」的母愛
    昨日是母親節,鳥類的母愛深情也令人動容。一個月前,在南京市鼓樓區金域中央小區裡,飛來了一對特殊的客人——瑞典國鳥烏鶇夫婦。他們在院中的一棵樟樹上用泥和草築巢,準備繁殖後代。而一個月裡,這對烏鶇夫婦築巢、下蛋、孵雛、覓食、養育的全過程,被一位市民用鏡頭拍攝了下來,再現了鳥類的母子深情。
  • 時隔30年上海醞釀重啟市鳥評選 "白頭翁"呼聲高
    記者從上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獲悉,目前正在開展的「滬上我最喜愛的鳥」評選活動,是在為將來上海市鳥評選做前期普及工作。此次評選最終推出的5種鳥,將綜合各方意見推薦出市鳥候選,最後再走相關程序。    灰喜鵲曾作為候選  1782年,美國選定白頭海雕作為「國鳥」,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確定「國鳥」的國家。此後,瀕危鳥類白頭海雕得到了有效保護。
  • 50種鳥類進「複賽」,珍稀與平易近人,上海市民最愛哪種?
    上海第36屆「愛鳥周」4月8日在世紀公園拉開帷幕,之前受到廣泛關注的上海市鳥評選有了新進展。 經過大量的前期調研並徵求多方意見後,上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等單位從上海目前有記錄(根據現有文獻記載,結合近年的觀察記錄)的476種鳥類中選出了50種。
  • 「機靈」「嘟嚕」……我們在公園裡聽著鳥叫聲認識了好幾種鳥
    長江網10月31日訊(記者詹麗通訊員劉天昌)雨後初晴,百鳥展翅。31日上午,伴著微涼的秋風,沙湖公園沙湖自然課第一課——「飛羽行蹤」正式開講。來自湖北博得自然生態中心講師車前,作為自然導師,帶領10位小學生一起飛鳥尋蹤。
  • 白頭翁和白頭鵯是一種鳥類嗎?你聽一下它的鳥叫聲就明白了
    白頭鵯白頭翁這種鳥類的學名就叫做白頭鵯你看它頭頂的白色羽毛,就像人的白頭髮似的,因此又叫它白頭翁。你要是在野外觀察它時,需要初步掌握一些關於它的知識才行。首先頭上有白色羽毛的是成年鳥類,這也是成年鳥的標識,雌鳥和雄鳥外表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