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熱的天天空中還有鳥兒在飛,鳥類是怎麼散熱的?

2021-01-08 濉園主人

在火熱的盛夏,處於炎熱地區的人類都快熱的受不了了,尤其在大太陽高高掛在天上的時候,只想呆在空調屋中,哪也不想去。偶爾出去一趟,又熱得汗流浹背,只想逃回涼爽的房間裡。

可是,你仰頭一看,天空中還有鳥兒在飛行,大太陽底下還有一些禽類在行走。它們身上還有那麼一層厚厚的羽毛,可人類在夏天卻穿得少之又少了,還嫌熱。難道鳥兒們就不怕熱嗎?

好奇心來了,那就查查看吧。原來鳥兒的耐熱能力和散熱能力真是比人類要強得多了。原來鳥類可以通過多種身體部位或行為方式散熱:翅膀彎曲部位的裸露區域散熱,潮溼的腹部,氣囊;豎起頭頂和身體的羽毛,喘息,將血液分流到裸露的腿上,站(臥)在涼爽的樹蔭下,水中洗澡等等。

而鳥類的氣囊是為了適應高速飛行進化出特殊的呼吸系統,共有六個:一個頸部氣囊,兩個胸部氣囊,兩個前腹部氣囊,一個腹部氣囊。 鳥類的氣囊可使它們在吸氣和呼氣時,都能獲得氧氣。所以鳥類在高速飛行途中從不會氣喘籲籲或停下來喘口氣。所以,鳥類在大熱天也敢在天上飛了。

鳥類在高速飛行運動中會產生很大的熱量,鳥類體表沒有汗腺,還有羽毛,六個氣囊在氣體交換時,氣囊裡流動的空氣將體內運動產生的熱量帶出,可以避免鳥類因飛行體溫過高。

不同的鳥類對熱溫的適應程度又不一樣,一般家養的鳥兒應該不如野生的。如畫眉就是非常怕熱的鳥,在正午的時候一定要放在樹蔭下,或者室內不能被陽光直射,否則會被曬暈。而鸚鵡或白眉就不太怕熱的,對溫度的適應性是較好。其它一些鳥只要不被太陽直射一般也是沒有事的。鳥類的耐熱度比人類要好得多。

相關焦點

  • 這麼重的飛機,沒有鳥兒一樣的翅膀,靠機翼是怎麼飛上藍天的?
    一般情況下,飛機的體積和飛機的體重是成正比的,體型越大的飛機,體重也就越重,不說那些超級大飛機,就算是普通的小飛機沒有個幾百噸也有幾十噸了,所以這麼重的飛機又沒有像鳥兒一樣能動的翅膀,光是靠兩個不能動的機翼到底是怎麼克服了地球引力飛上藍天的呢?
  • 老鼠竟可以捕食鳥類!它們是如何捕捉到,能在天上飛的鳥兒呢?
    人類無論怎麼想辦法,都無法擺脫這些傢伙。老鼠可不止躲藏能力優秀,它們還有其他本事呢。老鼠竟還可以捕食鳥類!它們是如何捕捉到,能在天上飛的鳥兒呢?1.更為有趣的是,它們居然能捕食鳥類,這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2.「捕食鳥類」藉助人類的交通工具,老鼠幾乎能夠到達世界的各個角落。比如新疆和西藏,原本是沒有褐家鼠的。
  • 有哪些常見的看起來不會飛,實際上飛行技巧卓越的鳥?鳥類飛行篇
    鳥兒飛翔除了覓食外,還有什麼意義?會飛的鳥兒普遍都有什麼特點?今天小編就帶你了解:鳥類的飛行。世界上有9000餘種鳥類,僅有40種鳥不會飛目前根據2018年最新版西班牙《國家地理》的記錄,目前世界上記錄在冊的鳥類接近1萬種(隨時在變化,沒有明確數字),僅有40種鳥類不會飛。
  • 百科解答丨鳥兒為什麼會飛?
    小兔子在草地上蹦蹦跳跳,金魚在池塘裡歡快的遊泳,鳥兒神氣的在天上飛翔。人類非常羨慕小鳥在天空自由自在的飛翔,於是發明了飛機。 你知道小鳥為什麼會飛嗎,而人類就不會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找找鳥兒會飛的原因吧。 不知道在小朋友們上自然課的時候,老師有沒有說過構造決定功能呢?正是因為鳥類特殊的身體結構才讓它們能夠飛翔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6種鳥類不會飛翔,企鵝入選,最後一個因為太胖了飛不起來
    很多小夥伴都很像羨慕或像成為鳥兒,可以自由地飛翔,無拘無束。可是你卻忘了,有些鳥兒是不會飛翔的。那有哪些鳥兒不會飛翔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6種鳥兒吧!最後一個因為太胖,飛不起來。1、鴕鳥說起不會飛的鳥,怎麼能忘了,我們熟知的鴕鳥呢!
  • 磁縣:溢泉湖畔鳥兒飛
    河北省磁縣溢泉湖畔,鳥兒在湖邊溼地裡覓食。河北省磁縣溢泉湖每年都會吸引十幾種鳥類,數萬隻大雁到此越冬。河北省磁縣溢泉湖畔,鳥兒在湖邊溼地裡覓食。 河北日報記者杜柏樺攝影報導成群的鳥兒在河北省磁縣溢泉湖畔覓食嬉戲。 河北日報記者杜柏樺攝影報導
  • 【開動小腦瓜】鳥兒為什麼會飛?
    糖糖老師:鳥類的翅膀是它們擁有飛行絕技的首要條件。在同樣擁有翅膀的條件下,有的鳥能飛得很高,很快,很遠;有的鳥卻只能作盤旋,滑翔,甚至根本不能飛。鳥類的身體外面是輕而溫暖的羽毛,羽毛不僅具有保溫作用,而且使鳥類外型呈流線形,在空氣中運動時受到的阻力最小,有利於飛翔,飛行時,當他們上下扇動翅膀,能推動空氣,豉動氣流,產生巨大的下壓抵抗力,使鳥體快速向前飛行。
  • 鳥類南飛,去的是哪個「南方」?
    前不久,看到一個視頻:在東北某地,一些被非法捕捉的鳥兒得到了解救,但卻錯過了遷徙的時間。為了幫助它們順利去往南方過冬,人們開車載著它們,行駛兩千公裡後放飛。看起來是個很暖心的故事。但看完視頻,心中不免有一些疑問:用車送鳥兒去南方,真的合理嗎?
  • 家裡飛來「小客人」 拍鳥「專業戶」拍下南山140多種鳥兒的身影
    因為,最近他家陽臺上飛來一對美麗的客人——領雀嘴鵯,每天在紫藤花的花葉間啼叫覓食,一有空閒時間,文偉就支起三腳架和相機,守在窗口拍攝這兩個可愛的「小客人」,兩隻鳥兒有時甚至飛進窗口,讓文偉零距離拍了個過癮。
  • 三萬餘鳥兒樂享衡水湖新生活,新增3種國家級保護或內陸罕見鳥類
    3萬多隻鳥兒來到這裡,有的歇腳覓食後繼續南下,有的則安家落戶悠閒過冬。它們中大多數是衡水人民的老朋友,但其中3位新「客人」令人眼前一亮: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遺鷗、國家二級保護鳥類紅胸黑雁和我國內陸極為罕見的灰瓣蹼鷸。為讓鳥兒自由飛翔,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部門全面監測候鳥遷徙區域,巡護員日夜守護,嚴打非法獵捕等幹擾鳥類繁衍生息的行為。
  • 天高任鳥飛,鳥兒究竟能飛多高?總有一種讓你折服
    飛翔是鳥類求生的重要本領,世界上有多種形形色色的鳥類,我們只知道它們在我們頭頂上飛來飛去,飛的很高,但是它們究竟能飛多高,卻鮮有人知。地球上的鳥類分為遊禽、涉禽、攀禽、走禽、猛禽、鳴禽六大類,目前全世界已發現有的鳥類有9021種,中國有1186種。
  • 百餘種鳥兒飛進「鳥叔」鏡頭見證揚州生態環境向好
    ,展示了數百張鳥兒的「寫真照」。據了解,目前在蔣永慶的帶領下,已有學校成立「鳥類與揚州生態」課題研究組,為更好地保護鳥類,建設生態揚州作貢獻。  始於拍攝白鷺  鳥類增多見證生態環境向好  「花錢可以請到人,但環境不好,花多少錢也請不到這些鳥兒。鳥類增多是揚州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的最好見證。」
  • 與鳥兒共生共榮的村莊
    順著村民農偉宏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見多隻個頭小巧、褐色羽毛的小鳥撲啦啦飛進密林,落在巖石上。霎時,在一處偽裝棚後面,響起了一陣急促的相機快門聲。鳥兒飛臨的地方,位於中越邊境廣西龍州縣逐卜鄉弄崗村隴亨屯,一個壯族聚居的小山村,臨近弄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農偉宏他們祖祖輩輩居住在這喀斯特巖溶山弄裡,滿眼綠水青山卻長期收入微薄、貧困難除。他們不曾想到,一群鳥兒的「出現」,改變了小山村的面貌和自己的生活。
  • 鳥兒飛到屋裡吃香腸臘肉走紅網絡,網友:你吃可以,不要拉屎……
    鳥兒吃貨們上線了。吃貨不限於視頻中的紅頭長尾山雀,還有白頭鵯、絲光椋鳥、灰椋鳥......」@自貢觀鳥協會在微博中表示。同時提醒網友,如果不想被偷吃,可在晾肉處懸掛彩色塑料口袋驅趕,或者懸掛廢舊的光碟,但請不要傷害我們的小鳥朋友。飛來的盜賊小鳥發揮著吃貨本性,先是小心翼翼站在繩子上,再警惕地看了看四周,確認沒問題後趕緊啄兩口。
  • 鼓嶺鳥類調查結果出爐 鳥兒來避暑拒做「烤鳥」
    ­  據介紹,2009年10月,福建省觀鳥協會資深會員「北紅」發起了「鼓嶺鳥類調查行動」,對該地區林鳥的棲息遷徙情況進行調查,以了解這一區域鳥類種群的變化情況。調查組成員嚴格按照樣線法,每月堅持在鼓嶺沿固定線路徒步觀測,七年來,共記錄到鳥類121種。
  • 小鳥為什麼會飛
    小鳥為什麼會飛呢? 鳥類有在天空飛翔的本領。
  • 禁止無人機拍鳥,讓鳥兒自由飛翔
    據本報報導,在京城多個水域附近,都出現了拍攝飛鳥的無人機,致使鳥群受到影響,一些鳥類甚至因此停止覓食休息,飛離本地。在郊區水庫、森林公園裡,觀鳥熱隨著鳥類種群的增加而升溫。層出不窮的不文明觀鳥行為,成為一個不和諧的音符。據專家介紹,無人機不僅會打擾鳥群的棲息覓食,還會阻斷一些膽小幼鳥的飛行遷徙路線,導致它們掉隊。
  • 濱州鳥兒知多少 一場科普講座帶大家走進精彩紛呈的「鳥類世界」
    濱州市第39屆「愛鳥周」即將到來之際,市森林保護中心主任曾現春受邀走進濱州文化大講堂,圍繞本屆「愛鳥周」主題,帶領大家走進精彩紛呈的「鳥類世界」。在我們身邊有那麼多或蹦噠覓食、或翩然飛翔、或快樂鳴唱的美麗的鳥兒,它們分別叫什麼名字?濱州珍貴的鳥類有哪些?濱州鳥的種類有所變化嗎?這些鳥兒的存在有什麼價值?
  • 每天一個趣味冷知識,為什麼有的鳥不會飛?
    每天一個趣味冷知識,為什麼有的鳥不會飛?冬末春初大地開始回暖,鳥兒也撲動著雙翅相繼飛回來,在我們的印象中鳥兒都有一雙靈活的翅膀,翅膀在鳥類的生活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實像企鵝、鴕鳥這些不會飛的鳥類在最初都是有翅膀的,只是後來慢慢退化了。因為它們生長的環境沒有天敵並且食物豐富,不需要翅膀來躲避天敵和到處覓食,久而久之翅膀就慢慢退化了。它們靠腿在陸地上覓食,長期下來它們的腿部肌肉十分發達,身體也越來越大,在遇到危險的時候即使它們沒有翅膀也能保護自己,因為它們的奔跑速度相當快!
  • 「愛鳥周」|人類對鳥類的態度,有哪些變化?
    緊接著還有五隻寒鴉跟著飛來,這七隻鳥兒開始熱心地啄食母牛皮膚上的寄生蟲。可是並沒有充分的空地讓它們自由挪動;它們你推我搡地想找一個立足之處,伸展翅膀以保持平衡,看上去就像許多飢餓的兀鷲在一具屍體上爭奪地盤;很快其中的兩隻被擠開飛走了。剩下的五隻,雖然地盤非常緊窄,但它們繼續在牛背上爭奪了一陣,忙於用喙啄食,明顯對它們發現的財富非常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