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鶇幼鳥險成家犬美餐

2021-01-08 北青網

3日晚19時許,南京六合公安分局瓜埠派出所民警接到轄區一名群眾報警稱,自己在路邊撿到一隻「貓頭鷹」。民警趕到現場發現這並不是貓頭鷹,而是一隻烏鶇幼鳥。

救下烏鶇鳥

「你這也不像是貓頭鷹啊?」民警現場觀察,這並不是一隻貓頭鷹,後聯繫動物保護協會的工作人員確定該鳥是一隻幼年烏鶇鳥,又名百舌鳥,被稱作是鳥中的「口技大師」。

報警群眾張先生稱自己飯後帶著自家的三條狗散步,突然三隻狗猛地向路邊追趕起來並狂吠,張先生立即上前將狗拉住,發現一隻小鳥在路邊。「看著不像普通的鳥,我以為是貓頭鷹,又不知道怎麼處理就報警了。」

烏鶇幼鳥

民警將小烏鶇帶回派出所後,放進一個紙箱,悉心呵護著,向動物保護協會工作人員了解小烏鶇的食性,給小烏鶇餵了蚯蚓和水。次日上午,民警聯繫了張先生確定了撿拾小烏鶇的具體位置後,民警驅車來到現場小心翼翼地準備將這隻小烏鶇放生。正在這時,民警遠遠看見一隻大烏鶇鳥站在大棚上鳴叫,於是民警跨過水渠,將小烏鶇放在了離大鳥很近的大棚下。沒過一會兒,小烏鶇就賣力地飛向大鳥。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任國勇 通訊員 六公宣

責任編輯:朱佳琪(EN042)

相關焦點

  • 愛心市民守護了1個月 終待烏鶇幼鳥展翅飛!
    孵化出的幼鳥飛走前不時地回望窗內,似不舍離去。窗臺外放的有米、水、水果。6月4日,本報報導了《3隻烏鶇寶寶破殼而出!愛心市民守護了1個月》。10多天過去了,這些烏鶇寶寶怎麼樣了?昨天,記者進行了追蹤採訪。
  • 烏鶇並非暴躁平頭哥,被烏鶇攻擊了怎麼辦?詳解烏鶇攻擊人的原因和防範對策
    要想防範烏鶇繁殖季的攻擊行為,我們就有必要了解,到底哪些原因容易造成烏鶇攻擊。只要把這些原因規避掉,即可有效避免。由於烏鶇的攻擊是「護巢」行為,因此凡是能對烏鶇繁殖(巢穴和幼鳥)產生危害的行為,均有可能帶來攻擊,我們需要有意識規避。
  • 被烏鶇鳥屎攻擊了怎麼辦?烏鶇襲擊人的原因真相、方式和防範對策
    因此,加強對繁殖季節烏鶇攻擊行為防範,也十分必要。三、如何防範繁殖季烏鶇的攻擊行為?要想防範烏鶇繁殖季的攻擊行為,我們就有必要了解,到底哪些原因容易造成烏鶇攻擊。只要把這些原因規避掉,即可有效避免。由於烏鶇的攻擊是「護巢」行為,因此凡是能對烏鶇繁殖(巢穴和幼鳥)產生危害的行為,均有可能帶來攻擊,我們需要有意識規避。
  • 烏鶇育雛期間為什麼吃雛鳥屎?原來……
    長江日報融媒體6月24日訊(記者陳奇雄)6月24日,武漢市觀鳥協會會員李維斌在漢口江灘觀鳥時,用相機拍下了兩隻成年烏鶇(音dong)悉心餵養四隻幼鳥的溫馨畫面。他還觀察到,這兩隻成年烏鶇竟將幼鳥拉出的糞便,吃得乾乾淨淨。成鳥在給幼鳥餵食。
  • 瑞典國鳥烏鶇來南京安家
    近日,南京鼓樓區寶塔橋旁一棵梧桐樹上飛來了兩個特殊的瑞典國鳥客人,烏鶇夫婦飛到梧桐樹上搭巢孵蛋,幼鳥孵化後,成鳥每天四處覓食。楊先生稱,還是首次看見烏鶇來梧桐樹上搭巢。
  • 春暖花開時節,烏鶇在屋簷下「添丁進口」
    本周,是一年一度的「愛鳥周」,她向常州晚報記者敘述了自己全家的愛鳥故事——春暖花開時節,烏鶇在我家「添丁進口」「一周前,我家的烏鶇孵化出的兩隻小幼鳥陸續都會飛了,不知道是不是飛出去覓食了,還會不會回來,反正這窩我還給他們留著,也是念想……」4月20日,是今年「愛鳥周」的第一天,市民小沈和常州晚報記者說起自己一家前段時間的「愛鳥故事」,很是感慨。
  • 小男孩傷害幼鳥 鳥媽媽跟蹤報復
    本報訊據《海峽都市報》報導,因為曾搗過鳥窩,傷害了幼鳥,福州福清鏡洋鎮北張村小男孩頻頻遭到鳥媽媽以拉屎、扔石塊、扔蟲子等多種手段的襲擊,害得他要在父親的保護下,捂著腦袋才敢上學。  被襲擊的孩子名叫文文(化名),11歲,三年級小學生。村民們說,那隻鳥兇巴巴的,它每天都守在文文家門口的樹上,看到孩子出門,就馬上衝下來。
  • 烏鶇為什麼怕人養不熟?可能是你方法不對頭
    貌不驚人的烏鶇,其實是唱歌天才烏鶇,其實整個鶇科的鳥,都一個德行,那就是極度膽小神經質,有時候膽小到令人髮指的地步,比如你拿任何一個它沒見過的東西,都會在籠子裡亂飛亂撞半天。但也不是說就真的不能養熟,更不是很多人說的那樣,烏鶇是養不熟的白眼狼。其實,烏鶇雖然膽小,但也是可以養熟的。我是去年開始第一次養鳥,養的就是烏鶇,什麼經驗都沒有,小白一個,不斷摸索下來,我的烏鶇小黑,雖然養的也不是特別熟,但也基本算可以了。話不多說,無圖無真相,先上幾張圖看看:
  • 攝影師捕捉鳥媽媽餵養幼鳥瞬間
    這隻幼鳥正準備吃下一頓美餐,看來這條毛毛蟲的時日不多了。這些幼鳥可能很餓,不過它們料到媽媽會帶吃的回來。    北京時間3月7日消息,據攝影師奧克塔文諾斯•達馬萬在印度雅加達捕捉到一組鳥媽媽撫育幼鳥的照片。
  • 揚州暖心 「烏鶇日記」生動展現人鳥共處的和諧場景
    有愛心的王先生特別為這對鳥兒製作了「烏鶇日記」,圖文並茂地記錄下「烏鶇夫婦」築巢、產蛋、孵化、餵食等過程。「烏鶇日記」上網發布後,暖哭眾多網友。時隔一個月,陽臺上再添一窩烏鶇 「5月19日,發現兩隻烏鶇來築巢;5月21日,烏鶇生下第一枚蛋,這窩只生了4枚蛋;5月26日,烏鶇開始孵蛋;6月7日,烏鶇孵化出第一隻小鳥……」近日,一篇「烏鶇日記」走紅網絡,熱心市民王先生用鏡頭記錄了「烏鶇夫婦」前來他家陽臺築巢並養育下一代的整個過程,生動展現了人鳥共處的和諧場景。
  • 寵物知識之烏鶇的習性特徵及管理
    寵物知識之烏鶇的習性特徵及管理文/愛萌寵之大偉烏鶇:另名:百舌、反舌、中國黑鶇、白舌、黑鶇、黑山雀。一、形態特徵三、 觀賞價值烏鶇雖然相貌平平,雄性烏鶇除黃色眼圏和喙外,全身基本為黑色。可它的歌聲嘹亮,尤其在繁殖期鳴聲不斷,聲音變化無窮,還能模仿各種鳥鳴,簡直惟妙惟肖,故有「百舌」之稱。其鳴叫時挺胸垂翅,邊鳴叫邊點頭扇尾,姿態優美。烏鶇為著名的觀賞鳥,是我國南方喜歡飼養的寵物鳥,瑞典人將其選為國鳥。雄烏鶇為什麼會有如此美妙的歌喉?
  • 烏鶇雛鳥救助餵養方法新手指南
    烏鶇是一種廣布於我國西北及黃河以南各省區的留鳥,其常見程度,大概只有麻雀才能與之相比。正因為如此,在每年春夏繁殖季節(3-7月份),撿到從樹上掉下來的烏鶇雛鳥也是司空見慣。然而並不是每一份「愛心」都值得稱道,在撿幼鳥「救助」這件事情上,很多時候我們是「好心辦了壞事」。
  • 這對夫婦有奇遇:不要錢做「月嫂」 烏鶇「感恩」打掃窗臺
    記者從上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了解到,近年來,上海已發現多起烏鶇在居民家窗臺或雨棚築巢的案例。  比如2016年5月,天山初級中學一名教師家中朝西陽臺外的盆景上,有兩隻烏鶇築巢,生下5隻小烏鶇。  但這是值得提倡的觀鳥方式,上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專家指出,如果在烏鶇築巢後,人們頻繁地去打擾它們,比如反覆開關窗產生響聲,或用手去觸碰鳥窩、鳥蛋,很可能會讓它們因為氣味不對等原因棄窩。  有些人還「好心辦壞事」,在幼鳥長大,鳥巢空間不足時,為它們換了一個更大的人工新窩,導致大鳥離巢,幼鳥無人照料而死。
  • 烏鶇、白頭翁等27種鳥飛來安家 月牙湖成鳥類樂園
    江蘇省環保宣教中心供圖   烏鶇、白頭翁、黑水雞在樹叢、河水中鳴唱、嬉戲……相信嗎?在南京的主城區,你就能欣賞到這樣的野趣。近日,一份月牙湖鳥類綠地圖及植物綠地圖製作完成,給這裡的鳥兒和植物繪製了圖譜。   2016年,東南護城河月牙湖經過整治,河水告別黑臭,水質達到Ⅳ類水標準。
  • 挪威野生蒼鷺媽媽吞食死去幼鳥(組圖)
    挪威野生蒼鷺媽媽吞食死去幼鳥 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19日報導,近日,挪威斯莫拉島(Island of Smola)的野鳥觀察員拍攝到一段野生蒼鷺吞食幼鳥的視頻,而這隻蒼鷺極有可能是幼鳥的媽媽。 從視頻可以看出,幼鳥在被吞食之前已經死亡。這隻蒼鷺先是用喙叼起幼鳥,接著將其不斷往嘴裡送,最終將幼鳥整隻吞下。生物學家稱,這隻蒼鷺除可能是幼鳥媽媽外,還有可能是附近覓食的蒼鷺,而後者的情況在自然界較為常見。考慮到幼鳥已經死亡,即便是鳥媽媽吞食了幼鳥,這個過程也沒那麼震撼了,因為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清理」行為。生物學家猜測,幼鳥可能死於飢餓或者同伴爭鬥。
  • 百舌鳥的故事——烏鶇小記
    烏鶇在公園裡,你可能見過身上烏黑的「烏鴉」,但在南方的城市裡,烏鴉其實很罕見,市民們多數看到的是八哥或另一種知名度更低的鳥——烏鶇。如果你去問一個路人認不認識烏鶇,他甚至會認為你說的是一種麵食;等你一指行道樹上站著的那位,他又恍然大悟起來——烏鶇可能是市民最熟悉的陌生鳥。它們長相平平,無需複雜的語言描述,一句「全身黑色嘴黃色」足矣。黑色系的鳥類常常被人們誤解,比如經常能看到網上有人諮詢烏鶇是否吉利之類的問題。即使在觀鳥圈,烏鶇也不太受「待見」,可能因為它們並不「美麗」,還很常見。
  • 講講身邊愛鳥的故事:烏鶇築巢添丁民居 紅隼留宿躲避風雨
    4月2日,在市區宋女士家築巢的烏鶇一家其樂融融,小鳥們茁壯成長。「鳥兒在我家住了一個多月,現在看樣子就要飛走了。」宋女士說,鳥兒到來的這段時間給他們家帶來了很多快樂,她也趁此機會給3歲的兒子進行愛的教育。
  • 冬季烏鶇不愛叫,可能是母鳥,掌握3個變化特點,輕鬆分辨所養的烏鶇...
    但對於飼養烏鶇的朋友們而言,這又是一個耳朵開始享受的季節。到了冬季,也就意味著到了烏鶇的鳴叫期。從冬天一直持續到來年春夏季,我們的耳邊總能縈繞著烏鶇那優美動聽的鳴叫聲。不論是當年的雛鳥,還是養了多年的老鳥,此時每天的大部分時間,烏鶇都應該一展歌喉,在放聲歌唱。
  • 畫眉鳥當中的「白王黑將」,說的是烏鶇嗎?
    可是烏鶇和畫眉鳥卻是不是同一種鳥,難道是古人把烏鶇錯認成為了黑色的畫眉鳥?這也有可能,因為畫眉鳥當中,除了最普遍的棕褐色畫眉鳥,還有長出白毛的花白畫眉鳥,生了黑點的畫眉鳥,以及完全變黑和變白的畫眉鳥。烏鶇不過白王和黑將是傳說當中的畫眉鳥,到現在也非常的少見,我也只在網際網路上看見鳥友們談論白畫眉鳥的消息,也有鳥友實實在在的得到過白畫眉鳥,但是說到黑畫眉鳥,都是烏鶇的信息和圖片。
  • 烏鶇今年還來我家「作客」嗎?
    烏鶇我家陽臺外的"客人"今年你還來嗎?去年春天一對烏鶇鳥意外喜歡的上我家放在陽臺外的蘭草花盆,並在裡面安營紮寨,生兒育女,我家住在8樓,可能是鳥認為把窩做在高高的陽臺上比做在樹上安全吧,開始烏鶇先用草和爛泥巴做窩,窩做好就開始下蛋了,烏鶇膽子太小,見人就飛離鳥巢,為了不再驚嚇它,我用了塊紙板把陽臺玻璃遮了起來,很快鳥巢裡有了6枚小蛋,大約孵了一個星期左右,小鳥就先後出殼了,從出殼到飛走僅需半個月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