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重慶南山植物園恢復開放,遊客在園中賞花的同時,也時常能看到鳥兒在花叢中跳躍,聽到它們悅耳的鳴叫。
「春天是南山觀鳥的最好時節。」重慶觀鳥會總幹事張喬勇說,南山上有不少鳥兒在春天活動最為頻繁。特別是叉尾太陽鳥、藍喉太陽鳥等以花蜜為食物的鳥兒,在重慶更是難得一見。
市民在南山植物園賞花的同時,也不妨認識一下這些鳥兒。
叉尾太陽鳥 南山植物園 文偉 供圖
叉尾太陽鳥:
在花叢中懸停採蜜的「亞洲蜂鳥」
叉尾太陽鳥的身長只有10釐米左右,小巧纖弱。它的羽毛非常豔麗,頂冠及頸背為金屬綠色,上體為橄欖色或近黑,腰部為黃色。
它的中央兩尾羽有尖細的延長,也被稱為燕尾太陽鳥。
叉尾太陽鳥常常光顧開花的矮叢及樹木,可以懸停在花叢中採食花蜜,因此也被稱為「亞洲蜂鳥」。
藍喉太陽鳥 南山植物園 文偉 供圖
藍喉太陽鳥:
春天採蜜夏天「吃藥」的太陽鳥
藍喉太陽鳥體長約14釐米,羽毛色彩亮麗,胸部為猩紅色,尾部為藍色。
藍喉太陽鳥春季常取食於杜鵑灌叢,主要採食花蜜。到了夏季,它則常採食懸鉤子。這種植物的根、莖、葉、果實均可入藥,具有祛風除溼、活血化淤、解毒斂瘡的功效。
綠翅短腳鵯 南山植物園 文偉 供圖
綠翅短腳鵯:
敢圍攻猛禽的「大膽」小鳥
綠翅短腳鵯體長約24釐米,是喜歡喧鬧的一種鳥類。它的羽冠短而尖,頸背及上胸棕色,喉偏白而具縱紋。
它是一種常見的群棲型或成對活動的鳥,以小型果實及昆蟲為食,有時也會結成大群,並會大膽圍攻猛禽及杜鵑類。
黃腹山雀 南山植物園 文偉 供圖
黃腹山雀:
能吃幾十種常見害蟲的綠色「保衛者」
黃腹山雀是中國特有的鳥類。它的體長約10釐米,尾短,下體為黃色,翼上有兩排白色點斑。
黃腹山雀在中國分布廣泛,無論是潮溼多雨的地區還是乾旱的地區,都有原生的黃腹山雀繁衍生息。
黃腹山雀可以捕食鞘翅目、鱗翅目、半翅目等幾十種常見的森林害蟲和農業害蟲,是當之無愧的森林醫生、綠色「保衛者」。
白頭鵯 南山植物園 文偉 供圖
白頭鵯:
活潑好動的鳥界小「老頭」
白頭鵯的體型中等,身長約19釐米。它的眼後有白色寬紋伸至頸背,黑色的頭頂略具羽冠,髭紋黑色,臀白,也被稱為白頭婆、白頭翁。
白頭鵯是一種常見的群棲性鳥,棲於林緣、灌叢、紅樹林及林園。別看它們外形顯老,但是它們其實非常活潑好動,喜歡結群在果樹上活動。
紅頭長尾山雀 南山植物園 文偉 供圖
紅頭長尾山雀:
嬌小靈活又合群的「小老虎」
紅頭長尾山雀的體型較小,身長僅約10釐米。它的外形呆萌,也常被人稱為「小老虎」:棕紅的頭頂好似小紅帽,黑色的眼線和耳羽有如大眼罩,喉部還有一撮「黑鬍鬚」。
紅頭長尾山雀食蟲為生,喜歡結群,而且常與其他種類混群。
黑額鳳鶥 南山植物園 文偉 供圖
黑額鳳鶥:
最愛春天的「花痴鳥」
黑額鳳鶥的體長約11釐米,身體顏色偏灰色,羽冠形短,頭灰,上體橄欖灰,下體偏白。它的習性活潑且喜歡結群,夏季多見於海拔 530-2300米的山區森林,但到了冬季就會飛至海拔300米以下。
南山上的黑額鳳鶥在春天最為常見,而且常常棲息於開花的海棠、桃花、櫻花等樹木上,是一個「花痴鳥」。
大擬啄木鳥 南山植物園 文偉 供圖
大擬啄木鳥:
不是啄木鳥的「啄木鳥」
大擬啄木鳥的體型較大,體長約30釐米。它的頭大呈墨藍色,有一張草黃色的大嘴。上體多綠色,腹黃而帶深綠色縱紋,尾下覆羽為亮紅色。
大擬啄木鳥有時會數鳥集於一棵樹頂鳴叫。它的名字中雖然有「啄木鳥」,飛行起來也如啄木鳥一樣,升降幅度大,但是從種類來看,它並不是啄木鳥屬,而是擬啄木鳥屬。
新聞多一點>>
遇到落巢幼鳥 請別撿回家
勸君莫打三春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張喬勇說,春季是鳥類繁殖的季節,請市民愛護鳥類,不要傷害它們。如果市民遇到了落巢的幼鳥,請不要撿回家。
「它們的父母一般就在附近,市民可以在確定周邊安全的情況下,把幼鳥放在樹枝或草叢裡就行。」張喬勇說,野生幼鳥被撿回家中養,很可能會死亡。