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舌鳥的故事——烏鶇小記

2021-01-07 遊弋觀鳥
烏鶇

在公園裡,你可能見過身上烏黑的「烏鴉」,但在南方的城市裡,烏鴉其實很罕見,市民們多數看到的是八哥或另一種知名度更低的鳥——烏鶇。如果你去問一個路人認不認識烏鶇,他甚至會認為你說的是一種麵食;等你一指行道樹上站著的那位,他又恍然大悟起來——烏鶇可能是市民最熟悉的陌生鳥。它們長相平平,無需複雜的語言描述,一句「全身黑色嘴黃色」足矣。

黑色系的鳥類常常被人們誤解,比如經常能看到網上有人諮詢烏鶇是否吉利之類的問題。即使在觀鳥圈,烏鶇也不太受「待見」,可能因為它們並不「美麗」,還很常見。

烏鶇分布廣泛,幾乎遍布整個北半球;和其它奔波的親戚不同,烏鶇已經放棄了遷徙。它們離開原野,融入都市、住進小區,甚至還藉助燈光開啟了夜生活模式,實在是鳥生贏家。

因此,我多次在文中提到烏鶇,樂此不疲,烏鶇的多才多藝甚至讓我覺得長篇累牘也不過分。

百舌鳥,正是烏鶇的外號。

八哥也學舌,甚至會學人說話,但都不算動聽;而烏鶇卻擅長囀鳴,能把所學的聲音揉在一起,或流利或頓挫地唱出。這就像一個歌手和演唱家的區別,後者的天分能進行創造性的表演而不僅是單純的模仿。

百舌鳥這個外號實至名歸。一隻在晴天的下午賣力展現歌喉的烏鶇,幾分鐘裡所唱出的,可能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種:

噪鵑、畫眉、棕頸鉤嘴鶥、強腳樹鶯、紅嘴藍鵲、鵲鴝、家燕、山椒鳥、鵯。

這幾乎是它生活區能接觸到的所有鳥類鄰居,尤其是那些喋喋不休的,絕不會放過。就像一個語言豐富的演員,逐個飾演不同角色,還能妙語連珠、銜接自然,令人讚嘆。我雖然不知道這種行為會給被模仿對象造成怎樣的困擾,但它確實困擾了企圖靠聲音辨別鳥類的人們。

如果再多聆聽,烏鶇模仿的對象會跨出鳥界,比如模仿電動車警報聲(另文參見:《鳥的叫聲趣談2》)、汽車鳴笛聲等;在大學校園裡,甚至把軍訓操練時候的「1——2——1」的口哨聲學的有模有樣。

所以在春天,如果遠遠聽到「幾種」鳥兒在樹上輪流鳴叫,說不定只是一烏鶇在耍寶而已。烏鶇的求偶之歌,完全現場編曲、演唱,一開口就動聽,無伴奏也饒有興致。而它也是羞澀的表演者,一旦發現原來樹下站著人盯著自己,立刻原形畢露,厲聲尖叫著飛到更隱蔽處去了。烏鶇受到驚嚇時發出的叫聲,冷不丁會嚇路人一跳,所以我常常搞不清到底是誰嚇誰。

烏鶇常常在草地覓食,這裡還有昂首闊步的八哥、蹦蹦跳跳的麻雀、搖搖擺擺的鶺鴒、也有慢條斯理的斑鳩。烏鶇的行動,顯得與眾不同,它像個忍者。走起路來,必埋頭含胸,疾步快走,通常距離不過一二米,然後抬頭佇立觀察,再埋頭快走。所以有人形容它「鬼鬼祟祟」確實不為過。

烏鶇雖小心謹慎,有時也難逃貓爪,在我家樓下就發生過流浪貓捕食烏鶇的事件。如果把公園或小區這樣人類活動頻繁的場所看成一個小生態系統的話,流浪貓扮演了頂級的獵食者的角色。在動物遺棄行為善無法杜絕的時候,只能希望烏鶇能與之協同進化。

烏鶇可能僅僅是一種不起眼的鳥,它或是住你隔壁的鄰居,是讓你抓狂的鬧鐘,也可能是第一種用叫聲迷惑你的鳥類。不論對它們的看法如何,烏鶇都帶著它們獨特的一面,走近人類,並四季相伴於城市。

(完)

相關焦點

  • 烏鶇幼鳥險成家犬美餐
    救下烏鶇鳥「你這也不像是貓頭鷹啊?」民警現場觀察,這並不是一隻貓頭鷹,後聯繫動物保護協會的工作人員確定該鳥是一隻幼年烏鶇鳥,又名百舌鳥,被稱作是鳥中的「口技大師」。報警群眾張先生稱自己飯後帶著自家的三條狗散步,突然三隻狗猛地向路邊追趕起來並狂吠,張先生立即上前將狗拉住,發現一隻小鳥在路邊。「看著不像普通的鳥,我以為是貓頭鷹,又不知道怎麼處理就報警了。」
  • 怎樣才能養出一隻全翅全尾羽毛烏黑油亮的烏鶇百舌鳥?關鍵有幾點
    當然,這種說法其實是對烏鶇的誤解,鶇龜先生在《被誤解的烏鶇:百舌鳥並非養不熟的白眼狼,烏鶇撞籠反生另有原因》一文中已經作了專門分析,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文章連結查閱。雖然說「白眼狼」是一種誤解,但烏鶇愛撞籠確實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現象。由此導致的結果是尾巴和翅膀經常受傷,禿著尾巴幾乎成籠養烏鶇標誌。所以,能夠養出一隻全翅全尾的烏鶇,是比較困難的事情。
  • 烏鶇育雛期間為什麼吃雛鳥屎?原來……
    長江日報融媒體6月24日訊(記者陳奇雄)6月24日,武漢市觀鳥協會會員李維斌在漢口江灘觀鳥時,用相機拍下了兩隻成年烏鶇(音dong)悉心餵養四隻幼鳥的溫馨畫面。他還觀察到,這兩隻成年烏鶇竟將幼鳥拉出的糞便,吃得乾乾淨淨。成鳥在給幼鳥餵食。
  • 烏鶇真的是養不熟的白眼狼嗎?這是誤解,百舌鳥愛撞籠和反生另有原因
    烏鶇是一種常見的黑鳥雖然披著一身黑衣,其貌不揚,但這是一種充滿話題的鳥兒。烏鶇鳴唱一流,歌聲悠揚動聽,並且還是學舌高手。有人統計烏鶇能學100多種不同的聲音,古人稱其能「反覆百鳥之音」、「滿口學盡眾鳥聲」,因此又把它稱為百舌鳥。西方人同樣對烏鶇喜愛有加,認為它是高雅的樂者,瑞典王國則是直接將它列為國鳥,實力由此可見一斑。
  • 烏鶇繁殖過程:從修建鳥窩到產蛋全記錄,百舌鳥營建鳥巢和產鳥蛋
    烏鶇,因雄鳥善於鳴唱和學舌,又稱百舌鳥,是一種其貌不揚的黑鳥。雄鳥擁有一身黑色羽毛,橙黃的喙(鳥嘴)和眼圈。烏鶇每年的繁殖期為春夏季,長江中下遊地區一般為3-6月。基本過程為修建鳥窩-產蛋-孵蛋-孵化-育雛-出飛。下面的圖片,詳細記錄了烏鶇修建鳥窩到產蛋的過程。
  • 冬季烏鶇不愛叫,可能是母鳥,掌握3個變化特點,輕鬆分辨所養的烏鶇...
    但對於飼養烏鶇的朋友們而言,這又是一個耳朵開始享受的季節。到了冬季,也就意味著到了烏鶇的鳴叫期。從冬天一直持續到來年春夏季,我們的耳邊總能縈繞著烏鶇那優美動聽的鳴叫聲。不論是當年的雛鳥,還是養了多年的老鳥,此時每天的大部分時間,烏鶇都應該一展歌喉,在放聲歌唱。
  • 這對夫婦有奇遇:不要錢做「月嫂」 烏鶇「感恩」打掃窗臺
    記者從上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了解到,近年來,上海已發現多起烏鶇在居民家窗臺或雨棚築巢的案例。  比如2016年5月,天山初級中學一名教師家中朝西陽臺外的盆景上,有兩隻烏鶇築巢,生下5隻小烏鶇。照片裡,三隻粉嫩的小烏鶇破殼而出,伸直了脖子,張大著黃色小嘴,嗷嗷待哺的樣子惹人憐愛。與此同時,另外三枚蛋卻沒有動靜。
  • 你撿的百舌鳥為何總生病和死亡?烏鶇雛鳥救助餵養方法新手指南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被(錯)救回家的烏鶇雛鳥,應該如何正確飼養,以減少生病或死亡問題,供感興趣的朋友們參考。一、烏鶇雛鳥的分類及人工救助策略烏鶇雛鳥在親鳥撫養下,生長速度非常快,出殼15天後即可離窩學飛。據此,我們可以將其簡單分為兩類。
  • 會唱歌的烏鴉——百舌鳥
    於是,一個小小的黑色身影就闖入了眼中……本以為是烏鴉,在小夜曲般的雨色天光中也對它少了一些厭惡。可它卻俊俏、伶俐無比,與田野裡和故宮中盤旋、聒噪的鴉雀們大有不同,忙碌的身影中時時閃出一圈黃亮的眼影。它的叫聲也奇趣無比,時而像湖南善歌的小辣妹那樣明亮,時而又像臺南的軟妹一般細語微聲。再懶的人也只好拿出手機查詢它的身世了­……
  • 春暖花開時節,烏鶇在屋簷下「添丁進口」
    2月底,市民小沈家陽臺上來了一對烏鶇,不但築巢安居,還生蛋孵仔。本周,是一年一度的「愛鳥周」,她向常州晚報記者敘述了自己全家的愛鳥故事——春暖花開時節,烏鶇在我家「添丁進口」「一周前,我家的烏鶇孵化出的兩隻小幼鳥陸續都會飛了,不知道是不是飛出去覓食了,還會不會回來,反正這窩我還給他們留著,也是念想……」4月20日,是今年「愛鳥周」的第一天,市民小沈和常州晚報記者說起自己一家前段時間的「愛鳥故事」,很是感慨。
  • 冬季了烏鶇還不愛叫?那可能是母鳥,把握3個變化特點輕鬆辯公母
    因為烏鶇母鳥不會叫、不願意叫。關於烏鶇公母的辨別方法,「烏鶇與烏龜」曾在上個月底的入冬前,寫過一篇文章,對換羽後烏鶇公母辨別方法做了詳細介紹,全方位對比了公母烏鶇頭部(頭型、眼睛、嘴)、羽毛(飛羽、尾羽、腹部和背部羽毛)、腿腳、體型和鳴叫等各方面的不同點。文章發出後至今,仍陸續有不少朋友留言或私信,問及烏鶇公母分辨問題。
  • 烏鶇並非暴躁平頭哥,被烏鶇攻擊了怎麼辦?詳解烏鶇攻擊人的原因和防範對策
    不過,這次我們說的並不是蜜獾,而是另一種「平頭」小動物,有鳥中「平頭哥」之稱的烏鶇。最近先後有兩位朋友,說被烏鶇攻擊了,向鶇龜先生諮詢應該怎麼辦。其中一位是因家中小朋友首先和烏鶇起衝突,進而導致全家人被攻擊;另一位則是在花園散步時,遭烏鶇攻擊,並且還被「追到娘家(同一小區)」打。實際上,每年春夏季,烏鶇攻擊人的事件確實不少。
  • 窗臺上孵出三隻小黑鳥 竟是典國鳥烏鶇
    專家看了看說,了不得,這是瑞典國鳥,烏鶇(dōng)。鳥夫婦窗臺安家精心育兒3月的一天,小瑤無意中發現窗外的護欄邊傳來嘰嘰的聲音,仔細一看,家裡來「客人」了。「有隻黑色的大鳥站在窗邊,我一靠近就著急,卻不願飛走!」細心的小瑤往旁邊一看,原來窗戶和護欄的間隙裡有個鳥巢,「大鳥用細樹枝和幹樹葉細心地做了個窩。」小瑤在鳥窩裡發現了三枚淡綠色的鳥蛋。
  • 3隻烏鶇寶寶破殼而出!愛心市民守護了1個月
    烏鶇夫婦花盆裡築巢產蛋產下3隻蛋用紙盒做的防曬屋3隻烏鶇寶寶破殼出生安家育兒的烏鶇有人在朋友圈曬美食,有人曬孩子,還有人曬旅行。昨天,市民程女士在朋友圈裡曬起了自家陽臺上的烏鶇鳥窩,牽出一則舍花護鳥、幫助一對烏鶇鳥成功孵育出3隻雛鳥的故事。朋友圈曬「鳥圖」這窩鳥在她家已一個月「見證生命不一樣的神奇,陽臺上花盆烏鶇鳥出生記,從築巢到孵出,鳥爸爸鳥媽媽辛苦了,期待你們健康成長。」昨天,程女士在朋友圈裡曬出了一組圖片,並且配上了這樣一段話。
  • 百舌鳥法律:「不贏官司不收費」到底是個啥?
    百舌鳥法律提供的風險代理有哪些優勢?我們的優勢有以下幾種:優勢一:委託人前期不需要支付任何律師費用.勝訴或達到約定結果後才付費!因為在百舌鳥法律就能享受到"不贏官司不收費"啦!如果您的糾紛符合上述風險代理情況、如果您不想承擔輸了官司還輸掉高額的律師費的風險、如果您想以較低成本挽回損失,那麼百舌鳥法律將是您的最佳選擇!偷偷跟你們說,已經有遭遇對方不履行合同的當事人,通過百舌鳥法律之後順利解決了問題,還表示要親自上門感謝律師!
  • 被烏鶇鳥屎攻擊了怎麼辦?烏鶇襲擊人的原因真相、方式和防範對策
    不過,這次我們說的並不是蜜獾,而是另一種「平頭」小動物,有鳥中「平頭哥」之稱的烏鶇。最近先後有兩位朋友,說被烏鶇攻擊了,向鶇龜先生諮詢應該怎麼辦。其中一位是因家中小朋友首先和烏鶇起衝突,進而導致全家人被攻擊;另一位則是在花園散步時,遭烏鶇攻擊,並且還被「追到娘家(同一小區)」打。實際上,每年春夏季,烏鶇攻擊人的事件確實不少。由此導致大家都認為烏鶇和蜜獾一樣,脾氣暴躁,容易記仇。
  • 烏鶇夫婦時隔一年返回築巢 陽臺蔥盆裡生下6隻「小寶寶」
    近日,市區鳳凰曦城李先生家的陽臺上來了「老朋友」——一對烏鶇夫婦,還在他家「養兒育女」。李先生說,早在去年,這對「老朋友」就和他們家結下了不解之緣。李先生家住市區鳳凰曦城三樓,陽臺上種了些花花草草。今年4月中旬,李先生的女兒給陽臺花草澆水時,發現陽臺蔥盆裡的舊鳥巢裡多了一些新鋪墊的草,估計有鳥兒「光臨」,果然沒過多久,一對烏鶇夫婦就落戶了。仔細辨認,李先生驚喜得發現:這對烏鶇夫婦可是「老朋友了」,「去年,這對鳥兒就在這裡生了4隻『小寶寶』,不知道今年能孵幾隻呢。」「從鳥兒媽媽開始下蛋,一共生了6個。」李先生介紹說,孵蛋期間的烏鶇特別警惕,人一靠近,就會飛走。
  • 講講身邊愛鳥的故事:烏鶇築巢添丁民居 紅隼留宿躲避風雨
    4月2日,在市區宋女士家築巢的烏鶇一家其樂融融,小鳥們茁壯成長。「鳥兒在我家住了一個多月,現在看樣子就要飛走了。」宋女士說,鳥兒到來的這段時間給他們家帶來了很多快樂,她也趁此機會給3歲的兒子進行愛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