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走的八哥還會飛回來嗎? 沒人餵它它能活下來嗎?·都市快報

2020-12-05 杭州日報

昨日11:38,李女士來電:我沒什麼事,就是想跟你們說說話。我的一隻八哥沒有了。

早上,我跟它捉迷藏,我以前開窗,它都不會飛出去。今天早上,我在房間裡,一眨眼的工夫,它就不見了。

我在樓下找了半天,一戶一戶人家敲門進去找,都沒有找到。它一直跟著我們,寸步不離,晚上都一起睡覺的。我看報紙的時候,它就像小雞一樣,在我腳邊;我接電話,它就在邊上「喂喂喂」地喊。

我跟老公說,他不理解我,我很難過,沒有地方去說。

我為它擔憂,要是有好人家收留,或者它在大自然生活得比在我家裡好,那真是祝福它了。

它在我家裡吃得這麼好,我就怕它去大自然連口水都找不到!這麼熱的天,我老公說到大自然它不出兩天就會餓死的。我住在水印康庭,謝謝你們了。

記者金潔潔:李女士72歲,杭州電視機廠退休,從接電話那一刻起,聽到她都是快要哭的聲音:「要是八哥在的話,這會肯定比我先到電話機旁邊,然後我接電話,它在旁邊喊喂喂喂。現在我很冷清……」電話那邊陷入沉默。

我試圖轉移她的注意力,問她八哥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鳥。

李女士情緒被調動,在電話裡模仿八哥的叫聲、學話聲,以及八哥帶來的種種歡樂。

這隻八哥是公的,是朋友搬家時留給她養的,已有6年。她有一兒一女,女兒在日本,兒子成家後獨立生活,老公喜歡玩手機和電腦,而每天形影不離陪伴她的是這隻八哥,她說比親人還親。

李女士覺得鳥兒應該翱翔在天空中,但因為人類的喜歡,剝奪了鳥兒的自由,所以八哥來到她家,她從來不讓八哥住籠子,她帶它在家裡瘋,它在家裡是自由的。

同桌吃飯,她給它餵肉絲。同床共眠,它趴在床頭櫃或者李女士的胸前。她看電視時,它趴在電視機下面,她跟電視機裡一起唱「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它「呱呱呱」扇動翅膀,飛過來,接唱一句「東方紅,太陽升」。

搞笑的事一樁接一樁。女婿難得回國一次,八哥坐在客廳裡,「嗯哼嗯哼」,「是誰?」女婿很警覺,以為是個男人。

2011年,她買了一隻小八哥,兩隻鳥在一起,變得都不會說話了,她想還是分開吧,她把小八哥的鳥籠拿開,剛一轉身,老八哥很不屑地說:「話語啊不會講,噶木的!」

八哥在家吃得很好,鳥糧基本上不怎麼愛吃,給他吃裡脊肉、剝好的蝦,剪成綠豆大小,有時候還喝點牛奶補補鈣,家裡的水果都是為它買的,差的如葡萄、蘋果,西瓜、火龍果,好的像車釐子。

八哥在她家是享福的,所以,我看到李女士逗鳥的視頻,我也是驚呆了,有點像楊麗萍和孔雀的感覺。

別看李女士有72歲了,但身材還是一級棒的,在打開窗戶的陽臺上,她伸出一隻手,八哥停在她手背上「呱呱呱」扇動翅膀,但就是不往外飛。

昨天早上,她和八哥在玩躲貓貓,窗戶大開著,籠子門朝外,她想轉身去拿一隻盒子逗它,它看不到她,可能是飛出去找她,僅僅錯失了一秒鐘。

八哥的名字叫「亮亮」,爪子剛剪過,爪子皮有點老了,黑色的毛,飛起來翅膀上能看到白色的羽毛,頭上頂著一個冠,會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會自己跳到臉盆裡洗澡,從來不用人操心。

「年紀輕的人也體會不了我的心情,我現在連傾訴的對象也沒有,所以我看報紙的時候,想到了你們。」她說。

李女士想錄個音,放在陽臺播放,「亮亮,亮亮」,她希望八哥會回來。「如果有人撿到,我願意出錢買回來,如果他想要的話,請善待我的鳥。」

這隻八哥到底會去哪裡呢?它在大自然中能活下來嗎?

浙江自然博物館副館長、鳥類專家陳水華說:「飛哪裡去了不知道,但一定是飛到更廣闊的天地去了。任何逃出去的鳥類,飛到野外都能存活的,野外可吃的東西很多。不過,飛出去的鳥又飛回主人身邊的事情也是有的。」

大坑沒有警示標識 左手臂摔掉一塊肉

前日15:47,袁先生來電:7月31日晚7:30,我騎電瓶車從紫金港路往文一西路,在紫金港路的機動車道上有個很大的坑,我摔了一跤,左手臂掉了一塊肉,縫了三針,今天我又路過那裡,看到大坑修補了,我打市長熱線,他們說讓我走法律途徑。照片我沒拍,本人不能在太陽下曬,要養傷。

85100000熱線侯海鈴:袁先生當時行駛時速在30-40公裡,正準備轉彎,等看見沒有標識的坑時,已經來不及避讓了。「坑的直徑將近1米,深大約4釐米。我的車掉進坑裡,像是被震了一下,方向控制不住,人就倒出去。」袁先生說。手臂擦傷,醫生說地面的砂石,可能會導致出現爛肉,拆線後,如果情況不好可能要二次手術。

袁先生說:「當時看見手臂流血了,想著馬上去醫院,根本沒有想到拍現場照片,周圍開過的車應該也不會注意到我。不管怎樣,總應該有個標識提醒。」袁先生周五摔的跤,周日再去看,坑已經修補好了。

浙江天冊律師事務所黃立寅律師回覆:如果是已經建成的道路,可以找道路管理方進行索賠,從索賠證據的收集角度上說,最好能提供110報警記錄、事發地照片、現場監控錄像(如果有)、第三人的證言、醫院的診療記錄和費用清單等,也就是要證明傷害事實的發生、原因以及損失金額。

相關焦點

  • 鳥會忘記鏟屎官嗎?主人離世8年後,八哥聽到熟悉指令竟情緒大變
    沒想到,動物們在面對家人離世後也是這樣的,甚至會用特殊方式來表達自己還記得家人。同時也讓我想起電影裡一句話,逝去的人並沒有真的完全離開這個世界,當這個世界上最後一個能想起他的人都不在世了,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能想起他了,他才會真正地消失。或許這一切正如那句話吧!那麼當家裡的寵物碰到這樣的情況會怎麼樣呢?
  • 斑鳩能不能像鴿子一樣,養熟?讓它們飛出去再飛回來
    斑鳩的顏值是很高的,身上帶有藍、灰、金屬色、紅色等不同的羽色,讓人看了愛不釋手。有人就想斑鳩既然與鴿子是近親,鴿子都讓人馴化,和人類很親近。那麼斑鳩能不能像鴿子一樣,養熟之後,讓它們像鴿子一樣,飛出去,再飛回來呢?答案是不行的,斑鳩是養不熟的,原因我下面給大家講解一下。
  • 八哥媽媽陽臺搭窩生蛋 13歲女孩圖文記錄小鳥誕生
    前天17:56,網友「大指島」微信都市快報:五一假期我們回老家,回來後發現陽臺上一個空花盆裡多了個鳥窩。它什麼時候還會再來?……小李同學每天早上起床或者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看鳥窩。三天後,窩裡躺進了4隻青綠色的鳥蛋。又過了一天,小李同學發現,窩裡又多了一隻鳥蛋,同一天,她還看到了鳥媽媽。當鳥蛋增加到6隻後就再沒增加,小鳥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破殼出來。
  • 「麻雀店員」搶顧客吃的還會逗人,「鳥媽媽」一喚它就飛到手上特粘人
    起初,這隻 " 落難 " 的小鳥不會飛也不會自己進食," 許媽媽 " 就一口一口餵大它,它慢慢學會飛了,剛開始還給它關在鳥籠子裡面,可它不習慣,後來就開始 " 散養 "," 許媽媽 " 每天都陪它出去玩,還給它取名叫 " 鳥兒 "。
  • 滅絕的動物還會再回來嗎?
    滅絕的動物還會回來嗎小娃總問這個問題:滅絕的動物還會回來嗎?他說他喜歡恐龍,喜歡猛獁象,喜歡劍齒虎,喜歡渡渡鳥,喜歡雕齒獸,喜歡白鰭豚,……但是它們消失了。它們真的還會回來嗎?回來以後,人類的世界會發生什麼改變呢?
  • 家養的鴿子真的不會飛走嗎?難道真因為它被「馴服」了?
    養鴿子的人都有這樣的經驗:白天不論怎麼對待鴿子都沒啥,晚上可千萬不要去鴿舍抓鴿子,或者做出任何威脅鴿子的事情,否則一夜之間,鴿子們會群起而離家出走的哦,正所謂「鴿子吃明虧不吃暗虧」就是源於鴿子的這個習性!那麼家養的鴿子真的不會飛走麼?鴿子都會歸巢麼?
  • ·都市快報
    前天17:20,沈先生來電:有個事情想求助快報,我們家進來一隻蝙蝠,是昨天晚上飛進來的,飛進來以後就找不到了,蝙蝠估計是從空調洞裡飛進來的,家裡有個孩子,我們都很擔心。  給除四害的公司打過電話,他們說抓老鼠可以,但蝙蝠不是四害,沒辦法抓。
  • 鳥飛家中吉利嗎?為什麼鳥選飛你家?
    那麼烏鶇鳥飛家中吉利嗎?我想說的是鳥是有靈性的動物,它既然選擇了你家那說明你家中環境好、風水好才會吸引了它。雄性烏鶇鳥喙的黃色不明顯的是因為它剛剛在土裡刨食沾上了泥土的原因。在分類上,烏鶇屬於雀形目(Passeriformes)的鶇科(Turdidae)。在野外,它一身黑色很好識別。在我國,其他身上帶有黑色的鶇大多要在很西部的雲南一帶才看得到。所以,如果你能分辨出這是一隻鶇,還是黑色系的,那基本可以確定是烏鶇了。烏鶇鳥以昆蟲、蚯蚓的為食,是實實在在的益鳥哦。
  • 神農架出現一對山和尚,雄鳥見雌鳥不在家孵卵,飛走不給雌鳥蟲吃
    這對夫妻很賣命,從雛鳥出殼能吃蟲那一刻起,無論颳風下雨,還是炎熱高溫,它們兩個都輪流外出找來蟲子餵雛鳥,有時候儘管自己餓了,都不捨得多吃一條蟲子。這種鳥看起來很像啄木鳥,南方人喜歡叫它山和尚。儘管這名字夠土的,但是山和尚照顧後代那是有口皆碑的,只要雛鳥一出生,它就盡職盡責、全身心地照顧好自己的後代。
  • 它可以放養,教說話,會模仿小動物叫聲,是鳥類裡特別聰明的鳥
    大家好,我是玩物寵性,相信有過養鳥經驗的人,一定都有了解過,八哥,鷯哥,但是我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一種鳥,不但具備八哥的模仿說話,和放飛,叫遠的能力,還可以模仿小動物的叫聲,學狗叫,貓叫,外觀長得特別喜感和有漂亮的羽毛。
  • 飛走了的斑鳩(散文)
    看我靠的近了,它就張開翅膀想飛;可惜它飛不高,也就飛起二三十釐米地樣子,摔在地上。飛了幾次,折騰得沒有勁了,只好又縮緊身子躲在牆邊,一幅讓人可憐的樣子。抬眼一看,窗臺鳥窩裡的另一隻小鳥正緊張地向這邊張望,還時不時的撲閃下翅膀,是在提醒同伴飛起來嗎?怎麼想的只有兩隻斑鳩知道了。這個時候也不知道老斑鳩在哪裡覓食?怎麼忘記了風雨後的孩子們了呢?
  • ·都市快報
    有人可能會說:不就是放大倍數嗎?  望遠鏡的放大倍數是用物鏡的焦距除以目鏡的焦距算出來的。但如果物鏡的解析度不夠,換上焦距再短的目鏡,圖像也是糊的。有些賣望遠鏡的單純強調放大600倍、800倍,是在忽悠人。  所以再次強調,用望遠鏡看東西,別問能看多遠,多遠都能看,得評估它看到的細節程度。
  • 窗外孵化的小斑鳩會飛了,如果原野相遇,還認得生養它的父母嗎
    過了些天我才發現,其實斑鳩孵蛋的時候,並不太害怕人。只是專心地孵它的蛋,你說什麼做什麼都與它無關。觀察發現,其實斑鳩小兩口是輪流孵蛋的。每天上午大約快到十點鐘,會有那隻個頭稍大的公斑鳩過來換班。它從右側飛過來,落在旁邊的窗臺上,窩裡的母斑鳩轉頭看見了,稍停片刻就站起身從左側飛出去。公斑鳩蹦到空調的管道上,慢慢走進去,仔細地臥好,就一動不動了。
  • 準晶體是不粘鍋塗層的好材料·都市快報
    ■天下人物  記者 李箏 攝影 陳榮輝    此次來杭,丹·謝赫特曼接受了都市快報記者的獨家採訪。    堅信自己是對的  都市快報:你能用通俗的語言解釋一下準晶體嗎?  謝赫特曼:這個問題相當複雜,我儘量試著解釋吧。
  • 常被黃鼬咬斷脖子,豹子叼它餵幼崽,猞猁靠它過日子
    野兔也是夠倒黴的,豹子叼它回家餵幼崽,猞猁靠它存活,還常被黃鼬咬斷脖子01豹子:抓野兔回來餵幼崽,還讓幼崽玩它話說,豹子牛高馬大的,而野兔這麼小身子,儘管胖嘟嘟的,也沒多少肉,給豹子塞牙縫估計都不夠它一般生活在沙漠、荒漠與草原等荒涼地區,儘管自己的名字裡有個「兔」字,但是還是以當地的野兔與沙雞等動物作為口糧。成年兔猻的體重在2-3公斤左右,重量與成年野兔不相上下,而且野兔非常機警,天敵雖然多,但一有風吹草動,立即逃跑,所以天敵雖多,能捕到野兔的不多。但是也別小瞧了兔猻,野兔在兔猻面前不堪一擊。因為兔猻的前額平坦且耳朵位置較低,即使野兔遠遠看到兔猻走近,也發覺不了。
  • 最聰明,最懂得感恩,最忠誠的鳥非它莫屬
    說到烏鴉這種鳥類,其實大部分人都非常熟悉,因為烏鴉在人們心目中負面形象居多,烏鴉的叫聲被認為不吉利,其實它跟大多數人想像的是不一樣的!其實烏鴉堪稱鳥類中最牛的鳥類!最大的特點就是——聰明!記得看過一個日本人養了一隻烏鴉,它不僅會開水龍頭喝水,還會自己洗澡,淋浴!其實說烏鴉不吉利,科學家經過重重研究,並沒有發現有什麼能夠帶來災難的科學根據!那為啥有不好的事情發生烏鴉就會在現場呢?讓我來告訴你!
  • 它還會回來嗎?
    自從2017年10月19日被人類發現之後,科學家就利用望遠鏡觀測它,以便了解它到底長啥樣,根據觀測數據顯示,這個天體存在大幅度的亮度波動,為什麼會這樣呢,科學家猜測這個天體處在翻滾與旋轉並存的運動狀態中。這個長400米,寬40米的外來天體被稱之為「奧陌陌」。
  • 如果「巨人」出現在80年代,它還會火嗎?
    但話說回來,如今我們再去回憶這些動畫的時候會發現沒那「味」了,其實是我們審美提高了,動畫中的很多橋段放在現代已經不稀奇了,也只不過是主角不同,故事不用而已,我們在21世紀看過無數的動畫,各式各樣的設定,各式各樣的人物造型,已經不足為奇了,但如果把當今這些動畫放到之前,你覺得它還會像現在這樣熱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