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飛來「小客人」 拍鳥「專業戶」拍下南山140多種鳥兒的身影

2020-12-03 上遊新聞

人間四月,春暖花開,又到一年一度的愛鳥周。今年的愛鳥周,對「拍鳥專業戶」文偉而言,顯得特別有意義。因為,最近他家陽臺上飛來一對美麗的客人——領雀嘴鵯,每天在紫藤花的花葉間啼叫覓食,一有空閒時間,文偉就支起三腳架和相機,守在窗口拍攝這兩個可愛的「小客人」,兩隻鳥兒有時甚至飛進窗口,讓文偉零距離拍了個過癮。

年逾不惑的文偉是南山植物園科教科的工作人員,2003年從部隊轉業之後,就到南山植物園從事園林管理工作,在部隊就喜歡拍照的文偉,發現這裡是拍照的「天堂」,身邊有數不清的鮮花,還有各種精靈一般的鳥兒。於是拍攝南山植物園的花兒和鳥兒,就成了文偉工作之餘,最大的愛好,為了拍到鳥兒們美麗的身影,文偉還不斷向老婆「申請投資」,添置各種長槍短炮。這一拍,就是十多年,文偉從身強力壯的小夥兒,變成資深的「拍鳥專業戶」;原來的業餘愛好也變成了現在單位的科教宣傳工作。據不完全統計,文偉已經拍攝過近200個種類的鳥兒,拍攝各種鳥類資料照片10萬餘張。

文偉介紹,南山植物園的春天花開得好,眾多的蜜源植物為昆蟲和鳥兒提供豐富的食物,花多蟲多鳥兒就多,近幾年他在南山觀察拍攝到140多種鳥類,有本土留鳥也有遷徙鳥類,其中重慶本土明星鳥叉尾太陽鳥,就吸引了大批國內外的鳥類和攝影愛好者專程前來拍攝記錄;另外,南山的大金鷹也是觀鳥愛好者聚集的區域,每年2到4月都有黑鷂、灰臉狂鷹、赤腹鷹等猛禽遷移從大金鷹上空路過,在此短暫停留補給食物,恢復體力。所以近年來越來越多拍鳥愛好者都聚到南山來觀鳥、拍鳥,比這些拍鳥的「愛鳥人」,文偉覺得自己很幸福,因為他天天都能看到鳥、拍到鳥。

文偉還介紹,拍鳥必須要有耐心,在一個拍攝點待上幾個小時,靜靜地等待鳥兒的出現,也是拍鳥的必修課。鳥兒飛來,每次按快門拍出來的照片都不一樣,這也是他痴迷拍攝鳥兒的原因。有時聽到同事或其他鳥類愛好者說起,南山又有什麼珍稀的、少見的鳥兒現身,就忍不住扛起「大炮」滿山遍野地尋找這些精靈的身影,為此文偉幾乎踏遍了南山的每一處山頭和密林。

文偉說,拍了這麼多年的鳥兒,越來越感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同時,他也提醒到南山賞花觀鳥的市民不要驚擾、恐嚇鳥類,讓鳥兒能長久在南山安家棲息,讓每年春天市民都能欣賞到百花齊放,百鳥爭鳴的春日盛景。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楊新宇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鏡頭裡 兩百多種鳥兒在「飛翔」(圖)
    愛鳥之人,自然為鳥痴狂。再過幾天,到四月中下旬,鳥兒出動的時候到了,一些過境鳥、迷鳥也會出現,68歲的高厚忠就要長期駐守在野外了。作為一名拍鳥的愛好者,以及安徽省觀鳥會的會員,高厚忠要和夥伴們帶著乾糧和相機,跋山涉水去蹲守、去守候。自從30年前,被一隻尾羽修長優美的壽帶鳥驚艷后,高厚忠的生活就被各種鳥填滿了,30年來,拍下了無數的照片,記錄下了200多種鳥類,不乏珍稀種類。
  • 曾經絕跡的鳥兒又回來安家了 至少有320種鳥在溫州被拍到
    原標題:曾經絕跡的鳥兒又回來安家了 至少有320種鳥在溫州被拍到 這些鳥兒你認識嗎? 圖為溫州各地拍到的比較少見的鳥兒。圖為紅胸秋沙鴨,去年1月攝於靈崑。不過更多的市民認同葉女士所言:「鳥多了,說明環境好了。」  有隻怪鳥飛到我家了,怎麼保護  溫都熱線接到很多此類求助電話  「有隻怪鳥飛到我家裡來了,你們來看看是不是受保護動物。」這幾年,溫都熱線88868886接到的類似求助電話數不勝數,來電的讀者有老有少、有男有女。
  • 市民「舉報」:家裡飛來兩隻鳥,產下雛鳥,還坐起了「月子」…
    6月初,誕生了四個鳥寶寶,爸媽對新來的「 一家子」非常有心,精心照顧,每一天記錄鳥寶寶的成長,非常有趣。這一家子照顧那「一家子」李女士介紹,前日下午下班後,她剛剛回到母親家,母親就非常欣喜地拉著她的手說,前段時間在家中陽臺護欄上結草築巢的鳥兒新產下了四個寶寶,非常可愛。
  • 七旬老人模仿20多種鳥叫,人和鳥兒都被「騙」了
    「咕咕,咕咕…...」11月13日下午,解放碑民權路上,突然傳來清脆的鳥叫聲。路人紛紛抬頭望向路旁行道樹,尋找叫聲出自什麼鳥兒,卻一無所獲。人群中一位老人不動聲色,浮現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路邊賣報紙的大爺捂著嘴笑道,「哎呀,你看,又有好多人被你騙了!」
  • 候鳥遷徙時 石獅拍鳥季
    候鳥遷徙時,正是石獅拍鳥季。在石獅,能拍到哪些候鳥?哪個時段是拍鳥的最佳時間?拍鳥又該注意些什麼?小編就此整理了一份石獅拍鳥旅遊線路攻略,請收好! 1 第一站 水頭外線溼地 如果從沿海大通道水頭外線進入石獅,那麼,水頭外線溼地便是不得不「打卡」的拍鳥點。鳥類對空氣、水等生存環境的要求較高。
  • 2018滇西拍鳥、觀鳥攻略(一)
    白喉扇尾鶲,卜紅馨攝前言: 中國有1400多種鳥類,雲南省的鳥類種數大約佔全國的六、七成,是鳥類資源的第一大省,眾多的鳥類資源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乃至世界觀鳥拍鳥者。筆者曾28次到過雲南拍鳥觀鳥,最近一次是在2018年的春節前,此行還能拍到將近10種沒有見過的鳥種,回味無窮,特此寫此文,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滿心的歡喜。
  • 行攝候鳥求偶的春天 推薦4個拍鳥好去處
    這時節不僅能拍到鳥兒休憩的靜美,在有的地方還能拍到候鳥辛勤築巢、求偶交配的生動畫面。看看筆者的推薦,扛起大炮出發吧!遼河三角洲 盤錦雙臺子河口溼地 3月中旬,5月至6月   黑嘴鷗、白琵鷺、丹頂鶴、東方白鸛……兩百多種鳥兒在這裡繁衍生息,盤錦堪稱拍鳥兒的天堂。
  • 一隻斑鳩飛來窗臺下蛋孵寶寶 房屋主人因此很驚喜,說一定保護好鳥...
    今天是國際愛鳥日,愛鳥護鳥是每一個人的責任。近日,家住紹興市越城區的朱先生驚喜地發現,自家陽臺上飛來一隻類似於鴿子的鳥,不但在屋簷下搭了窩,還下了兩個蛋。鳥媽媽除了偶爾出去覓食,幾乎天天都在孵化蛋寶寶。
  • 青西攝鳥達人:追著鳥兒的蹤跡拍攝,也記錄下上海生態改善的印跡
    在400多人的青西攝鳥群,陸文忠會實時向群友們報告鳥類活動的信息:什麼時候水雉來了、飛來了幾隻、搭了幾個窩、什麼時候下了蛋、哪一天小鳥可能會出殼……都是群友們時刻關注的時間節點,然後根據自己的時間過來拍攝。水葫蘆花上的水雉 畢紀根 攝去年,首次來到青西的幾隻水雉在公園的荷塘落腳,當時的荷塘底部多是淤泥,背景沒那麼好看。
  • 重慶的這些鳥兒那麼乖,你確定不去看看嗎?
    整個重慶能見到的9種鷺類都可以在照母山找到它們的身影,主城觀察到過的13種猛禽也可以看到,很多在其他地方難得一見的鳥類都曾在這裡出現,比如灰頭鴉雀、火冠雀、白眉鵐等。>開州·漢豐湖鳥類:鴻雁、小天鵝等漢豐湖位於開州城區西面,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植物資源,每年冬季和春天,有多達150多種的水鳥飛來溼地過冬
  • 南山上繁花盛開百鳥爭鳴 這些鳥兒你都認識嗎?
    3月13日,重慶南山植物園恢復開放,遊客在園中賞花的同時,也時常能看到鳥兒在花叢中跳躍,聽到它們悅耳的鳴叫。「春天是南山觀鳥的最好時節。」重慶觀鳥會總幹事張喬勇說,南山上有不少鳥兒在春天活動最為頻繁。特別是叉尾太陽鳥、藍喉太陽鳥等以花蜜為食物的鳥兒,在重慶更是難得一見。
  • 少見鳥種紅嘴藍尾喜鵲落戶紫金山 引遊人圍觀
    昨天上午,在南京紫金山的樹林中,一批可愛的藍羽天使「貴賓」光臨此地——十多隻紅嘴藍尾喜鵲,在枝間跳上跳下或在樹間飛來飛去記者看到,這些鳥兒全身長約40釐米,上身藍色,頭黑色,嘴紅色,尾十分長,發出多種不同的鳴叫聲和口哨鬧聲,引得眾多市民駐足觀看。據愛好觀鳥的市民張女士介紹,這裡的青山綠水還真有吸引力,不但引來不少外地遊客,就連從未見過的紅嘴藍尾喜鵲也來此安家。南京城內一般喜鵲較多,而紅嘴藍尾喜鵲在南京可是難得一見,它們已在此棲息了二個多月,早晨少一些,特別是傍晚時候多,但每天都不間斷。
  • 稀有壽帶鳥現身句容 「鳥友隊」記錄下美麗身影
    現代快報訊 (通訊員 楊志國 劉憲卓 記者 曹德偉)" 身著迷彩服,背著照相機,騎著電動車,帶著小板凳 ……" 日前,在鎮江句容,有一支老年 " 鳥友隊 " 成立半年來足跡遍布周邊鄉鎮,從 6 月中旬到 7 月下旬,他們在句容境內追蹤了一個多月,成功拍攝到了稀有的白壽帶鳥和紅壽帶鳥的美麗身影
  • 捕風捉影 拍鳥者也
    剛開始拍攝時,一隻掠過水麵的翠鳥會讓我驚喜不已,後來,翠鳥見得多了,即使鳥兒離我3米遠,似乎也「很難心動」。而此時,另一個問題引發了我的擔憂——誘拍。        誘拍分兩種。其一,就是利用某種鳥的聲音引出藏在林子裡的同類鳥進行拍攝,據說這種方式源於以前村民誘捕野鳥食用或籠養的行為。
  • 鳥入宅的預兆 鳥飛進家裡的寓意
    能與人一起和諧生活的動物也沒有許多,鳥兒就是其中之一,鳥比我們更加能感受到自由自在,大自然是神奇又美麗的,而鳥入宅的預兆究竟是好是壞呢?
  • 常州的鳥兒從70多種增加到169種 你認識幾種
    因為鳥兒的活動能力強,經常做省際飛行,觀鳥者只能做某區域某時段的局部統計,而無法在大範圍內統計。  既然常州有這麼多留鳥,為什麼一到了冬天還是感覺身邊的鳥少了呢?祁飛鴻說,大批的候鳥飛走,帶走了一部分絕對數量,而留鳥的個頭一般不大,不大引起人的注意,給人的感覺好像一下就少多了。  而且,像人類一樣,留鳥到了冬天,因天氣寒冷,也有「賴床」的習慣。
  • 鳥友拍到紅尾歌鴝、闊嘴鷸 再添兩成員揚州「鳥種」272種
    揚州網訊 揚州「鳥家族」再添新成員!鳥友分別在揚州大學、北方寺附近溼地記錄到了紅尾歌鴝和闊嘴鷸。至此,揚州鳥類記錄超過270種,共有272種。叫聲甜美的紅尾歌鴝來揚在一次校園觀鳥時,揚州大學綠行社學生記錄到了一隻紅尾歌鴝,這是揚州的新發現。
  • 很多鳥類照片是誘拍棚拍而來,拍鳥人可能沾滿鮮血
    為了讓閉目養神的貓頭鷹睜開眼睛,或是動一動揮一揮翅膀,幾名拍鳥人便從附近折了一根竹竿,去捅鳥附近的樹枝。據一些護鳥志願者稱,昨天,當志願者再次前往現場時,發現拍鳥人竟又玩起新花樣,他們用電媒機播放鳥叫聲,引誘貓頭鷹睜眼。樹上的貓頭鷹聽到叫聲後,立馬警覺地睜開了眼睛,見狀,等候在樹下的「炮筒」咔咔咔地響個沒完。
  • 山西小城攝影師鏡頭裡的「鳥天堂」變身記
    新華社太原5月21日電(記者陳忠華、孫亮全)自從5年前鏡頭裡首次出現黑鸛的身影,山西省孝義市的青年攝影師武晉洲更加堅定了與鳥相伴、拍鳥護鳥的決心。「黑鸛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對環境非常挑剔,以前孝義很少見到。」武晉洲在電腦上展示著他拍攝的黑鸛照片。照片裡的黑鸛,有的零零散散,有的成群結隊,覓食嬉鬧,姿態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