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灣,如何讓鳥兒飛回來

2020-11-23 溫州新聞網

靈霓北堤附近的灘涂上,一群黑臉琵鷺正在覓食。溫都記者 王誠/攝

  溫州網訊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備受關注的《中國沿海溼地保護綠皮書(2019)》項目「最值得關注的十塊濱海溼地」名單在廣州發布,溫州野鳥會推薦的溫州灣成功入選。這意味著,為上百種珍稀候鳥提供棲息地的溫州灣,將受到更多的關注和專業的保護。

  溫州野鳥會秘書長王小寧說:「溫州灣溼地是世界九大鳥類遷徙線路中,東亞、澳大利亞、西亞等地候鳥遷徙路上重要的水鳥中途停歇地和越冬地,東亞僅100多隻的『明星鳥類』卷羽鵜鶘去年就來了60多隻。」

  靈崑島的東灘溼地是溫州灣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昨天上午,記者在東灘溼地看到不少鳥類,黑臉琵鷺是其中較多的一種,它們要麼三五結對、要麼十數隻成群嬉戲玩耍。當有人拍照時,還不時怕打著翅膀。

  溫州一鳥友拿到長三角觀鳥大賽冠軍

  來自樂清的70後王小寧,是一名觀鳥愛好者。她從小就是一名「自然控」,特別喜歡大自然,而正確的自然觀的養成,得益於她碰到的自然科學老師。

  王小寧說:「我小學的時候,學校內有一塊荒地。有一次自然科學老師在講化石的知識,我比較好奇,課後就到荒地裡挖,沒想到挖到了一塊骨頭。當時把我高興壞了,以為這就是化石,馬上拿著去找老師。老師看到後,呆了一下,最後還是笑著對我說,是化石。」

  後來,王小寧才知道,那塊骨頭只不過是一塊雞骨頭。王小寧說,如果老師當場就揭穿她,可能就把她探知大自然的興趣給澆滅了。而說起她的觀鳥事跡,那要追溯到2015年。

  「2015年底,我帶著兒子到鄱陽湖遊玩,看到了很多特別珍稀的鳥類品種,比如白鶴、雁鴨等,實在是太美、太壯觀了。鄱陽湖回來後,我就正式進入『鳥坑』。」王小寧說。

  進入「鳥坑」後,王小寧發現溫州鳥類資源豐富,比如溫州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黃腹角雉」等珍稀品種,還有卷羽鵜鶘、黑臉琵鷺等「明星鳥」。另外,今年江蘇、上海、浙江、安徽四個省市的觀鳥會聯合做了一個長三角觀鳥大年活動。溫州一位鳥友『曦恆』,一直在溫州地區觀鳥,看到了200多種鳥類,也因此拿到了長三角觀鳥大賽冠軍;溫州還有一首非常著名的民歌叫《對鳥》,這些都可以說明溫州鳥多。

  鳥友感嘆近年來溫州灣溼地的鳥越來越少了

  溫州灣溼地是近海生物重要的繁殖地,每年記錄到各種鳥類100多種。其中包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黑鸛、遺鷗、東方白鸛等4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黑臉琵鷺、黃嘴白鷺、卷羽鵜鶘等21種。還有全球近危物種勺嘴鷸、青頭潛鴨和黃胸鵐等。

  王小寧介紹,溫州灣的卷羽鵜鶘是東亞的種群,數量非常稀少,可能只有100多隻。每年12月至來年4月,是東亞種群的卷羽鵜鶘到溫州灣溼地棲息的季節。「2011年,溫州灣共出現了120多隻卷羽鵜鶘,是出現最多的一次。而去年,有鳥友在溫州灣溼地發現了60多隻卷羽鵜鶘。」

  「3年來,我發現溫州灣的鳥越來越少了。」王小寧說:「有一次一位瑞安鳥友來到溫州灣觀鳥,看到了許多珍稀品種。但第二天再次來觀鳥時,灘涂上的鳥不見了,多了幾輛挖掘機。」

  推薦去參選為了讓更多人了解保護溫州灣

  2018年底,王小寧從網上得知,由中國科學院地質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以及兩家基金會聯合發起的《中國沿海溼地保護綠皮書(2019)》項目「最值得關注的十塊濱海溼地」評選開始。王小寧作為推薦人,將溫州灣溼地推薦了上去。

  王小寧說:「當時的初衷是想讓更多的人了解溫州灣,保護溫州灣。現在終於入選了,現在想來心裡滿是感動。」

  溫州灣在參與最值得關注的十塊濱海溼地評選活動前,在全國的名氣其實不大,可能還不如樂清灣。為了把溫州灣的名氣推廣出去,王小寧和鳥友一起編寫相關文章,通過溫州野鳥會公眾號發布。

  「我們在溫州野鳥會公眾號上發布了一篇標題為《我們生活在溫州灣|(五)卷羽鵜鶘東亞種群最後的家園?》的文章,引起了溫州乃至全國鳥友的轉發,溫州灣也因此走入鳥友們的視野中。」王小寧說,今年1月到3月,已經有20多批外地鳥友來到溫州灣觀看卷羽鵜鶘。

  「溼地和森林、大海有相同的特性,它們都是一種生態環境。溼地有著抵禦自然災害、淨化水環境的作用,所以保護溼地,也刻不容緩。」王小寧說。

  人大代表建議加快建立溫州濱海溼地公園

  我市濱海溼地資源豐富,天然溼地和人工溼地交錯分布,是水生生物的重要繁衍、育幼和棲息場所,也受珍稀候鳥青睞。

  濱海溼地如何保護也引起了市人大代表的關注。2018年,周贊、陳曉華等市人大代表提出了《關於加快建立溫州濱海溼地公園的建議》。

  周贊認為,隨著圍墾填海的推進,溫州濱海溼地尤其灘涂面積減少較多,溼地生態系統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出結構不平衡、功能部分弱化、生物物種減少與生產能力降低的趨勢。比如,水鳥的棲息地面積就大幅減少,相比十年前,鴴鷸、雁鴨類鳥類數量均有大幅下降。前些年能看見的明星鳥比如勺嘴鷸等鴴鷸類鳥類,近年沒再發現。

  為更好貫徹落實中央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不斷加強溫州東部沿海生態系統保護,提升我市城市東部的濱海景觀和城市品位,切實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指數,建議市有關部門加快推進濱海溼地公園建設。

  周贊說:「溫州的溼地是候鳥越冬棲息的重要場所,而溫州又有著非常優越的自然環境,因此我認為,在加快溫州建設的同時,也需要考慮生態的平衡。如將濱海溼地公園的建設規劃其中。」

  來源:溫州都市報

  記者:蔣文澤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

相關焦點

  • 磁縣:溢泉湖畔鳥兒飛
    河北省磁縣溢泉湖畔,鳥兒在湖邊溼地裡覓食。河北省磁縣溢泉湖每年都會吸引十幾種鳥類,數萬隻大雁到此越冬。河北省磁縣溢泉湖畔,鳥兒在湖邊溼地裡覓食。 河北日報記者杜柏樺攝影報導成群的鳥兒在河北省磁縣溢泉湖畔覓食嬉戲。 河北日報記者杜柏樺攝影報導
  • 百科解答丨鳥兒為什麼會飛?
    小兔子在草地上蹦蹦跳跳,金魚在池塘裡歡快的遊泳,鳥兒神氣的在天上飛翔。人類非常羨慕小鳥在天空自由自在的飛翔,於是發明了飛機。 你知道小鳥為什麼會飛嗎,而人類就不會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找找鳥兒會飛的原因吧。 不知道在小朋友們上自然課的時候,老師有沒有說過構造決定功能呢?正是因為鳥類特殊的身體結構才讓它們能夠飛翔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它們是如何捕捉到,能在天上飛的鳥兒呢?
    它們是如何捕捉到,能在天上飛的鳥兒呢?1.「老鼠的能力」老鼠的體型一般都不大。比如褐家鼠,體長一般只有20~26cm,這還算上了尾巴。更為有趣的是,它們居然能捕食鳥類,這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2.「捕食鳥類」藉助人類的交通工具,老鼠幾乎能夠到達世界的各個角落。比如新疆和西藏,原本是沒有褐家鼠的。
  • 鳥兒飛到居民家陽臺上築巢 福州一家人小心看護(圖)
    原標題:鳥兒飛到居民家陽臺上築巢 一家人小心看護(圖)   「好感動,非常幸運地見證鳥兒在我們家陽臺築巢、生蛋,並孵化出新生命的過程。」22日,家住臺江區義洲街道新興小區的居民張女士告訴記者,搭在她家陽臺的鳥巢裡的5個鳥蛋,22日孵化出4隻小鳥。   「鳥巢是在五一節的時候搭好的。」張女士的父親張先生最早留意到家裡來了這對「客人」。「應該是八哥,兩隻鳥兒渾身烏黑,而且喜歡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
  • 大樹與鳥兒
    「再等一會兒,白鷺飛回來,灰鷺飛出去,最熱鬧了!」開船的師傅提醒大家,精彩的一刻即將來臨。下午六點半鐘,天空終於出現成群結隊的鳥兒,朝著「小鳥天堂」的方向飛來。白鷺回來了!只見它們白花花的一片,數秒後,有的白鷺開始變換隊形,在「小鳥天堂」上空盤桓,驕傲的姿態像是在慶賀自己的凱旋。這時,從「小鳥天堂」裡又飛出來了灰鷺。因為生活習性不同,白鷺是早出晚歸,而灰鷺是暮出晨歸。
  • 生活重啟|四川一百年沙泡樹鳥窩上百,白鷺、老鸛等鳥兒又開始回來...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鍾旭娟 武詩潔 封面新聞記者 李華剛在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觀文鎮永安村南的一棵沙泡樹上,成百上千的鳥兒會在立春後陸續飛到該樹上築巢繁衍,這一場景已持續百年永安村的「鳥樹」,現在已實行掛牌管理,在當地村民的自覺保護下,這些鳥兒安然無憂地與村民朝夕相處,繁衍生息。據古藺縣誌記載,這棵沙泡樹已有兩百多年的樹齡,樹幹高達30多米,足有10多層樓的高度;直徑1.5米左右,至少要3個大人才能合抱過來。從樹下抬頭望,可以看到在枝葉掩映下,隱藏著許多大大小小的鳥巢,似點點繁星綴在枝頭。
  • 曾經絕跡的鳥兒又回來安家了 至少有320種鳥在溫州被拍到
    原標題:曾經絕跡的鳥兒又回來安家了 至少有320種鳥在溫州被拍到 這些鳥兒你認識嗎? 圖為溫州各地拍到的比較少見的鳥兒。圖為紅胸秋沙鴨,去年1月攝於靈崑。  早上起床,耳邊多了清脆的鳥鳴聲;傍晚,凌空的電線上密密麻麻的鳥兒排成隊……這幾年,隨著城市綠化面積擴大、環境改善,溫州越來越向「森林城市」靠近,在紛擾的城市中,鳥兒也有了棲身之所,與人們的相處也越發和諧。昨天,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副會長劉鳴表示,最近幾年市區範圍內各種鳥類數量的確有所增加,而且一些曾經在我市絕跡的鳥兒,也再次回到人們視線中。
  • 兩萬鳥兒鬧熱山鄉 白雲鷺鷥觀光節揭幕
    四川新聞網成都6月11日訊(王義重 記者 代朗)兩萬多隻從南方飛回來的鷺鷥開始撫育小寶寶了。6月11日,在位於成都最南端的蒲江白雲鄉鷺鷥觀光節拉開了帷幕。不少愛鳥者帶著專業攝影器材來到這裡,享受與鳥兒們親密接觸的樂趣。
  • 抖音天上飛的是什麼鳥兒還是雲朵是哪首歌 一首很洗腦的歌曲
    抖音天上飛的是什麼鳥兒還是雲朵是哪首歌 一首很洗腦的歌曲時間:2019-03-23 10:23   來源:影視百事通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天上飛的是什麼鳥兒還是雲朵是哪首歌 一首很洗腦的歌曲 影視百事通 最近小編在抖音聽到一首歌很洗腦的歌曲,有一句歌詞是天上飛的是什麼鳥兒還是雲朵。
  • 【開動小腦瓜】鳥兒為什麼會飛?
    在同樣擁有翅膀的條件下,有的鳥能飛得很高,很快,很遠;有的鳥卻只能作盤旋,滑翔,甚至根本不能飛。鳥類的身體外面是輕而溫暖的羽毛,羽毛不僅具有保溫作用,而且使鳥類外型呈流線形,在空氣中運動時受到的阻力最小,有利於飛翔,飛行時,當他們上下扇動翅膀,能推動空氣,豉動氣流,產生巨大的下壓抵抗力,使鳥體快速向前飛行。
  • 小學生作文:鳥兒是大自然的歌手
    鳥兒是大自然的歌手作者:許煜童鳥兒是大自然的歌唱家,每當春天來臨,他們便會活潑起來,燕子排著長長的隊列從南方飛回來;嘰嘰喳喳在各家各戶的屋簷下唱著歌兒;安居樂業;布穀,布穀,布穀鳥也飛來了,成群結隊的在樹枝歌唱,啊公、啊婆趕快準備割麥、插秧;喜鵲站在高高的枝頭嘰嘰嘰、喳喳喳地唱歌……鳥兒是大自然的歌手。
  • 大樹與鳥兒的對白
    陽光下,一棵大樹正茁壯地生長著,大樹下面是綠綠的草地,唯一與大樹朝夕相伴的是大樹上面的一窩鳥兒。這天,鳥兒們又從外面覓食回來了。鳥兒們很開心,一個個嘰嘰喳喳地說個沒完,因為它們今天收穫頗豐,不但吃得飽飽的,還帶了許多好東西回來,包括美味的零食、漂亮的花環,潔白的棉絮,還有柔軟、韌性又極好的編織繩等等。這樣它們又可以把它們的窩弄得漂漂亮亮的了。大樹看見鳥兒們回來了,臉上露出十分欣慰的笑容。它喜歡看到鳥兒們開開心心的樣子,聽它們一個個嘰裡咕嚕地說一些關於外面世界的所見所聞。
  • 這麼熱的天天空中還有鳥兒在飛,鳥類是怎麼散熱的?
    可是,你仰頭一看,天空中還有鳥兒在飛行,大太陽底下還有一些禽類在行走。它們身上還有那麼一層厚厚的羽毛,可人類在夏天卻穿得少之又少了,還嫌熱。難道鳥兒們就不怕熱嗎?好奇心來了,那就查查看吧。原來鳥兒的耐熱能力和散熱能力真是比人類要強得多了。
  • 古畫上的鳥兒會飛
    這幅古畫名為《祥和鳥》,不僅是臺北故宮收藏的一幅古畫的複製品,而且還有其獨特之處——負責講解的工作人員對著畫吹了一口氣,古畫中的鳥兒立即展翅高飛,不見了蹤影。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記者才發現,鳥兒飛進了旁邊另一幅古畫裡,讓人驚嘆不已。
  • 百餘種鳥兒飛進「鳥叔」鏡頭見證揚州生態環境向好
    始於拍攝白鷺  鳥類增多見證生態環境向好  「花錢可以請到人,但環境不好,花多少錢也請不到這些鳥兒。鳥類增多是揚州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的最好見證。」講座一開始,蔣永慶就給學生介紹起了揚州鳥類的現狀:上世紀80年代,揚州共記錄到鳥類148種,但截止到去年,揚州已經發現有250多種鳥類。  「生態環境好了,才會什麼鳥都有。」
  • 飛走的八哥還會飛回來嗎? 沒人餵它它能活下來嗎?·都市快報
    早上,我跟它捉迷藏,我以前開窗,它都不會飛出去。今天早上,我在房間裡,一眨眼的工夫,它就不見了。 我在樓下找了半天,一戶一戶人家敲門進去找,都沒有找到。它一直跟著我們,寸步不離,晚上都一起睡覺的。我看報紙的時候,它就像小雞一樣,在我腳邊;我接電話,它就在邊上「喂喂喂」地喊。 我跟老公說,他不理解我,我很難過,沒有地方去說。
  • 寵物鳥兒抱窩長蝨子怎麼辦
    春夏季是鳥兒抱窩繁殖的旺季,一般鳥兒都在春季或是春夏之交繁殖,但也有不少鳥兒因為各種原因在炎夏才抱窩繁殖,而炎熱的夏天抱窩,鳥兒就很可能蝨子滋生,因此,寵物鳥等家養的情況下,長蝨子就很麻煩了,不但影響鳥兒健康,還可能傳染到禽畜和人身上,必須要採取正確的滅蝨措施。
  • 噓,鳥兒築巢我家陽臺生寶寶
    自兩個月前,一對烏鶇在她家種植的鐵樹上築巢、生兒育女,全家人的注意力就都集中在這個鳥巢上了:平時窗戶不敢輕易開,怕驚擾鳥兒;一到雨天就揪著心,怕凍著鳥兒;怕鳥兒銜不到食挨餓,就偷偷奉上食物還要想辦法引誘它們吃……無獨有偶,市民吳女士家裡的「不速之客」——珠頸斑鳩一家,在接受了「房東」一個月的悉心照顧後,於6月9日飛走了。
  • 一次次放飛又回來 山雀與記者演繹人鳥不了情(圖)
    當代生活報記者馮耀華今年端午節回老家時,意外地收養了2隻剛孵出不久的山雀,他把鳥兒帶到南寧的家,將小鳥從小雛鳥飼養到自己覓食。誰料,一次次放飛、它又一次次回來!給了記者一次又一次的驚喜!此間,記者一直用視頻和照片的方式記錄小鳥從雛鳥到放飛自然的故事。下面,請聽記者用第一人稱講述他和山雀之間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