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舉報」:家裡飛來兩隻鳥,產下雛鳥,還坐起了「月子」…

2020-12-05 騰訊網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意,如果說愛如花般甜美,那麼我的媽咪和爹地,就是那麼一朵甜美的永不凋零的愛之花。」廣元市民李女士朋友圈發文如是說。?

今日,曾經撥打過廣元晚報新聞熱線的李女士再次向記者報料,位於廣元市利州區政府第二宿舍的母親家中的陽臺防護欄上,4月份來了兩隻小鳥,結草築巢。6月初,誕生了四個鳥寶寶,爸媽對新來的「 一家子」非常有心,精心照顧,每一天記錄鳥寶寶的成長,非常有趣。

這一家子照顧那「一家子」

李女士介紹,前日下午下班後,她剛剛回到母親家,母親就非常欣喜地拉著她的手說,前段時間在家中陽臺護欄上結草築巢的鳥兒新產下了四個寶寶,非常可愛。

說著,就拉著李女士的手來到陽臺上,李女士說:「只見當時四隻襁褓中的鳥寶寶聚在鳥巢裡探頭探腦,甚是可愛,聽見旁邊『母親』的呼喊後,張開嘴巴,在向外凝望。」

見到這溫馨一幕,李女士趕緊掏出手機拍下視頻記錄,聽媽媽講,從4月份築巢,5月份孵蛋,6月初生產,爸爸和媽媽對這「一家子」疼愛有加,細心呵護。

李女士為爸媽的行為所感動,遂在朋友圈發文說:「媽咪:4月份的時候,鳥兒飛來飛去的花了10多天的時間築鳥巢,後來窩裡有了4個鳥蛋,後來有了4個鳥寶寶。我晾曬衣服的時候,你就拼命『吼』我走開。前兩天晚上下大雨吹大風,好擔心這4個小傢伙,起來開燈查看。『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意……』如果說愛如花般甜美,那麼我們的媽咪和爹地,就是那一朵甜美的永不凋零的~愛之花!!」?

鳥寶寶蠢萌可愛 母親在旁餵食

今早,記者來到了李女士母親劉阿姨家,鳥巢就築在陽臺防護欄上。「鳥爸爸」和「鳥媽媽」不在家,劉阿姨說:「兩隻鳥兒去覓食去了,估計幾分鐘後就會回來了。」

只見四隻「鳥寶寶」正耷拉著腦袋聚集在一起,身體呈深褐色,全身毛茸茸的,蠢萌可愛,記者近距離拍攝,「鳥寶寶」們一動不動。記者敲了敲旁邊的防護欄,突然,四隻「鳥寶寶」全體伸直了脖子,張開粉嫩的小嘴 ,發出吶喊,像是在向自己的「爸媽」發出求救信號,仿佛在說:「爸爸媽媽,趕緊回來,大事不好,有陌生人到訪。」一分鐘後,呼救無果,他們又恢復了原樣。

伴隨著一陣陣嘰嘰喳喳的鳥叫聲,兩隻略帶有淡黃色羽毛的鳥兒在防護欄外盤旋,劉阿姨告訴記者:「『爸爸媽媽』回家了。」

記者發現,其中一隻體型相對較小的鳥兒口中銜著食物,正在觀察動靜,準備給鳥寶寶餵食。兩隻鳥兒非常警覺,見記者靠近,趕緊飛向防護欄外。

記者悄然走開,這時,口中有食物的鳥兒才飛到了鳥巢旁邊,四隻「寶寶」早已經按耐不住,集體張開嘴巴,待「母親」將覓得的食物餵給它們。

投食完成後,鳥兒們沒有了先前的緊張,記者上前拍照,兩隻鳥兒也不飛走,就停留在防護欄的晾衣杆上,像是在巡邏一樣。

保護鳥兒 陽臺不再晾曬衣物

劉阿姨介紹,因為陽臺上栽種有一些綠植,4月底的時候,她走到陽臺給綠植澆水時,突然發現在防護欄的一三角處有了一個半成型的鳥巢,她猜想一定是有鳥兒在防護欄上「安家」了。隨後的幾天,她細細觀察,兩隻鳥兒忙碌地口中銜著穀草之內的東西,搭建完善鳥巢。

半個月後,劉阿姨再次去觀察的時候,鳥巢已經竣工,體型較小的鳥兒靜靜地躺著鳥巢內,劉阿姨觀察,這應該是在孵蛋。孵蛋期間,鳥兒在鳥巢內一動不動,另外一隻鳥兒負責覓食和安全,覓食回來後給它餵食,如果有人走近,這種小鳥會飛撲過來。

為了讓鳥兒順利生產,這期間,劉阿姨不再澆水,也不在陽臺上晾曬衣物了,並對它們說到:「你們放心,我不會傷害你們。」這對鳥兒像是通了人性一樣,每當劉阿姨靠近,它們也不再發起攻擊。

6月初,在劉阿姨和「鳥爸爸」的呵護下,「鳥媽媽」順利生產,誕生了四隻「鳥寶寶」,它們每天忙裡忙外,輪流負責值守和覓食,劉阿姨見它們如此辛苦,還專門給這對鳥兒準備了一盤米珍。

上個禮拜的某一天,天降大雨,劉阿姨非常擔心它們一家子的安全,便跑到陽臺處查看。她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劉阿姨說:「當時雨下得很大,為了不讓四隻「鳥寶寶」淋到雨,這對鳥兒分別對立站在鳥窩上,打開翅膀,為四隻寶寶遮風擋雨。」

為了能讓它們健康成長,劉阿姨不允許外人靠近它們,禁止用手觸摸。聽說如果「鳥寶寶」身上有了別的味道,就會被遺棄,劉阿姨不願意這樣的悲劇發生。

屬三有動物 正常生長

據廣元市動植物保護站工程師楊駿辨認,該鳥兒學名為白頭鵯,又名白頭翁 、白頭殼仔(臺語),三有保護動物,是雀形目鵯科小型鳥類,為鳴禽,性活潑,不甚畏人,白頭鵯吃大量的農林業害蟲,是農林益鳥之一,值得保護。白頭翁和麻雀、綠繡眼合稱「城市三寶」,常成群出現在平原區灌木叢,丘陵樹林地帶,以及校園、公園、庭院,行道中的各種高高的電線與樹上。

楊駿分析,這陣子是鳥類繁殖期,偶爾會出現有一些的鳥類在市民的花盆、窗臺等位置築巢繁殖,比如像白頭鵯、烏鶇、珠頸斑鳩等。

楊駿對劉阿姨保護白頭鵯一家子的行為表示讚賞,並提醒,如果不影響市民生活,最好不要去幹預它們,待它們自然生長,等小鳥離巢後收拾乾淨就行了。楊駿說:「其實,每天觀察,記錄它們的成長,也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情。」?

廣元晚報全媒體記者 劉汶進文/圖 趙真製作視頻

責任編輯:陳靜秋

相關焦點

  • 白頭翁窗下孵雛 市民30天記錄全程(圖)
    武家敏 攝  一個月前,在南京鼓樓區煤炭港一大院裡,飛來了兩個特殊的「客人」——一對白頭翁夫婦,並落腳在市民武先生家的窗臺上,每天享受著武先生給它們準備的豐富的食物。隨後,白頭翁夫婦又「賴」在窗前下的冬青樹上,做窩、繁殖自己的後代,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武先生拍下了白頭翁做窩、產卵、孵雛、養育小白頭翁的全過程。
  • 家裡飛來「小客人」 拍鳥「專業戶」拍下南山140多種鳥兒的身影
    今年的愛鳥周,對「拍鳥專業戶」文偉而言,顯得特別有意義。因為,最近他家陽臺上飛來一對美麗的客人——領雀嘴鵯,每天在紫藤花的花葉間啼叫覓食,一有空閒時間,文偉就支起三腳架和相機,守在窗口拍攝這兩個可愛的「小客人」,兩隻鳥兒有時甚至飛進窗口,讓文偉零距離拍了個過癮。
  • 雛鳥落難人收留 鳥父鳥母天天來守候
    雛鳥落難  大爺帶它回家親鳥尋來叫喳喳  10日上午7點半,65歲的馬世寶大爺在樓下院內晨練,偶然在一株灌木下,發現了一個被貓打落的鳥窩。鳥窩內,一隻僅有拇指頭大小的雛鳥撲騰著瘦弱的翅膀,驚聲亂叫。而那隻貓,正圍著鳥窩打轉,隨時都會將雛鳥一口叼走。「我知道這種鳥叫白頭翁,當時它站都站不起來,更別說飛了。」
  • 有「客」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兩戶家庭分享愛鳥護鳥故事
    半個多月前,她家陽臺上多了個小窩,兩隻黑色小鳥忙上忙下,很快就「落戶」並產下幾枚鳥蛋。龔玲一家人都很期待,尤其是龔玲的女兒,9歲的平平已經興奮地化身為「護鳥小衛士」。近日走進龔玲家,只見她家臥室的陽臺上,幾棵植物旁邊壘著一個小窩,窩裡已經有了6枚鳥蛋,每枚鳥蛋都是紅白相間。「就是那兩隻小鳥住在我家!」
  • 恩愛白頭翁 成都鬧市孵育雛鳥
    今年5月底,甘女士發現平臺花園裡,飛來一對頭頂白髮,身披綠衣的"客人",它倆來回在花園裡觀察幾天後,便在一株2米多高的茂密盆栽桂花樹上築巢。    6月4日,雌鳥產下了四枚花斑鳥蛋,雌鳥每天到桂花樹上的巢中孵蛋;守侯在百米之內看管四周安全的雄鳥,不時發出悅耳動聽的歌聲為孵化的雌鳥助陣。6月16日,經過12天的孵化,四隻小鳥脫殼而出。
  • 雛鳥落難被人收留 鳥父鳥母每天入戶餵食
    雛鳥落難  大爺帶它回家親鳥尋來叫喳喳  10日上午7點半,65歲的馬世寶大爺在樓下院內晨練,偶然在一株灌木下,發現了一個被貓打落的鳥窩。鳥窩內,一隻僅有拇指頭大小的雛鳥撲騰著瘦弱的翅膀,驚聲亂叫。而那隻貓,正圍著鳥窩打轉,隨時都會將雛鳥一口叼走。
  • 與斑鳩為鄰,他看到了相愛、孕育以及雛鳥被擠出巢的全過程
    與斑鳩為鄰,他看到了相愛、孕育以及雛鳥被擠出巢的全過程 2020-05-14 04: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愛心市民守護了1個月
    烏鶇夫婦花盆裡築巢產蛋產下3隻蛋用紙盒做的防曬屋3隻烏鶇寶寶破殼出生安家育兒的烏鶇有人在朋友圈曬美食,有人曬孩子,還有人曬旅行。昨天,市民程女士在朋友圈裡曬起了自家陽臺上的烏鶇鳥窩,牽出一則舍花護鳥、幫助一對烏鶇鳥成功孵育出3隻雛鳥的故事。朋友圈曬「鳥圖」這窩鳥在她家已一個月「見證生命不一樣的神奇,陽臺上花盆烏鶇鳥出生記,從築巢到孵出,鳥爸爸鳥媽媽辛苦了,期待你們健康成長。」昨天,程女士在朋友圈裡曬出了一組圖片,並且配上了這樣一段話。
  • 南京一小區飛來瑞典國鳥,安家育雛演繹母子深情
    一個月前,在南京市鼓樓區金域中央小區裡,飛來了一對特殊的客人瑞典國鳥——烏鶇夫婦。他們在院中的一棵樟樹上用泥和草築巢,準備繁殖後代。而一個月裡,這對烏鶇鳥夫婦築巢、下蛋、孵雛、覓食、養育的全過程,被一位市民用鏡頭拍攝了下來,再現了鳥類的母子深情。
  • 斑鳩夫婦定居窗邊 申城市民有愛影像記錄鳥寶寶長大
    原標題:視頻|斑鳩夫婦定居窗邊 市民有愛影像記錄鳥寶寶長大  家住閔行區的盛女士來電說,有一對漂亮的斑鳩夫婦在她家窗邊築窩了。幾個月來,盛女士一家用心守護兩位動物朋友,而鳥兒也把他們當做了家人。慢慢地,鳥媽媽下了蛋、蛋孵化出兩隻可愛的鳥寶寶,現在小鳥羽翼豐滿,已經能高飛了,但鳥兒一家仍住在盛女士家窗臺,一家四口都不忘「回家吃飯」。
  • 兩斑鳩寶寶孵出 上饒市民微信直播成長過程(圖)
    6176110 QQ爆料:1500574292 站長:翁龍貴(18679326699 )   兩隻雛鳥健康成長  一隻斑鳩在饒城市民李先生家的空調外機上築起了鳥巢,並在巢內產下兩枚蛋。
  • 居民陽臺現貓頭鷹雛鳥 母鳥每日抓老鼠餵食(圖)
    兩隻貓頭鷹寶寶 記者 張路橋 攝本報訊(記者 肖祥丹)這兩天,沙坪垻六旬翁老亓樂壞了,不久前,一隻貓頭鷹在他家陽臺上安家並產下兩隻蛋,14日,他意外地發現兩隻毛絨絨的小寶寶破殼而出。陽臺發現不明鳥蛋昨天,記者來到沙坪垻林泉雅舍小區位於4樓的老亓家,在他引領下,記者小心翼翼靠近陽臺,在敞開的空調房門縫中,只見兩隻毛絨絨的貓頭鷹寶寶眯著雙眼,相互依偎著。察覺有人探視,兩個拳頭大的小傢伙抬頭挺胸,兩隻眼睛緊盯來客。片刻後,小傢伙們似乎不太怕生了,挪動了一下身子,相互緊靠著,埋頭閉眼休息。
  • 濟南:家裡飛來一隻怪鳥 不吃東西「愁煞人」
    濟南:家裡飛來一隻怪鳥 不吃東西「愁煞人」                     視頻來源:山東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生活幫》      齊魯網 10月14日訊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生活幫》報導,昨天,濟南吳先生的家裡飛來了一隻長著常常嘴巴的怪鳥
  • 雛鳥是如何學會飛翔的?鏡頭全記錄揭秘雛鳥起飛的故事
    ▲今天下午,鳥爸爸也來了,銜著食物來餵崽崽。鳥媽媽發現了我和相機,一開始警惕性很高,頭不停轉動著,觀察四周。但因沒受到傷害和幹擾,鳥媽媽似乎已接受了我和相機以及"咔嚓"聲的存在,有點兒對我"視而不見"了。拍攝時間:8月8日 ▲今天是發現鳥窩的第9天。鳥崽崽全身基本上都長滿了羽毛,白天也睡得少了。
  • 你見過世界上顏色最紅的鳥嗎?溫州動物園紅䴉首次繁殖成功
    而人工飼養條件下繁殖的紅䴉,由於缺少大自然某種微量元素,因此羽毛沒有野生紅䴉來的紅豔,不過這一身「紅裝」還是很漂亮。早在一個多月前,飼養員就注意到了一對紅䴉「夫婦」的變化,它們開始用籠舍內掉落的小樹枝進行築巢,很快一個圓形的漂亮鳥巢就完工了。不久這對紅䴉夫婦就成功產下2枚蛋,夫婦會輪流孵化,不辭勞累。
  • 小夥家裡飛來一隻鳥,養了兩個月,現在去放生小鳥這樣對它!
    小夥家裡飛來一隻鳥,養了兩個月,現在去放生小鳥這樣對它!-18 20:41 來源:萌寵一家親 原標題:小夥家裡飛來一隻鳥
  • 瑞典國鳥飛來小區安家育雛 母愛情令人動容
    近日,南京市鼓樓區金域中央小區中飛來了一對特殊的客人瑞典國鳥,烏鶇夫婦飛到院中的一棵樟樹上用泥草築巢,準備繁殖自己的後代。護鳥志願者陳先生用了一個多月時間,把烏鶇築巢、產卵、孵雛、覓食、小鳥築巢的全過程用鏡頭隱蔽窗臺上拍攝下來,真是妙趣橫生,供大家欣賞。
  • 為把雛鳥送回家
    大熱天,路上的行人都在躲避著炎炎烈日的炙烤,但在學院路163號門前,卻有一家人手捧一隻羽毛未豐的雛鳥,頂著火辣辣的太陽,好像尋找著什麼,來往的路人均對此報以奇怪的眼光,好奇的周先生上前詢問,原來這家人是在尋找一個會爬樹的人,送小鳥回家。
  • 斑鳩在窗臺「落戶」還生「二胎」
    「咕咕咕……」每天14時許,在辦公室午休的溫州東龍新峰金屬表面處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許兆才總是會被窗外的鳥叫聲喚醒。鳥兒在窗臺築巢已經50天了,近日又有了「二胎」,正在孵蛋。它們似乎已經熟悉了窗臺內外的環境,和主人家達成了某種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